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言靈嗎?
信則成真,不信則不成;信與不信都是自己的選擇,都是精神意志的力量。
所以,我覺得言靈代表:「言語承載著靈魂的意念」。
白風的隱藏推動永遠是「藍風暴」,關鍵字是自我運生、摧毀、能量。言語可以傷人,也可以助人。
有些話如果不努力表達出來,一直悶在心中,不只無法邁向改變,甚至可能在積累後爆發,口不擇言,傷人傷己,覆水難收。
所以有的人需要練習慎言與傾聽,有的人則需要練習多多表達自我。
🌈溝通的藝術
最近很夯的薩提爾心理學,提供清晰實用的溝通架構:分成自我、他人、情境三部分——你平常比較著重在哪呢?
(1)偏重自我:指責(命令)
(2)偏重他人:討好(照顧)
(3)偏重情境:超理性
(4)全部忽視:打岔(逃避、放棄)
(5)連結整體:一致性
我身邊有兩個朋友,剛好都比較著重理性和自我,這雖然在工作上很有幫助,但是若要改善人際互動就有點困擾。
於是我把這個架構簡單告訴他們,並用我自己的話來表達:
(1)先搞定自己
(2)再聽懂別人
(3)然後觀察關係互動,包括情境、時機等
(4)接著才表達
(*如何表達,可參考非暴力溝通四步驟)
結果他們都覺得很棒,甚至有人說打破多年盲點!
原來他一直習慣用主觀去分析他人需求,沒能跳出來看關係的脈絡、從別人的眼來看待關係與期待。
溝通若要直達人心,就是要讓彼此產生共鳴、連結、交疊。
越是在親密關係,越需要有人願意先表達心聲。不是那種表面的道歉或原諒,而是 真誠說出那些「因為在乎」而產生的渴望與受傷,包括渴望被懂、也渴望去靠近對方。
有人會說,這難道沒有性別差異嗎?假如扮演陽剛的那一方示弱、表現脆弱,難免會讓人覺得不可靠?甚至嫌棄?
這跟彼此的親密度、成熟度有關。如果另一方不願或不想去承接伴侶的真實面,那兩人的互動可能會慢慢僵化、失衡。
人不可能永遠完美,也不可能永遠扮演某一種角色。
終究關係都只是鏡子,提醒我們如何邁向愛與成長;而若要學習愛與成長,就不能離開關係。
人終究既是個體又不只是自己。在白狗波的13天,探討愛自己的路徑。
以上,感謝閱讀,連載到此先告一段落。
歡迎回文、轉貼!祝福大家,願生命皆得滋養~
——
🏳️🌈夜希的談心空間🏳️🌈
|牌卡諮詢|催眠|
|繪畫療遇_個別/工作坊|
📣近期活動:請見置頂公告
📣線上初談,享體驗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