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一本書》30歲後絕對要聽的建議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The One Thing 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
同樣一天24小時,為什麼有人就是成就更多? 關鍵在「聚焦能帶動後續改變的 1 件事」,許多事會自動消失不用做!做得更少,但成效卻更好!
raw-image

近期二讀這本【專注做好一件事】 比起第一次逼自己讀,第二次反而帶給我更大的體悟。明白了當我將時間專注地花在「一件事」上, 反而讓目標更為明確,狀態就會越來越好,並更容易專注。

過去,我是一位行程不會有空白更不會有空擋的業務型忙人,一天最好早中晚都排滿客戶不然就是活動,對於我來說,不斷地外部連接與交流是很有意義的事!當然這樣的觀念對我人脈的建立是頗有幫助,但過程中卻也大量消耗我的體力與時間,往往在夜深人靜時後,發現自己疲憊不堪,並且還有一大堆工作還未完成,想到明天又是同樣滿檔的行程,就覺得十分疲倦。但是,忙碌讓我覺得日子過得很充實,感覺時間過很快,就這樣不知不覺也忙過了十年頭。

若是在過去,看到這本書,我一定會連翻都不想翻,看到書名就心想:
「只做一件事,怎麼可能!工作這麼多,根本辦不到啊!」

但,隨著人生階段的改變,觀念與看法也漸漸改變了。

快三十歲那年,無神論的我,進一步了解宗教信仰、接觸十日內觀,探索內在需求、試著聽見內心的聲音。
在離開創業公司後,便開始籌備講座以及出書計畫,除了前期需要與各個不同領域的人們交流合作外,也慢慢從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脈絡,才開始繪製起自己的人生藍圖。

寫書的過程,其實很艱難,因為謬思女神不是隨傳隨到,經常腦袋打結一整天,都還沒有靈感或思緒,於是,我便安排些過往想做但是一直沒有認真執行的運動課程:
定期練瑜珈以及太極拳 】
雖然我筋骨很軟,但過去未曾受過正規的訓練,而為了保有優美跟健康的姿態,所以,報名了定期課程;
至於太極拳,聽起來是個老人的運動,主觀來說應該滿無聊的,但有個前輩跟我說,這可以調節呼吸,還可以訓練不容易被人烙倒,因此一看到社區大學開辦課程,就火速報名!開始接觸後,發現每個招式都非常有智慧,都是前人精心設計而成的練功套路,練了好幾週,還是記不住動作,為了複習動作,還上網找影片學習,但果然需要有老師帶領才能夠在當下融會貫通!每每100分鐘的專注練習,身體也漸漸記住招式,讓我的步伐及狀態趨近平緩與順暢。

透過學習新事物而得到的成就感與健康狀態,
也成為我進入專注狀態的重要基礎。
日常安排:「早晨冥想、瑜伽,午後閱讀、寫書,晚間太極、冥想」

動靜平衡的生活安排,讓我開始冥想、閱讀、寫書,都很快速地進入「沈浸狀態」
並在閱讀之中,文思泉湧地冒出很多想法,日產幾千字,就像CPU瞬間升級!

//註// Immersion在《設計的法則》中解釋了心流理論flow(心流)
這種心流理論道出了滿足沉浸式體驗狀態的理論基礎,
非常有力地詮釋了人們為什麼會在廢寢忘食地投入在一件事上。(來源)

這樣強烈的體驗與感受,讓我深深領悟,何謂 【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書中所提問到的一句話

每個卡關的人都應該先認真自問:
「我先做了哪一件事之後,其他每件事就會變得比較容易,或者不必做?」

過去在工作或生活安排上,都想盡量做到完美,但總還是會被各種突發事件所影響,真的很難做好做滿,即便有完美精密的安排,一但介入行程被打亂,個人的時間就會愈來越短,情緒連帶更加緊繃,從原本的自律變成自責,並隱藏著無形的壓力。

每一件瑣事,都在破壞良好的規律性,但,突發事件難以避免,因此能夠由我們掌握的,就是必須適時地排除或拒絕掉一些「非絕對必要」的事。

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要讓你了解時間分配的重要性,該如何思考屬於自己的成功,並幫助你了解屬於你自己的人生優先順序

更專注的日子裡,也讓我從步伐快速的生活模式,慢慢轉換成一種對生活的體驗,每分每秒不是流失,而是細細品味著。
現在的我,更喜歡與自己相處: 喜歡看著書、喜歡寫些東西、喜歡動動身體,認真享受與自己相處的每一片刻。

引用書中一句話

成功不是一種成就,是一種狀態;
成功不是一種標章,是一種能力;
成功不是一種結果,是一種練習。
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成功,只要你找到屬於你的那件事情。
若是不知道要專注在哪一件事情上,那就不斷地充實自己吧!
一則心靈,閱讀、冥想、課程學習、學樂器、練寫作等
一則身體,瑜伽、健身、跑步、呼吸練習、飲食調整等
不論是投資時間或金錢,都不用擔心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因為你就是自己的投資標的物,未來是否漲停,百分之百的掌握權就在你手上。
30歲前,我們總是背負著其他人的期待與冀望,盡可能滿足他人的需求。
30歲後,我們要將過去10多年來的人生經歷、職場經驗,化繁為簡,從中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模式,並準備為下一個人生階段全力衝刺!
任何時候開始,都是最好時機,
只要意念萌芽,機會就會盛開!
//註// 冥想好處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冥想對大腦有益。以科學角度而言,在冥想時,大腦左側海馬迴(掌管記憶、認知部分)會增大,並且掌管負面情緒(恐懼、擔憂、壓力)的大腦部位會縮小。 (來源)
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引用資訊 (來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逆商教主Jinjin Wen的沙龍
24會員
57內容數
人的一生有將近2/3的時間在工作,因此從工作找到熱情並享受生活才是生命意義。 10年以來的行銷、企劃、活動、主持經驗,幕前幕後於刃有餘。 創業從0-1,開創新北市第一家巧克力工廠,教你有效的人脈經營與天使投資管道, 一路從研發、業務、行銷、管理等實務經驗,帶你從不同角度,找到你夢想的藍圖。
2021/02/06
身為一位女性旅人,晶晶如何在一年的南美獨旅中盡可能的避險呢?揭露一件件當地真實的犯罪模組... 1.做好被搶的心理準備 2.千萬,別停下你的腳步 3.分心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3.就算是男人,也沒有比較安全 有人對你噴灑奇怪的液體,當下你只能...一切就是奇奇怪怪什麼都不奇怪,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2021/02/06
身為一位女性旅人,晶晶如何在一年的南美獨旅中盡可能的避險呢?揭露一件件當地真實的犯罪模組... 1.做好被搶的心理準備 2.千萬,別停下你的腳步 3.分心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3.就算是男人,也沒有比較安全 有人對你噴灑奇怪的液體,當下你只能...一切就是奇奇怪怪什麼都不奇怪,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2021/01/14
這是另一篇不為人知的後記故事,許多人聽完我在智利的聖地牙哥首都經歷一無所有的悲慘經歷之後,以為故事就這麼結束了嗎?噢~不!人生有無限的(壞事)可能會發生! 眼前一群如喪屍般地從我面前呼嘯而過,你試著想像:【一名穿著時尚的亞洲女子,就站在川流不息的喪屍人群間】 幸好我順利攔下一名逃亡者,問道...
Thumbnail
2021/01/14
這是另一篇不為人知的後記故事,許多人聽完我在智利的聖地牙哥首都經歷一無所有的悲慘經歷之後,以為故事就這麼結束了嗎?噢~不!人生有無限的(壞事)可能會發生! 眼前一群如喪屍般地從我面前呼嘯而過,你試著想像:【一名穿著時尚的亞洲女子,就站在川流不息的喪屍人群間】 幸好我順利攔下一名逃亡者,問道...
Thumbnail
2021/01/12
一個父親問兒子4次"那是甚麼?"兒子回答4次"麻雀"後大發雷霆; 父親不發一語後,進家拿出自己的日記叫兒子念片段:『幾天前小兒子跟我在公園,他問了我21次"那是甚麼?",我回答了 21次"麻雀", 每一次都是緊抱著他並慈愛的回答我那純真的小孩』我們對父母的在乎與耐性,似乎年紀越增長,卻更少了?
Thumbnail
2021/01/12
一個父親問兒子4次"那是甚麼?"兒子回答4次"麻雀"後大發雷霆; 父親不發一語後,進家拿出自己的日記叫兒子念片段:『幾天前小兒子跟我在公園,他問了我21次"那是甚麼?",我回答了 21次"麻雀", 每一次都是緊抱著他並慈愛的回答我那純真的小孩』我們對父母的在乎與耐性,似乎年紀越增長,卻更少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提供學術文章中使用ChatGPT等大型語言模型工具的APA格式引用指南,包含何時需要引用、如何撰寫文內引用和參考文獻條目。
Thumbnail
本文提供學術文章中使用ChatGPT等大型語言模型工具的APA格式引用指南,包含何時需要引用、如何撰寫文內引用和參考文獻條目。
Thumbnail
開車開到一半 賓士BENZ 出現 添加引擎冷卻液 該怎麼辦? 可能原因: 冷卻液自然消耗: 隨著時間推移,冷卻液可能會因蒸發而減少,這是正常現象,只需補充即可。 冷卻系統洩漏: 冷卻系統中的管路、水箱、水泵或節溫器可能出現洩漏,導致冷卻液流失。 水箱蓋損壞: 水箱蓋密封不良可能
Thumbnail
開車開到一半 賓士BENZ 出現 添加引擎冷卻液 該怎麼辦? 可能原因: 冷卻液自然消耗: 隨著時間推移,冷卻液可能會因蒸發而減少,這是正常現象,只需補充即可。 冷卻系統洩漏: 冷卻系統中的管路、水箱、水泵或節溫器可能出現洩漏,導致冷卻液流失。 水箱蓋損壞: 水箱蓋密封不良可能
Thumbnail
在我的 33 年人生中,我深刻體會到,成功的關鍵在於: 「做事時專注,不做事時心態穩定。」 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特別是晨型人的生活習慣,能讓我們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時間與精力。 ▋做事時要專注 專注是高效率的根本。如果在做事時分心,花 30 分鐘只完成 5-10 分鐘的事情,不僅浪費時間,還
Thumbnail
在我的 33 年人生中,我深刻體會到,成功的關鍵在於: 「做事時專注,不做事時心態穩定。」 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特別是晨型人的生活習慣,能讓我們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時間與精力。 ▋做事時要專注 專注是高效率的根本。如果在做事時分心,花 30 分鐘只完成 5-10 分鐘的事情,不僅浪費時間,還
Thumbnail
在 JavaScript 中,資料型別主要分為原始型(Primitive Type)和引用型(Reference Type)。
Thumbnail
在 JavaScript 中,資料型別主要分為原始型(Primitive Type)和引用型(Reference Type)。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孟硯老師回饋:這篇科普也帶給老師一個從來沒聽過的知識收穫耶!原來從解剖學上的觀察,有飲酒的人的血管內壁的粥狀硬化,又或是更直接的「肉眼觀察」,會「比較乾淨」?這個觀察是我第一次聽到!但這篇科普報告是2003年的,這21年來應該有更多實驗對這個題目做研究,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新資訊推翻或修正了這個實驗?
Thumbnail
孟硯老師回饋:這篇科普也帶給老師一個從來沒聽過的知識收穫耶!原來從解剖學上的觀察,有飲酒的人的血管內壁的粥狀硬化,又或是更直接的「肉眼觀察」,會「比較乾淨」?這個觀察是我第一次聽到!但這篇科普報告是2003年的,這21年來應該有更多實驗對這個題目做研究,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新資訊推翻或修正了這個實驗?
Thumbnail
只要提高專注力,就能從忙碌中解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待辦事項太多而恐慌,就用GTD消除法
Thumbnail
只要提高專注力,就能從忙碌中解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待辦事項太多而恐慌,就用GTD消除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