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你還剩下多少時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想活成什麼樣的自己?
這世界最公平的事情,就是每個人每天都只有 24 小時。
在物理上來說,時間對於人類是一個單一方向的向量,不斷地往前跑,永遠不回頭。
在上一篇個人文章提到為什麼我決定不再嗆爆問白目問題的長輩。這邊用一個很視覺化的方式來說明。
大叔的一生
這就是我的一生,很樂觀地預估自己會活到 90 歲(實際台灣男性的健康餘命只有 70 歲出頭),用 Power Point 畫了 1,080 個圓圈。每個圓圈代表一個月。
每列放 36 個圓圈,表示一列有 3 年。這樣剛好可以把一輩子剛分成三等份。然後把已經用掉的時間塗黑,你就會看到你剩下多少時間。
最後 3 排紅色的圈圈是我悲觀地預估臥床期(或是說「不健康餘命」)總共長達 9 年。
延伸閱讀:月薪二十萬會是什麼樣的工作?那位買地下電台黑藥丸的計程車司機 ← 胡廷岳藥師談不健康餘命的文章
你也可以用這張圖表標示還能和父母、長輩一起過的年節用不同顏色表示,或是把能幫父母慶生的日子也標示出來。然後就會很殘酷地顯現出一個事實 ─ 根本就沒剩下幾次。
如果以目前台灣男性的健康餘命來估計,大叔我可以行動自如的時間已經剩下不到一半。
所以除了工作之外,我決定要剩下的時間一定要做兩件事情:
  • 即使沒有人讚賞,也要做我喜歡做的事情,學習我有興趣的事物。目前是寫作、繪畫、製作音樂。
  • 盡可能減少臥床期,保持身體行動自如。人的生命有限,少失能一天就多賺到一天是好好活著。
每次我看著這張圖,它都會提醒我一些事情。

過去無法改變,投入時間要有正面效益

首先,我沒辦法改變過去的時間。那些塗黑的時間已經過去了,無論我如何極力祈求,也沒辦法回到過去改變那些說過的蠢話、做過的蠢事。只能從那些事情學到教訓,在仍然空白的時間成為更好的自己。
剩下的時間越來越少,要更努力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至於為什麼是用圓圈代表一個月?用方格子不行嗎?
主要是想表達「時間是一種資源」,應該審慎思考要投入在哪裡?每一分投入是不是都能產生正面的效益?

要怎麼把時間延展或壓縮

在物理上來說,我們要達成時間倒流,壓縮或延展的機率非常低。
畢竟我們沒有可以穿越時空的飛天車;也沒有超能力讓我們躲在衣櫃緊握拳頭就回到過去;更沒有機會上太空穿越黑洞探索宜居星球,最後進入四度空間。(知道這是在講哪幾部電影的讀者,可以留言讓我知道)
雖然在物理上很困難,可是在認知上時間是很容易壓縮或延展的。
舉例來說,大學畢業以前,我覺得我什麼沒有,時間最多。每一天,每個學期都覺得是一段相對長的時間。
出了社會之後,一下子一個月就過去了,一下子又老了一歲。感覺才剛繳完上個月的帳單,馬上又收到這個月的帳單。
每天做重複的工作,開著沒有結論的會議,感覺離下班的時間越來越遠。寫文章、在紙上塗鴉、看書 ... 感覺獨處的時間過得好快。
感覺痛苦的時候,時間被延展;感覺愉悅的時候,時間被壓縮。
無論在認知上時間究竟是被延展還是壓縮,重點是我們是否好好地利用每一分時間?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休息。

好好審視人生,謹慎投入時間

前面提到讓好好利用每一分時間,使每一分時間的投入都產生正面的效益。越是到了生命的中期與後期就越是重要。
原因是人生前三分之一和人生後三分之一的價值完全不同。因為對於一個有限的生命來說,時間只會越來越稀缺,年紀越長越沒有時間浪費,時間的使用上就要更精準,避免浪費。
如果悲觀地計算,其實大叔我剩下的健康餘命(平均可以活動自如的時間)已經不到一半了。前半生還可以隨波逐流,不去審視自己的人生。結果就是現在發覺要趕快創造生命的意義。
現在換你了。
假設你的人生有 1,080 個月,你還剩下多少時間,剩下的時間你要做些什麼事情?

祝你投入的都是快樂的一天

爸爸,祝你有快樂的一天
最後,這是女兒送我的小卡片,上面寫「爸爸,祝你有快樂的一天。」雖然人生有時候用掉的是糟糕的一天,不過還是要努力投入快樂的一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3會員
19內容數
「觀察傳統產業的現在,找到屬於你的未來。」這是一個觀察傳統產業的專題,理解傳統產業的現況,讓你能夠更確定自己要甚麼樣的職涯與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普通胖大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前年輕的時候會覺得傳統產業這些人也太沒有競爭力了,他們要做一個星期的事情,我大概一個工作日就可以完成。 後來有了年歲,這幾年世界局勢劇變之後,我才發現我想錯了。 高科技產業以外其他產業的數位化轉型,相對需要較長的陣痛期,所以我觀察到這些產業當中對於「數位化轉型」不適應所產生的後遺症。
可能因為我是憑實力單身的胖大叔,所以有些時候女性朋友會和我分享他們在感情上選擇困難的故事。 大部分故事的模型都是這樣,她們有一個固定交往的對象,最近出現另一個對象積極地追求自己。 於是在已經習慣的和能夠燃起激情的對象之間兩難,或是難上加難。 適合談戀愛的對象就是適合結婚嗎?應該怎麼選呢?
有幾年,我變成一個對於所處組織效率低落極度不滿的憤青。 直到我在電線電纜工廠工作的時候,有一位年資超過二十五年的品檢員前輩跟我說「不要把所有心力都放在工作上。」 當時我沒聽懂,現在我終於了解那是什麼意思,所以現在我也會和同事說「上班,只有三件事情是真的。」 我犯了一連串的錯誤,在職場打滾十幾年,直到
你是不是每次在家族聚會的場合,都要被以下的問題拷問一輪呢? 有沒有女(男)朋友?甚麼時候結婚? 什麼時候生小孩?什麼時候再生一個? 如果是自己的直系血親也就算了,就連一年只見一次面,根本不熟的親戚也熱切地跑來問你這些私事。 以前我年輕的時候會直接嗆爆對方,後來我就不這麼做了......
你可能時常聽過一句俗話:「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長官的一句話。」 一份報告被退6次,退回來是改標點符號,送呈到簽核花了2個月,結果改回最早的版本。結果還被罵「一份簡單的報告做了兩個月才做好。」 工作做到你開始懷疑自己待的到底是製造業還是出版業?做到最後都是你的錯。
有小孩的你,快樂嗎? 最近,有朋友對我做出靈魂的拷問:「施主,你快樂嗎?」 答案偏向否定,但也沒那麼單純。 從物理面和情感面來看有了小孩之後的人生轉折。趕快來看看在生命轉彎的地方,究竟是會轉過去還是掉下去?
以前年輕的時候會覺得傳統產業這些人也太沒有競爭力了,他們要做一個星期的事情,我大概一個工作日就可以完成。 後來有了年歲,這幾年世界局勢劇變之後,我才發現我想錯了。 高科技產業以外其他產業的數位化轉型,相對需要較長的陣痛期,所以我觀察到這些產業當中對於「數位化轉型」不適應所產生的後遺症。
可能因為我是憑實力單身的胖大叔,所以有些時候女性朋友會和我分享他們在感情上選擇困難的故事。 大部分故事的模型都是這樣,她們有一個固定交往的對象,最近出現另一個對象積極地追求自己。 於是在已經習慣的和能夠燃起激情的對象之間兩難,或是難上加難。 適合談戀愛的對象就是適合結婚嗎?應該怎麼選呢?
有幾年,我變成一個對於所處組織效率低落極度不滿的憤青。 直到我在電線電纜工廠工作的時候,有一位年資超過二十五年的品檢員前輩跟我說「不要把所有心力都放在工作上。」 當時我沒聽懂,現在我終於了解那是什麼意思,所以現在我也會和同事說「上班,只有三件事情是真的。」 我犯了一連串的錯誤,在職場打滾十幾年,直到
你是不是每次在家族聚會的場合,都要被以下的問題拷問一輪呢? 有沒有女(男)朋友?甚麼時候結婚? 什麼時候生小孩?什麼時候再生一個? 如果是自己的直系血親也就算了,就連一年只見一次面,根本不熟的親戚也熱切地跑來問你這些私事。 以前我年輕的時候會直接嗆爆對方,後來我就不這麼做了......
你可能時常聽過一句俗話:「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長官的一句話。」 一份報告被退6次,退回來是改標點符號,送呈到簽核花了2個月,結果改回最早的版本。結果還被罵「一份簡單的報告做了兩個月才做好。」 工作做到你開始懷疑自己待的到底是製造業還是出版業?做到最後都是你的錯。
有小孩的你,快樂嗎? 最近,有朋友對我做出靈魂的拷問:「施主,你快樂嗎?」 答案偏向否定,但也沒那麼單純。 從物理面和情感面來看有了小孩之後的人生轉折。趕快來看看在生命轉彎的地方,究竟是會轉過去還是掉下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故事是從兩場綁架開始的。兩場婚禮、兩個新娘、兩個未婚夫,一個騎著重機的男人出現,妥妥的毀了這一切。接著,他們開始逃亡,一場逃亡引來了第二場逃亡,而第二場逃亡不知不覺成為流浪。如果要說逃亡跟流浪有什麼區別的話,前者,是要逃到安全的場所,後者,卻是要到未知的地方。
Thumbnail
  作為一名心理醫生,作者發現他無法回答彼特的問題:什麼樣的人會做出這樣的事--自我放棄。
《指月錄》有個德山宣鑒禪師的故事,是這樣的: 「『我於黃檗先師處,三度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 如今更思一頓。誰為下手?』 時有僧出曰:『某甲下手。』 師度與拄杖。 僧擬接,師便打。」 意思是說,有一天,德山說起當年的事: 「好懷念啊!當年我在黃檗老師那裡的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人生不太長 人的一生啊,看起來好像很長。 嚴格來說說長不太長,說短也不太短。 以大概現代人平均的81歲來說,大概是接近,或是三萬多個日子。 可怕的三萬天 三萬多日子,當然不一定準好三萬,但通常多人在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間,通常就會取得還不錯的成績,畢竟也過了一半的歲月,只是還有一些人,我驗稱
問過一位年輕人,如果一個月只有三萬多塊錢,他會怎麼活? 他說他會很謹慎的計算每一筆支出,絕對不會浪費每一分錢。 而我又很疑惑地問,就算他能活到一百歲,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個日子!那為什麼沒有很用心地對待每一天呢?他沒有給我答案,甚至連思考都沒有,只是很厭煩地以為,我又在說教了! 我是在說教嗎?
Thumbnail
人類的壽命是有限的一個數字。誰都不清楚,自己這一生有多少年可以過。 不過,很慶幸的是,我們已經來到人世間。無論是吃喝玩樂、遊山玩水,或是辛勤工作,一天過了,另外嶄新的一天24小時,自然地送到我們的手上,讓我們 “隨意去運用、去度過”。不過,難免我們還是想知道,獲得什麼歲數才值得,不是嗎?
Thumbnail
時間與金錢都是有限的資源,但時間的價值比金錢更重要。我們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善用時間,包括提升時薪、增加被動收入、讓金錢為我們賺錢等。多元收入和被動收入的建立可以幫助我們在沒有工作時仍有穩定的收入。文章更進一步介紹了作者家庭的收入結構,並分享了一本免費電子書,內容涵蓋了作者的財富自由之路。
Thumbnail
政府的酷東西『MyData』平台,可以查到你這輩子出國的紀錄。 個人化資料自主運用(MyData) | 首頁 (nat.gov.tw) 以下平台介紹: 「個人化資料自主運用(MyData)平臺」(下稱本平臺),以「民眾自主同意、資料安全取得」為核心理念,提供多元個人化資料下載及服務申辦
我們從來就不是要一個萬能的自己,而是能夠善待別人的自己,一旦我們擁有魅力的時候,人與人之間才會常常有合作。我們不用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不用擔心自己不夠聰明,只要我們願意給別人掌聲,你就能贏。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故事是從兩場綁架開始的。兩場婚禮、兩個新娘、兩個未婚夫,一個騎著重機的男人出現,妥妥的毀了這一切。接著,他們開始逃亡,一場逃亡引來了第二場逃亡,而第二場逃亡不知不覺成為流浪。如果要說逃亡跟流浪有什麼區別的話,前者,是要逃到安全的場所,後者,卻是要到未知的地方。
Thumbnail
  作為一名心理醫生,作者發現他無法回答彼特的問題:什麼樣的人會做出這樣的事--自我放棄。
《指月錄》有個德山宣鑒禪師的故事,是這樣的: 「『我於黃檗先師處,三度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 如今更思一頓。誰為下手?』 時有僧出曰:『某甲下手。』 師度與拄杖。 僧擬接,師便打。」 意思是說,有一天,德山說起當年的事: 「好懷念啊!當年我在黃檗老師那裡的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人生不太長 人的一生啊,看起來好像很長。 嚴格來說說長不太長,說短也不太短。 以大概現代人平均的81歲來說,大概是接近,或是三萬多個日子。 可怕的三萬天 三萬多日子,當然不一定準好三萬,但通常多人在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間,通常就會取得還不錯的成績,畢竟也過了一半的歲月,只是還有一些人,我驗稱
問過一位年輕人,如果一個月只有三萬多塊錢,他會怎麼活? 他說他會很謹慎的計算每一筆支出,絕對不會浪費每一分錢。 而我又很疑惑地問,就算他能活到一百歲,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個日子!那為什麼沒有很用心地對待每一天呢?他沒有給我答案,甚至連思考都沒有,只是很厭煩地以為,我又在說教了! 我是在說教嗎?
Thumbnail
人類的壽命是有限的一個數字。誰都不清楚,自己這一生有多少年可以過。 不過,很慶幸的是,我們已經來到人世間。無論是吃喝玩樂、遊山玩水,或是辛勤工作,一天過了,另外嶄新的一天24小時,自然地送到我們的手上,讓我們 “隨意去運用、去度過”。不過,難免我們還是想知道,獲得什麼歲數才值得,不是嗎?
Thumbnail
時間與金錢都是有限的資源,但時間的價值比金錢更重要。我們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善用時間,包括提升時薪、增加被動收入、讓金錢為我們賺錢等。多元收入和被動收入的建立可以幫助我們在沒有工作時仍有穩定的收入。文章更進一步介紹了作者家庭的收入結構,並分享了一本免費電子書,內容涵蓋了作者的財富自由之路。
Thumbnail
政府的酷東西『MyData』平台,可以查到你這輩子出國的紀錄。 個人化資料自主運用(MyData) | 首頁 (nat.gov.tw) 以下平台介紹: 「個人化資料自主運用(MyData)平臺」(下稱本平臺),以「民眾自主同意、資料安全取得」為核心理念,提供多元個人化資料下載及服務申辦
我們從來就不是要一個萬能的自己,而是能夠善待別人的自己,一旦我們擁有魅力的時候,人與人之間才會常常有合作。我們不用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不用擔心自己不夠聰明,只要我們願意給別人掌聲,你就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