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穩定形塑了自動導航模式

更新於 2023/03/1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歡迎來到這一世
最近我對「穩定」這個概念特別有感
一生尋尋覓覓,迷惘的不知何去何從
探索自己價值觀,是渴望自主自由
然而自主的必要地基,便是穩定
好比說:經濟上的穩定
這不只是穩定的工作或月薪
還包括了未來性的
例如有的人他年紀輕輕
就把所有的錢拿去買入資產、存股
甚至跟老婆的婚禮阿、蜜月阿
這些花費都省下來用來買進資產
當他四十多歲的時候
持續買入資產產生的現金流
已經足夠支付他們夫妻去一人15萬的旅遊團
這些錢不是從存款或薪資來動用的
而是股息等資產延伸的收入
這便是一種未來性的穩定
即使是你生病、失業、突然失去工作的主動收入
仍有一份緩衝你生活無虞的被動收入
倘若我們更宏觀地去看「被動收入」
那些產值其實是買入股票其背後幾百千人員工
所創造出來的價值與金錢流動
所以
「穩定」這個概念,是與「眾人」息息相關的
為什麼我特別對「穩定」這詞有感?

我現在的工作環境,主管是情緒非常穩定的人
常常遇到很多棘手情況,或是不合理的事情
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發怒
但主管卻鮮少有情緒反應

這一直是我很讚賞主管的特長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時
別人的情緒反應跟我內建的自動化程序
是不一樣的

我就會覺得~
「欸~!?為什麼她不生氣?」
從而看見自己的盲點。
我們可以拉遠鏡頭,回放一生
從小開始我們大多是看著家人長輩
他們日常的言語、互動、情緒反應
淺移默化地學習、模仿
複製了他們的行為模式
只是看我們自己有沒有發現
以及發現後,還有無調整的空間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我們習慣先沮喪?
或是會告訴自己,沒關係的,還可以學習?
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是習慣暴怒發火?
或是理性想想,能如何幫自己爭取權益?
回顧來時路,我們習慣去複習痛苦的往事?
或著眼「我現在,能為未來的自己做什麼?」
這些身邊人每日、時不時的環境演出
都在持續不斷地指令輸入
持續地建構我們內建的作業系統
建構內在的情緒&思考自動導航模式
我看見自己這些年的不堪
和自己內在的思考情緒自動導航模式
(思考習慣、情緒反應習慣)
有非常大的關聯
如前篇文章所提
在2021年底
我住進了一個充滿數字3的地方

當時我就一直隱約覺得
這應該是人生遊戲的提示卡吧?
哪會這麼巧出現這麼多的3?
在塔羅牌中,3代表著穩定,像金字塔
也表示著合作
我意識到一個案子要成,不論金額大小
需要生產端、銷售端、總部、在地、主管、部屬
品牌端、KOL(網紅)、客戶等很多人的協作配合
才能把事情完成
可不能輕忽環節裡任何一個人的威力支點
各個小團體合作,團體間彼此合作
就像行星與衛星,行星與恆星
星團相互運行,圍繞成了銀河
一事能成就地發光發熱,得仰賴眾人的協作
就像宮鬥劇裡要生存,都得依靠他人之力
數字3彷彿在告訴我
我現階段最需要領悟到的,是
「群體」、「穩定」
我還記得
最初猶豫要待在這個職場?
或是改去薪水更高但競爭激烈的地方?
朋友幫我抽牌卡
抽到留下來的牌是「祝福」
的確一年後來看
祝福是這個職場其群眾心靈的「穩定」
讓我得以模仿學習調整自己的情緒習慣

以及
我必須借力許多人的偕同、人和
才能成事的領悟
這是單看薪水看不出的東西
群體是一生離不開的學分
家庭的群體會無形間形塑我們的思考情緒模式
加上學校與朋友群體,微調著我們的人際模式

再到職場社會
每個人的人生都互相交疊架構在一起
變成利益共同體
群體與穩定感是一體兩面的
當家庭群體失去了支柱,少了重要成員
心裡便空洞了一大塊
靈魂彷彿浮萍棉絮般無所依靠
當一個社會,多數人都對不公義視而不見
那不公義與迫害,自然延燒到更多的人身上
恐懼與不安慢慢會侵蝕進人們的日常
可以說
慎選環境群體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選擇待在什麼群體裡
就會與我們內在的安穩,日日交互作用著
去年有個網友跟我說
她做幼教的,但在那環境痛苦的要死
她很害怕自己只有幼教專業
如果離職了換跑道能去哪裡?
內心充滿擔心恐懼,很想尋短
我是蠻納悶她還很年輕
太早定義了自己人生的框架
把自己困死在一間幼兒園裡
似乎是有點可惜呢~
後來她告訴我,她轉換環境後
憂鬱症都好了
說實在,她的例子讓我想起我媽
明明待在老公身邊會感到痛苦不堪
卻又捨不得放老公一個人
最終落得痛苦至死的結局
可是
我們都為自己的現在

做了選擇
是的
我為自己的現在做了選擇

來到數字3的人生階段
我意識到群體與穩定
形塑了我的內在自動導航模式

所以
我可以選擇有益於自己的「群體」
我可以建構有助於自己的「穩定」
即便如今人生得重頭來過
我也能學那一生都在買入資產的人
至少我有一個目標,有一個方向
可以持續地建立「經濟上的穩定」
就算不知道何去何從
但我至少有了穩定
便可以支撐「自主」
我可以藉由學習身邊的群體
觀察他們是怎麼思考與反應的

去調整自己的思考與情緒慣性
慢慢地調養「思緒上的穩定」
多年來
我感到人生越來越糟糕
巴不得死了更好

偏偏死了
很有可能還得重來一次

好吧,我在這一世重來
在第36關重新開始

好過回到遊戲第1關重新開始
在七老八老的時候重來
再怎樣糟
我都還有這一世的失敗經驗
經驗便能保護自己避免再次踩雷
接下來的日子
復健著生活
慢慢建構經濟與心靈的穩定吧...



我分享給幾位朋友
《媽的多重宇宙》裡面很讚的台詞
你無時無刻都在擔心自己
是不是錯失了成就你人生的機會

我現在就是來告訴你

每一次的拒絕
每一次的失望

都引領你來到此時此刻
也分享給閱讀本文的你
祝福我們
打破思考框架,迎向心靈自由

歡迎你來這一世

認捐:bit.ly/Oklo-Together
影片: bit.ly/Oklo-YouTube
廣播: bit.ly/Oklo-Fistory
文章: bit.ly/Oklo-Vocus
臉書: bit.ly/Oklo-FB2020
私訊: bit.ly/Oklo-LINE
支持我: bit.ly/Oklo-Monthly
贊助: bit.ly/Oklo-Donate

延伸閱讀:
給痛苦的你,離苦之道 系列文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冥界的守門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社群上有篇貼文寫著: 「不論用什麼方式,你都必須繼續前行 請問你有任何真實的經驗嗎?」 Raddit上有網友回覆: 「自從我母親過世後,我設下一個目標 讓自己每天都要有一點點進展。」 「一開始只是下床,然後整理頭髮 接著是為自己做點東西吃。」 「每當這些小事從我的目標 慢慢變成生活的習慣,我就
歡迎來到這一世 你厭惡自己嗎?不妨跳個舞吧! 昨晚我和朋友一起看著夜景談心 聊著舞蹈 我說跳舞是很開心的事情 雖然跳得不好 他說很多人觀念都錯誤了 會用「專業舞者」的標準 去審視自己的舞蹈動作 卻忘了他們跳舞大多只是為了「快樂」 只是我是從身心靈的角度 去翻譯他對舞蹈的領悟
歡迎來到這一世 你還記得你投胎前給自己點了什麼特質嗎? 如果你想要多了解自己、更認識自己 紫微是非常適合自我探索的工具 也非常能解釋靈魂體驗論喔! 分享我的經驗給你參考 認識自己的工具 財商課程常常都會強調 做任何事情前,先了解自己 不論投資/創業/求職/求偶 簡介紫微 命定或人為 有趣的發現
歡迎來到這一世,活出愛的人 今半夜準備著新階段的行囊 想起了活出愛的示範組 有感而發想寫篇文 每次有感而發 都令我感覺真切地活著 而不是行屍走肉 我覺得我是個不太懂「愛」的人 但三十幾年過去了 卻越使不上力 唉,既然頭都洗了 總不能頂著滿頭泡泡業障逃走啊! 恩,活著真好,不是嗎? 我對不起我的媽媽
歡迎來到這一世,暴君 轉眼半年過去了 自家母過世後,我又回到了谷底的狀態 「活著到底是為何?」 我總不時冒出這個困惑 自我質詢著 是阿,對自己一切的選擇負責... 白話說 當我們有個念頭揮之不去地重播: 「我好爛」 「我真沒用」 「把自己人生過成這般地步,我不該活著」 等念頭 我怎麼看待我自己
歡迎來到這一世,媽媽 前幾天我的母親登出人生了 在媽媽過世前幾天 我有個靈感想寫「直到不見才看見」 該說是靈魂的提示卡嗎? 其實在這靈感出現之後 剛好天氣驟冷 剛好當天同事們在聊媽媽的年紀 剛好有個親人當媽了要開始待產 剛好我上篇文章才寫到媽媽 很多的提示卡 都像在提醒我要打電話回去關心下媽
社群上有篇貼文寫著: 「不論用什麼方式,你都必須繼續前行 請問你有任何真實的經驗嗎?」 Raddit上有網友回覆: 「自從我母親過世後,我設下一個目標 讓自己每天都要有一點點進展。」 「一開始只是下床,然後整理頭髮 接著是為自己做點東西吃。」 「每當這些小事從我的目標 慢慢變成生活的習慣,我就
歡迎來到這一世 你厭惡自己嗎?不妨跳個舞吧! 昨晚我和朋友一起看著夜景談心 聊著舞蹈 我說跳舞是很開心的事情 雖然跳得不好 他說很多人觀念都錯誤了 會用「專業舞者」的標準 去審視自己的舞蹈動作 卻忘了他們跳舞大多只是為了「快樂」 只是我是從身心靈的角度 去翻譯他對舞蹈的領悟
歡迎來到這一世 你還記得你投胎前給自己點了什麼特質嗎? 如果你想要多了解自己、更認識自己 紫微是非常適合自我探索的工具 也非常能解釋靈魂體驗論喔! 分享我的經驗給你參考 認識自己的工具 財商課程常常都會強調 做任何事情前,先了解自己 不論投資/創業/求職/求偶 簡介紫微 命定或人為 有趣的發現
歡迎來到這一世,活出愛的人 今半夜準備著新階段的行囊 想起了活出愛的示範組 有感而發想寫篇文 每次有感而發 都令我感覺真切地活著 而不是行屍走肉 我覺得我是個不太懂「愛」的人 但三十幾年過去了 卻越使不上力 唉,既然頭都洗了 總不能頂著滿頭泡泡業障逃走啊! 恩,活著真好,不是嗎? 我對不起我的媽媽
歡迎來到這一世,暴君 轉眼半年過去了 自家母過世後,我又回到了谷底的狀態 「活著到底是為何?」 我總不時冒出這個困惑 自我質詢著 是阿,對自己一切的選擇負責... 白話說 當我們有個念頭揮之不去地重播: 「我好爛」 「我真沒用」 「把自己人生過成這般地步,我不該活著」 等念頭 我怎麼看待我自己
歡迎來到這一世,媽媽 前幾天我的母親登出人生了 在媽媽過世前幾天 我有個靈感想寫「直到不見才看見」 該說是靈魂的提示卡嗎? 其實在這靈感出現之後 剛好天氣驟冷 剛好當天同事們在聊媽媽的年紀 剛好有個親人當媽了要開始待產 剛好我上篇文章才寫到媽媽 很多的提示卡 都像在提醒我要打電話回去關心下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說起湯德章(1907年—1947年),大多數的臺灣人對他一無所知,包含他自身的孫輩。據片中臺南莉莉水果店老闆李文雄先生的說法,可能高達九成的人完全不知道他是誰,剩下一成人,大概只知曉他是日治時期到二戰後罕見的本土律師,然後在二二八事件後殉難。至於他的背景,他的生涯,他是什麼樣的人?大家應該都回答不出
Thumbnail
我們的很多習慣的養成,主要來自於模仿而非選擇。我們先是模仿家庭成員的行為,接下來是學校、社區與社會。《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使用「劇本」來形容這樣的現象,好像是我們所處的社會,將「劇本」傳送給我們,然後大多數人就跟隨著劇本演出。如果跟隨的人夠多,就形成所謂的「流行」。 我記得20年
Thumbnail
群體共有的一般品質導致他們無法完成高水準的工作。涉及普遍利益的決定是由精英團體組成的議會做出的,但是來自不同行業的專家們並不比一群傻瓜所做出的決定更高明。因為,他們只能用每個普通人與生俱來的一般能力處理手頭的工作。群體中累加在一起的是愚蠢而非天生的智慧。如果我們把「整個世界」理解為群體,那麼根本不像
Thumbnail
一個人獨行太久,自然地就會想要與人一同。那麼,總是隱沒在群體中的人,偶爾,也想體會單飛的滋味…… 下一站,會是哪裡呢?她開始期待了……可以期待了……她幸福地期待著。
人是個群體動物,打從一開始的誕生到最終的離去,都在群體中模仿、學習、體驗與創造;身處在何種環境,都會漸漸習慣環境到自然化再到習性養成,假若對任何人事物都沒有一絲懷疑和自主思考,也許終老之時還會認為世界就是如自己一輩子體驗得那樣,無形中失去了諸多可能與轉變。
Thumbnail
KIN46共鳴白世界橋日訊息 共鳴調性是調性7,調性7是13個調性的正中心,跟7脈輪中的第4脈輪一樣,是一個承先啟後的位置,是一個連結兩邊的位置,而圖騰又來到跨連結的白世界橋,共鳴的白世界橋的跨接性就顯得更加強烈。 依賴不是毒藥,當我有穩定的自己,就能自在的依賴與被依賴。 後記
Thumbnail
今日關注資料 15:00 英國1月工業產出月率 21:30 加拿大2月就業人數 23:00 美國3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思考、說話、行動,我們的思想是語言與行為的基礎,所說的每句話也都是我們的產物,老子說:『積思成言,積言成行,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我們傳遞的言語、思想和行為,都能影響我們自己的現在、未來與整個世界。
Thumbnail
本系列介紹存在心理治療對於自由、決定與焦慮三者關係的觀點,分為三篇短文介紹之。內容主要節錄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生命的禮物》一書的章節。本篇介紹決定與承擔責任為何成就了個人自由?本篇介紹決定與承擔責任為何成就了個人自由?
Thumbnail
【《峰與谷》書籍:那位聽了峰谷法則【秘密】的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低潮時修復自我的穩定力【故事篇】#2】 系列文章【故事篇】 #2 火熱登場🔥 內容會從作者簡介、書籍介紹👉故事闡述👉三大重點佳句🔖🔖 絕對值得你花時間一讀👀👀👀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9/9(三)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說起湯德章(1907年—1947年),大多數的臺灣人對他一無所知,包含他自身的孫輩。據片中臺南莉莉水果店老闆李文雄先生的說法,可能高達九成的人完全不知道他是誰,剩下一成人,大概只知曉他是日治時期到二戰後罕見的本土律師,然後在二二八事件後殉難。至於他的背景,他的生涯,他是什麼樣的人?大家應該都回答不出
Thumbnail
我們的很多習慣的養成,主要來自於模仿而非選擇。我們先是模仿家庭成員的行為,接下來是學校、社區與社會。《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使用「劇本」來形容這樣的現象,好像是我們所處的社會,將「劇本」傳送給我們,然後大多數人就跟隨著劇本演出。如果跟隨的人夠多,就形成所謂的「流行」。 我記得20年
Thumbnail
群體共有的一般品質導致他們無法完成高水準的工作。涉及普遍利益的決定是由精英團體組成的議會做出的,但是來自不同行業的專家們並不比一群傻瓜所做出的決定更高明。因為,他們只能用每個普通人與生俱來的一般能力處理手頭的工作。群體中累加在一起的是愚蠢而非天生的智慧。如果我們把「整個世界」理解為群體,那麼根本不像
Thumbnail
一個人獨行太久,自然地就會想要與人一同。那麼,總是隱沒在群體中的人,偶爾,也想體會單飛的滋味…… 下一站,會是哪裡呢?她開始期待了……可以期待了……她幸福地期待著。
人是個群體動物,打從一開始的誕生到最終的離去,都在群體中模仿、學習、體驗與創造;身處在何種環境,都會漸漸習慣環境到自然化再到習性養成,假若對任何人事物都沒有一絲懷疑和自主思考,也許終老之時還會認為世界就是如自己一輩子體驗得那樣,無形中失去了諸多可能與轉變。
Thumbnail
KIN46共鳴白世界橋日訊息 共鳴調性是調性7,調性7是13個調性的正中心,跟7脈輪中的第4脈輪一樣,是一個承先啟後的位置,是一個連結兩邊的位置,而圖騰又來到跨連結的白世界橋,共鳴的白世界橋的跨接性就顯得更加強烈。 依賴不是毒藥,當我有穩定的自己,就能自在的依賴與被依賴。 後記
Thumbnail
今日關注資料 15:00 英國1月工業產出月率 21:30 加拿大2月就業人數 23:00 美國3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思考、說話、行動,我們的思想是語言與行為的基礎,所說的每句話也都是我們的產物,老子說:『積思成言,積言成行,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我們傳遞的言語、思想和行為,都能影響我們自己的現在、未來與整個世界。
Thumbnail
本系列介紹存在心理治療對於自由、決定與焦慮三者關係的觀點,分為三篇短文介紹之。內容主要節錄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生命的禮物》一書的章節。本篇介紹決定與承擔責任為何成就了個人自由?本篇介紹決定與承擔責任為何成就了個人自由?
Thumbnail
【《峰與谷》書籍:那位聽了峰谷法則【秘密】的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低潮時修復自我的穩定力【故事篇】#2】 系列文章【故事篇】 #2 火熱登場🔥 內容會從作者簡介、書籍介紹👉故事闡述👉三大重點佳句🔖🔖 絕對值得你花時間一讀👀👀👀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9/9(三)早上7:30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