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慌,一天只做三件事就好》學習用慢板的方式,重新感受生活

2023/01/1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褚士瑩的第50本書(或是早已超過?),久聞褚士瑩是個勤耕的觀察家,更是哲學思考的信徒,但這本書《別慌,一天只做三件事就好》,他轉換了視角,鼓勵我們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不同面向,我個人特別喜歡這本書的寫作方式跟編排風格。

快速做好三倍的事,不等於擁有三倍豐盛的人生

在每天新聞量超載,訊息支離破碎的現代社會,如果無法慢下來先理解訊息背後的邏輯,向關鍵的核心提問,這些未經思考的資訊,只會跟世界衝突,對提升生活品質其實沒有幫助。
有幸受大田出版邀請,為遠在緬甸(或正蹲在世界某個角落吃芒果)的褚士瑩寫推薦序,他的生活令我嚮往,遊歷世界後他注意到,為何自己總有忙不完的事?難道每天比別人多做三倍的事情,就能擁有三倍豐盛的人生嗎?高效率、忙碌、快速真的令自己感到光榮嗎?
這本書《別慌,一天只做三件事就好》,褚士瑩以自己的生活當實驗,發現一天只做三件事,讓他慎選有價值的工作,看似工作量與收入變少,但他自己也沒餓著,反倒能閒懶舒適的,拾起過去散落一地的魂魄,重新讓靈魂追上身體,體驗完整的自己。
忙碌時,我最喜歡抬頭看天上的藍天白雲,不慌不忙卻依然連成我們頭頂上的一片天,想到這兒就覺得很幸福。

別再過湊熱鬧的生活,放鬆慢下來保持敏感

30歲前的我,在都市工作,大樓人口稠密,彼此關係冷漠,人與人間的感覺早已麻痺,陌生人見面不打招呼,每月往返兩岸當空中飛人,拚高鐵上車時剛好關門,急匆匆拎著快餐盒,用手機邊吃飯邊排行程,網站分頁總是20個,旅行運動還要陪伴家人,但是,是誰讓我變得那麼忙?那麼忙的我,究竟要去哪裡?
可能來自過去升學與工作壓力,腦中總有聲音對我說:「浪費時間就是浪費金錢」,快步調的切換,卻讓我對生活的趣味感大大降低,疫情來襲加上生一場大病,終於把我打醒,其實,我可以用一種慢板的方式,重新感覺生活的模樣。
面對忙碌、理性經營生活的現代人,在優勝劣敗的競爭環境下,不斷向外征服,生怕自己淪為失敗者,至於生命的品質、感受跟思考,則不斷被打壓到一旁,等到「有空再說」。不過,早在140多年前,尼采就說:
緩慢,或是慢板(lento)的生活方式,已經不僅成為我的習慣,也成了我的品味。」(原文)
我猜,尼采可不想成為韋伯口中那種「沒有精神的專業人,沒有心的享樂人。」這種無法感受趣味的人,大多是因忙亂,內心焦躁,不空不靈,而要能達到心境上的空靈,確實需要褚士瑩書中的「慢哲學」來滋養。

如何慢?只做三件事,其他時後去享受無用的事情吧

別慌,一天只做三件事就好》光書名就具體說明,只做三件事,其實更是反向強調,人活著的第一要務是生活,而工作跟讀書,只能算是第二件事,因此慢下來,確實是改變的第一個功課。慢,才能挪出空間,保留餘裕,花時間在自己喜歡但無用的事情上,當你每天都被行程塞滿,是不可能有時間創造跟享受閒懶的。
我覺得褚士瑩確實是位精神生活富足,也是無聊得起的人,他像莊子對看似無用的知識依然好奇追求一樣,換句話說,當一個人可以每天把三件自己認為重要的事,不慌不忙的做好,是不是就更能去享受那無用,或暫時看不出來有什麼用的事情,而不會有罪惡感,畢竟改變並決定我們人生命運的事情,大多都是那些看似沒用的事。
這本書,詳實記錄褚士瑩在塞席爾群島時,從潛水中重新學習呼吸,體會到慢吸、慢吐的放鬆呼吸法,覺察自己的身體,好好活著,從美國手工烘焙大師丹尼爾‧立德成為麵包師的養成故事中,了解匠人的生活、道德承諾跟同伴關係,也從超過海拔 8800 公尺珠峰登頂者,和那些曾「走到一半的人」,在他們對自然謙卑敬畏的態度中,體會出對失敗的接納與勇氣,因成功只是美妙、好運的一瞬,失敗才是真實長久的人生,學習慶祝失敗,才更能有滋有味的活著。這些,都是褚士瑩在慢下來的餘裕時刻,專注生活時感受到的。

緩慢,才是當前時代的醫生

讀完《別慌,一天只做三件事就好》這本書,我在隨身筆記本中寫下「言且慢,心宜善」六個字,歷史太長,壽命太短,一味的征服沒有窮盡,不如暫時讓人生轉到低速檔,在失速前先慢下來。慢哲學,就像是時代的醫生,當頭痛欲裂,眼目昏沉,焦躁不安,靜不下來時,你可以先慢下來,慢慢吃飯,慢慢喝水,慢慢說話,如禪修般做著重複性高的日常小動作,像褚士瑩一樣,活出自己慢板的生活方式。
書中反思,快讓我們失去了舒適、適度與趣味,真的值得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羅斯福每天早餐前都會看一本書。卡特進了白宮後開始學速讀,兩次訓練後,閱讀速度提升了四倍。鈴木治雄勸商務人士多看一些古典名著,正因為處於這物質豐富的享樂時代,才更應該深入地探討人類活著的價值。關於生命,很多答案無法親身經歷,但閱讀,可以累積力量,甚至改變你我的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