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天國:當死後只能帶走一段印象最深刻的記憶,你會如何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Netflix 於12/30 要下架一系列 #是枝裕和 的電影,我不禁急了起來,在百忙之中,還是列了一串電影清單,想要看完他的作品。

選了 1998 年發行的電影《下一站,天國》,純粹是在看到電影簡介下方,寫著「在人間與天堂之間有個中途站,剛離世的人都會在此尋找此生關鍵時刻的回憶,然後帶著這份回憶悠然上路。」

raw-image

週日才參加完姑婆葬禮的我,對於「死亡」的議題,十分受吸引。

「在三日之內,挑選出此生印象最深刻的回憶,然後帶著這份情感,繼續上路。」電影一開始,透過一個個亡者回憶人生的描述,帶著觀眾逐漸開始思考,自己人生中留下了些什麼?對於「自我」的價值又是如何看待?

還記得片中有一位老先生,過了三日的期限,他依舊選不出人生中最印象深刻的片段,看著自己人生過往的影像紀錄,他愈發喪氣,畢業後進入大企業,一路工作到過世的他,似乎打臉了當年自己的信念:

「我們必須創造自己的未來,在死前起碼要留下一個,自己曾經存活過的證據。」

在死亡之前,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選不出印象深刻的片段,而無法上路的人,都成了中繼站的職員,負責為亡者圓夢,電影中,他們替挑選的回憶片段搭設場景,請導演拍攝成影片,甚至與亡者本人一一確認當時的氣溫、嗅覺、聲音,都與他們印象中的一模一樣。

這時腦海裡冒出的疑惑是,老先生都能直接看到人生記憶的錄影帶了,為什麼不直接剪輯當時的片段就好,還要這麼大費周章的重新拍攝,還原記憶裡的情感?

直到電影最後,我想起其中一位職員的話,他說:

月亮很有趣對吧?月亮本身的形狀都沒有變,但是因為光照的角度而讓形狀看起來有所不同。

過往的記憶,根植於客觀的現實事件客觀的現實事件,就像是電影裡老先生觀看的錄影帶,如實呈現他的過往生活。但是人對於記憶,是有詮釋權的,就像是月亮有著自己的形狀,但隨著光影不同,呈現的樣貌也不同。

不選用客觀的記憶事實,而是幫助亡者建立他們印象中的回憶,透過拍攝場地的搭建,帶他們重溫當時的幸福感。

最後老先生選擇了與妻子坐在長椅上聊天的回憶,他發現活了五十多年,所謂「活著的證據」出自想要證明自己的一顆心,而人生的意義並非「曾經存在」或是「如何光彩的存在」,而是發現自己被人愛著,也愛著他人。

還記得在專訪謝哲青時,他與我分享了一個概念:當你選擇如何詮釋你的過去,回憶就會反過來形塑你是什麼樣的人。

當老先生以新的角度,重新詮釋了自己的人生,他不再是一開始那位找不到人生意義的人,而能笑著離開中繼站,帶著幸福,前往他的彼生。

raw-image

尋找自我,並非是定義「自己」

前一陣子專訪高瑞希時,她說了一句話,當時的我,似懂非懂。

我們聊到自我成長、愛自己時,她說她覺得那個所謂的「自己」並非自我,而是發揮影響力,讓大家一起往更好的未來邁進。

怎麼說呢?

直到看見電影中的這幕,我的腦中瞬間理解了高瑞希想要告訴我的概念。

電影裡有一位職員,他22歲時,死於戰場,在過世了 50 年後,他依舊選不出人生裡,最印象深刻的片段。

他看著亡者們選了一個個人生中與他人共創的美好回憶,有小時候躺在媽媽膝上掏耳朵時,安心的感覺、也有與妻子坐在公園長椅上,相約要每個月看一場電影的平淡幸福。

腦中搜尋著自己活在世界上的時光,他想不起來自己曾與任何人建立連結。他羨慕著。卻也感傷著自己的境遇。

「我在心裡拼命尋找著幸福的回憶,然後過了 50 年,我終於明白到我自己也參與了他人的幸福,那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他看到了死前與他訂下婚約的未婚妻,過世後竟選擇了與他相處的時刻作為一生中最印象深刻的片段。這時,他才發現,

原來,自己也曾為他人帶來幸福。

這大大震撼了我,20-30歲的我們,在所謂的「自己」中迷惘地尋找,所有人都好像很有目標,十分知道自己要什麼。「愛自己」、「找到自己」等等標語充斥在社群媒體中,卻依舊無法解答我們的焦慮與疑惑。

我想,是枝裕和以這部電影回應了我的疑惑,「自己」並非從自身下手去尋找,忙著在自己身上貼標籤,而是得從帶給他人幸福的過程中,去經驗、去給予,才能找到「自我的意義」。

在與人連結、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我們給予、我們接受,了解到自己是誰,生命因此而踏實。

因此,就大膽地放手去做吧!去嘗試、去愛、去付出、去收穫!

寫給2022上半年迷惘的自己,以及那位正要求職,卻對自己沒有自信的朋友

By KC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C的沙龍
64會員
42內容數
詞,是精煉的情緒感受,很美。 藉由一篇篇的故事而非詞語注釋,我相信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詞裡封存幾千年前的茶香餘事與愛恨情仇。 讀詞門檻並沒有想像中的高, 秉持著「相信自己讀詞的感受」,將詞中感受到的情感傳遞到每個人心中。 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是文學讀懂我的困境,點出我的盲點,同時擁抱我的脆弱。
KC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好久沒有寫文章了,也很久沒有寫日記了,總覺得現在打出來的文字沒辦法一步到位,沒辦法像之前寫的那麼好。 蠻好笑的,現在看回以前的文字,總覺得那些文字不像是我寫的,當下寫的時候很焦慮,覺得自己無病呻吟,每天都在擔憂同一件事,大家會不會看了也覺得很厭煩。 今天打開「每天寫一點」的資料夾,發現自己 20
2025/04/26
好久沒有寫文章了,也很久沒有寫日記了,總覺得現在打出來的文字沒辦法一步到位,沒辦法像之前寫的那麼好。 蠻好笑的,現在看回以前的文字,總覺得那些文字不像是我寫的,當下寫的時候很焦慮,覺得自己無病呻吟,每天都在擔憂同一件事,大家會不會看了也覺得很厭煩。 今天打開「每天寫一點」的資料夾,發現自己 20
2023/09/25
這個世界不再公平、美好、良善,當我們愈長愈大,總有一天會需要踏入現實世界,漁夫王時刻,指得就是這「第一次」的經驗,很痛,卻是美好的,因為是蛻變的開始,是踏上自我旅程的起點。而我最近一次又被現實世界重擊,是申請上 Erasmus 碩士 ,卻在與各國學長姊詢問各種職涯問題後,掙扎了許久,最終決定放棄。
Thumbnail
2023/09/25
這個世界不再公平、美好、良善,當我們愈長愈大,總有一天會需要踏入現實世界,漁夫王時刻,指得就是這「第一次」的經驗,很痛,卻是美好的,因為是蛻變的開始,是踏上自我旅程的起點。而我最近一次又被現實世界重擊,是申請上 Erasmus 碩士 ,卻在與各國學長姊詢問各種職涯問題後,掙扎了許久,最終決定放棄。
Thumbnail
2023/09/19
剛出社會的時候,我自己對於工作十分謹慎嚴肅,認為效率與成果第一位,十分不解其他年長我的同事,為何可以嘻嘻哈哈。當我看到公司的同事在員工旅行的時候嘻嘻哈哈,奔來跑去,我開始懷疑,是否只有將自己用許多的條條框框限制住自己,才叫做長大?或是說,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成熟?成熟的人究竟該如何表現自己?
Thumbnail
2023/09/19
剛出社會的時候,我自己對於工作十分謹慎嚴肅,認為效率與成果第一位,十分不解其他年長我的同事,為何可以嘻嘻哈哈。當我看到公司的同事在員工旅行的時候嘻嘻哈哈,奔來跑去,我開始懷疑,是否只有將自己用許多的條條框框限制住自己,才叫做長大?或是說,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成熟?成熟的人究竟該如何表現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生除死無大事 生的終止為死,死的意義則是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時間,每個人都會經歷,只是先後順序不同而已,當我們走到人生盡頭,總會需要那些「送行者」為我們處理後事,《人生大事》就是在描述這些事情,關於逝去人們的故事,看著看著不免讓人心情沉重、觸景生情,但導演以溫暖感動的手法拍攝
Thumbnail
人生除死無大事 生的終止為死,死的意義則是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時間,每個人都會經歷,只是先後順序不同而已,當我們走到人生盡頭,總會需要那些「送行者」為我們處理後事,《人生大事》就是在描述這些事情,關於逝去人們的故事,看著看著不免讓人心情沉重、觸景生情,但導演以溫暖感動的手法拍攝
Thumbnail
《重啟人生》女主角在第一輪人生三十幾歲時意外死亡,卻發現可以重新過上相同設定的出生,於是展開了第二輪...。論命運、得失、人生觀。
Thumbnail
《重啟人生》女主角在第一輪人生三十幾歲時意外死亡,卻發現可以重新過上相同設定的出生,於是展開了第二輪...。論命運、得失、人生觀。
Thumbnail
最近,Netflix 於12/30 要下架一系列 #是枝裕和 的電影,我不禁急了起來,在百忙之中,還是列了一串電影清單,想要看完他的作品。選了 1998 年發行的電影《下一站,天國》,純粹是在看到電影簡介下方,寫著「在人間與天堂之間有個中途站,剛離世的人都會在此尋找此生關鍵時刻的回憶
Thumbnail
最近,Netflix 於12/30 要下架一系列 #是枝裕和 的電影,我不禁急了起來,在百忙之中,還是列了一串電影清單,想要看完他的作品。選了 1998 年發行的電影《下一站,天國》,純粹是在看到電影簡介下方,寫著「在人間與天堂之間有個中途站,剛離世的人都會在此尋找此生關鍵時刻的回憶
Thumbnail
以葬儀做題材的電影,會先想起多年前的日片送行者,久遠的印象已經模糊,只記得當時久石讓的配樂跟節奏和緩優美,牽引的概念和形象是乾淨典雅。 人生大事這部在上Netfilx後引起不少討論,加上主角是朱一龍(會先想到鎮魂),所以本來只是好奇。 光看風格跟畫面印象會覺得是較鄉土風格市井氣息的電影,配樂
Thumbnail
以葬儀做題材的電影,會先想起多年前的日片送行者,久遠的印象已經模糊,只記得當時久石讓的配樂跟節奏和緩優美,牽引的概念和形象是乾淨典雅。 人生大事這部在上Netfilx後引起不少討論,加上主角是朱一龍(會先想到鎮魂),所以本來只是好奇。 光看風格跟畫面印象會覺得是較鄉土風格市井氣息的電影,配樂
Thumbnail
「三哥」隨手拿起正在燃的紙錢點菸;嚼著口香糖幫亡者入殮;對於莊嚴的會場,眼中充滿著不屑和冷漠,為何?
Thumbnail
「三哥」隨手拿起正在燃的紙錢點菸;嚼著口香糖幫亡者入殮;對於莊嚴的會場,眼中充滿著不屑和冷漠,為何?
Thumbnail
今天這篇貼文不是寫影評的,《下一站,天國》這部作品是一位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如果你看過小偷家族,應該就知道,其實導演故事裡喜歡的描述方式。 我突然也覺得,是阿,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哪一段回憶呢?
Thumbnail
今天這篇貼文不是寫影評的,《下一站,天國》這部作品是一位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如果你看過小偷家族,應該就知道,其實導演故事裡喜歡的描述方式。 我突然也覺得,是阿,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哪一段回憶呢?
Thumbnail
當「死亡」在你生命裡,以非常貼近的姿態出現,它就在你面前以你無法忽略過去的音量,迫切地大聲鳴叫著、警告著──無論人生經驗多寡或人生經歷豐不豐富,每個人站在生命的最後一關,面對人生僅此一次的「死亡」之際,那可能是人這一輩子最真實最毫不掩飾的情感場景。
Thumbnail
當「死亡」在你生命裡,以非常貼近的姿態出現,它就在你面前以你無法忽略過去的音量,迫切地大聲鳴叫著、警告著──無論人生經驗多寡或人生經歷豐不豐富,每個人站在生命的最後一關,面對人生僅此一次的「死亡」之際,那可能是人這一輩子最真實最毫不掩飾的情感場景。
Thumbnail
       終有一天,我們都將告別這個世界,而關於那些身後承載著愛與記憶的物件,會不會有一個懂得的人能夠為我們整理這一切,並將其中的寄語輸出給重要的人?《我是遺物整理師》所聚焦的職業便是負著這樣的使命,以質樸的傳遞讓逝去者盡可能好好離開的人,而隨著劇中遺物整理的過程,我們看見的是在消逝的生命之下最
Thumbnail
       終有一天,我們都將告別這個世界,而關於那些身後承載著愛與記憶的物件,會不會有一個懂得的人能夠為我們整理這一切,並將其中的寄語輸出給重要的人?《我是遺物整理師》所聚焦的職業便是負著這樣的使命,以質樸的傳遞讓逝去者盡可能好好離開的人,而隨著劇中遺物整理的過程,我們看見的是在消逝的生命之下最
Thumbnail
很多人在死亡之際,努力尋找自己活過的證明;很遺憾的是,到了這個時候才開始找,已經太晚了。
Thumbnail
很多人在死亡之際,努力尋找自己活過的證明;很遺憾的是,到了這個時候才開始找,已經太晚了。
Thumbnail
#是枝裕和 的電影,常利用人的「死亡」為開始,例如 #幻之光、#橫山家之味、#海街日記,以及 #下一站天國。 人死後一定能進入天國? 如果只能選擇一個最幸福的回憶帶進天國,你將如何選擇? 條件是,除此?
Thumbnail
#是枝裕和 的電影,常利用人的「死亡」為開始,例如 #幻之光、#橫山家之味、#海街日記,以及 #下一站天國。 人死後一定能進入天國? 如果只能選擇一個最幸福的回憶帶進天國,你將如何選擇? 條件是,除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