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面對認識但又不能說熟的朋友、親戚,要提出邀約總是讓人猶豫的,偶而我也會陷入這種思考中。覺得萬一被拒絕了那不是挺丟臉的,但若沒有好好表達怎麼能傳遞心意呢?不過當然也有即使表達了,對方覺得是在說場面話的狀況。
關係裡有著人際距離,有些人的距離可以近一些,有些人則是會遠一些,然而這個衡量準則,可以說是磁場頻率或者是緣分,或許有所謂的命中注定和氣味相投,所以才會某些人能成為伴侶、朋友,某些人只是認識的人或陌生人。
我求學時期有一個女性朋友,一開始我們是很靠近的,一個人住外面的我常常找她聊天,她是個活潑的人,然或許是太靠近,當我需要自己空間或想躲在自己世界時,她總是很有想法希望我照著她的方式做,某個時候我想默默的拉開一些距離,反而出現關係裡的你追我逃模式,或許是當時的我難以負荷吧,我選擇了中斷這段友誼。
我是個感覺敏感的人,很多時候感覺與情緒會先出現,但我卻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在透過心理諮商梳理自己後,發現原來我不喜歡跟他人太過疏離,但卻也不喜歡過於靠近,當界線變得模糊太靠近,對我來說是有壓迫的,或許可以回溯到我的母親也是常常用自己期待來指責我的類型。
在關係裡當自己都不瞭解自己,無法好好跟對方表達和說明自己感受時,可能是兩個人都受傷的,因為對方可能沒意識到為何要突然拉開距離,這也可能勾起過去被拋棄、關係單方結束的創傷,而讓這段距離引發更多的情緒。每個受傷的背後,當藏著過去的自己,每個防衛抗拒武裝,都是為了保護那曾受傷的自己。表面總是雲淡風輕,越靠近卻也卻容易觸碰到過去的傷痕。
從現在回想起那曾經的友誼,或許我們沒有誰對或不對,只是我們走在不同的人生體會裡,那時候的我還不懂怎麼用語言好好跟對方表達自己。學習心理諮商也在從關係中學習,只有更深入探究自己,才能將這些感覺與情緒轉譯為文字,讓對方能理解你。
心理師的工作免不了一定會沾染上了個案的情緒,需要給自己沉靜的空間清理身上負荷的感受,故事可能在我的心裡發酵,時而心疼,時而成長。這些獨特的生命故事,讓我感同身受、從他人的人生有所體會,此時此刻的陪伴,彼此生命的交會,每個故事都在讓我更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學習溫柔以待。
謝謝你,是和我如此不同的人,謝謝曾經相遇的一切,沒有對或不對,只是我們都在尋找,自己最喜歡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