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是摩根,一個開發 iOS App 的軟體工程師👋
這是「生產力練習」的第一篇文章。在這裡我會分享讓生活過得更有效率的方法、最近讀的書,還有在職場與軟體業界學到的事情,希望能跟你一起成長。
除了方格子,我也在經營 Podcast 頻道「有生產力的一天」,一起期待這裡變得越來越豐富吧!
原本的標題其實沒有「在職場上」幾個字,但在寫完稿子後,我發現所有的延伸故事都是關於職場的,才發現自己工作短短幾年,也從各種做人做事的經歷中醒悟出一些想法來,不過最重要的當然還是要「有意識」得保持生產力、讓自己進步,畢竟身為打工人,準時下班和薪水的成長才是第一要務!🤪
這是我讀《為什麼要睡覺》學到的,書中很常提到睡覺時會發生「快速動眼」,快速動眼這段時間會經歷很多事情,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做夢,但其實這段時間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幫你處理、吸收、儲存在白天新學到的資訊。
藉助這種以宏觀角度整合資訊的能力,大腦夠有效率地吸收和儲存資訊。快速動眼期佔整個睡眠時間的 20%~25%,也就是說,如果你能保證足夠的睡眠長度,你的大腦就有越多時間好好處理新學到的資訊,或是難以解決的問題。
我是個軟體工程師,工程師是一個很常碰壁的職業,需要解決各種只能靠「通靈」來解決的問題,以前面對一個問題我會堅持到底,但現在當我在一個問題上花了超過一兩小時的話,我就會先轉換跑道,原本的問題留到明天睡飽再來解答。
但這當然不是說睡一覺就有如神助、什麼問題都沒有了,以我的經驗來說,比較像是大腦想了太多問題後、變得很餓,需要睡一覺才能吃飽,隔天吃飽了自然也比較有精神思考問題,而快速動眼期就是負責提供需要的營養。
職涯資本(Career capital)概念源自《 So good they can’t ignore you》,隨著職業生涯跟工作能力成長,我們會累積越來越多職涯資本,累積了之後要做什麼呢?當然就是兌現這些職涯資本,換來喜歡的工作,就像是有錢之後可以買到好房子,當職涯資本越雄厚,我們就越有機會獲得那些人人都想到的工作。
人人都想要的工作有這三個特點:創造性、影響力與自主權。「自主權」這點比較微妙,可以解釋為你對自己工作內容的掌控度,反映在你對專案或產品的主導權,或是進行工作的方式等等⋯⋯
最近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對所謂「自主權」很有想法,我們公司減少了居家辦公(WFH)的時間,從每週兩天減少為一天,而且是固定週五。原本每週我有兩天自由選擇的 WFH,可以睡到飽、自己決定辦公地點,享受完全專注、不被打擾的辦公空間,生產力大幅提升,但現在只剩一個無法選擇的週五。
雖然因為疫情趨緩,減少 WFH 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但這仍然讓我感受到一大部分的「自主權」被剝奪了,而在市場上,那些給予員工比較多 WFH 時數,或是全遠端的公司,自然就會變得熱門搶手,因為員工有更多的自主權。如果我要競爭這些職位,作為一名軟體工程師,我的工作年資、技術實力和專案精等都是我的資本,當我的資本越雄厚,自然也就越可能競爭到那些人人都想要的工作。
有個男孩叫小摩,大學畢業之後進入一間頗有規模的公司上班,一直期待進入企業的小摩對於工作摩拳擦掌,大概過了半年,他做得小有成績,內心覺得自己已經超過社會新鮮人的水準,因此他開始向主管要求升職,雖說主管也知道小摩這半年內表現不錯,但畢竟小摩任職時間不長,還不足以委以重任,所以並未答應,而小摩對此也感到忿忿不平,為什麼自己明明能力比較好,卻沒有被提拔?
許多社會新鮮人都會遇到小摩這樣的撞牆期,我也是,所以在轉換到第二份工作前,我思考了這個問題。我所思考的答案,與我想談的第三個點「微積分思維」息息相關,這是我從《底層邏輯》學到的,什麼叫「微積分思維」呢?聽起來很難,但我們不用去理解微積分怎麼運算,只要知道微積分運作的基本邏輯就好。
一個物體靜止不動,你推它一把,會瞬間產生一個加速度。但有了加速度,並不會瞬間產生速度。當加速度累積一段時間後,才會產生速度。而有了速度,並不會瞬間產生位移。當速度累積一段時間後,才會有位移。宏觀上,我們看到的是位移;微觀上,整個過程是從加速度開始累積的──加速度累積,變成速度;速度累積,變成位移。
也因為這種持續遞進、改變的邏輯,作者在書中把它稱為「用動態的眼光看問題」。
擁有微積分思維後,我們能夠理解,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平日累積的能力與知識,會成為你在職場上的加速度,而這些加速度帶來的工作成果,不會在一兩次的成績後,就變成你職場跳耀的速度,而是需要一些時間堆疊,在多次的優秀和可靠表現後,獲得老闆的肯定,帶來職場上的「位移」。
帕金森定律有點像是,我要盡量在可利用的時間內塞越多工作越好,例如我原本給自己三個小時讀完10頁書,那我就會想:反正我有三個小時,先來看個youtube、玩個手遊好了,最後半小時再來看書也來得及。但如果我改成計畫一個小時內讀完300頁書,那我就會意識到時間的緊湊,馬上開始讀書。
帕金森定律也讓我聯想到時間是有相對性的,時間是長是短,除了客觀上的小時分秒計算,也與我們對它的感受有關。
在軟體業界的工作實務中,有個經典的工作方法論叫做「敏捷式開發」,實踐敏捷開發的工作流程中,通常會安排一個每天早上 15 分鐘的站立會議,在會議中,團隊成員要分享自己的工作進度,包含昨天做了什麼、今天要做什麼、遇到什麼問題等等⋯⋯之所以訂為 15 分鐘,是因為這樣成員們才會意識到時間很緊湊,只挑重點事項拿出來講,不然很容易淪為動輒一兩小時的冗長會議,浪費大家的工作時間。
從學生時代到出社會,我們陸陸續續認識很多人,但大多淪為通訊軟體上的陌生名字,這樣其實滿可惜的,而且很多機會是源自認識的人的,例如某間公司開了一個你夢寐以求的職缺,突然你想到有個 800 年沒連絡的朋朋在這間公司上班,希望能請他內推,但是打開對話紀錄,上次的訊息停留在2017年,這時你心裡想:哇我現在傳訊息太尷尬了吧!會不會很勢利?!於是作罷。
這時,如果我們平時有把握各種與朋友聯繫的機會,讓對話紀錄停留在一個「沒那麼尷尬的時間點」,是不是就會容易開口得多?
至於這樣的機會要怎麼產生呢?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每年都會祝一些前同事生日快樂,生日確實是個很好的時機點,但一個一個整理是滿麻煩的,如果你是用 chrome 瀏覽器的話,可以搜尋 facebook birthday exporter 擴充功能,或是類似的軟體,把 facebook 的朋友生日匯出成一個 ic 檔,上傳到自己常用的日曆軟體。
除了生日,也可以把握一些比較客製化的時機點,例如我上一間公司是做給一般用戶使用的軟體產品,在離職後我仍會關心這個產品的動向,每當有新功能推出時,都是我找前同事發起話題的一個時機點,這種時機點比起生日更客製化,也會讓人覺得你有用心在關注對方的動態,喔對了,回覆別人的限時動態也是個很自然的好方法喔!
第一次錄 Podcast,從挑選器材、企劃到完成上架,整整花了兩週時間,光是消除雜音這件事就研究了整整一天,之後來分享個心得好了,題目就叫「從零開始成為 Podcaster 的生活」!
與這篇文章一樣,Podcast 這集的主題是「讓我在職場上持續進步的5個思維與習慣」,但在 Podcast 裡我也分享了一些不同於文章的內容喔,是個只想聽、不想看時的好選擇。
希望你喜歡這篇📬生產力練習,歡迎用按讚和留言等方式給我建議與交流,也不要忘記追蹤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