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出,再思維

2022/12/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閱讀別人文章時,讀了一個 「輸出」這件事,當你閱讀時,怎麼樣能讓你覺得這本書的重點烙印在腦裡,因為我們也許讀了太多,有點時空混亂。
沒錯,有太多很棒的書籍,可是當我們感動於他寫的很好,並且想要如何應用在生活,應用在思想,保存在腦裡,經咀嚼後能讓這些好內容內化成為思維的一部分。
因為這個「輸出」讓我想起了曾經教書的那段小日子,有段時間,突然突發奇想的做了一件事,就是讓學生成為老師,而老師我呢就坐在台下和其他同學一起聽課,沒想到意外得到迴響(誤打誤撞)。
學生在台下,因為太活潑(男生很皮,非常不受控制,那段小日子從來沒有體重超過39kg過,實在太操了),每次上課總是要花點時間,讓他們沈澱瘋狂的心情。
有一天,我做了一個改變,就是...既然大家表演慾都如此旺盛的情況下,我將會用突擊方式來請同學上台來解題,也就是說..你必須時時刻刻都是準備好的狀態等著接招。其實這沒什麼,因為這群學生有用不完的精力,不過是考驗他們的耐性。
而解題的條件是~你必須用「易懂」模式來讓同學們理解這題為何如此解(你會,你懂,終究是只有你懂,而如何讓你的同伴也懂,才是真輸出)。
這就是所謂的「輸出」。
老師反覆的一直在解同款的題型,不如讓同學們表現,用他們年齡表達的方式來讓同學理解題目怎麼解。如果我說~試問還有哪位有更讓人容易理解的方法?孩子們總是踴躍舉手想上台成為 一題老師,這是一種榮耀與肯定。
自此之後,我不是偷懶,而是用另一種領域,另一種模式讓學生在聽過之後,能夠用他的語言來解題,經內化吸收後再吐出來的知識就是不一樣。從你開始要思考如何讓對方懂的那一刻,你對解題的思維又不一樣了,其實你本人吸收最多。
因為我曾經有些題目總是重複講,學生還是配合的重複錯,到我都會背了還是很多人栽在這種題型(很多孩子還是處在填鴨的格式上)。但如果換學生重複解題,他是不是會跟我一樣,閉著眼睛都會解。
這段「輸出」的回憶。讓我在閱讀的同時,偶而會有極大的共鳴,可能是我因為某段文章,某個句子,或某個詞語,發想起一個故事,一個事件,一個想法或一個觀點,而寫出某文章。內化思維後用我的文字重新詮釋一個新的文章,新的想法,新的見解。
比起做筆記,在閱讀的過程中,消化內化再行「輸出」,筆記真的很有限,筆記,有時是環境領域尚用不到或還沒有機會去試煉時,先做筆記,之後再行實作。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出發點,因閱讀而閱讀無法得到共鳴,更無法「輸出」,如果邊閱讀,邊輸出,那層面又是另一番的不同。

你有創造自己的輸出了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8會員
804內容數
以青春為由,寫出不成熟感情的喜怒哀樂微小說故事。故事內容純屬虛構,歡迎對號入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