試用期行不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試用期的法律性質

⛛1

勞動部的說法

  1. 關於「試用期」之約定,原規範於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但該細則已於86年6月12日修正發布刪除試用期間之規定,可由勞資雙方依工作特性在不違背契約誠信原則下自由約定。
  2. 勞工於試用期間之相關勞動權益,與一般受僱勞工並無不同,特別是契約終止,雇主仍須非有該法第11條、第12條或第13條但書規定情事之一,始得終止勞動契約。因此,如果勞工試用期滿經雇主考核工作表現評價為不適任時,雇主須依第11條規定終止勞動契約,並依法預告及給付資遣費。

⛛2

法院的見解 (附保留契約終止權)

裁判字號:臺灣高等法院 高雄分院 110 年度勞上字第 46 號民事判決

  1. 勞基法並未就試用期間或試用契約制定明文規範。
  2. 一般企業雇主僱用新進員工,僅對該員工所陳之學、經歷為形式上審查,未能真正瞭解該名員工是否能勝任工作。
  3. 因此,在正式締結勞動契約前先行約定試用期間,藉以評價新進勞工之職務適格性與能力,作為雇主是否願與之締結正式勞動契約之考量。
  4. 而勞工於試用期間內,亦得評估企業環境與將來發展空間,決定是否繼續受僱於該企業。

➠基於契約自由原則,倘若勞工與雇主間有試用期間之合意,且依該勞工所欲擔任工作之性質,確有試用之必要,自應承認試用期間之約定為合法有效

裁判字號:臺灣高等法院 111 年度勞上字第 69 號民事判決

  • 試用期間,係基於勞雇雙方同意,於進入長期正式關係前嵌入一段彼此觀察猶豫期間,讓雇主能藉此期間觀察勞工之工作態度、性格、技術、能力等有關工作之特質,再藉以決定是否在試用期間後繼續僱用該勞工。
  • 從勞工的角度,則是給予勞工實際進入職場瞭解、熟悉工作環境、企業文化的機會,讓勞雇雙方確知彼此情況,再詳實考量是否願與對方進一步締結永續性之勞動關係,故係雙向、平等之約定,依契約自由原則,如勞工所擔任工作之性質,有試用之必要,且勞工與雇主間有試用期間之約定,自應承認試用期間之約定為合法有效(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374號判決參照)
raw-image

👉試用之目的

⛛1

  • 旨在評價受僱人之職務適格性及能力,作為試用期滿後僱用人是否繼續維持僱傭契約之考量,故考核能否勝任,應以試用期間之表現為依據
  • 勞動契約附有試用期間之約款者,雇主得於試用期間內觀察該求職者關於業務之能力、操守、適應企業文化及應對態度,判斷該求職者是否為適格員工,如不適格,雇主即得於試用期滿前終止勞動契約,於雇主未濫用權利之情形下,其終止勞動契約應具正當性

(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2727號、109 年度台上字第2205號判決要旨參照)

⛛2

試用期旨在保留較大之解僱勞工權利,並減輕其解僱事由之證明程度

  • 試用期間屆滿後是否正式僱用,即應視試驗、審查之結果而定,且在試用期間因仍屬於締結正式勞動契約之前階(試驗、審查)階段。
  • 是雙方當事人原則上均應得隨時終止契約,並無須具備勞基法所規定之法定終止事由。
  • 亦即雇主於試用期間內綜合判斷求職者對企業之發展是否適合,如不適合,雇主即得於試用期間終止僱傭契約。
  • 而勞工於試用期間內,亦得評估企業環境與將來發展空間,決定是否繼續受僱於該企業,若勞雇雙方於試用期間內發覺工作不適於由該勞工任之,或勞工不適應工作環境,應認勞資雙方於未濫用權利情形下,得任意終止勞動契約
  • 兩造既有試用期間之約定,被上訴人即得以試用期間之表現為依據,評價受僱人之職務適合性及能力,判斷是否於試用期滿後繼續維持僱傭契約。
raw-image

👉怎麼評價試用呢?

⛛1

請注意要即時確認幾個指標項目

  • 職務適格性。
  • 執行業務能力。
  • 適應企業文化及應對態度。

⛛2

搭配測試(考評)機制資料

  • 學經歷與工作經驗。
  • 報告學習成果。
  • 質量與目標達成資料與數據。
  • 出勤狀態。

👉評價試用不合格怎麼辦?

⛛1

臺灣高等法院 111 年度勞上字第 69 號民事判決

➠雇主保留契約終止權,自與一般已成為正式員工時需嚴格限制雇主解僱權以防止雇主濫用解僱之判度標準不同,應容許雇主得以較大之彈性認定勞工是否適任其工作,並行使解僱權

⛛2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111 年度勞訴字第 91 號民事判決

雇主一旦於試用期間中發現試用勞工有不適格工作之情形時,即得以此作為理由將試用勞工解僱

判斷繼續僱傭該勞工明顯不適當者,只要達「大致不能勝任」即可

➠依勞基法第11條第5款規定終止勞動契約,無須給予試用期間之勞工改善之機會,不受「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之限制


👉禁止事項

➠不能權利濫用,違反公序良俗,強制禁止規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鄒靜修的沙龍
180會員
511內容數
別人總是晴空萬里,為什麼您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切從情境式管理開始吧。
鄒靜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一、日變形:先調移確定例假日、休息日及國定假日。 1.1調移均為”完整的日數”。 假設5月1日勞動節經調移後,就是完整的工作日。不可以當天又出現補休。 《勞動條 1字第 1040130697 號函》 勞資雙方雖得協商約定將國定假日調移至其他「工作日」實施,仍應確明前開所調移國定假日之休假日期
Thumbnail
2025/04/20
一、日變形:先調移確定例假日、休息日及國定假日。 1.1調移均為”完整的日數”。 假設5月1日勞動節經調移後,就是完整的工作日。不可以當天又出現補休。 《勞動條 1字第 1040130697 號函》 勞資雙方雖得協商約定將國定假日調移至其他「工作日」實施,仍應確明前開所調移國定假日之休假日期
Thumbnail
2025/01/31
春節期間不要用發紅包替代加班費,發紅包是民間習俗,給加班費是勞基法規定,一碼歸一碼。 114年國定假日是農曆除夕、春節(大年初一至初三)4天 (1月28日、1月29日、1月30日及1月31日)。 依勞基法第37條規定,均應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勞基法第39條)。 春節期間國定假日勞工可
Thumbnail
2025/01/31
春節期間不要用發紅包替代加班費,發紅包是民間習俗,給加班費是勞基法規定,一碼歸一碼。 114年國定假日是農曆除夕、春節(大年初一至初三)4天 (1月28日、1月29日、1月30日及1月31日)。 依勞基法第37條規定,均應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勞基法第39條)。 春節期間國定假日勞工可
Thumbnail
2024/10/25
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主要是由勞動基準法第59 條所定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以及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所構成,亦即我國就職災補償的部分主要是採取勞基法與災保法之雙軌制。 民事賠償的部分則依民法之規定為之,請求權基礎可能為民法上的侵權行為責任,也可能為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責任。 換
Thumbnail
2024/10/25
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主要是由勞動基準法第59 條所定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以及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所構成,亦即我國就職災補償的部分主要是採取勞基法與災保法之雙軌制。 民事賠償的部分則依民法之規定為之,請求權基礎可能為民法上的侵權行為責任,也可能為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責任。 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試用期是職場上大家熟悉的規定,但試用期的法律性質為何?約定多久的試用期才合法?特別是在試用期內雇主應如何解雇勞工才合法,我們整理法院的看法讓雇主和勞工都能確保自己的權益。
Thumbnail
試用期是職場上大家熟悉的規定,但試用期的法律性質為何?約定多久的試用期才合法?特別是在試用期內雇主應如何解雇勞工才合法,我們整理法院的看法讓雇主和勞工都能確保自己的權益。
Thumbnail
我們常常都會聽到說「沒有試用期這種東西」,所以很多人都會下意識認為試用期就是非法的,公司若有試用期就可以跟他抗爭,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以我國的勞基法來說,其實「試用期是合法的」。
Thumbnail
我們常常都會聽到說「沒有試用期這種東西」,所以很多人都會下意識認為試用期就是非法的,公司若有試用期就可以跟他抗爭,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以我國的勞基法來說,其實「試用期是合法的」。
Thumbnail
以實務案例破解「可任意解僱」、「試用期滿契約自動終止」及「免給資遣費」三大常見迷思。
Thumbnail
以實務案例破解「可任意解僱」、「試用期滿契約自動終止」及「免給資遣費」三大常見迷思。
Thumbnail
新聞報導 公司已發錄聘通知在先,雙方勞動契約在勞方4月16日回復承諾時即告成立。 至勞方承諾時提及延後報到一事,係基於人事發出錄取通知所載「報到日期若需更改,也可隨時與我聯絡」等語,且公司於同日亦有於104求才網站將「錄取通知內的報到時間5/11為暫訂,將以您確認後回覆可報到時間為主」等訊息留予
Thumbnail
新聞報導 公司已發錄聘通知在先,雙方勞動契約在勞方4月16日回復承諾時即告成立。 至勞方承諾時提及延後報到一事,係基於人事發出錄取通知所載「報到日期若需更改,也可隨時與我聯絡」等語,且公司於同日亦有於104求才網站將「錄取通知內的報到時間5/11為暫訂,將以您確認後回覆可報到時間為主」等訊息留予
Thumbnail
企業為防止員工「帶槍投奔敵營」,會與重要幹部簽「競業禁止條款」,要他們保證在職時或離職後一定時間、區域內,不得受僱或經營類似工作,以防止洩漏營業秘密及維持競爭優勢。但此勢必影響員工工作權,雙方常因此鬧上法院;本報透過盤點近期法院判決,找出企業常犯下的錯誤,供勞資參考。 其中,企業沒給員工不從事競業的
Thumbnail
企業為防止員工「帶槍投奔敵營」,會與重要幹部簽「競業禁止條款」,要他們保證在職時或離職後一定時間、區域內,不得受僱或經營類似工作,以防止洩漏營業秘密及維持競爭優勢。但此勢必影響員工工作權,雙方常因此鬧上法院;本報透過盤點近期法院判決,找出企業常犯下的錯誤,供勞資參考。 其中,企業沒給員工不從事競業的
Thumbnail
當公司認為員工的工作能力或成效明顯出了問題時,到底能不能馬上發出預告通知、支付資遣費,時間到了就請員工走人?當然不可以。
Thumbnail
當公司認為員工的工作能力或成效明顯出了問題時,到底能不能馬上發出預告通知、支付資遣費,時間到了就請員工走人?當然不可以。
Thumbnail
👉試用期的法律性質 ⛛1 勞動部的說法 關於「試用期」之約定,原規範於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但該細則已於86年6月12日修正發布刪除試用期間之規定,可由勞資雙方依工作特性在不違背契約誠信原則下自由約定。 勞工於試用期間之相關勞動權益,與一般受僱勞工並無不同,特別是契約終止,雇主仍須非有該法第11條、
Thumbnail
👉試用期的法律性質 ⛛1 勞動部的說法 關於「試用期」之約定,原規範於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但該細則已於86年6月12日修正發布刪除試用期間之規定,可由勞資雙方依工作特性在不違背契約誠信原則下自由約定。 勞工於試用期間之相關勞動權益,與一般受僱勞工並無不同,特別是契約終止,雇主仍須非有該法第11條、
Thumbnail
勞動基準法就雇主得單方終止勞動契約之事由,有明文規範者第11條、第12條及第13條但書規定等。 勞雇雙方若基於契約自治,本誠信協商合意終止契約,雖然無明文禁止,但雇主不得以強迫或其他不利對待之手段,要求勞工同意自請離職,來規避勞動法令之相關責任。 〈白話解釋〉 雇主單方終止契約須遵守最後解解僱手段性
Thumbnail
勞動基準法就雇主得單方終止勞動契約之事由,有明文規範者第11條、第12條及第13條但書規定等。 勞雇雙方若基於契約自治,本誠信協商合意終止契約,雖然無明文禁止,但雇主不得以強迫或其他不利對待之手段,要求勞工同意自請離職,來規避勞動法令之相關責任。 〈白話解釋〉 雇主單方終止契約須遵守最後解解僱手段性
Thumbnail
梳理邏輯 當天資遣員工才當日發資遣通報? 就服法第33條"資遣定義"是什麼? 如果不是資遣幹嘛要通報?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判決 111年度簡字第36號 原      告  英屬開曼群島商X穩生技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被      告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 上列當事人間就業服務法事件,原
Thumbnail
梳理邏輯 當天資遣員工才當日發資遣通報? 就服法第33條"資遣定義"是什麼? 如果不是資遣幹嘛要通報?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判決 111年度簡字第36號 原      告  英屬開曼群島商X穩生技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被      告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 上列當事人間就業服務法事件,原
Thumbnail
<競業禁止條款只要簽了都有效力嗎?> 1.競業禁止條款已規定在勞動基準法當中,並且明述簽署的大原則,勞動基準法規範的是最低的勞動條件,因此有關競業禁止的約定不得更低。 2.「正當營業利益」及「勞工擔任之職位或職務,能接觸或使用雇主之營業秘密」其實是能不能合理使用競業禁止約定的重大關鍵。
Thumbnail
<競業禁止條款只要簽了都有效力嗎?> 1.競業禁止條款已規定在勞動基準法當中,並且明述簽署的大原則,勞動基準法規範的是最低的勞動條件,因此有關競業禁止的約定不得更低。 2.「正當營業利益」及「勞工擔任之職位或職務,能接觸或使用雇主之營業秘密」其實是能不能合理使用競業禁止約定的重大關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