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最公平的事情,就是每個人每天都只有 24 小時。
在物理上來說,時間對於人類是一個單一方向的向量,不斷地往前跑,永遠不回頭。
在上一篇個人文章提到為什麼我決定不再嗆爆問白目問題的長輩。這邊用一個很視覺化的方式來說明。
每列放 36 個圓圈,表示一列有 3 年。這樣剛好可以把一輩子剛分成三等份。然後把已經用掉的時間塗黑,你就會看到你剩下多少時間。
最後 3 排紅色的圈圈是我悲觀地預估臥床期(或是說「不健康餘命」)總共長達 9 年。
延伸閱讀:月薪二十萬會是什麼樣的工作?那位買地下電台黑藥丸的計程車司機 ← 胡廷岳藥師談不健康餘命的文章
你也可以用這張圖表標示還能和父母、長輩一起過的年節用不同顏色表示,或是把能幫父母慶生的日子也標示出來。然後就會很殘酷地顯現出一個事實 ─ 根本就沒剩下幾次。
如果以目前台灣男性的健康餘命來估計,大叔我可以行動自如的時間已經剩下不到一半。
所以除了工作之外,我決定要剩下的時間一定要做兩件事情:
- 即使沒有人讚賞,也要做我喜歡做的事情,學習我有興趣的事物。目前是寫作、繪畫、製作音樂。
- 盡可能減少臥床期,保持身體行動自如。人的生命有限,少失能一天就多賺到一天是好好活著。
每次我看著這張圖,它都會提醒我一些事情。
過去無法改變,投入時間要有正面效益
首先,我沒辦法改變過去的時間。那些塗黑的時間已經過去了,無論我如何極力祈求,也沒辦法回到過去改變那些說過的蠢話、做過的蠢事。只能從那些事情學到教訓,在仍然空白的時間成為更好的自己。
剩下的時間越來越少,要更努力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至於為什麼是用圓圈代表一個月?用方格子不行嗎?
主要是想表達「時間是一種資源」,應該審慎思考要投入在哪裡?每一分投入是不是都能產生正面的效益?
要怎麼把時間延展或壓縮
在物理上來說,我們要達成時間倒流,壓縮或延展的機率非常低。
畢竟我們沒有可以穿越時空的飛天車;也沒有超能力讓我們躲在衣櫃緊握拳頭就回到過去;更沒有機會上太空穿越黑洞探索宜居星球,最後進入四度空間。(知道這是在講哪幾部電影的讀者,可以留言讓我知道)
雖然在物理上很困難,可是在認知上時間是很容易壓縮或延展的。
舉例來說,大學畢業以前,我覺得我什麼沒有,時間最多。每一天,每個學期都覺得是一段相對長的時間。
出了社會之後,一下子一個月就過去了,一下子又老了一歲。感覺才剛繳完上個月的帳單,馬上又收到這個月的帳單。
每天做重複的工作,開著沒有結論的會議,感覺離下班的時間越來越遠。寫文章、在紙上塗鴉、看書 ... 感覺獨處的時間過得好快。
感覺痛苦的時候,時間被延展;感覺愉悅的時候,時間被壓縮。
無論在認知上時間究竟是被延展還是壓縮,重點是我們是否好好地利用每一分時間?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休息。
好好審視人生,謹慎投入時間
前面提到讓好好利用每一分時間,使每一分時間的投入都產生正面的效益。越是到了生命的中期與後期就越是重要。
原因是人生前三分之一和人生後三分之一的價值完全不同。因為對於一個有限的生命來說,時間只會越來越稀缺,年紀越長越沒有時間浪費,時間的使用上就要更精準,避免浪費。
如果悲觀地計算,其實大叔我剩下的健康餘命(平均可以活動自如的時間)已經不到一半了。前半生還可以隨波逐流,不去審視自己的人生。結果就是現在發覺要趕快創造生命的意義。
現在換你了。
假設你的人生有 1,080 個月,你還剩下多少時間,剩下的時間你要做些什麼事情?
祝你投入的都是快樂的一天
最後,這是女兒送我的小卡片,上面寫「爸爸,祝你有快樂的一天。」雖然人生有時候用掉的是糟糕的一天,不過還是要努力投入快樂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