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炒料理《香辣豆腐乳拌高麗菜》-全素

油炒料理《香辣豆腐乳拌高麗菜》-全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寫於2007-06-29

冬天盛產高麗菜,這是開胃暖胃暖身適合冬天來吃的一道料理。因為高麗菜性溫,胃不好的人可以常吃高麗菜,怕吃辣的可以選擇非香辣口味的豆腐乳,而高麗菜+麻油非常適合坐月子的產婦喔。一塊豆腐乳的鹽份足夠炒一盤菜,所以炒的過程不用加鹽巴,搭配上香辣口味的醬汁,非常的下飯。不過要注意一點,豆腐乳的鹽份和亞硝胺成份高,不要因為好吃就吃太多喔。

材料:橄欖油、高麗菜、香辣麻油豆腐乳。

作法步驟:

1.開中小火並倒入少量橄欖油。
2.切成大四塊的高麗菜下鍋炒並析出水份來。
3.夾入一塊豆腐乳並與高麗菜拌炒均勻。
4.將豆腐乳的香辣麻油醬汁倒入些許(倒入量依每人口味不同)。
5.菜炒熟後裝盤上桌。

raw-image

提醒說明:

1.這道菜也可以改用水煮,橄欖油改成加100ml水來煮,其他步驟不變。
2.上述照片是用水煮法料理的高麗菜。
avatar-img
白開水的生活
23會員
882內容數
我覺得人生就像一杯白開水,無色無味,冷暖自知,就看每個人添加了什麼料,讓這杯白開水更添色香味來豐富你我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白開水的生活 的其他內容
寫於2006-09-11 你是否常餐餐都留有剩菜剩飯呢?剩菜剩飯只能單純加熱或料理成蛋炒飯呢?稍微改點做法花點時間把它們炒一炒,就是香噴噴的奶油焗烤什錦飯囉。 PS:奶製品和豆製品是我補充蛋白質和鈣的來源,所以我的料理有很多食材是豆乾豆腐乳酪牛奶等。 材料:奶油、蛋、剩菜、剩飯、番茄醬、乳酪絲 作法
以前我蠻喜歡吃蘆筍的,網路查詢蘆筍營養價值高,有著抗癌蔬菜之王美稱、熱量低、調節血壓、適合便秘者食用,但是我的胃不太好,還有腸燥症的問題,再加上腳指頭曾經腫脹,醫生說疑似痛風,我對蘆筍就變成偶爾吃了。炒蘆筍這道菜時,我常常會搭配豆乾、香菇、胡蘿蔔等食材一起炒。蘆筍我比較喜歡油炒,我覺得水煮後的口感並
寫於2008-12-14 白開水因為一個人生活,所以三餐只負責一人份即可,最方便的一人伙食就是蓋飯了,一份綜合菜+一份白飯即可解決,每餐換一菜,餐餐都可以吃不同口味的蓋飯。豆類食品我最喜歡荷蘭豆,我有搭配豆乾、香菇等佐配,但蘑菇搭配的口感較好。
寫於2006-09-11 你是否常餐餐都留有剩菜剩飯呢?剩菜剩飯只能單純加熱或料理成蛋炒飯呢?稍微改點做法花點時間把它們炒一炒,就是香噴噴的奶油焗烤什錦飯囉。 PS:奶製品和豆製品是我補充蛋白質和鈣的來源,所以我的料理有很多食材是豆乾豆腐乳酪牛奶等。 材料:奶油、蛋、剩菜、剩飯、番茄醬、乳酪絲 作法
以前我蠻喜歡吃蘆筍的,網路查詢蘆筍營養價值高,有著抗癌蔬菜之王美稱、熱量低、調節血壓、適合便秘者食用,但是我的胃不太好,還有腸燥症的問題,再加上腳指頭曾經腫脹,醫生說疑似痛風,我對蘆筍就變成偶爾吃了。炒蘆筍這道菜時,我常常會搭配豆乾、香菇、胡蘿蔔等食材一起炒。蘆筍我比較喜歡油炒,我覺得水煮後的口感並
寫於2008-12-14 白開水因為一個人生活,所以三餐只負責一人份即可,最方便的一人伙食就是蓋飯了,一份綜合菜+一份白飯即可解決,每餐換一菜,餐餐都可以吃不同口味的蓋飯。豆類食品我最喜歡荷蘭豆,我有搭配豆乾、香菇等佐配,但蘑菇搭配的口感較好。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