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弄丟了「職場競爭力」 尤其當你已不再年輕

別弄丟了「職場競爭力」 尤其當你已不再年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昨晚一位從媒體轉為機關機要職的朋友突然來電,「我的老闆雖然連任,但我今年沒收到續聘派令……」,他的語氣蕭索,同樣步入五字頭的大關,還不到可以安然退休年齡,也未存夠老本,面臨突然的工作巨變,為了未來的生活十分憂心。

說實在的,我不知如何安慰他,也不忍告訴他「我早就知道」的實話;「老闆在選舉忙得如火如荼,你卻可以在辦公室無所事事,選後不砍你才怪!」

職場上,拼比的除了「實力」,最重要就是「被需要性」。

你在這個職務上,要沒有老闆、長官或屬下「需要的價值」?尤其當老闆愈需要你,你就握有不敗的「飯票」。

raw-image

我另一位朋友,也是從媒體轉任政府機關的機要工作,她非常有危機感,擔心丟了飯碗。

老闆不愛宣傳,她在媒體培養的文字能力一無用處,她開始學習各種圖像、影像處理,除了上網自學,還去報名課程,果然在老闆選舉時派上用場,替老闆省下額外宣傳費,老闆勝選後,第一天「續聘書」就下來了。

這位「被離職」的朋友,在選戰打得火熱,他卻可以每天在朋友群組轉發笑話、kuso影片,甚至還能參加撞球比賽,快樂地成就自己的興趣。

我當時曾詢問他:「不用輔選嗎?怎麼那麼涼?」心中雖暗自羨慕他找到「錢多、事少」的涼缺,但也不免疑惑,「擠不進作戰團隊,不是等於不被需要嗎?」

很多人都知道「職場如戰場」,一定要找出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功能」。如果你在組織中,一直是「可有可無的小角色」,不是只能永遠領低薪,就是等著組織整併時被資遣。

我最近聽聞一位在學校任職的朋友,提起他工作的戰戰競競;少子化影響招生,學校經營轉盈為虧時,第一個任務就是要「精簡人事」;六年級的他,自然很擔心成為被縮減的對象。

他努力發揮功能,不僅將原本的公關工作做好,還能協助老闆所重視的校友、募款、招生等種種業務,於是在年終考評時,順利拿到優等,同單位另一個「未覺醒的」同仁,考評拿乙,成為資遣前哨。

如果你在職場,長久以來都未被分派到重要業務,老闆也從不正眼看你,就要小心;一旦你弄丟了你的「職場競爭力」,成為可有可無的「小角色」,千萬不要竊喜以為自己成功當上「薪水小偷」,小心下一個被資遣或無薪假的就是你!

avatar-img
大女人的世界的沙龍
36會員
7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不論在家庭或職場,親人或夫妻、朋友,人與人的關係,往往就是「進退拉鋸戰」,你退一步,對方就進一步;你強悍一點想往前進,雙方先發生爭執,但看最後誰先退讓。 選擇退讓的一方,往往最後步步後退;就像下棋對奕一般,「一子輸,全盤皆輸」。
我有好多位女性朋友,最近都完成「一個人旅行」的「壯舉」;為什麼稱為「壯舉」?因為一個人旅行,除了要自己做好功課,還要有獨行勇氣、與不怕別人眼光的悠然自在。 台灣目前還是「群體」社會,對「一個人」未必友善,尤其是餐飲業;很多人更以好奇眼光打量:「為什麼自己一個人?」「難道沒有另一半或朋友?」
守時,是職場上基本原則,不僅代表你重視這場約定,也顯示你的禮儀。 如果你位高權重,或是人家有求於你,你當然可以藉由遲到「耍大牌」;但如果你是小咖,還要拜託對方事情,你的遲到,只會顯示「不用心」、「不禮貌」,也可能招致對方拂袖而去。
如果想在職場上「發光發熱」,你必須「準備好」;你具備愈多能力與能耐,在老闆需要之時發揮,不必爭功強搶,自然而然就會「被看見」。
「見不得別人好」的心態,人人有之,尤其在成人的世界,或職場上,更是如此。 你優秀,真心誇你的人不多,想扯你後腿的人卻不少。 連一個雞毛蒜皮、簡簡單單的事都是如此。
求職時,能進規模龐大、制度完整的大企業當然最好,但有時,難免要屈就;尤其國內很多大型或中型企業,不少也是「家族接班」。家族企業的「企業文化」中,很難擺脫家族勢力、完全專業。 「家族人說了算」的企業文化,為了五斗米,也只能折腰,學習前輩的「謙卑」與「奴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家族企業中生存下來。
不論在家庭或職場,親人或夫妻、朋友,人與人的關係,往往就是「進退拉鋸戰」,你退一步,對方就進一步;你強悍一點想往前進,雙方先發生爭執,但看最後誰先退讓。 選擇退讓的一方,往往最後步步後退;就像下棋對奕一般,「一子輸,全盤皆輸」。
我有好多位女性朋友,最近都完成「一個人旅行」的「壯舉」;為什麼稱為「壯舉」?因為一個人旅行,除了要自己做好功課,還要有獨行勇氣、與不怕別人眼光的悠然自在。 台灣目前還是「群體」社會,對「一個人」未必友善,尤其是餐飲業;很多人更以好奇眼光打量:「為什麼自己一個人?」「難道沒有另一半或朋友?」
守時,是職場上基本原則,不僅代表你重視這場約定,也顯示你的禮儀。 如果你位高權重,或是人家有求於你,你當然可以藉由遲到「耍大牌」;但如果你是小咖,還要拜託對方事情,你的遲到,只會顯示「不用心」、「不禮貌」,也可能招致對方拂袖而去。
如果想在職場上「發光發熱」,你必須「準備好」;你具備愈多能力與能耐,在老闆需要之時發揮,不必爭功強搶,自然而然就會「被看見」。
「見不得別人好」的心態,人人有之,尤其在成人的世界,或職場上,更是如此。 你優秀,真心誇你的人不多,想扯你後腿的人卻不少。 連一個雞毛蒜皮、簡簡單單的事都是如此。
求職時,能進規模龐大、制度完整的大企業當然最好,但有時,難免要屈就;尤其國內很多大型或中型企業,不少也是「家族接班」。家族企業的「企業文化」中,很難擺脫家族勢力、完全專業。 「家族人說了算」的企業文化,為了五斗米,也只能折腰,學習前輩的「謙卑」與「奴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家族企業中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