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鬆綁你的焦慮習慣 | 為什麼你會養成壞習慣?

2023/03/01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Photo by Daniel Reche
你有觀察過自己在焦慮的時候會有什麼行為嗎?不一定是緊張的走來走去或是感到胃痛才是焦慮喔,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像是暴飲暴食、狂滑手機或是拖延症,也很有可能是你正在面臨焦慮的表現。
根據衛服部統計,在精神病患者中有三分之一是焦慮症,推估台灣每年有200萬人受焦慮困擾,尤其這兩年疫情爆發以來,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增加,使大腦必須一直提高警覺,隨時保持緊繃狀態,對最壞的情況做打算,擔憂發生了,焦慮就發生了。
這本書是作者賈德森.布魯爾(Judson Brewer)經過二十多年治療焦慮和成癮症患者後,近距離觀察焦慮行為的表現、加上本身的神經科學專業,他研究出一套克服焦慮習慣的方法。雖然他自己就是精神科醫生,但作者說,他自己也有好幾次恐慌發作的經驗。他觀察發現,焦慮不一定會有很特定的表現,其實大多數人的焦慮就藏在日常習慣中,只是我們不一定能及時發現,所以一再重複執行焦慮的習慣。那如果可以發現自己的習慣行為,及時處理他,是不是就能改變它呢?
作者2016年在Ted talk上的演講『A simple way to break a bad habit』有超過一千萬觀看,影片中簡單的敘述了焦慮習慣是怎麼養成,以及「為什麼意志力沒辦法長久堅持」,但如果「用好奇心接管原本的習慣迴圈」,將可以慢慢告訴你的身體,有另一條路可以選,漸漸的取代原本的焦慮行為。

大腦的習慣機制

我自己在寫書摘、或是在做公司簡報的時候,常常做著做著,手就不自覺點開YouTube影片,想說看個幾部再繼續好了。結果看完幾部影片,回到原本的工作上,又常常一下就覺得煩,想找別的事情做。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種行為其實已經是我們的大腦為了逃避困難而發展出的習慣,是建立在「獎勵」為基礎的學習過程。想像在原始時代,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與逃避危險,他們發展出一套學習機制:當一件事情有危險→要避開,當一件事情可以幫助我們生存→要多做。
舉例來說,食物取得不易,所以看到巧克力蛋糕時,大腦本能的產生想吃的慾望,而當你真的品嘗了巧克力蛋糕,發現蛋糕真的很好吃,你感覺很愉快,於是大腦覺得被獎勵,他會努力記住這種感覺。而且我們的大腦很聰明,下次當你心情不好時,他記得吃甜食能讓你感覺愉快,所以試圖找食物來安撫不好的情緒。
這一連串的行為正是大腦的自動化反應:觸發點、行為、獎勵。以甜點案例來說:觸發點是「壓力大」,於是產生行為「吃甜食」,帶來獎勵「感覺良好」。
再以我的看youtube影片案例來說,因為過去曾經因為「看youtube影片覺得很放鬆」而帶來獎勵,於是在我工作感到壓力大時(觸發點),就想看影片(行為)來舒緩(獎勵)。
看清楚這個習慣循環之後,就會發現,這個循環也是造成焦慮產生的根本原因,而在這之中,如果可以提供一個替代的獎勵機制,是不是有機會取代原本的行為呢?

焦慮本身就是一種不良習慣

我們養成一個習慣,本來是為了給大腦帶來獎勵,但是從剛剛的案例來看,吃甜食跟滑手機雖然可以帶來短暫的愉悅,但長期而言卻對我們造成傷害,像是吃甜食會導致肥胖還會造成情緒不穩定;而滑手機讓我們放著重要的事情不做,浪費時間。
焦慮也是一樣的形成過程。焦慮最初形成的原因是為了生存。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所以我們感到恐懼跟擔心,本意是為了鼓勵我們去收集更多資料、做更多準備以因應不確定的未來。但是現在,我們焦慮的來源變多了,像是「擔心工作沒辦法做完」、「擔心別人的眼光」、「擔心小孩的安全」,甚至是新聞整天播報的意外事件、社會案件等,都會讓我們從潛意識覺得很多事情需要擔心。於是形成以下的自動化反應:
  • l 觸發點:擔憂的事物,例如工作、小孩、生活甚至只是腦中的想法
  • l 行為:擔憂
  • l 獎勵:迴避、覺得有做些什麼比較安心
就像吃甜食的習慣迴圈一樣,擔憂、焦慮也是大腦在獎勵機制中不斷加強形成的,除了擔心之外,有時候我們會試著採取行動來尋找解決方法,像是過度規劃(這就是為什麼有的父母會過度保護孩子)、工作狂、抽菸、爆吃(我就是壓力大會爆吃炸物的人),結果做了這些事反而帶來更不好的後果,於是又覺得更焦慮,回去觸發焦慮迴圈,而且尷尬的是,習慣是越重複越容易養成,雖然我們事後都知道這樣做沒有什麼好處,但原始的大腦還是會不停的嘗試,因為他把「解決問題」跟「擔憂」連結起來了,所以以為這是唯一的方式。
▲焦慮的習慣迴圈

養成壞習慣是意志力不夠堅定嗎?

有些人會認為,沒辦法改掉壞習慣就是因為意志力不夠堅定!當你想吃甜食的時候,意志力應該要能夠阻止你,轉身去拿沙拉來吃才對。是的,意志力也許短時間有用,但是在關鍵時刻,尤其是你壓力爆棚的時候,意志力常常是關機的
這其實跟意志力夠不夠堅定無關,而是大腦的生存機制。除了舊大腦(自動化系統的部分)之外,大腦也有另一塊比較新的區域(前額葉皮質),負責規劃、理性思考以及意志力,因為它發展的時間比較晚,我們就稱他為新大腦好了。當我們的舊大腦想吃零食的時候,新大腦應該會跟舊大腦說:吃零食會變胖,你應該去跑步。但是當我們壓力很大的時候,舊大腦的優先權是超過新大腦的,原因很簡單,原始時代人類所遇到的壓力通常攸關生存危機,像是遇到猛獸攻擊,這時候大腦並沒有時間讓你慢慢思考,他必須用最短的時間做出反應。
在現代生活中,壓力大的情況包括疲勞、飢餓、工作、人際關係、或是擔憂本身等等。在你最需要意志力的時候,你的意志力常常下線,等你完成焦慮迴圈後,壓力稍微下降,意志力才又上線,然後才發現自己又失控了。
▲意志力在習慣迴圈中扮演的角色(紅字)
舊大腦的擔憂迴圈暫時解決了「心理問題」,但是並沒有解決真正存在的問題,所以一但我們回歸現實,很快又會發現,讓你擔憂的事情還是存在,如果嚴重的話擔憂就會發展成焦慮,然後持續下去。而缺乏意志力並不是我們的錯,這是大腦演化的結果。

覺察你的焦慮習慣

如果焦慮是一個有跡可循的過程,那麼如果在過程中加入其他可能的獎勵選項,讓大腦發現也許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是不是就能夠中斷原本的習慣迴圈了?
也就是說,在我們的行為發生之前,我們不需要告訴自己「你不能做」,我們只是先暫停一下,回想自己之前這麼做的時候,其實感覺並沒有這麼好,像是在爆吃炸物之後,其實我的胃很不舒服,而且油膩感也產生龐大的罪惡感,試著回想不愉快的感覺來翻轉大腦的直覺反應,接著再用另一個比較好的習慣來代替原本的習慣。

RAIN練習

一開始,先從「覺察自己正掉進迴圈」開始,包含RAIN四個步驟。
  • R 認知/放鬆(Recognize/ Relax),認知到壓力正在出現,不需要急著控制它,也不需要對它生氣,試著放輕鬆
  • A接受/允許(Accept/ Allow)既然沒辦法控制它,那就允許並接受它
  • I調查(Investigating)接著,試著用你的好奇心調查一下這股壓力的感覺是從哪裡來的?不用特別尋找它,順其自然的感受它就可以了。是一股肚子的燃燒感嗎?還是l胸口悶悶的感覺?是這股感覺讓你想去吃東西(或是滑手機、逃避、發脾氣……)嗎
  • N注意(Note)光是調查可能還沒辦法讓你立刻跳脫習慣迴圈,但是不要急,最後我們好好的注意你的體驗,觀察你的身體發生了什麼事?你現在覺得很煩躁嗎?不小心咬緊牙關了?呼吸變得急促?不需要刻意評論自己現在的感受,只要思考,然後等待感覺過去。
上面的敘述也許沒辦法立刻了解用法,我舉一個我自己的案例:我發現當我面對事情失去控制,像是時間很趕的時候,一瞬間壓力衝上腦門,我就會對身邊的人發脾氣。光是認知到這件事情就已經是覺察的第一步了,接下來就是希望能在發脾氣之前或當下,使用RAIN練習。
▲使用RAIN練習取代原本的習慣迴圈

用好奇心取代原本的習慣

RAIN練習雖然暫時中斷了習慣迴圈,但有時候,本來的習慣還是太強大了,我們一不小心還是會回去做舊的習慣,但是這也是沒關係的,只要在做的過程中持續發揮好奇心,就會發現,其實這件事並沒有如你以為的帶給你獎勵。
例如:我雖然覺察到了自己在焦慮的當下有點頭暈的感覺,但我還是控制不住發了脾氣,但是我在說出第一句氣話時,就去感受這句話的力量,結果發現這句話讓身邊的人也緊繃了,不但沒有加快事情的進展,可能還拖慢了進度,於是舊大腦就發現,原本的獎勵機制根本不存在
大腦同時還會發現,用好奇心探索自己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獎勵活動

兩種好奇心

心理學家喬丹.利特曼(Jordan Litman)將好奇心分為兩種:匱乏好奇心與興趣好奇心,兩者有本質上的不同。匱乏好奇心是源自於「缺乏資訊」,想要知道答案的心情,例如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很熟悉的電影明星,覺得它很眼熟,但是想不起它的名字,這時候內心會覺得很煩躁,於是我上網找他演過的電影,找到他的名字後終於覺得安心。興趣好奇心則不是源自於特定的資訊,因為一開始並沒有什麼資訊缺口,而是有興趣學到新東西的感覺。例如看了一本新書、學到小知識。
匱乏好奇心令人感覺封閉,興趣好奇心令人感覺開放。有趣的是,興趣好奇心本身就是一種獎勵,在我們學到新知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多巴胺讓我們感到愉快,而在我們探索自己的習慣迴圈時,大腦就是在經歷「興趣好奇心」,當我們對自己的大腦、身體感覺好奇,想要知道憂慮的感覺是哪裡來的,而尋找答案的過程,本身就讓大腦覺得滿足,漸漸的,就可以學會鍛鍊好奇心的力量,不再被焦慮操控。
▲好奇心取代習慣迴圈 

練習的注意事項

除了RAIN練習之外,書中也提供了更多可以同時練習,加強在焦慮當下掌握度的方法,像是伴隨著呼吸訓練、慈愛冥想或觀照練習。聽起來很困難,不過大部分是建立在「覺察」(Mindfulness)之下的延伸練習,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書來看看,試試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不過這些練習當然不是短時間就有效,畢竟原本的習慣已經存在這麼久了,很難一下子就被新的習慣取代。所以如果練習時覺得很困難,注意力一下就分散了,那也不用覺得很挫折、想放棄。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在一天中做短但是多次的練習,培養覺察的肌肉,之後就會越來越容易看到自己的習慣迴圈,久而久之,它們會自己停止,不用刻意趕走。
如果練習之後覺得有效,那非常棒,但是記得要繼續練習,鞏固新習慣的獎勵價值。人腦對負面感受往往比較強烈,正面感受卻一下就過了,所以往往在發現覺察練習有用之後,並不會持續做下去,結果很快又回到舊的習慣迴圈,那就太可惜了。

結語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的書名《鬆綁你的焦慮習慣》時,會比較把重點放在「焦慮」,認為這是一本偏重心裡學的書,但其實整本看完,會發現重點應該劃在「習慣」這兩個字,而且是神經科學的書,整個理論建立在科學之上,書中也有提出作者實驗室的臨床實驗成果,有相當不錯的數據支持。
既然重點放在「習慣」,那它其實就不侷限在我上面所舉的案例,而是幾乎所有你能列出的好習慣、壞習慣都可以拿來實驗,像是吃的健康、多運動或是戒菸、戒酒等等。以前也看過不少習慣養成的書,大多是偏向「行為」的建議,像是《原子習慣》或是《零阻力改變》,這些書會告訴你「怎麼做」,但沒有像這本書一樣告訴你「為什麼」。而因為作者是精神科醫生兼神經科學家,所以他把更多的應用放在焦慮行為上。在閱讀的過程讓我一直想到「駭客」這個詞,感覺就很像寫程式一樣,在搞清楚原先的程式邏輯之後,就可以找出漏洞,然後讓他走別條路。
作者在書中說「憂鬱的人執著於過去,焦慮的人則執著於未來」,不管是擔憂或焦慮,過頭了都不好,而覺察正是幫助我們回到當下,建立與真實世界的連結,一但我們投入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就會發現自己對自己的生活掌握度提高了,也會更滿足喔,希望大家都能夠減少焦慮,主動掌握生活。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感謝你看完這本書,分享文章的初衷是希望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之餘,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雖然忙碌的上班生活可能讓你沒有時間看完完整的書,但沒關係,我可以當你的眼睛,你可以留言告訴我想看什麼書,有機會的話可以幫你濃縮整理喔!
如果這本書有幫助到你,也歡迎單次贊助或是訂閱我,給我小小的鼓勵,將是我持續努力的動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6會員
76內容數
濃縮一本書的精華,用大概十分鐘的時間,幫助你了解一本書的樣貌 最後會加上一點點的書評,分享我自己的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