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文章/如何像現象學家一樣思考?(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3. 審查純粹意識(Examining pure consciousness)


做完現象學還原後,所有非原始經驗的事物都被擱置一旁,那還有什麼值得我們去思考呢?其實還是很多。還原並不會完全剝離世界,只留下自我的思想和觀念(如同柏克萊等唯心主義者想像的那樣)。相反地,通過現象學還原,我們不僅可以重新發現自身做為「有意識的存在」,更能夠發現「整個世界」——這個被理解為與我們的經驗具有先驗相關性的世界,意即,作為一個現象的世界,而不是作為某種完全獨立於主體的外在環境。

正如胡塞爾所說:「當持續執行現象學還原時,留給我們的是開放而無盡的純粹意識,以及和其相連的意義世界,純粹意指的世界。(when phenomenological reduction is consistently executed, there is left us … the openly endless life of pure consciousness and, as its correlate … the meant world, purely as meant.)」一旦我們將研究限制在這個層面——並且保持嚴謹、捨去無根據的假設——我們會發現各式各樣的純粹經驗,這些經驗常常被自然態度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但我們現在可以更清楚地檢視它們。

重要的是,我們真正在研究的不僅僅是作為獨立思考者的我們自己,也不是與我們的經驗分離的世界,而是兩者之間的聯繫。通過還原來思考我們自己是一種激進的內省,它同時揭示了我們如何總是超越自己去參與一個世界,而這個世界反過來又將自己交給我們的意識。通過拋開思想和現實相互獨立的問題,還原為我們開闢了一個廣闊的、全新的可能領域,讓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關聯性來探索這兩個主題。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不經驗到這個我時時存在的世界,我就無法真的經驗自己——而如果不思考我的感知和意識是如何和這個世界相互作用,我就無法探索世界。現象學的還原不是將兩者分開,而是讓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清楚地看到我們是如何不斷地與我們周圍的一切聯繫在一起。

通過這些關聯性來思考,可以讓我們以自然態度永遠不會想到的方式來思考自己。它讓我們不僅可以思考看到一棵樹時發生了什麼,還可以思考看到一棵樹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關鍵是,一旦進行了還原,我們就能以這種獨特的方式重新檢驗經驗的不同方面,獲得關於自身和世界的新見解。

還原只是開始——即便我們完成這一點,還有很多後續的工作讓我們能夠仔細地描述經驗中真正發生的事情。如果我想從現象學還原中理解一棵樹對我真正意味著什麼,我必須真的走出去,以各種方式經驗一棵樹:看它、摸它、背靠著它坐著閱讀一本好書。只有盡可能嚴謹準確地描述所有這些經驗,我才能開始理解日常生活的真正含義——而這只是我整個人生的一小部分。但是進行還原是讓這項工作得以完成的最根本原因,因此,即使前面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還原也是重新了解我們自己的重要起點。

摘錄重點——如何像一個現象學家一樣思考


1. 思想和現實的主客觀問題是一個古老的哲學命題。然而,為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進行更有益的思考,或許我們應當擱置這個長期存在的哲學問題。

2. 現象學是關於你如何經驗世界的哲學。目標很簡單:只看經驗的本質。

3. 現象學還原要求十分嚴謹。為了真正了解經驗的本質,你必須仔細而緩慢地思考,做現象學需要時間和專注。

4. 注意自然態度(natural attitude)。為了使你的日常生活順利進行,你對你的經驗做了哪些未考證的認知假設?這些假設構成了你的自然態度。

5. 暫停你的主觀判斷。現在盡你所能拋開你的自然態度,以便獲得不受日常偏見所干擾的、純粹的經驗。這被稱為「懸而不論(epoché)」。

6. 審查純粹意識。一旦你擺脫了自然態度,剩下的就是存在的本質。這是現象學才真正開始的地方。

現象學的重要性是什麼?



現象學還原與生活世界

現象學這種思考心靈與現實意義關係的方式,是否意味著我們應該一直生活在「懸而不論」中,或者否定任何客觀世界存在的想法?當然不是!正如胡塞爾自己指出的那樣——那是不可能的。我們生活在各種各樣的觀點中,現象學的觀點只是其中一種。就像(借用胡塞爾的例子)植物學家必須偶爾放棄她仔細分析玫瑰生物學的科學態度,轉而採取藝術態度來欣賞花朵的美麗一樣,即使是最有經驗的現象學家也不能永遠停留在現象學的態度上。

其次,這種嘗試違背了現象學的最初目的:即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我們的日常經驗。我們正在研究的這個「還原的世界」——也就是原初的經驗世界——同時也是我們每天以自然態度生活的世界。為了強調世界與生活經驗糾纏難分的關係,胡塞爾將這種與我們緊密連結的經驗世界稱為 Lebenswelt(德文原意是”Life world”)。歸根究底,現象學還原幫助我們理解的正是這個生活世界——即使這種「不自然的態度」將會將我們帶到日常經驗之外,它最終仍然會把我們帶回來,使我們得以將從思考事物中獲得的哲學洞察力應用到我們每天的生活之中。

現象學還原的應用

透過現象學還原來約束我們的思維,我們將獲得一個平時被我們忽視的生活視角(或者更確切地說,數個不同的視角)。然後我們可以使用這個視角來解鎖對生活世界其他領域的新見解。想知道更多關於我們如何經驗音樂,或各種類型的旋律和節奏在經驗中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練習還原並專注於聽覺和藝術欣賞所涉及的現象。想知道為什麼人們可能不同意一個困難的道德困境,比如撒謊是否可以原諒?戴上你的現象學眼鏡,將目光轉向我們的價值觀體驗,尤其是處於危難的道德價值觀。

現象學的好處能延伸到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其他主題,從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到身體愉悅和痛苦的體驗,甚至到我們的職業生涯(不僅僅是哲學家!)。如果你想將現象學還原的見解用於商業環境,可以參考丹麥的顧問公司ReD Associates。根據ReD的說法,現象學思維可以成為規劃商業戰略的有用工具——例如,一家公司要為新玩具做一系列的宣傳,它可以從現象學的角度研究孩子們的遊戲方式,找出哪些特徵可能對愛玩玩具的孩子們特別重要。

同樣,在醫療保健方面,護理師和其他醫療工作者可以採用現象學視角來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治療經驗,這既可以緩解患者的恐懼,又可以改善醫療結果。在談到動物的人道待遇時,Temple Grandin等人甚至採用現象學方法來了解牲畜在農場和屠宰場等地方的經驗方式,由此產生的見解最終促使了這些農場做出改變,減少了動物的痛苦。從ReD等企業到醫護再到動物權利倡導者,人們其實廣泛使用了從現象學方法中得出的見解,來試圖理解和應對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後,現象學還原是一種工具,能夠幫助我們以新穎的方式思考我們的日常生活。誠然,如果胡塞爾和上個世紀的其他現象學家是對的,那麼它會是一種哲學家不可或缺的思維方式——好讓我們得以繞過心靈與現實這一難題,真正開始從事哲學思考。但如我們所見,現象學還原在日常的運用也饒富成果和影響力。歸根結底,無論是做哲學還是過平常的生活,將日常中沒有尚未驗證的假設和猜測都先懸而不論,都是一種了解本真經驗的有用方法。從還原開始,我們將得以實現現象學最重要的目標:回歸事物本身!


原文參見:https://psyche.co/guides/how-to-do-the-phenomenological-reduction-with-edmund-husserl?fbclid=IwAR0g0zYwVzh0vEpZCLtI6b03TDCYpVCW4Tz1ux2sDl70p985muM679kaTt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莊逸心的沙龍
9會員
9內容數
莊逸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26
(文長四千字而且還沒寫完慎入)   荒原出版到2022恰逢百年,九歌趁勢發表了一本新譯的艾略特詩選,黃國彬甚至在今年因此獲得了梁實秋翻譯大獎。然而光是翻了博客來的序以及第一首試閱,我就已覺此書慘不忍睹,心中瞬間湧上一股荒謬與悲傷。   為什麼?為什麼過了100年台灣對於英詩的了解與翻譯成就仍然這麼低
Thumbnail
2023/06/26
(文長四千字而且還沒寫完慎入)   荒原出版到2022恰逢百年,九歌趁勢發表了一本新譯的艾略特詩選,黃國彬甚至在今年因此獲得了梁實秋翻譯大獎。然而光是翻了博客來的序以及第一首試閱,我就已覺此書慘不忍睹,心中瞬間湧上一股荒謬與悲傷。   為什麼?為什麼過了100年台灣對於英詩的了解與翻譯成就仍然這麼低
Thumbnail
2023/05/06
符號召喚過往,同時又成為擋住現在與過去之間的物質,使兩者成為對立。也因此,找尋的時間不光是一種對符號的重新學習,同時也是一種失去——我們對時間的學習永遠建立在失去之上。
Thumbnail
2023/05/06
符號召喚過往,同時又成為擋住現在與過去之間的物質,使兩者成為對立。也因此,找尋的時間不光是一種對符號的重新學習,同時也是一種失去——我們對時間的學習永遠建立在失去之上。
Thumbnail
2023/03/31
學習實踐胡賽爾所說的「現象學還原」,是否可以讓我們得到一種更獨特的、豐富的世界觀?從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到身體上愉悅或痛苦的感受;從改變商業戰術到提高醫療成果和減輕病患的恐懼,現象學呼籲我們專注在經驗的意義與價值上,使我們得以在不同的層次理解我們自身,以及我們所處的世界。
Thumbnail
2023/03/31
學習實踐胡賽爾所說的「現象學還原」,是否可以讓我們得到一種更獨特的、豐富的世界觀?從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到身體上愉悅或痛苦的感受;從改變商業戰術到提高醫療成果和減輕病患的恐懼,現象學呼籲我們專注在經驗的意義與價值上,使我們得以在不同的層次理解我們自身,以及我們所處的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你所看到的東西不具意義。不管是你對你房間東西的想法,或者你對你媽的想法,你對你小孩的想法,你對你伴侶的想法,對金錢的想法等等,你對任何事情的想法、顯示給你看的那些東西,都不具任何意義。 不管是你媽,你的金錢,你的誰,誰說了什麼,全部都是不具任何意義。所以它才會說這是一個關鍵性的關鍵
Thumbnail
你所看到的東西不具意義。不管是你對你房間東西的想法,或者你對你媽的想法,你對你小孩的想法,你對你伴侶的想法,對金錢的想法等等,你對任何事情的想法、顯示給你看的那些東西,都不具任何意義。 不管是你媽,你的金錢,你的誰,誰說了什麼,全部都是不具任何意義。所以它才會說這是一個關鍵性的關鍵
Thumbnail
理性生活是什麼樣的理性?情緒是思考下的產物!?有興趣的話不妨閱讀這一篇文章吧!
Thumbnail
理性生活是什麼樣的理性?情緒是思考下的產物!?有興趣的話不妨閱讀這一篇文章吧!
Thumbnail
我們的存在是無限、永恆和無所不在的。 我們的存在不受任何條件、限制或形式的限制。 它是一種純粹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概念、信仰或道德觀念。     
Thumbnail
我們的存在是無限、永恆和無所不在的。 我們的存在不受任何條件、限制或形式的限制。 它是一種純粹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概念、信仰或道德觀念。     
Thumbnail
真實與虛幻的意識經驗:內在的統一性 現在,當我們陷入習慣模式,感到壓縮並開始受苦時,我們自然不希望停留在這樣的狀態。然而,許多靈性工具和教義旨在讓我們釋放、脫離自我構造,卻使事情變得更加困難。這些工具和教義往往呈現出極度二元的觀點。它們告訴我們:「這就是你,你觀察事物,評估它們的真實性或虛幻性
Thumbnail
真實與虛幻的意識經驗:內在的統一性 現在,當我們陷入習慣模式,感到壓縮並開始受苦時,我們自然不希望停留在這樣的狀態。然而,許多靈性工具和教義旨在讓我們釋放、脫離自我構造,卻使事情變得更加困難。這些工具和教義往往呈現出極度二元的觀點。它們告訴我們:「這就是你,你觀察事物,評估它們的真實性或虛幻性
Thumbnail
超越自我:體驗真實與覺知之旅 在思維中,我們常常以為意識必須有一個實體存在,我們被條件化以相信某個意識的主體永遠存在且有意識。然而,直接觀察顯示這是一個謬誤。確實存在著意識,但那意識的主體並非一個「我」。因此,讓我們在此處停下來,因為要超越意識的邊緣需要我們具備安靜、寧靜的能力。當我們停在邊緣時,我
Thumbnail
超越自我:體驗真實與覺知之旅 在思維中,我們常常以為意識必須有一個實體存在,我們被條件化以相信某個意識的主體永遠存在且有意識。然而,直接觀察顯示這是一個謬誤。確實存在著意識,但那意識的主體並非一個「我」。因此,讓我們在此處停下來,因為要超越意識的邊緣需要我們具備安靜、寧靜的能力。當我們停在邊緣時,我
Thumbnail
歸根究底,現象學還原幫助我們理解的正是這個生活世界——即使這種「不自然的態度」將會將我們帶到日常經驗之外,它最終仍然會把我們帶回來,使我們得以將從思考事物中獲得的哲學洞察力應用到我們每天的生活之中。
Thumbnail
歸根究底,現象學還原幫助我們理解的正是這個生活世界——即使這種「不自然的態度」將會將我們帶到日常經驗之外,它最終仍然會把我們帶回來,使我們得以將從思考事物中獲得的哲學洞察力應用到我們每天的生活之中。
Thumbnail
前幾天發文開放大家點菜,發現很多人很想要知道要如何感受「能量」這件事。 然而這並不是一個你需要學會的事情,這件事你「本來就會」。要體會本來就會這件事反而才是最難的,如果我們本來就會,那是甚麼阻擋了我們? 是我們的判斷跟思考。這個社會訓練要用「常識」跟「知識」來理解一切,我們長期受到這樣的訓練,自然而
Thumbnail
前幾天發文開放大家點菜,發現很多人很想要知道要如何感受「能量」這件事。 然而這並不是一個你需要學會的事情,這件事你「本來就會」。要體會本來就會這件事反而才是最難的,如果我們本來就會,那是甚麼阻擋了我們? 是我們的判斷跟思考。這個社會訓練要用「常識」跟「知識」來理解一切,我們長期受到這樣的訓練,自然而
Thumbnail
無為而無不為 我真正想要說明的,如大家所不能想像地,即: 無為而無不為。 自然,它包容一切,萬「有」。 其實,這只是我們的想法,對自然本身來說: 自然,一切在「進行」中,而且是以自然之方式。 或自然中,連自然一詞亦無。即: 一切存在,並在進行中,它不止,不止⋯⋯
Thumbnail
無為而無不為 我真正想要說明的,如大家所不能想像地,即: 無為而無不為。 自然,它包容一切,萬「有」。 其實,這只是我們的想法,對自然本身來說: 自然,一切在「進行」中,而且是以自然之方式。 或自然中,連自然一詞亦無。即: 一切存在,並在進行中,它不止,不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