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艾倫第一次碰面,是在紐約一百零六街公寓樓房的電梯𥚃。艾倫是我當年住在這幢樓房的鄰居。
在這幢樓房居住兩年期間,我認識了艾倫和桃樂西兩個人。我在「Crying over you」文章𥚃已經寫過我所認識的桃樂西,這篇想描寫一下我跟艾倫結識的過程。
我在谷歌地圖輸入這幢樓房的地址就看到了它,樓房外觀看起來比當年更加老舊。
我在紐約讀書的時候曾經住在這幢樓房兩年,留下不少回憶 照片取材 谷歌地圖街景圖
那時我二十多歲在紐約讀書,沒有等到入住學校宿舍的機會,只能自己在校外租屋,挑選了半天就決定搬到這幢樓房。同樓鄰居多數是各種國籍的中老年人,幾乎沒有像我這樣年紀的學生居住在裡面。
某一天傍晚我準備出門覓食,我和艾倫從樓房不同樓層搭乘電梯下樓,我們一起走出大門然後同時向右轉走在人行道上。因為彼此是鄰居,我們就一邊走一邊友善聊著。
艾倫主動跟我自我介紹:「嗨,我是艾倫,住在三樓,我注意到你搬來不久。」我也同樣回應艾倫,簡短介紹了一下自己。
艾倫當年應該是四十歲上下,頭髮稀疏微禿,戴著金絲眼鏡,臉孔圓潤有點鬍渣,看起來像是學校教授的長相。
艾倫聽了我的自我介紹,就面帶疑惑問我:「你說你來自Taiwan還是來自Thailand啊?」老外經常台灣和泰國不分。
我跟艾倫解釋了一下這兩者的區別,艾倫微笑對我說:「我沒有去過亞洲,但是對亞洲文化很感興趣,對亞洲美食尤其喜歡,很高興認識你,我們這幢樓缺少你這樣的年輕人入住。」
紐約有很多不同風味的異國料理,這幢樓房附近就有很多亞洲各國餐廳,我並不驚訝艾倫說他喜歡亞洲美食。
我們一邊講話一邊走到百老匯大街街口,艾倫問我:「我現在要去一百零一街一家中式餐廳吃晚餐,要不要跟我一起吃呢?」
我本來只想隨便買一份快餐帶回住處吃,不過跟剛認識的鄰居一起吃熟悉的味道也很好,我回答艾倫說:「好啊,我當然喜歡吃中式食物,可是我不記得一百零一街有中式餐廳,期待去吃吃看。」
艾倫對我點點頭說:「我經常一個人去這家餐廳吃東西,每次都點一樣的食物,百吃不厭。」
一百零一街附近有很多西班牙裔人士居住,他們大都是來自波多黎各的新移民。艾倫和我邊聊邊走,沒有多久時間艾倫就熟門熟路帶我走進了一家餐廳。
餐廳內人聲鼎沸,不大的空間𥚃擺設了兩三排方桌座位,幾乎全都坐滿了食客,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張空桌坐下,我左顧右盼兩旁都是說西班牙語的西裔人士,沒有看到任何亞裔顧客。
「我們不是要去一家中式餐廳嗎?」我問艾倫,我猜想艾倫也許臨時改變主意更換了一家餐廳。
艾倫回答說:「這就是我一開始說的那家中式餐廳啊!」他指了桌上的菜單給我看。
我看了一下菜單,看到一些還算熟悉的菜色,像是餛飩湯、蒜蓉醬炒蝦仁、西蘭花炒雞片、叉燒撈麵、雜碎炒飯之類的中式食物,但是也有一些半中半西的選擇,比如說炸雞飯、胡椒牛排飯、麵包夾煎豬排等食物。
當我在菜單上看到雜碎炒飯的時候,就明白了為什麼看不到亞裔顧客在這家餐廳用餐。這家餐廳應該是一家以西方顧客為主,口味不那麼道地的中式餐廳。
十九世紀大量華裔工人來到美國修建鐵路、挖掘金礦掏金,後來華人人數逐漸增加,很多華人開始經營餐飲業,為了迎合西方食客的口味,餐廳菜單上都會有雜碎這道菜,頗受歡迎。
雜碎基本上是用肉絲、肉片或雞絲、雞片和其他食材像是青椒、洋蔥、豆芽、白菜、竹筍、芹菜勾芡混炒而成。有一種比較戲謔的說法形容雜碎是美國早期華裔廚師隨便把剩菜混炒給客人享用,不料大受好評,外國客人詢問菜名,廚師就順口把這種菜色取名為雜碎,因此變成了美式中餐廳必有特色。
我不記得那次用餐我點了什麼食物(絕對不會是雜碎),但是我清楚記得艾倫點了雜碎炒飯。那家餐廳餐盤食物份量很多,當艾倫點的那一大盤雜碎炒飯上桌的時候,食物熱騰騰冒著煙,看起來像是什錦炒飯。
我從網上找到這張雜碎炒飯照片,印象中艾倫吃的那盤雜碎炒飯勾芡比較多
艾倫一邊津津有味用叉子湯匙吃著他的雜碎炒飯,一邊開心說他多麼喜歡吃中式料理,我看他那滿足的模樣,想起他說他每次都點同樣的雜碎炒飯,不禁興起一絲憐憫之心。
紐約市好吃又道地的中式餐廳有很多選擇,艾倫卻認為這家西式中餐廳是心目中的中式美食,讓我萌生了帶他品嚐更加美味中式料理的念頭。
我一邊吃一邊對艾倫說:「以後週末有空的時候,我們搭乘地鐵去中國城吃東西,我帶你去吃不同的中式美食。」
艾倫金絲眼鏡後面的眼睛閃爍著光芒:「太好了,我每天空閒時間很多,你有空找我,我一定沒問題。」
就這樣,我和艾倫從毫無交集的鄰居變成了偶爾會一起出去吃飯看電影的忘年朋友。從此我緊張枯燥的學生生活添加了一份友誼,我也更加認識艾倫以及他的家庭、他的感情、他的寂寞。
艾倫的故事說來話長,留待下一篇再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