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的併發症—複雜性悲傷的心理治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複雜性悲傷心理治療會讓當事人反覆面對失落所引發的強烈情緒,深入那些令人難以承受的感覺來處理相關壓力,同時教導個案各種彈性收放情緒的技巧,與治療師一起找出自己不斷逃避的那段回憶,接著練習以各種方式重新體驗……
想像你在賣場選購了一週份量的食材準備結帳,看著櫃檯輸送帶上的商品,耳朵裡聽見店員一項一項刷過商品條碼的聲音。一位名為薇薇安(Virian)的寡婦發現自己每週都會來到同一個地方,面對同樣的場景;她一邊看著結帳的過程,一邊心想:「其實我自己也知道,最後這些食材有一半都會被我丟掉。」為什麼呢?其實直到現在,她每晚依然維持和過去一樣的習慣,為已逝的丈夫精心準備餐點,但她自己根本吃不完兩個人的量,因此每晚她都得把剩下一半的餐點扔進垃圾桶。然而到了下個禮拜,她卻發現自己仍然在賣場裡選購和上禮拜一樣多的蔬菜、義大利麵、漢堡包、鮮奶。她實在無法阻止自己繼續為已逝的丈夫購買食材,彷彿她如果不繼續為他煮飯,那條已將他們連結在一起四十年之久的緣結,就會因此被切斷最後一絲聯繫。也因為覺得除了這件事,其他的一切都已脫離自己的控制,薇薇安現在能做的也就只有繼續為已逝的丈夫煮飯了。她其實很清楚自己的行為並不合理,因此她煮完飯後並不會在餐桌擺上丈夫的餐盤和餐點──她很清楚,丈夫確實已經過世了;而她也因為擔心親朋好友會覺得自己瘋了,所以把這個晚餐儀式當作個人的秘密。


後來薇薇安聽說了複雜性悲傷心理治療(Complicated Grief Treatment,CGT)的存在,雖然心裡不抱太大希望,但也發現自己好幾個月來丟掉一半食物的行為符合廣告上說的症狀,因此還是預約了心理治療的時間。複雜性悲傷心理治療是哥倫比亞大學的精神科醫師凱西.席爾發展出來的療法;席爾進行了隨機臨床實驗,證明專門用來治療複雜性悲傷症狀的心理治療確實有效,而且與採用其他心理治療方式的控制組相比,運用複雜性悲傷心理治療的個案恢復的比例更高。席爾的研究曾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和《美國精神病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上發表;即便個案是年長者,接受其他心理治療的人當中有百分之三十二的人成功恢復,接受複雜性悲傷心理治療的個案則有高達百分之七十的人順利恢復。

於是薇薇安展開了六週的密集治療。一開始療程的重心是要讓薇薇安了解悲傷運作的機制,接著心理治療師與薇薇安聊到,許多人覺得被悲傷綑綁而無法前進是自己的問題,而薇薇安就是這麼想的。薇薇安告訴治療師,身邊許多親友都覺得她該重新站起來「前進」,不過治療師說,他會跟她一起探索悲傷導致的各種併發症為她的生活帶來哪些阻礙,同時在每一次療程之間給她功課,讓薇薇安藉此建立未來在生活中會用到的各種技巧。治療師請薇薇安觀察並寫下自己的思維與感受,這樣他們才能在下一次療程找出對薇薇安來說最大的問題。
對薇薇安來說,她覺得最大最明顯的問題就是自己到現在還是會買兩人份的食材,而治療師則說,這是雙歷程模式裡的恢復導向壓力因子──重要他人去世後,當事人必須重新適應採買家用品與煮飯的新方式。不過心理治療師也想多把焦點放在失落本身,於是他問薇薇安能不能讓他記錄她敘述丈夫去世的過程(薇薇安從未對任何人訴說丈夫過世那一天的細節)。她對治療師解釋道,丈夫當初已經在醫院住了好幾個禮拜,而她也日以繼夜地守在他床邊;他們夫妻倆非常親密,因此就算丈夫偶爾才會清醒過來,她也希望自己隨時都在他身邊。不過就在其中一天下午,護理師看薇薇安每天都在丈夫身邊守著,因此溫柔地建議她回家一趟,洗個澡、帶些乾淨的換洗衣物再回來;當時已經精疲力竭的她聽了護理師的話回家。一個小時後她回到醫院,護理師卻告訴她深愛的丈夫已經去世了,薇薇安因此沉浸在悲傷與罪惡感中。她對心理治療師說這些話時,覺得身上的擔子如有千斤重般地令她難以啟齒。「我從來沒跟任何人說過,但我覺得那都是我的錯,」她說道,「他走的時候我根本不在他身邊。」
複雜性悲傷心理治療會讓當事人反覆面對失落所引發的強烈情緒,深入那些令人難以承受的感覺來處理相關壓力,同時教導個案各種彈性收放情緒的技巧。薇薇安和治療師一起找出自己不斷逃避的那段回憶,接著練習以各種方式重新體驗;治療師請她每天聆聽自己訴說那段回憶的錄音,藉此鼓勵她接受失去丈夫的事實。這項作業因為必須面對悲傷帶來的痛苦,所以她勢必也得同時學會相當程度的自我關懷(self-compassion);同時,薇薇安不僅要「適度地」面對悲傷之慟,也要學會放下──這正是我們在雙歷程模式裡會看到的擺盪現象。
為了處理恢復導向的壓力,心理治療師問薇薇安能不能只煮一人份的餐點。薇薇安說:「如果是這樣,那我寧願乾脆不要吃飯。看著鍋子裡、盤子上都只有孤零零的一顆小馬鈴薯,想到就令人沮喪,我一定會覺得很寂寞。」那她還能拿那些多餘的食物做什麼呢?薇薇安決定出門買一些容器,開始把多出來的餐點冰進冰箱裡。她知道自己根本不會吃那些食物,但她願意去問問教會裡有沒有人需要。結果,負責協調教區居民家訪的志工表示,他們十分樂見有人提供家常菜幫助有需要的人。薇薇安對治療師說,她並沒有打算親自去家訪那些獨居者,可是她願意把冷凍起來的餐點帶去教會,讓其他人分享出去。
對許多沉浸在悲傷中許久的喪親者來說,與治療師一起找到某些能夠激起心中一絲絲興趣的目標或活動,都可以說是一大進步。療程結束之前,治療師與喪親的當事人會一起努力增加他們與社會的連結,找到友善、關愛的人在未來繼續陪伴他們,或是在這過程中增進與這些對象的關係。對薇薇安來說,即便只是嘗試用新的方式做某件事,都是朝正向循環進展的一部分。而那位負責協調家訪的志工正好是位活力充沛的年輕女性,她超愛聽薇薇安分享人生故事,還有那些以前和丈夫一起旅行的經驗;更棒的是,她也很喜歡薇薇安煮的菜!
心理治療師在進行複雜性悲傷心理治療時,會帶領個案「想像與逝者對話」;薇薇安在其中一次與腦海中的丈夫對話的過程中,坦誠地說出自己有多愛他,同時也感受到心中充滿丈夫對她的愛。「我覺得當初他是因為實在太愛我,才不願意在我人在醫院時離開。」她這麼說道,「也許那時候我離開反而是件好事,這樣他才能好好地走。」她的愛帶來了堅強的力量,也令她領悟,至今將自己和丈夫緊緊連結在一起的並不是她烹調的任何食物,而是彼此之間永遠不會消失的深刻情感。後來,薇薇安依然為教區的居民烹煮餐點,但出發點不再是因為情不自禁地想為已逝的丈夫煮飯,而是因為這是一份善舉。
目前受過複雜性悲傷實證心理治療(evidence-based psychotherapy)訓練的心理治療師相對較少,且除了複雜性悲傷心理治療以外,也有其他具備實證基礎的心理治療方式,如暴露治療法(exposure therapy)、認知行為治療。歐洲有研究指出,目標導向的認知行為治療在團體的框架下也相當有效。喪親傷慟科學界也正在努力追求進展,希望更了解複雜性悲傷心理治療的重要成功關鍵為何,同時也希望探討喪親者在治療過程中必須產生哪些改變才能順利恢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3會員
419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臉譜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適合任何經歷失去或想了解喪親之痛的人。」 ──喬治.博南諾(George Bonanno),《終結創傷》(The End of Trauma)作者 失去摯愛當然會痛苦,但為什麼會「痛苦到這種程度」?
「昨天晚上我讀完了這篇小說,覺得簡直可怕極了……我有這麼一種感覺,好像我自己也被關在第六病房似的。」 ──列寧讀後感 這部曾被稱為「整個俄國文學中最可怕的小說」的〈第六病房〉,故事十分簡單,發生在某一城鎮的某一小醫院裏,其中「第六病房」是監禁精神病患者的特別病房,遺世但不獨立,由一位粗暴、動不動打人
本以為日常種種挫折帶來的痛苦,與伴隨私人祕密而無法傾訴的壓力,能藉由表演課得到釋放,誰知道那竟是開啟深淵之門的聚會,一旦開始演出,就永無下戲之日。
以《薩賓娜之死》享譽國際的漫畫家尼克.德納索,此次在新作《表演課》當中,描述一位來歷不明的教師——約翰.史密斯——所帶領的4堂表演課。
「昨天晚上我讀完了這篇小說,覺得簡直可怕極了……我有這麼一種感覺,好像我自己也被關在第六病房似的。」 ──列寧讀後感 俄國短篇小說之王契訶夫最「有頭有尾」的代表作 「第六病房」主要是描述一個遺世但不獨立,由一位粗暴、動不動就打人的退伍老兵看守,專門監禁精神病患的特別病房。它算是俄國短篇小說之王契訶夫
~想要進步,你必須改變~ 世人都討厭改變,但改變是唯一能帶來進步的方法。─ 美國發明家查理士.凱特林(Charles F. Kettering)
「這本書適合任何經歷失去或想了解喪親之痛的人。」 ──喬治.博南諾(George Bonanno),《終結創傷》(The End of Trauma)作者 失去摯愛當然會痛苦,但為什麼會「痛苦到這種程度」?
「昨天晚上我讀完了這篇小說,覺得簡直可怕極了……我有這麼一種感覺,好像我自己也被關在第六病房似的。」 ──列寧讀後感 這部曾被稱為「整個俄國文學中最可怕的小說」的〈第六病房〉,故事十分簡單,發生在某一城鎮的某一小醫院裏,其中「第六病房」是監禁精神病患者的特別病房,遺世但不獨立,由一位粗暴、動不動打人
本以為日常種種挫折帶來的痛苦,與伴隨私人祕密而無法傾訴的壓力,能藉由表演課得到釋放,誰知道那竟是開啟深淵之門的聚會,一旦開始演出,就永無下戲之日。
以《薩賓娜之死》享譽國際的漫畫家尼克.德納索,此次在新作《表演課》當中,描述一位來歷不明的教師——約翰.史密斯——所帶領的4堂表演課。
「昨天晚上我讀完了這篇小說,覺得簡直可怕極了……我有這麼一種感覺,好像我自己也被關在第六病房似的。」 ──列寧讀後感 俄國短篇小說之王契訶夫最「有頭有尾」的代表作 「第六病房」主要是描述一個遺世但不獨立,由一位粗暴、動不動就打人的退伍老兵看守,專門監禁精神病患的特別病房。它算是俄國短篇小說之王契訶夫
~想要進步,你必須改變~ 世人都討厭改變,但改變是唯一能帶來進步的方法。─ 美國發明家查理士.凱特林(Charles F. Kettering)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一種人,即使我們明白永遠得不到他的愛,也還是要愛他;有一種愛情,即使我們明白最後只會受傷,也還是想要擁有。」─ Sophia《幸福,未完待續》 坐在陽台的磁磚地面上,望著黑夜與霓虹燈各自熱鬧的景象,好在有微風,跟好友煲了一個晚上的電話粥,聊生活裡的很多很多。 起身時,背痛、屁股痛的,感覺像個
她有時覺得煩躁, 尤其工作忙得不可開交之際, 母親頻繁來電, 耳朵重聽的母親, 聽不到她在工作時刻意壓低音量的回覆, 她們無法對話,只好掛上電話。 午休時間,她搭電梯下樓, 走到公司大樓對面的小公園, 坐在溜滑梯的階梯上,回電, 她已經習慣母親頻繁來電都是一些生活很瑣碎的小事,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一開始,她會自己吃,但是之後我得要餵她,我學會慢慢餵,這樣她才不會被食物噎到或被飲料嗆到。用餐巾擦乾淨她的嘴唇、幫她把手擦乾淨之後,我會停下來想想眼前這天的工作,今天晚上和接下來幾天的晚餐需要些什麼,包括該採買些什麼,以及該怎麼把這件事塞進我們密密麻麻的時間表中。我們就這麼開始在照護中施與受的一天。
Thumbnail
第八封 接受,好好放下,才能向前走 過多的糾纏、留戀、牽掛,只會讓你無法放下 接受,好好整理感情、物品 「嗨!」嘉玲一來到餐廳,就看到那個男子,男子也向他揮揮手 『好久不見,妳......看起來有些憔悴?妳還好嗎?』男子看著嘉玲遲疑一下,然後關心起嘉玲的情況 「哈哈,就......
Thumbnail
以後的幾個星期,珍開始了她在精神護理病房的治療,第一個星期她並不太合作,整天閉著眼睛,想把自己與世界隔絕,但耳朵還是讓她離不開現實。珍聽到總有一把熟悉的女生聲音在陪伴她,她也聽到父母來過探望自己,還有一兩個陌生的男人聲音,他們說什麼,珍沒有放在心裡,她只想獨自一人。
Thumbnail
小蓮一邊在護理辦公室翻閱新接收的病人個案病歷,一邊輕輕嘆氣說了一句:「怎麼又是望子成龍的家長累事?」她想起了剛剛才出院的一個華裔青年,本來是醫科學生,他因為承受不了功課和家人的壓力,屢次想自尋了結生命,所以被送到精神專科部門治療。經過一連串的心理輔導、抗抑鬱藥物和小組互動的療癒過程,病情總算穩定下來
Thumbnail
瞭解自己的盲點並釋放心中的痛苦,幫助自己從受害者狀態解脫出來。通過改變自己,實現家庭的和諧與家人的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寡婦在丈夫去世後,收到一封商店函件,提到去年丈夫曾出售給他們一件重要物品,並囑咐待夫人身後再將物品購回。她懷著疑惑與好奇,踏上了揭開這個謎團的旅程。
Thumbnail
溫尼考特提出的過渡現象對心理師在工作中遭到攻擊後的情緒安穩具有重要影響。這篇文章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和溫尼考特理論,探討了過渡客體對個案的心理作用和心理師的支持作用,呈現了一個充滿情感的專業關係。同時,也從孤獨的角度探討了心理師與個案之間的互動對於雙方的影響,帶給讀者思考和反思的空間。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一種人,即使我們明白永遠得不到他的愛,也還是要愛他;有一種愛情,即使我們明白最後只會受傷,也還是想要擁有。」─ Sophia《幸福,未完待續》 坐在陽台的磁磚地面上,望著黑夜與霓虹燈各自熱鬧的景象,好在有微風,跟好友煲了一個晚上的電話粥,聊生活裡的很多很多。 起身時,背痛、屁股痛的,感覺像個
她有時覺得煩躁, 尤其工作忙得不可開交之際, 母親頻繁來電, 耳朵重聽的母親, 聽不到她在工作時刻意壓低音量的回覆, 她們無法對話,只好掛上電話。 午休時間,她搭電梯下樓, 走到公司大樓對面的小公園, 坐在溜滑梯的階梯上,回電, 她已經習慣母親頻繁來電都是一些生活很瑣碎的小事,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一開始,她會自己吃,但是之後我得要餵她,我學會慢慢餵,這樣她才不會被食物噎到或被飲料嗆到。用餐巾擦乾淨她的嘴唇、幫她把手擦乾淨之後,我會停下來想想眼前這天的工作,今天晚上和接下來幾天的晚餐需要些什麼,包括該採買些什麼,以及該怎麼把這件事塞進我們密密麻麻的時間表中。我們就這麼開始在照護中施與受的一天。
Thumbnail
第八封 接受,好好放下,才能向前走 過多的糾纏、留戀、牽掛,只會讓你無法放下 接受,好好整理感情、物品 「嗨!」嘉玲一來到餐廳,就看到那個男子,男子也向他揮揮手 『好久不見,妳......看起來有些憔悴?妳還好嗎?』男子看著嘉玲遲疑一下,然後關心起嘉玲的情況 「哈哈,就......
Thumbnail
以後的幾個星期,珍開始了她在精神護理病房的治療,第一個星期她並不太合作,整天閉著眼睛,想把自己與世界隔絕,但耳朵還是讓她離不開現實。珍聽到總有一把熟悉的女生聲音在陪伴她,她也聽到父母來過探望自己,還有一兩個陌生的男人聲音,他們說什麼,珍沒有放在心裡,她只想獨自一人。
Thumbnail
小蓮一邊在護理辦公室翻閱新接收的病人個案病歷,一邊輕輕嘆氣說了一句:「怎麼又是望子成龍的家長累事?」她想起了剛剛才出院的一個華裔青年,本來是醫科學生,他因為承受不了功課和家人的壓力,屢次想自尋了結生命,所以被送到精神專科部門治療。經過一連串的心理輔導、抗抑鬱藥物和小組互動的療癒過程,病情總算穩定下來
Thumbnail
瞭解自己的盲點並釋放心中的痛苦,幫助自己從受害者狀態解脫出來。通過改變自己,實現家庭的和諧與家人的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寡婦在丈夫去世後,收到一封商店函件,提到去年丈夫曾出售給他們一件重要物品,並囑咐待夫人身後再將物品購回。她懷著疑惑與好奇,踏上了揭開這個謎團的旅程。
Thumbnail
溫尼考特提出的過渡現象對心理師在工作中遭到攻擊後的情緒安穩具有重要影響。這篇文章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和溫尼考特理論,探討了過渡客體對個案的心理作用和心理師的支持作用,呈現了一個充滿情感的專業關係。同時,也從孤獨的角度探討了心理師與個案之間的互動對於雙方的影響,帶給讀者思考和反思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