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否安身立命,是所有父母的擔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規畫孩子之前,先問問自己安身了嗎?立命了嗎?

你在各種觀點堆裡,
是承受著風浪,一點一點的迷失自己,又再迷失中苦苦尋找方向?
還是沉浸其中,享受著世界的多元與豐盛呢?

安身立命的議題,一樣貼著讀書學習展開,
你對世界的聲音是甚麼態度,就是你安身立命的方式,
根本就不存在"沒有辦法"無法安身立命這回事,
真正的問題是父母想要孩子照著自己的意思來。

試問父母自己對自己的安身立命滿意了嗎?
在上述的問題中,你覺得事承受大兩觀點的風浪好?還是享受著多元與豐盛好呢?

答案顯而易見,肯定是後者,但是我們往往說的到,卻做不到。
因為如同前篇說的,有些成年人已經決定了自己讀書就是要用來苛責人的、
自己讀書只是為了限制自己,證明自己的正確與高明而已,這樣的人成為父母也是一樣。

如何安身立命早已在冥冥中,自己做了決定。

擔憂也是在冥冥中,自己的決定。

擔憂孩子不能安身立命本身就在透露自己無法安身立命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在看世界,尋找自己的路上的沙龍
0會員
11內容數
2022/12/21
何謂學習? 讓我用國文的角度告訴你,你不該因為孩子沒有好成績而責怪老師,你應該責備孩子為甚麼沒有善用老師這項資源? 善用資源這件事只能回歸家庭教育。 競爭,決勝於家庭之內,孩子是否優秀,比起歸責於老師,家長才是更大的責任。 這也間接說明不願意負責的家長,如何培養負責任的孩子? 龍生龍,是純樸的道理。
2022/12/21
何謂學習? 讓我用國文的角度告訴你,你不該因為孩子沒有好成績而責怪老師,你應該責備孩子為甚麼沒有善用老師這項資源? 善用資源這件事只能回歸家庭教育。 競爭,決勝於家庭之內,孩子是否優秀,比起歸責於老師,家長才是更大的責任。 這也間接說明不願意負責的家長,如何培養負責任的孩子? 龍生龍,是純樸的道理。
2022/11/22
我們為甚麼要讀書?很直觀,為了提升認知,進而更好的去學習。 讀書是學習的其中一種途徑,成本相對低的一種學習選擇,而且他佔據提升認知的很大的比例。 (一)如何與成年家長分享,創造需求?先區辨家長的學習類型   1.讀書是為了改變與不被改變      (1)變化,是一種常態。外界環境與自我個人,都會隨
2022/11/22
我們為甚麼要讀書?很直觀,為了提升認知,進而更好的去學習。 讀書是學習的其中一種途徑,成本相對低的一種學習選擇,而且他佔據提升認知的很大的比例。 (一)如何與成年家長分享,創造需求?先區辨家長的學習類型   1.讀書是為了改變與不被改變      (1)變化,是一種常態。外界環境與自我個人,都會隨
2022/11/19
(二)故事二 偶然間,我看到學生彼此竊竊私語,期間,他們的小眼神還時不時向我的方向瞅,這種眼神不算是不友善,但很誅心。怎麼說呢?因為已我經受到議論了,甚至感受到學生間有關於我的是非。但也或許是那幾位學生的眼神,是媽媽給他們生成那樣的,是我太過主觀,也不一定。 事後,果然證明了我的第六感蠻強的,他們互
2022/11/19
(二)故事二 偶然間,我看到學生彼此竊竊私語,期間,他們的小眼神還時不時向我的方向瞅,這種眼神不算是不友善,但很誅心。怎麼說呢?因為已我經受到議論了,甚至感受到學生間有關於我的是非。但也或許是那幾位學生的眼神,是媽媽給他們生成那樣的,是我太過主觀,也不一定。 事後,果然證明了我的第六感蠻強的,他們互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相信有很多爸媽心裡會和我一樣 曾經都有這些疑問 為何需要培養孩子有自我認同價值? 為何我們需要學習放手? 兩個答案我們可以用簡單的一個問題來思考: 如果明天我就走了 你覺得留給孩子什麼你能安心的走 也許有人會覺得 留錢、留房子、讓他衣食無虞 但我們可曾想過 以心理層面來說 孩子接下來是否有能力面對至
Thumbnail
相信有很多爸媽心裡會和我一樣 曾經都有這些疑問 為何需要培養孩子有自我認同價值? 為何我們需要學習放手? 兩個答案我們可以用簡單的一個問題來思考: 如果明天我就走了 你覺得留給孩子什麼你能安心的走 也許有人會覺得 留錢、留房子、讓他衣食無虞 但我們可曾想過 以心理層面來說 孩子接下來是否有能力面對至
Thumbnail
分化不全的家庭 很多人小時候經驗到較大的情緒張力,弱小的孩子,漸漸的學會讀空氣的情緒、擔心大人的想法、揹負起別人的期待,因為這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輔導中常看到一些孩子,生活在父母衝突裡,擔起和事佬的角色,想辦法逗父母開心,製造事端轉移父母注意,他們常在學校擔心父母是否正在衝突,而無法專心上課;另外一些
Thumbnail
分化不全的家庭 很多人小時候經驗到較大的情緒張力,弱小的孩子,漸漸的學會讀空氣的情緒、擔心大人的想法、揹負起別人的期待,因為這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輔導中常看到一些孩子,生活在父母衝突裡,擔起和事佬的角色,想辦法逗父母開心,製造事端轉移父母注意,他們常在學校擔心父母是否正在衝突,而無法專心上課;另外一些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的課題 要走自己的路畢竟也要付出努力去迎向未知的將知的將來 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因為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你可以更專注自己的人生目標 有時甚至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去執行自己的未來方向 例如媽媽會忘記孩子的特性就是他快樂的來源 但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所以會有不停的補習,書包越背越重是否是孩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的課題 要走自己的路畢竟也要付出努力去迎向未知的將知的將來 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因為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你可以更專注自己的人生目標 有時甚至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去執行自己的未來方向 例如媽媽會忘記孩子的特性就是他快樂的來源 但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所以會有不停的補習,書包越背越重是否是孩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阿崴閱讀-世界不會變好,但你可以 又是一本親子類的書,但別於教養理論或實務。這本書談的是一個創意導演以父親角度寫給女兒的30封信。每個主題獨立,容易閱讀,同樣身為人父讀來也是感觸良多。沒有教條式的說理,有的是那種因親子關係延伸產生對社會議題的關心以及如何留下一個對下一代相對好的環境.....
Thumbnail
阿崴閱讀-世界不會變好,但你可以 又是一本親子類的書,但別於教養理論或實務。這本書談的是一個創意導演以父親角度寫給女兒的30封信。每個主題獨立,容易閱讀,同樣身為人父讀來也是感觸良多。沒有教條式的說理,有的是那種因親子關係延伸產生對社會議題的關心以及如何留下一個對下一代相對好的環境.....
Thumbnail
孩子的教養,絕對取決於父母本身;想改變小孩,先從父母自身的觀念改起。近幾年的薩提爾等教養模式,都在強調「安定的父母,才能接納小孩的不安定。」如果希望孩子能終生學習,在未來有競爭力,「如何自我成長」是父母首先該面對的自我挑戰。
Thumbnail
孩子的教養,絕對取決於父母本身;想改變小孩,先從父母自身的觀念改起。近幾年的薩提爾等教養模式,都在強調「安定的父母,才能接納小孩的不安定。」如果希望孩子能終生學習,在未來有競爭力,「如何自我成長」是父母首先該面對的自我挑戰。
Thumbnail
媽媽:「心理師,為什麼我的孩子都要我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我不說他就不會自己主動學習?那明明是他的事、他的責任?」 我:你在他小時候是不是常跟他說什麼事情應該怎麼做才是好?也時常提醒、叮囑他幾句? 我: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時常掌控的他的生活,那他要如何『練習獨立』? 所以想要獨立,得靠自己立著才行。
Thumbnail
媽媽:「心理師,為什麼我的孩子都要我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我不說他就不會自己主動學習?那明明是他的事、他的責任?」 我:你在他小時候是不是常跟他說什麼事情應該怎麼做才是好?也時常提醒、叮囑他幾句? 我: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時常掌控的他的生活,那他要如何『練習獨立』? 所以想要獨立,得靠自己立著才行。
Thumbnail
父母說:為什麼你都不好好看書,如果我在你這個年紀有人這樣栽培我的話,我現在就不一樣了。 小孩說:這又不是我想要的! 父母說:你沒有想清楚你要什麼,這樣才是對你最好的。 當父母把自己的期待放在孩子的身上時,是在引導孩子變得更好更有競爭力嗎?還是會給孩子更多的壓力呢? 下面有三件事情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Thumbnail
父母說:為什麼你都不好好看書,如果我在你這個年紀有人這樣栽培我的話,我現在就不一樣了。 小孩說:這又不是我想要的! 父母說:你沒有想清楚你要什麼,這樣才是對你最好的。 當父母把自己的期待放在孩子的身上時,是在引導孩子變得更好更有競爭力嗎?還是會給孩子更多的壓力呢? 下面有三件事情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Thumbnail
俗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這句話,不曉得刻劃在多少人心中,以致變成了某些大人們的萬用擋箭牌。 慢慢地,孩子會越來越否定自己的存在:「我不在,是否對大人來說比較好?」 慢慢地,孩子會懷疑自己的存在:「我是不是不該活在這世上?」 於是,孩子開始不回應了;對於父母親的任何作為與情緒,都沒有感覺了。
Thumbnail
俗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這句話,不曉得刻劃在多少人心中,以致變成了某些大人們的萬用擋箭牌。 慢慢地,孩子會越來越否定自己的存在:「我不在,是否對大人來說比較好?」 慢慢地,孩子會懷疑自己的存在:「我是不是不該活在這世上?」 於是,孩子開始不回應了;對於父母親的任何作為與情緒,都沒有感覺了。
Thumbnail
生活的變動總是會影響著我們。 疫情期間,學校停課。雙薪家庭的父母其實某種程度是劣勢的。少了一個可以充分陪伴的家長,孩子的課業難免受到影響。看著臉書上的朋友分享自家孩子的進步、陪伴孩子親子活動的成果,心情逐漸變得焦慮。 然而,工作上的轉變,影響到自身的狀態,勞動與管理將白天工作的時間填滿
Thumbnail
生活的變動總是會影響著我們。 疫情期間,學校停課。雙薪家庭的父母其實某種程度是劣勢的。少了一個可以充分陪伴的家長,孩子的課業難免受到影響。看著臉書上的朋友分享自家孩子的進步、陪伴孩子親子活動的成果,心情逐漸變得焦慮。 然而,工作上的轉變,影響到自身的狀態,勞動與管理將白天工作的時間填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