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困難的地方,我們開始心理治療│《僵局與詮釋》書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英國克萊恩學派的大將赫伯特‧羅森費爾德 (Herbert A. Rosenfeld) 的《僵局與詮釋》一書,是我當年醫院實習期間的參考讀物之一,因為在病房或治療中心工作的,就有不少是被診斷為邊緣性人格或精神病 (思覺失調及雙相情緒障礙症) 的個案。

多年後再讀一遍,我仍須誠實說:「這本書不容易讀!」

Rosenfeld 試圖去描述的是精神病人──以及每個人隱藏至深的精神病性質──的移情裡,那些被他稱為「摧毀式自戀」(destructive narcissism) 的機制與動力。

這對大部份沒有相關臨床經驗的人來說,單純要從文字去構想,可能只能來一場有趣的白日夢。

而對於臨床工作者而言,我認為面對的困難亦不少,因為我們身上背負著治療的責任,書再難也得認真讀。首先是要接受 Rosenfeld 對精神病患者的內在世界的構想,然後使用他的語言(即克萊恩的「投射-認同」) 去理解治療的過程,試著用這套方式去跟病患工作,在他們還願意留下來治療的情況下,再回頭比較與驗收,繼續匍匐前進。

不過,結論說在前──其實我認為無需理會讀不讀得懂、讀者也無需硬吞那些學派語言,重要的是感受到 Rosenfeld 面對困難個案時的態度,就完全值回書價了:「病患總是試圖溝通他想法,因此我盡量以開放的態度面對他們,並渴望這開放的態度能使病患繼續想跟我溝通。」(24)

Rosenfeld 決不把精神疾病單純歸因於腦袋或天生的缺陷,以便訴諸藥物治療,他堅持這裡有個混亂的幼年心智努力在表達自己,而精神分析治療是能夠藉由理解精神病人,日復一日地詮釋出他們內心的運作,直到他們能夠內攝治療師更為健康的人格與思考功能,繼而告別精神的困擾。

總是保持對困難病患的興趣,以開放態度去理解他們的內心,我相信這是任何一個治療學派都會推崇的價值。
raw-image

接下來,我試圖為那些打算投身無涯學海的讀者引個路。既然 Rosenfeld 從最困難的精神病人入手,我認為有效閱讀並理解本書脈絡的方法,就是從最理論性艱澀與冗長的章節,即作為回顧的附錄一〈精神分析對精神病狀態的治療〉開始。

Rosenfeld 文初就問道:「(治療師)是因為不了解精神病患,而改變精神分析治療方式,還是因為他相信他對精神病患的心理病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此理解帶來技巧上的改變。」(337)

為何他要這樣問?因為精神分析最代表性的治療方式就是「移情分析」,因此,當一些治療師決定改變傳統精神分析治療方式時,在說的是「這群病人無法對治療師產生移情」。

Rosenfeld 認為「無法移情」是不了解精神病患的表現 (其實在暗婊佛洛伊德),相反,他認為精神病患是可以和治療師形成移情關係的,即使這個移情不太穩定 (Federn)、需要先詮釋自戀才能發展起來 (Abraham)、或不詮釋它而改為去共演它 (Clark)。(344-45)

這些分析師因著「對精神病患的心理病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各自發展出修正的治療技巧,如拋棄自由聯想和分析阻抗 (Federn)、要仿製早年全能魔幻的母嬰接納式關係 (Fromm-Reichmann)、強調「治療共生」而先放下口語的移情詮釋 (Searles)。(355-362)

經過對不同學者落落長的文獻回顧,Rosenfeld 其實最後還是一個重點:回到英國克萊恩派別對精神病患的治療觀 (這邊則有點暗婊 Winnicott 不再堅持克萊恩的觀點)。換言之,他認為治療師能夠用語言詮釋,來處理「精神病式移情」──主/客體的混淆、強烈的投射-認同、惡性自戀下的全能控制與極度嫉羨的攻擊……

在修辭上,Rosenfeld 當然是寫「Segal、Bion 和 Rosenfeld 強調分析師不需要改變態度,只要在技巧上稍做修改即可」(374),但我藉由 Rosenfeld 對他老師的「克萊恩情結」著手,唸完全書後的感受是:

這些修改其實只是針對個別個案的技術性微調,而非那種至關重要的「原則性問題」、或實在意義上的「技術性改變」。
因此,我認為 Rosenfeld 真正想要強調的是:正正由於對精神病患的心理病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所以我們才「無需改變」克萊恩式的分析工作態度!!

從上述觀點出發,回頭唸第三至四部份的「自戀」及「投射-認同」的臨床資料,我希望讀者會更知悉 Rosenfeld 治療精神病患的技術立場、記得這只是諸多介入方法中的一種、釐清使用它的原由、以及能夠對一些修辭所造成的困惑 (好比,為何 Rosenfeld 強調治療是個雙向的歷程,但許多時候他詮釋起來又這麼單向?) 擁有一種後設的理解。

抑或者是說,Rosenfeld 不自覺中早改變了舊有的治療態度,反倒是在技巧上依舊克萊恩?這便交給讀者自行定奪囉。

最後,「心靈工坊」出版商在 3月至 4月12日期間,舉行【分析與治療】主題書展,而我有幸擔任首位客座店長!我為讀者整理出一條打開視野的閱讀路徑,也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旅程,還不快跟我一起把書櫃塞爆?

【店長選書】蘇俊濠(哈理斯 Harris):從嚴格到彈性,打開暢遊精神分析的心眼


本文同步發表於作者臉書「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沙龍
1.3K會員
180內容數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2025/04/15
心理師反思人類心理演化的不完美,探討童年經驗對人格發展的影響,並以依戀理論解釋心理治療的長遠效益。文章結合生物演化、發展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的觀點,闡述人類心理的脆弱與韌性,以及情感經驗在生命意義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15
心理師反思人類心理演化的不完美,探討童年經驗對人格發展的影響,並以依戀理論解釋心理治療的長遠效益。文章結合生物演化、發展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的觀點,闡述人類心理的脆弱與韌性,以及情感經驗在生命意義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24
藉由動畫《吉伊卡哇》與《風之谷》的對比,探討吉伊卡哇的世界觀,以及角色在「夠好的環境」中如何面對挫折與成長,並分析友誼在克服創傷與個體差異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24
藉由動畫《吉伊卡哇》與《風之谷》的對比,探討吉伊卡哇的世界觀,以及角色在「夠好的環境」中如何面對挫折與成長,並分析友誼在克服創傷與個體差異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09
《風之谷》不只是一部動畫電影,更像是人類心靈的地圖。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將腐海比喻為創傷後的心靈缺陷,王蟲則為心理防衛機制。各種簡化的療癒方法如同火與槍,難以治本。真正的療癒在於與創傷共存,在「假我」的防衛下,尋找到「真我」的重新萌芽。
Thumbnail
2025/03/09
《風之谷》不只是一部動畫電影,更像是人類心靈的地圖。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將腐海比喻為創傷後的心靈缺陷,王蟲則為心理防衛機制。各種簡化的療癒方法如同火與槍,難以治本。真正的療癒在於與創傷共存,在「假我」的防衛下,尋找到「真我」的重新萌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 修復人們對其自我理想的認知 只可惜,純粹理解痛苦和給予愛的支持,並不能帶來療效,只有一再的安慰──許多治療師誤解或小看了Kohut這位「自體心理學始祖」,正在於把他的學說簡化做「給同理心」的操作──因為我們不是去理解意識的痛,而是那個潛意識的痛,這個痛,是由擘開於自我與「理想的情人-理想的自
Thumbnail
“ 修復人們對其自我理想的認知 只可惜,純粹理解痛苦和給予愛的支持,並不能帶來療效,只有一再的安慰──許多治療師誤解或小看了Kohut這位「自體心理學始祖」,正在於把他的學說簡化做「給同理心」的操作──因為我們不是去理解意識的痛,而是那個潛意識的痛,這個痛,是由擘開於自我與「理想的情人-理想的自
Thumbnail
作者 凱瑟琳‧吉爾迪娜 滿懷抱負,期待自己能帶著滿滿的心理學知識來「治癒」病患;沒料到接二連三的病患 就讓她備感挫折。凱瑟琳逐漸明白,做為一名臨床心理師,與其期望自己能治癒病患,不如說是陪伴個案認知到問題,並引領他們理解自己;直到他們願意自發性的面對並解決內在問題。
Thumbnail
作者 凱瑟琳‧吉爾迪娜 滿懷抱負,期待自己能帶著滿滿的心理學知識來「治癒」病患;沒料到接二連三的病患 就讓她備感挫折。凱瑟琳逐漸明白,做為一名臨床心理師,與其期望自己能治癒病患,不如說是陪伴個案認知到問題,並引領他們理解自己;直到他們願意自發性的面對並解決內在問題。
Thumbnail
這次文章要分享的是「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第五堂課的重點筆記與心得。 這次的筆記中,會提到諮商師在與創傷個案工作時,可能發生的歷程會是什麼,幫助大家更了解針對創傷議題的心理治療過程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這次文章要分享的是「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第五堂課的重點筆記與心得。 這次的筆記中,會提到諮商師在與創傷個案工作時,可能發生的歷程會是什麼,幫助大家更了解針對創傷議題的心理治療過程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p.94 ●對情感關係的完整體驗   心理治療含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應該這樣說:心理治療乃是案主的一種學習—學習接納另一個人的積極感覺,完整且自由地接納,而不帶恐懼。這種現象並不盡然會清楚地發生於每一個個案上。   p.95 案主讓治療者帶著溫暖的興趣一起進入她的生活之中,這一點
Thumbnail
p.94 ●對情感關係的完整體驗   心理治療含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應該這樣說:心理治療乃是案主的一種學習—學習接納另一個人的積極感覺,完整且自由地接納,而不帶恐懼。這種現象並不盡然會清楚地發生於每一個個案上。   p.95 案主讓治療者帶著溫暖的興趣一起進入她的生活之中,這一點
Thumbnail
最近這幾天,我一直在研究如何自我療癒身心的狀況。看了幾本書,也聽了幾個心理師的演說,還有心理諮商師的書,以及身心靈方面的書。當然,裡頭也有些特別怪力亂神,或是涉及前世的,這我就比較不走這塊。 今天我發現這些療癒方法,其實可以歸納出一套有系統的自我療癒技術。
Thumbnail
最近這幾天,我一直在研究如何自我療癒身心的狀況。看了幾本書,也聽了幾個心理師的演說,還有心理諮商師的書,以及身心靈方面的書。當然,裡頭也有些特別怪力亂神,或是涉及前世的,這我就比較不走這塊。 今天我發現這些療癒方法,其實可以歸納出一套有系統的自我療癒技術。
Thumbnail
溫尼考特提出的過渡現象對心理師在工作中遭到攻擊後的情緒安穩具有重要影響。這篇文章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和溫尼考特理論,探討了過渡客體對個案的心理作用和心理師的支持作用,呈現了一個充滿情感的專業關係。同時,也從孤獨的角度探討了心理師與個案之間的互動對於雙方的影響,帶給讀者思考和反思的空間。
Thumbnail
溫尼考特提出的過渡現象對心理師在工作中遭到攻擊後的情緒安穩具有重要影響。這篇文章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和溫尼考特理論,探討了過渡客體對個案的心理作用和心理師的支持作用,呈現了一個充滿情感的專業關係。同時,也從孤獨的角度探討了心理師與個案之間的互動對於雙方的影響,帶給讀者思考和反思的空間。
Thumbnail
在心靈治療的領域中,治療師與客人之間的互動是一個微妙且深刻的過程。治療師不僅是引導者,也是旁觀者,他們見證著客人內心世界的變化與成長。然而,當客人因為自身的盲目而無法接受或理解治療過程中的指導時,治療師可能會感到挫折甚至生氣。
Thumbnail
在心靈治療的領域中,治療師與客人之間的互動是一個微妙且深刻的過程。治療師不僅是引導者,也是旁觀者,他們見證著客人內心世界的變化與成長。然而,當客人因為自身的盲目而無法接受或理解治療過程中的指導時,治療師可能會感到挫折甚至生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