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創新系列一:創新為什麼就是那麼困難?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創新是當前商業環境裏一個重要的話題,相信沒有任何一家企業的經營者會說創新對他不重要。但創新不是一件容易實現的事情,同時,許多企業沒有認真在激發創新,或是根本不具備創新的條件。總之,在我多年做企管諮詢的經驗裏,客戶探索創新的嘗試往往是失敗的。

我看到的情況大致上有這幾種:

一、創新只是嘴上說說的

我曾經有個B2B領域的客戶找我們(諮詢公司)去做電商策略規劃。他們所在的領域要做電商有一些行業獨特的難處(具體不在此多做說明),客戶老闆確定會做電商,但其實並沒有對這個新業務抱有多大的期待。我在專案都結束之後才知道,原來他們準備對外融資,做電商和找諮詢公司做規劃只不過就是對外說起來好聽(14年的時候電子商務是每家公司都要思考的方向),有故事能去爭取到更多的資金。

另外還有一個客戶,外商公司在北京,我幫他們做數位轉型策略規劃。當時對我提出了的想法都表示認可,專案順利結束。但做這個專案對他們來說也就是交功課而已。找諮詢公司是因為全球CEO要到北京視察,他們需要有材料可以匯報。我專案結束後不久,原中國公司總經理回國,新總經理上任後,自然要另外做其他規劃。

二、內部想法不統一

人對新的、未知的、不懂的事物會有抵觸是正常的,一家企業也是如此。如果再加上公司內部有不同的想法,或是不同的利益關係,那面對轉型或創新的時候,就必然更不敢大步向前。我另外有幫過一個汽車金融企業做過數位策略規劃。一樣也是專案順利完結,成果得到客戶認可。但這家是一家合資企業,中方是某國有汽車製造集團,外方是歐洲某國銀行集團,兩邊對這家公司的發展策略有很不一樣的考慮。找我做專案的是法方任命的COO,最終沒有能夠在那裏推動我建議的各種變革。

三、原有主營業務依舊龐大且佔據所有的資源

2014年的時候曾經在當時任職的公司和某中國領先乳業品牌接洽開天貓旗艦店的事情。當時我們建議對方要從長計議,最好是先做個規劃專案才開店,因為開店後的流程和IT系統其實牽扯都很廣(例如,傳統上他們沒有直銷業務,貨都是走經銷商再買進零售通路的,所以ERP和財務系統不能支持向網店的零售顧客開發票),貿然開店,必然要面臨很多很頭痛的事情。

客戶方的人自己也同意這網店不好做,特別是在內部要搶貨源和行銷預算都不容易,畢竟這是一家每年幾百億人民幣銷售額的公司。開天貓旗艦店之後就算很快有一個億的銷量,在這家公司內部也不會得到重視,但實際上要很快做出一個億談何容易?

原有業務過於強勢還會帶來的另外一個現象是,這些公司往往沒有獨立的團隊來推動創新專案。帶創新專案的人,因為有著原本業務的職責和業績壓力,當然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原本的事情上。創新專案當然是一開始就註定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四、沒有耐心做長期的投資

我曾經聽說過某德國豪車品牌在北京有個專案,是想打造一個基於machine learning的模型,用於判斷已有顧客/車主裏面,哪些人下次購車的時候有更高的概率繼續買他們的產品。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要是做的出來可厲害了!但實際上我並不看好這件事。

就算他們找來很厲害的供應商,有很厲害的業務分析師和data scientist,能初步做出一個可行的模型,那是不是也需要跑個幾年來和實際結果相互驗證和修正?特別是換車週期總要有個四五年吧?也就是說,這個東西從第一代原型做出來到確信是可靠的,沒有個五到十年是不可能做好的。之後我有側面了解到,這個專案初期的反響並不好,應該沒有繼續做下去。

試問,有多少都是職業經理人的企業高管願意投資一件自己可能沒有機會享受到成果的事情?特別是外商分公司的管理層,可能任期本來就不長的?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幫了不少客戶規劃過數位行銷策略、電商策略、數位轉型策略、市場策略等等。說實在話,能將我規劃的內容很成功地實現的客戶並不多。雖然我基本只負責做策略規劃,實踐不在我工作的範圍內,但從我個人的角度看這個情況,我還是感到非常遺憾的。

不過,雖然沒有太多成功案例可以總結,我卻因此有很多失敗案例能分析,從中我其實也得到了很多心得和想法。接下來希望能在一系列關於商業創新的文章裏,一一跟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探索商業創新這個話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len的沙龍
3會員
21內容數
數位、財經和天下事,從數位企管顧問的視角看這個世界....
All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3
商業創新的重點不在於那個“新”字,創新的目的是為了能創造價值或是解決問題。所以一家企業在尋找創新方向的時候,只要從自身經營現狀和發展需求出發,相信就能找到很多機會!現在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三的小米在發展初期的策略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Thumbnail
2023/01/03
商業創新的重點不在於那個“新”字,創新的目的是為了能創造價值或是解決問題。所以一家企業在尋找創新方向的時候,只要從自身經營現狀和發展需求出發,相信就能找到很多機會!現在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三的小米在發展初期的策略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Thumbnail
2022/12/12
所有管理議題都必須建立在所管理的內容是可量化和評估的基礎上,創新也不例外。而創新這件事有三個層面需要能夠被量化和評估:第一是一家公司的創新條件或創新基礎的好壞,二是創新內容是否值得投資,三是創新內容是否有得到預期的ROI。
Thumbnail
2022/12/12
所有管理議題都必須建立在所管理的內容是可量化和評估的基礎上,創新也不例外。而創新這件事有三個層面需要能夠被量化和評估:第一是一家公司的創新條件或創新基礎的好壞,二是創新內容是否值得投資,三是創新內容是否有得到預期的ROI。
Thumbnail
2022/11/17
創新不是憑空而來的,沒有太多是突然發生的新事物。多數時候,創新的發生是過往一點一滴的進步積累出的成果。所以創新的關鍵真的不在於是否有新的發明,更重要的是,你是否看到了在其他人提供的條件之上,挖掘出新價值的機會。
Thumbnail
2022/11/17
創新不是憑空而來的,沒有太多是突然發生的新事物。多數時候,創新的發生是過往一點一滴的進步積累出的成果。所以創新的關鍵真的不在於是否有新的發明,更重要的是,你是否看到了在其他人提供的條件之上,挖掘出新價值的機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企業持續投入在新科技的研發上,最後卻難逃沒落的命運,像這樣的故事屢見不鮮。在科技快速更迭的時代下,「創新」一直被企業經理人、新創公司討論著,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和理論,試圖解釋創新的各個面向。
Thumbnail
企業持續投入在新科技的研發上,最後卻難逃沒落的命運,像這樣的故事屢見不鮮。在科技快速更迭的時代下,「創新」一直被企業經理人、新創公司討論著,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和理論,試圖解釋創新的各個面向。
Thumbnail
創新是當前商業環境裏一個重要的話題,相信沒有任何一家企業的經營者會說創新對他不重要。但創新不是一件容易實現的事情,同時,許多企業沒有認真在激發創新,或是根本不具備創新的條件。總之,在我多年做企管諮詢的經驗裏,客戶探索創新的嘗試往往是失敗的。
Thumbnail
創新是當前商業環境裏一個重要的話題,相信沒有任何一家企業的經營者會說創新對他不重要。但創新不是一件容易實現的事情,同時,許多企業沒有認真在激發創新,或是根本不具備創新的條件。總之,在我多年做企管諮詢的經驗裏,客戶探索創新的嘗試往往是失敗的。
Thumbnail
下一個產品在哪 Benchmarking 沒有經營策略,哪來的產品路徑
Thumbnail
下一個產品在哪 Benchmarking 沒有經營策略,哪來的產品路徑
Thumbnail
B2B的產業,成就感可能不如B2C,但是你有機會接觸到很新的技術,雖然最後不一定有機會商業化。這一篇我們會談到一點產品開發 -不同組織中,產品部的各種型態 -新品開發真的是重點嗎 -開發需求的來源 -建立需求池及人才庫 -產品上市計畫 -Online v.s. Offline
Thumbnail
B2B的產業,成就感可能不如B2C,但是你有機會接觸到很新的技術,雖然最後不一定有機會商業化。這一篇我們會談到一點產品開發 -不同組織中,產品部的各種型態 -新品開發真的是重點嗎 -開發需求的來源 -建立需求池及人才庫 -產品上市計畫 -Online v.s. Offline
Thumbnail
當你能夠比過去的自己更進步,這代表著你逐漸的在成為創新的人才;當你成為創新的人才後,你就擁抱著實踐創新的機會­
Thumbnail
當你能夠比過去的自己更進步,這代表著你逐漸的在成為創新的人才;當你成為創新的人才後,你就擁抱著實踐創新的機會­
Thumbnail
講到新創公司,大家總會想到當初windows在車庫中創業的狂野;Facebook現在建立起超屌的社交帝國;抑或是十多人團隊被天價收購的Instgram,還有對岸的阿里巴巴、京東、淘寶等神級企業,現在這些現象級的產品(企業),幾乎幫我們把"新創公司"這一次加了一層夢幻泡泡。 但是……我想說的是
Thumbnail
講到新創公司,大家總會想到當初windows在車庫中創業的狂野;Facebook現在建立起超屌的社交帝國;抑或是十多人團隊被天價收購的Instgram,還有對岸的阿里巴巴、京東、淘寶等神級企業,現在這些現象級的產品(企業),幾乎幫我們把"新創公司"這一次加了一層夢幻泡泡。 但是……我想說的是
Thumbnail
創新從來不是一個能口頭傳授的固定技術, 更多的,是來自於自我內在突破的勇氣,以及接受變化的強度, 當然也考驗著經營者對未知的恐懼。 那就幫自己安頓好內在, 去嘗試接觸新的世界,以及新的視野, 轉換思考模式與方向, 每個人其實都擁有創新的能力。
Thumbnail
創新從來不是一個能口頭傳授的固定技術, 更多的,是來自於自我內在突破的勇氣,以及接受變化的強度, 當然也考驗著經營者對未知的恐懼。 那就幫自己安頓好內在, 去嘗試接觸新的世界,以及新的視野, 轉換思考模式與方向, 每個人其實都擁有創新的能力。
Thumbnail
有不少客戶來找我們的時候說,他們也很努力的嘗試創新,但是創新的過程總是滯礙難行,不管是產品、服務,甚至是新的商業模式,進度總是非常的緩慢,導致整個公司還是原地踏步,走不出新的路,一問之下,會發現他們他們把創新的責任,交付給主要事業的經營團隊。這也難怪客戶會碰到創新撞牆的問題,因為這樣的配置...
Thumbnail
有不少客戶來找我們的時候說,他們也很努力的嘗試創新,但是創新的過程總是滯礙難行,不管是產品、服務,甚至是新的商業模式,進度總是非常的緩慢,導致整個公司還是原地踏步,走不出新的路,一問之下,會發現他們他們把創新的責任,交付給主要事業的經營團隊。這也難怪客戶會碰到創新撞牆的問題,因為這樣的配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