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腎或護腎? 你應該知道的 5 種腎功能下降的跡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常聽聞「冬季養身宜養腎」,而在臨床照護病人的經驗中,冬季卻是腎臟病的「旺季」,這現象很值得反思「養腎」與「護腎」之間的差異。
《黃帝內經》記載:「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髮,其充在骨,爲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從中醫觀點來看,寒冬是滋陰補腎的最佳時節。國人亦喜好冬令進補,除了藥膳燉補,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火鍋等也是驅寒保暖常見的料理。
但因湯品中的鈉、鉀、磷離子的含量高,對於腎臟功能不好的人,反而易加速病情惡化。若同時合併血糖、血壓、血脂、痛風等問題的患者,更應謹慎選擇飲食來保護腎臟功能。

冬季養藏,滋補前應先掌握自身健康狀況

根據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急性腎衰竭及慢性腎臟疾病」近年來都是醫療費用支出第一名,儼然造成龐大的社會負擔。但因腎臟病早期較無症狀,所以易被忽略。
要避免養腎不成,反而吃壞腎臟,首先應瞭解自身是否為腎臟病的高危險族群,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痛風、肥胖、泌尿道結石、65 歲以上老年人、長期服用藥物、有腎臟病家族史、抽菸等。
除了定期安排健康檢查之外,平時也要注意身體的症狀,若有出現以下徵兆,則要有所警覺,儘早就醫檢查,進行飲食調整。

1.蛋白尿(proteinuria)

因腎功能出現異常時,尿液中會含高濃度的蛋白質,所以導致小便時會出現不易消退的泡沫,所以又稱為「泡泡尿」。
可於每日早上如廁後,檢視小便的狀態,有時因尿液流速快會造成的泡沫現象,通常在30秒左右就會消失,若是因為蛋白尿造成的泡沫,則會持續數分鐘仍存在。
另外,蛋白尿也有可能伴隨著尿液帶血、夜尿次數頻繁、排尿困難或疼痛等症狀。但蛋白尿可以是腎臟疾病的初步徵象,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尚需進一步追蹤檢查。

2.水腫(edema)

腎臟是身體主要調節水分及鹽分的器官,當腎功能出現問題,調節能力變差,水分因代謝不良而堆積在體內,會造成眼瞼浮腫或臉、手腳水腫。
可試著按壓小腿脛骨部位,壓腫脹部位 5 秒後放開,觀察皮膚是否有持續出現凹陷情形,正常皮膚具有彈性,會自動回復原狀。另外,也要注意是否有排尿量減少,晚上體重較白天重、夜尿、穿不下鞋等情形。
但下肢水腫並不表示腎功能一定出現問題,造成水腫的原因亦有可能是心臟或肝臟功能缺損、高血壓、下肢靜脈瓣膜逆流、內分泌功能異常或藥物副作用等原因,若發現在水腫症狀,仍應就醫診斷。

3.血壓上升(high/worsening blood pressure)

腎臟有排除水分、鹽分的功能,也會分泌腎素(renin),這些都能協助調控血壓。一旦腎功能出現問題,血管內滯留過多的水分和鈉離子,腎素分泌失調,就會造成血壓上升。
而高血壓同樣也會傷害腎臟血管,引起血管硬化、狹窄、血流不足,進而造成腎絲球缺血、腎小管萎縮及腎臟纖維化,導致腎絲球內壓升高,降低腎絲球的過濾率,增加蛋白質流失。
所以長期腎臟病會造成高血壓,而高血壓也會引發腎臟疾病的發生。原本就有高血壓問題者,應定期檢查腎功能,而血壓莫名升高時,也要注意是否是腎功能出現異常。

4.貧血(anemia)

腎臟負責製造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來刺激骨髓產生紅血球,維持正常造血功能。一旦腎功能下降,分泌紅血球生成素的能力也會隨之影響,導致造血功能不佳,而引發貧血問題。若沒有腸胃道出血問題,飲食營養也很充足均衡,但仍出現貧血問題,就要特別小心了。

5.疲倦(fatigue)

腎臟功能不佳時,因血液中的毒素和雜質不易代謝,而積累在體內,會使人感到疲倦、虛弱、無力感、沒精神、注意力難以集中。但不論是睡眠問題、心理壓力、內分泌失調、減染疾病,或者是身體有器官功能異常時,都有可能引起這些症狀。
所以當長期莫名感到異常疲憊,又伴隨有蛋白尿、血壓上升、水腫、皮膚乾燥與搔養、肌肉痙攣、失眠、不易入睡、夜間頻尿、噁心感、食慾不振、口腔有異味等症狀時,一定要就醫檢查。

根據體況,適當飲食。腎也,慎也。

台灣罹患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人數眾多,而近半數的洗腎患者是因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腎功能惡化進入透析階段。許多醫學文獻證據表明飲食習慣與慢性腎臟病的發生與發展有關。
而國人的飲食充沛,其中蛋白質的攝取量普遍都過高,加上飲食西化,不但食物都過於精緻,再加上紅肉和加工食品、鈉和含糖飲料的攝入量也都偏高,而這些恰恰是增加腎臟負擔的主要食物。若是再加上不適宜的進補飲食,反而會適得其反。
想要保護腎臟,除了平時就多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有無出現警訊徵兆,在飲食上要把握基本原則「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烹調則要「少鹽、少油、少糖」,生活上「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物」、還要避免「腹部肥胖,降低代謝症候群發生的機率」。
日常飲食吃對了、保持好習慣,並協同醫師和營養師的專業照護,養身健體的功效會更好!
參考資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atFun R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新冠確診後就是對身體免疫系統的考驗開始! 只要感染病毒,就會引發免疫系統的發炎反應。研究顯示若患者的營養攝取不恰當,臨床症狀會更常見,同時也易造成肌肉流失,延伸後續的長新冠症狀。所以在染疫後應把握確診後修復黃金期,營養、熱量、水分與睡眠多管齊下,修復受損組織,減少發炎傷害,縮短病毒對身體迫害的時長。
以菌抗菌有理! 腸道菌雖位於腸道內,但與全身的免疫及代謝反應都有關。 研究表明染疫前後的腸道菌相有顯著改變,而且與 COVID-19 感染後的症狀嚴重程度有關,並且在恢復期的腸道菌群失調,可能會導致臨床症狀的持續發生,衍生出「長新冠」問題。 是什麼菌這麼重要?要如何以菌治菌?千萬不要錯過文章解析!
為什麼一入秋保養話題就不離潤肺呢? 面對秋季溫差變化及濕度下降,肺臟首當其衝,所以十分敏感,易引發口乾舌燥、咳嗽、氣喘、過敏及感染等症狀,因此肺部的潤補養護及免疫系統的修補強化,都是秋季的養生重點。 近入深秋之際,跟著營養師一起來準備保養肺部的健康餐食,強化呼吸道功能,提升抵抗力,為身體打好底子。
「不吃早餐」是多數人執行 168 斷食時選擇的方式,也翻轉了大家對「早餐一定要吃」的認知。 但省略早餐適合每一個人嗎? 是否是最佳飲食模式,可以獲得最大健康及瘦身的成效呢? 斷食該如何做,才能成功? 就讓營養師帶您一起來探討
腦霧(Brain fog)與失智有關嗎?腦霧因症狀和失智相似,而引起不少人的惶恐與憂慮。 面對染疫後的慢性發炎傷害,可以透過攝取適當的營養素,來增加身體的防禦能力及抗發炎機制,不但能加速身體修復,緩解不適症狀,也可以強健大腦健康,對抗腦霧問題。 快筆記五大不可不知的健腦營養素,一起來修復身體健康
每日攝取足夠的水分無庸置疑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條件,就和呼吸氧氣一樣重要! 但「每天應該要喝多少水?八杯水?還是喝愈多愈好?」 「不渴,就不用喝水?」 「只能喝白開水嗎?咖啡、茶、飲料、牛奶、湯是否可以取代水?」 「水喝太多會水腫?」 「喝水可以預防中風?」 這些與飲水相關的迷思,就讓營養師
新冠確診後就是對身體免疫系統的考驗開始! 只要感染病毒,就會引發免疫系統的發炎反應。研究顯示若患者的營養攝取不恰當,臨床症狀會更常見,同時也易造成肌肉流失,延伸後續的長新冠症狀。所以在染疫後應把握確診後修復黃金期,營養、熱量、水分與睡眠多管齊下,修復受損組織,減少發炎傷害,縮短病毒對身體迫害的時長。
以菌抗菌有理! 腸道菌雖位於腸道內,但與全身的免疫及代謝反應都有關。 研究表明染疫前後的腸道菌相有顯著改變,而且與 COVID-19 感染後的症狀嚴重程度有關,並且在恢復期的腸道菌群失調,可能會導致臨床症狀的持續發生,衍生出「長新冠」問題。 是什麼菌這麼重要?要如何以菌治菌?千萬不要錯過文章解析!
為什麼一入秋保養話題就不離潤肺呢? 面對秋季溫差變化及濕度下降,肺臟首當其衝,所以十分敏感,易引發口乾舌燥、咳嗽、氣喘、過敏及感染等症狀,因此肺部的潤補養護及免疫系統的修補強化,都是秋季的養生重點。 近入深秋之際,跟著營養師一起來準備保養肺部的健康餐食,強化呼吸道功能,提升抵抗力,為身體打好底子。
「不吃早餐」是多數人執行 168 斷食時選擇的方式,也翻轉了大家對「早餐一定要吃」的認知。 但省略早餐適合每一個人嗎? 是否是最佳飲食模式,可以獲得最大健康及瘦身的成效呢? 斷食該如何做,才能成功? 就讓營養師帶您一起來探討
腦霧(Brain fog)與失智有關嗎?腦霧因症狀和失智相似,而引起不少人的惶恐與憂慮。 面對染疫後的慢性發炎傷害,可以透過攝取適當的營養素,來增加身體的防禦能力及抗發炎機制,不但能加速身體修復,緩解不適症狀,也可以強健大腦健康,對抗腦霧問題。 快筆記五大不可不知的健腦營養素,一起來修復身體健康
每日攝取足夠的水分無庸置疑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條件,就和呼吸氧氣一樣重要! 但「每天應該要喝多少水?八杯水?還是喝愈多愈好?」 「不渴,就不用喝水?」 「只能喝白開水嗎?咖啡、茶、飲料、牛奶、湯是否可以取代水?」 「水喝太多會水腫?」 「喝水可以預防中風?」 這些與飲水相關的迷思,就讓營養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便秘」盛行率較一般族群高, 腎臟病友因為腎功能惡化造成尿毒素等廢物在體內堆積會影響腸道功能,加為了控制感染經常需要服用抗生素、控制高血磷服用降磷藥、治療貧血服用鐵劑等藥物都容易引發便秘,慢性腎臟病代謝失衡,也會導致腸道水腫、導致腸道蠕動功能下降、脹氣,因此排便不順,腸道壞菌會大量
Thumbnail
每個正常的腎臟含有50萬-100萬個腎絲球以過濾血液,用來幫身體排除毒素。 隨著老化或其他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或糖尿病)對腎臟造成傷害,腎絲球數量會因此逐漸減少,導致腎臟整體清濾效能降低,原本藉由腎臟排出的代謝物質(如:肌酸酐)於血液中的濃度就會上升。 腎絲球過濾率(eGFR)是什麼?
Thumbnail
腳水腫原因 腎臟: 腎臟造成水腫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第一是腎絲球過濾率下降,導致水分過多,第二是因為腎臟病造成蛋白質流失,出現腎病症候群低白蛋白的狀況,會造成組織水腫
Thumbnail
台灣向來有洗腎王國、洗腎之島的「惡名」。 全台罹患腎病的人口約有12%,需要洗腎人數冠居全球第一。
Thumbnail
台灣每7位就有一位有慢性腎臟病,甚至還被稱之為全世界的洗腎之王呢? 4個讓腎臟走向衰亡的原因...
Thumbnail
根據統計,在台灣因為末期腎臟病而需要洗腎的患者中,有45%是因為糖尿病所引起。糖尿病與洗腎息息相關。長期的高血糖會使腎臟的小血管和腎絲球受損,損壞腎功能,稱為糖尿病腎病變,也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疾病進展,腎臟受損越來越嚴重,可能會出現水腫、蛋白尿、高血
Thumbnail
快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順便按讚加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
早期慢性腎臟病的檢測與預防,非常需要大眾的重視。台灣罹患腎臟病的人數約12%,而全台洗腎人口約莫9萬,根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統計,全球前五大洗腎王國台灣依舊位居第一,洗腎人口總數超過美國、新加坡等國家,但若病前預防已來不及了,患病後該如何自我照護呢? 除了日常惡習,如:抽菸喝酒、作
Thumbnail
腎臟位於腹腔後方,其功能為調節體內水份、酸鹼平衡,以及排除體內代謝廢物。若腎功能衰退,甚至喪失時,會導致水份與鹽分無法正常排出,造成水腫。更嚴重的是代謝廢物留於體內,將會導致尿毒症,出現噁心嘔吐、內分泌失調、貧血、神智不清等症狀。
工作的時候,有一個平常工作很照顧我的大姐,突然一陣子都沒來上班。私訊關心他之後才知道,大姐飽受腎臟病所苦,最近正在醫院進行治療,日常跟飲食習慣都大受影響,目前正透過低蛋白飲食恢復身體健康。   文章內提及:當腎功能不足以排出,代謝蛋白質產生的含氮廢物,就會在血中堆積尿毒。因此腎友在日常可以採用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便秘」盛行率較一般族群高, 腎臟病友因為腎功能惡化造成尿毒素等廢物在體內堆積會影響腸道功能,加為了控制感染經常需要服用抗生素、控制高血磷服用降磷藥、治療貧血服用鐵劑等藥物都容易引發便秘,慢性腎臟病代謝失衡,也會導致腸道水腫、導致腸道蠕動功能下降、脹氣,因此排便不順,腸道壞菌會大量
Thumbnail
每個正常的腎臟含有50萬-100萬個腎絲球以過濾血液,用來幫身體排除毒素。 隨著老化或其他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或糖尿病)對腎臟造成傷害,腎絲球數量會因此逐漸減少,導致腎臟整體清濾效能降低,原本藉由腎臟排出的代謝物質(如:肌酸酐)於血液中的濃度就會上升。 腎絲球過濾率(eGFR)是什麼?
Thumbnail
腳水腫原因 腎臟: 腎臟造成水腫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第一是腎絲球過濾率下降,導致水分過多,第二是因為腎臟病造成蛋白質流失,出現腎病症候群低白蛋白的狀況,會造成組織水腫
Thumbnail
台灣向來有洗腎王國、洗腎之島的「惡名」。 全台罹患腎病的人口約有12%,需要洗腎人數冠居全球第一。
Thumbnail
台灣每7位就有一位有慢性腎臟病,甚至還被稱之為全世界的洗腎之王呢? 4個讓腎臟走向衰亡的原因...
Thumbnail
根據統計,在台灣因為末期腎臟病而需要洗腎的患者中,有45%是因為糖尿病所引起。糖尿病與洗腎息息相關。長期的高血糖會使腎臟的小血管和腎絲球受損,損壞腎功能,稱為糖尿病腎病變,也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疾病進展,腎臟受損越來越嚴重,可能會出現水腫、蛋白尿、高血
Thumbnail
快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順便按讚加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
早期慢性腎臟病的檢測與預防,非常需要大眾的重視。台灣罹患腎臟病的人數約12%,而全台洗腎人口約莫9萬,根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統計,全球前五大洗腎王國台灣依舊位居第一,洗腎人口總數超過美國、新加坡等國家,但若病前預防已來不及了,患病後該如何自我照護呢? 除了日常惡習,如:抽菸喝酒、作
Thumbnail
腎臟位於腹腔後方,其功能為調節體內水份、酸鹼平衡,以及排除體內代謝廢物。若腎功能衰退,甚至喪失時,會導致水份與鹽分無法正常排出,造成水腫。更嚴重的是代謝廢物留於體內,將會導致尿毒症,出現噁心嘔吐、內分泌失調、貧血、神智不清等症狀。
工作的時候,有一個平常工作很照顧我的大姐,突然一陣子都沒來上班。私訊關心他之後才知道,大姐飽受腎臟病所苦,最近正在醫院進行治療,日常跟飲食習慣都大受影響,目前正透過低蛋白飲食恢復身體健康。   文章內提及:當腎功能不足以排出,代謝蛋白質產生的含氮廢物,就會在血中堆積尿毒。因此腎友在日常可以採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