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讀Ashley Davis Bush的《接受的藝術》:自我關懷的主動接受能為生命帶來更多可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以自我關懷為基礎的主動接受,意味著擁抱自己、微笑迎向生命,不再承擔那麼多壓力、那麼多緊繃,過著更順其自然、更輕鬆自在的生活。順應真實境遇是接受的重要目標。接受自身的抗拒感與念頭,接受它們原本樣子,療癒就會開始。

🌻🌻🌻

仔細想一想:上一次覺得快樂是什麼時候的事了?上一次感覺到痛苦難過呢?生老病死苦,人生於世,就不得不面對無常與苦難。我們每個人都像是推石上山的薛西弗斯,這塊巨石可能是感情困擾、工作壓力、人際問題、身心疾病……我們日復一日推動巨石,努力想解決問題,努力想讓自己解脫困境,有時卻發現力有未逮,事情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

趨樂避苦是人的天性,面對痛苦、挫敗、受傷,人會很自然而然啟動戰或逃反應(fight or flight response),動員身體的能量去處理壓力,當壓力不是草原上的獅子,而是慢性的、每天都要面對的人際情況,身心長久下來往往疲憊不已。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讓我們更自由的面對壓力,更有力量的與苦難相處?

答案是:接受(acceptance)。接受壓力?接受草原上的那頭獅子?對困境逆來順受、放棄治療?不是的,接受有很積極的一面,它可以讓我們平靜地面對一切,重新找回能量。

一.接受的藝術與力量
在愛希麗.戴維斯.布希的著作《接受的藝術》裡,作者提出了「以自我關懷為基礎的接受」作為接受藝術的核心。藉由學習關懷自己、溫柔地對待自己,我們可以接受自我、真誠面對自己的一切經驗,不再一味的抗拒現狀,身心因此獲得平靜和喘息,注意力不再被限縮在問題上,可能性的大門將就此打開。透過自我關懷/自我接受,我們也會慢慢學到關懷、接納他人,體會到每個人都有痛苦和脆弱的時候,因此能和他人建立和解與體諒的關係。當一個人可以真誠自在的接受自我和他人時,他會比較隨遇而安,面對不可避免的苦難,他有力量獲得自由。

從抗拒現狀、順應現實到開創可能,接受是一趟充滿挑戰和驚奇的旅程。它不是被動的、不得已的、無奈的,接受可以是我們的主動選擇。我們希望真實的活著、坦然面對一切,漫長的人生不要陷入困境動彈不得,以自我關懷為核心的積極接受可以是面對困境的另一把鑰匙。

只要以關懷的態度面對抗拒狀態,承認自身的經驗,然後「停下來,呼吸,微笑」,我們就會擁有轉變的餘裕,順應現實,變得開放、充滿創造力、平靜。以此為始,我們便能展開雙翼,飛向處處皆是可能的世界。這就是接受的力量。



二.自我關懷療法
接受,知易行難,說得簡單,卻需要反覆練習。作者在本書中提出了ACT自我關懷法來幫助我們練習接受的藝術,這套方法以「承認」(Acknowledge)、「連結」(Connect)、「寬容對話」(Talk kindly)為核心,可以幫助我們同理自己、溫柔地照顧自己。

當一個人極端害怕恐慌作,導致陷入了怕中怕(fear of fear)的惡性循環時,以ACT法來進行的自我對話可能是這個樣子的:

1.承認困境:
歪帽(請帶入自己的名字),辛苦你了,恐慌發作真的很不好受,總是擔心恐慌再度發作,又讓你壓力好大,緊張到什麼事都做不了……

2.連結:
歪帽,這世界上還有很多人飽受恐慌、焦慮、憂鬱所苦,很多人都和你一樣努力面對問題,你並不孤單喔!

3 寬容對話:
你總是很勇敢的度過一切,身邊也有那麼多關懷你、愛你的人,隨時會支持你,你一直很堅強,這一次也一樣會度過的,放心!

當我試著這樣的自我對話,我感覺到自己可以更溫和、友善的面對自身的不適狀況,雖然不適不會馬上消失,但它不會惡化,我也不會被自我譴責的「第二支箭」所苦,身心就慢慢放鬆下來了。

自我關懷會引領你接受自我,接受自我會引領你接受他人。


三.接受他人?
要關懷、接受自己或許還不是那麼難的一件事,當代文化鼓勵我們喜歡自己,也會教育我們怎麼愛自己,但要接受他人——尤其是你真的很不喜歡的那個人,那就真的是很難的事情了。你該怎麼接受冷漠的前夫、處處刁難的上司,甚至原諒曾經對你暴力以待的人?

這些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如果我們沒有「愛你的仇敵」的智慧,還是可以從關懷自己的狀態開始。在一段不愉快的相處經驗裡,可以靜下心來好好關懷自己,接受自己的不悅、抗拒和憤怒。我贊同作者在這方面的說法:可以從小目標開始,一天一小步,先關懷自己,對他人的關懷就會隨之而來。

就算我們真的沒有辦法關懷某個人,也可以體會到他是需要被關懷和接納的;就算我們還沒辦法原諒他人,但接受的藝術和力量可以幫助我們原諒自己。

不是為了改變而接受自己,而是在接受自己的過程中產生改變的空間。自我關懷能開拓我們內心的空間,容納接受;接受能進一步開拓空間,容納可能。

四.自我提醒
接受一定會帶來改變嗎?你渴望情緒自由、解脫困境,那麼接納一切之後,是否人生就會變成彩色的呢?

這就是接受的弔詭和藝術:如果我們接受某種擔憂,希望透過接納來改變它,那是否是真的接受?如果我們是為了改變才接受,是為了讓自己有所不同才關懷自己,接受和關懷不就只是工具了嗎?

一個希望透過接受來讓自己改變的人,事實上他是無法接受的,而他也可能無法改變。

也許,接受沒有允諾那麼多;我們願意選擇接受,只是因為想真實活著,儘管理解到世事無常而人的力量有限,我們還是願意忠實於自己的靈魂,無條件擁抱生命。某種意義上,這類似薛西弗斯的快樂:不必仰賴希望,只要真誠面對巨石,我們可以和命運建立一種緊密的、充實的關係。

真正的接納也許是平淡的,沒有書裡所允諾的那麼美好(這大概是勵志或心理自助書籍的通病)。恐慌還是會發作,失戀、失親的憂傷仍隱隱作痛,工作上的不如意仍無法避免;你可能難得接到生命丟的捧花。

但我們真實的活著,真實的去接納,真實的去經驗、去愛,在我們走下山坡時,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已經為我們打開了。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歪帽旅人的閱讀空間
43會員
42內容數
這是普通讀者的閱讀心得、閱讀隨筆,簡單來講就是閱讀後腦袋產生的那些東西。歡迎您有空來坐坐、來聊聊,讀讀我的心!
2024/11/30
他內心的渴望和需要,曾經披上「邪念」的外衣,如今卻被人與人之間純潔的情感給洗滌了。這或許就是旅行的意義吧? 我們跟男主角一起和薰子道別了,巡迴藝人將繼續她們浪跡江湖的歲月,也許在某個夜晚,會想起曾經和一個單純善良的年輕人一起旅行。這是個戀愛故事,也是充滿人情溫暖的旅行故事。
Thumbnail
2024/11/30
他內心的渴望和需要,曾經披上「邪念」的外衣,如今卻被人與人之間純潔的情感給洗滌了。這或許就是旅行的意義吧? 我們跟男主角一起和薰子道別了,巡迴藝人將繼續她們浪跡江湖的歲月,也許在某個夜晚,會想起曾經和一個單純善良的年輕人一起旅行。這是個戀愛故事,也是充滿人情溫暖的旅行故事。
Thumbnail
2024/11/04
良善總會找到良善的,這是小說中父親對兒子的承諾,也是作者對世界抱持的希望。我想,如果你找到了良善,別忘了好好保衛它、用心守護它,然後把它傳下去。就從燃起心中小小的火開始吧!也許你我會在黑夜裡發現相連一片的天燈。
Thumbnail
2024/11/04
良善總會找到良善的,這是小說中父親對兒子的承諾,也是作者對世界抱持的希望。我想,如果你找到了良善,別忘了好好保衛它、用心守護它,然後把它傳下去。就從燃起心中小小的火開始吧!也許你我會在黑夜裡發現相連一片的天燈。
Thumbnail
2024/11/01
對羅素而言,如果一個人能夠在生活的基本需求上獲得滿足,他卻還是感到人生苦悶無聊,時常被各種負面的情緒所困擾,那他這時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發展出對外在世界的興趣——透過將自身的熱情轉移到關注他人、關注事物,個人小我的偏執可以化解,人與他所在的世界將能有意義的整合,這樣的幸福是值得追尋的。
Thumbnail
2024/11/01
對羅素而言,如果一個人能夠在生活的基本需求上獲得滿足,他卻還是感到人生苦悶無聊,時常被各種負面的情緒所困擾,那他這時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發展出對外在世界的興趣——透過將自身的熱情轉移到關注他人、關注事物,個人小我的偏執可以化解,人與他所在的世界將能有意義的整合,這樣的幸福是值得追尋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第7章要來聊聊,我們的大腦,怎麼"評價"我們自己。 我們會對自己有很多評語,但這些評語是自己思考下的產物,是公正客觀?準確無誤? 書中很可愛的舉例: 我很善良。但不可能無時時刻都很善良吧?! 就像是形容:我很憂鬱。也一定有不憂鬱的時刻。 用正念的角度來看待,接受他:我是個憂鬱的人。讓想法只是想法
Thumbnail
第7章要來聊聊,我們的大腦,怎麼"評價"我們自己。 我們會對自己有很多評語,但這些評語是自己思考下的產物,是公正客觀?準確無誤? 書中很可愛的舉例: 我很善良。但不可能無時時刻都很善良吧?! 就像是形容:我很憂鬱。也一定有不憂鬱的時刻。 用正念的角度來看待,接受他:我是個憂鬱的人。讓想法只是想法
Thumbnail
接受可以是我們的主動選擇。我們希望真實的活著、坦然面對一切,漫長的人生不要陷入困境動彈不得, 以自我關懷為核心的積極接受可以是面對困境的另一把鑰匙。
Thumbnail
接受可以是我們的主動選擇。我們希望真實的活著、坦然面對一切,漫長的人生不要陷入困境動彈不得, 以自我關懷為核心的積極接受可以是面對困境的另一把鑰匙。
Thumbnail
初看書名「接受的藝術」讓我產生了一些疑問,接受不就是承認已經發生的事實與現有的狀態,還能有什麼藝術可言呢?原來身為臨床獨立社會工作師與心理諮商師的作者想要教導我們如何利用一些方法讓我們可以不帶批判與怨恨地接受當下,並且可以獲得力量而重新獲得自由。 🟡 從「抗拒」到「順應」的過程 我們總是容易被周遭
Thumbnail
初看書名「接受的藝術」讓我產生了一些疑問,接受不就是承認已經發生的事實與現有的狀態,還能有什麼藝術可言呢?原來身為臨床獨立社會工作師與心理諮商師的作者想要教導我們如何利用一些方法讓我們可以不帶批判與怨恨地接受當下,並且可以獲得力量而重新獲得自由。 🟡 從「抗拒」到「順應」的過程 我們總是容易被周遭
Thumbnail
📖 ▍ 除了「愛的藝術」,你還需要學習「接受的藝術」 我們都曾奮力逆流而行──抗拒艱困的處境,希冀事態並非如此,懊悔說過或未曾說過的話,甚至批判自身的缺陷。 我們拚命掙扎,強硬地企圖改變自己、他人、當下境遇,甚至是過去;然而,「抗拒」是對自己情緒勒索、是固執地選擇不改變,唯有「接受」才是使我們保有
Thumbnail
📖 ▍ 除了「愛的藝術」,你還需要學習「接受的藝術」 我們都曾奮力逆流而行──抗拒艱困的處境,希冀事態並非如此,懊悔說過或未曾說過的話,甚至批判自身的缺陷。 我們拚命掙扎,強硬地企圖改變自己、他人、當下境遇,甚至是過去;然而,「抗拒」是對自己情緒勒索、是固執地選擇不改變,唯有「接受」才是使我們保有
Thumbnail
對於自己乘載的這一切,我還是不自在;但是我開始體會到,從失去及改變的事物得到益處。
Thumbnail
對於自己乘載的這一切,我還是不自在;但是我開始體會到,從失去及改變的事物得到益處。
Thumbnail
什麼叫做愛自己?就是允許和接受自己的脆弱,不需要為了討好別人而忘了照顧自己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書《關係黑洞》,作者是周慕姿心理師,她先前一本書談的是情緒勒索,也引起社會大眾開始關注於心理界限的問題。 聽過很多人在說你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或是愛自己,才有辦法愛別人,但這些說法其實很抽象,就像是一個口號,
Thumbnail
什麼叫做愛自己?就是允許和接受自己的脆弱,不需要為了討好別人而忘了照顧自己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書《關係黑洞》,作者是周慕姿心理師,她先前一本書談的是情緒勒索,也引起社會大眾開始關注於心理界限的問題。 聽過很多人在說你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或是愛自己,才有辦法愛別人,但這些說法其實很抽象,就像是一個口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