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 之 孔子也會氣象預報? (0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知數識文,了解人與天地之間的關係後,<三字經>以有次第的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繼續說明給孩子的基礎知識。

三光者,日月星。

三種光明的來源是太陽、月亮和星星。

雖然古人並不知道月球不會發光,以為月亮在夜晚照耀大地給予世間光明,但古人早就從日常中學習到天地的運行不離日月星的運轉,並且藉由觀測日月運轉的週期而定下夏至冬至等二十四節氣,因此定義了年月日並進而發展出曆法。

在尚書堯典中就記載堯派羲仲住到東方海濱一個叫暘谷的地方,每天觀察太陽移動的位置。又命和仲住到西邊一個叫昧谷的地方,去觀察太陽西下的移動位置。經過這對兄弟一東一西的觀察,瞭解日昇日落的基本運行,制定出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的堯的曆法。

《日知錄》裡說:「夏商周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因此在詩經中也處處可見當時的天文現象,例如《詩經•小雅•漸漸之石》裡提到「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月亮靠近畢宿時會下起滂沱大雨。

有一次孔子要出門時,明明天氣不錯卻叮嚀學生子路要帶上雨具,果然出門沒多久就變天,下起傾盆大雨。子路覺得老師真是神算,問老師怎麼知道天將下大雨?孔子說:「昨天晚上,月亮靠近畢宿啊~」

隔幾天,孔子又出門,子路前一晚有學老師觀測星象,看到月在畢宿,所以帶了雨具,孔子認為不必要,果然那天沒下雨。子路又納悶了,他問老師怎麼知道今天不會下雨?孔子說:「之前月亮靠近畢宿之陰,所以下雨。昨晚,月亮靠近畢宿之陽,所以不會下雨。」

三國時諸葛亮也有類似的經驗。

話說司馬懿與曹真率領四十萬大軍,出兵攻打蜀國。諸葛亮得到消息,告訴手下將領:「你們先帶領一千名士兵把守陳倉古道,擋住魏兵,我帶領大軍隨後接應你們。」將領一聽,面面相覷:「丞相,魏國四十萬大軍壓境,你只給我們一千人,怎麼可能守得住?」

諸葛亮說:「你們放心,我自有盤算。昨晚觀測天象,發現月亮正要靠近畢宿,說明這個月內必有連日大雨,魏兵雖有四十萬人,但走不了多遠,你們儘管放心前去。我率領大軍在漢中駐紮一個月,以逸待勞,等魏兵一退,再追殺他們一番。」將領聽了這番話,這才敢放心地領兵前去。
一切果然如諸葛神算,不出半個月,大雨不停,山洪暴發、河水暴漲,四處泥濘。積水三尺,魏軍的人馬、帳篷糧草通通濕透,人疲馬困、寸步難行,只好撤退。

由此可見,孔子和諸葛亮應該都有讀過詩經,熟知月在畢宿會下大雨。

觀測天象,是農業社會農民多少會有的一點能力,是一日復一日看天吃飯的積累,也是求生存必備的知識。

沒有日昇月落等種種天文現象,大地將因缺乏溫暖與照耀而失能,人自然也無法生存,因為有其規律的循環,人類的生活才能奠基於上開展出文明的歷史。

下一段即是如何以三綱攝持人道,維持和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瞬花時
14會員
79內容數
在台北生活、在京都學習,池坊花道引立教授、裏千家茶道,愛花又愛茶,茶道不只為飲一杯茶或看茶人點茶,要賞書畫、讀禪語、看花、品茶具、吃和菓子、還要觀心.要學會做茶主人也要懂作客之道.在寂靜緩慢的步調中,體會清 靜 和 寂之道.
一瞬花時的其他內容
2023/03/29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夏朝的國君將帝位傳給兒子,開啟了天下一家的世襲制度。夏朝歷經四百三十九年才改朝換代。 社為土神,稷為穀神,社稷合稱國家。
Thumbnail
2023/03/29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夏朝的國君將帝位傳給兒子,開啟了天下一家的世襲制度。夏朝歷經四百三十九年才改朝換代。 社為土神,稷為穀神,社稷合稱國家。
Thumbnail
2023/03/28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唐堯和虞舜被尊稱為二帝,他們將帝位禪讓給賢能的人,是歷史上聖明的時代。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夏朝的禹、商朝的湯、周朝的文王和武王,是夏商周三代以王道治天下的聖王。 三王: 並非指三個君王,而是指夏商周三代開國時皆以王道治理天下。
Thumbnail
2023/03/28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唐堯和虞舜被尊稱為二帝,他們將帝位禪讓給賢能的人,是歷史上聖明的時代。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夏朝的禹、商朝的湯、周朝的文王和武王,是夏商周三代以王道治天下的聖王。 三王: 並非指三個君王,而是指夏商周三代開國時皆以王道治理天下。
Thumbnail
2023/03/27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本段先言讀書的次第,再明讀史書應掌握的要領在於考世系,知終始。 為什麼經子通才能讀諸史?
Thumbnail
2023/03/27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本段先言讀書的次第,再明讀史書應掌握的要領在於考世系,知終始。 為什麼經子通才能讀諸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國君有明,是國家之福;臣下有明,是國民之福。民生樂利的背後,原來是清明的智慧眼。
Thumbnail
國君有明,是國家之福;臣下有明,是國民之福。民生樂利的背後,原來是清明的智慧眼。
Thumbnail
現代也有諸葛亮嗎? 有一天晚上,天氣晴,月亮斜斜掛在天邊,點綴幾顆忽明忽暗的星星,在最近的梅雨季算是一個難得適合騎腳踏車的日子。 邊騎邊胡思亂想,思緒飄到現在的政局,台灣朝野的混亂局勢應該超過20年了,社會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兩岸關係前景不明。就想著會不會出現一個像諸葛亮的人物,能洞悉天下局勢又能
Thumbnail
現代也有諸葛亮嗎? 有一天晚上,天氣晴,月亮斜斜掛在天邊,點綴幾顆忽明忽暗的星星,在最近的梅雨季算是一個難得適合騎腳踏車的日子。 邊騎邊胡思亂想,思緒飄到現在的政局,台灣朝野的混亂局勢應該超過20年了,社會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兩岸關係前景不明。就想著會不會出現一個像諸葛亮的人物,能洞悉天下局勢又能
Thumbnail
「治人之道,謂道之風化,陳示所以也。」 老實說,我每次打開古文,像這種開頭,我也是看不懂在說什麼的。 不懂的東西,就像有牢固防禦的對手,首先一定要找到切入口。 「道」,過去三篇都是「政」,視聽之政,察疑之政,這次卻是治人之道。事實上一直到《將苑》篇以前,除了治人之外全都是政。
Thumbnail
「治人之道,謂道之風化,陳示所以也。」 老實說,我每次打開古文,像這種開頭,我也是看不懂在說什麼的。 不懂的東西,就像有牢固防禦的對手,首先一定要找到切入口。 「道」,過去三篇都是「政」,視聽之政,察疑之政,這次卻是治人之道。事實上一直到《將苑》篇以前,除了治人之外全都是政。
Thumbnail
從先秦兵法就一直在說,兵法不是單純管理軍隊的手段,而是政治的延伸。諸葛亮的《兵法二十四篇》,就是「軍政之書」。 諸葛亮思想的根本,來自於道家黃老所衍生出的法家。 而不論人們對他遺留下的這些作品,命名為什麼,你都會發現,這絕對是一套「阿斗教材」。
Thumbnail
從先秦兵法就一直在說,兵法不是單純管理軍隊的手段,而是政治的延伸。諸葛亮的《兵法二十四篇》,就是「軍政之書」。 諸葛亮思想的根本,來自於道家黃老所衍生出的法家。 而不論人們對他遺留下的這些作品,命名為什麼,你都會發現,這絕對是一套「阿斗教材」。
Thumbnail
孔子在熟年後重新發現周易的相關文獻,愛不釋手外,並且與門下弟子著手合力整理註解文獻,寫成易經的十翼。究竟易經中蘊含者什麼樣的文化迷因,又對後代華夏文化造成什麼影響呢?讓我們一起從陰陽貞觀談起吧!
Thumbnail
孔子在熟年後重新發現周易的相關文獻,愛不釋手外,並且與門下弟子著手合力整理註解文獻,寫成易經的十翼。究竟易經中蘊含者什麼樣的文化迷因,又對後代華夏文化造成什麼影響呢?讓我們一起從陰陽貞觀談起吧!
Thumbnail
三光者,日月星。 諸葛亮是氣象預報專家,但是孔子也是? 這可能因為他們都讀了同一本書 (當然不是三字經)~
Thumbnail
三光者,日月星。 諸葛亮是氣象預報專家,但是孔子也是? 這可能因為他們都讀了同一本書 (當然不是三字經)~
Thumbnail
本篇為【天地劫:幽城再臨】畫境之遊歷,詩、詞、文收集串,純粹為滿足個人的古文蒐集癖,排序一律是先附遊歷截圖,後附作品,作品中引用詩文加粗辨識;作品排序不論文體,只看作者先後。 由於遊歷每天只能留存十則紀錄,存載不全,陸續更新。
Thumbnail
本篇為【天地劫:幽城再臨】畫境之遊歷,詩、詞、文收集串,純粹為滿足個人的古文蒐集癖,排序一律是先附遊歷截圖,後附作品,作品中引用詩文加粗辨識;作品排序不論文體,只看作者先後。 由於遊歷每天只能留存十則紀錄,存載不全,陸續更新。
Thumbnail
《孔子家語•宥坐之器》 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夫子問於守廟者曰:「此謂何 器?」對曰:「此蓋為宥坐之器。」 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明君以為 至誡,故常置之於坐側。」顧謂弟子曰:「試注水焉。」乃注之 水,中則正,滿則覆。 損之又損之道也。」 ​ ​ ​ ​
Thumbnail
《孔子家語•宥坐之器》 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夫子問於守廟者曰:「此謂何 器?」對曰:「此蓋為宥坐之器。」 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明君以為 至誡,故常置之於坐側。」顧謂弟子曰:「試注水焉。」乃注之 水,中則正,滿則覆。 損之又損之道也。」 ​ ​ ​ ​
Thumbnail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的電視,深深為諸葛亮所著迷。每次看到諸葛亮以奇謀獲勝,心裡都會讚嘆:「孔明真神人也!」孔明就是諸葛亮,不要以為諸葛亮和孔明是兩個人。終於播到有一集,諸葛亮草船借箭,事後,魯肅問孔明:「你怎麼知道今天會如此大霧?」孔明答:「因為我有看天氣報告⋯⋯」
Thumbnail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的電視,深深為諸葛亮所著迷。每次看到諸葛亮以奇謀獲勝,心裡都會讚嘆:「孔明真神人也!」孔明就是諸葛亮,不要以為諸葛亮和孔明是兩個人。終於播到有一集,諸葛亮草船借箭,事後,魯肅問孔明:「你怎麼知道今天會如此大霧?」孔明答:「因為我有看天氣報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