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盛實驗│Ep5. 先將耳朵關起來三個月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這篇是分享給:倘若你跟我一樣,讓自己感到最快樂的事就是不用上班啊!

然後你又很恰巧跟我一樣,身邊圍繞著較多老舊傳統思維,認為不上班就是大逆不道(哈哈!言重了!)諸如此類的恐懼思維的人,那麼這篇的分享或許會滿適合你的;

而如果你身邊是充滿愛與支持的人,那麼我也真心的為你感到開心~你不用經歷這個遊戲關卡,這篇你就當作一個看別人玩他們的人生遊戲的視角閱讀吧!


在2016年我從最後一份工作離職後,起初在不上班的前幾年,我偶爾還是會被集體意識的沖刷下動搖自己,

所謂的集體意識不外乎就是,當我走到哪或逢年過節,我的親朋好友就會問:「在哪上班呀?從事什麼工作呀?薪水多少呀?公司福利呢?」

但說來也很有趣,我觀察到這個社會很多人似乎沒了工作、金錢這些話題,似乎人生就沒有其他事情可以拿來當話題。

起初我會很不好意思的回覆:「喔~我沒在上班」,我遇見滿多我的長輩此時就會眉頭一皺,有些更熱心的長輩甚至會開始進一步思維教育,

如果進一步了解到你是:「我沒在上班,並且也不打算上班。」

那麼接下來你將會聽到一系列精彩的舊思維話劇演出,如果你很好奇那會是什麼樣的劇本,你可以等一下去跟家裡長輩說你決定離職並且這輩子不再工作了!

當然我很誠心的願你能夠聽到你的長輩有別出心裁的回覆,例如:太好啦!人生就該如此!

回到正題,在我周遭長輩、親朋好友的照三餐問候,起初意志力還很薄弱的我時常想著:還是乾脆去找工作重回職場?

但好險在當時我有一個學習夥伴的支撐,所以每當又萌生這樣的想法,看見她為了夢想而努力,我就又能夠轉念繼續從事手邊的研究。

(在此有個小小不負責建議: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個意志力不太堅定,但想堅定的體驗看看不工作的生活,找個人一起或許會更容易幫助你堅定意志喔!)


把耳朵關起來三個月就好!

曾經我聽過靈性教練 Ruowen Huang 分享一個說法:你只需要忍耐三個月!把耳朵關起來三個月就好!因為嚴格說起來,人大約21天就能夠養成一個習慣,久一點三個月吧!你周圍的人也就會漸漸習慣你的行為了。

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大概也如此,從起初每幾天就會聽到周圍人們問你為什麼不去工作,漸漸地一個禮拜,一個月一次。如果在你的生活環境中有那種堅毅的長輩或者朋友,那麼大概就六個月到一年吧!


如果你覺得你可能熬不了三個月的親朋好友關心轟炸,最後可能會因為為了要封住家人的嘴默默的重返職場,那麼接下來我可以分享一個滿有趣的看戲視角,

在這期間我觀察到,那些會對於你不上班這件事天崩地裂,甚至開始積極的想要思維教育你的人,你可以觀察看看他們現在的生活,至少我觀察至今,他們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我想體驗的。

但倘若他們現在的生活,你好像滿想體驗的,那麼,你也可以打從心裡感到好奇的詢問他們:為什麼工作讓你如此愉快與嚮往?

而你如果夠出戲的話,你也會觀察到,那些嘗試思維教育你的人們,更多的只是想說給他們自己聽而已,

或許是他們其實內在也很不想做現在做的工作,但礙於眾多心理障礙無法帥氣離開,所以必須得藉由表面上是說給別人聽但其實是在說服自己上班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而此時的你聽到有了反應,很大可能只是因為你現階段內在的狀態還不夠穩定,所以不小心與這樣的聲音產生共鳴了,但嚴格說起來,他們跟你說什麼,可以完全是跟你無關的。


在我不上班的這幾年,曾經有個朋友問我:「你這樣不上班...不好吧?是人都要上班啊!不上班很無聊欸,哪生來這麼多事情可以做?」

我回覆:「先撇除不上班會很無聊這件事好了,我更好奇的是...所以你很喜歡上班喔?」

他告訴我:「為了生存啊!不上班你要喝空氣喔?」

我問:「所以倘若你總能在當你需要你就有能力能夠生出來的足夠金錢,那麼你還會上班嗎?」

他說:「不會啊!誰喜歡工作啊!」

我:「那既然你自己也不喜歡上班,那為什麼還要叫別人去做連你自己也不喜歡的事.....」

當時我朋友吱吱嗚嗚也回答不出來,但時常我觀察到大部分會糾結於為什麼你不去工作?人怎麼可以不工作的人,他們一輩子都在藉由「工作」得到收入,而更多的是,他們無法想像不工作要如何生存,哪裡來的收入?這樣的限制性思維。

這邊我並不是要批判他們,因為我人生至今大半輩子也曾陷入這樣的限制性思維,我當時也真的完全不知道我到底要怎麼跳出這樣的迴圈裡面。


所以當你知道那些會猛關心你工作(收入)狀態的人,完全只是出自於他們自身恐懼的投射,此時你便可以保持內在的清醒繼續做你自己想做的事不受干擾。

但倘若你跟我一樣起初很容易附和了他們的思維,或者你潛意識其實認同了他們「人怎麼可以不工作」諸如此類的信念,那麼此時你內心難免會有點小小情緒。

不過請不要氣餒~在你意識到每當有人問你這類的問題,你都會有點情緒時,那麼,這是一個很好的察覺的切入點,你可以藉由自我對話、寫日記、冥想或者請一個很會提問問題的旁觀者來扮演問你問題的角色都行,進一步去挖掘你情緒背後的根源是什麼?

有時候你會發現,這些讓你感到有情緒的問話,其實只是因為自己無形當中「認同」了這樣的集體信念。這時候,當你將這個信念的邏輯思維想透,恭喜你!對你無益的信念就瓦解了一半了!

因為心智小我運作的邏輯是:如果你將一個信念(例如:我不值得、我不配擁有等等)想透徹到一個連你自己也覺得沒道理的程度,

那麼你的心智小我自然也會覺得還繼續相信它的我好像有點蠢...?而小我是個最喜歡感到自己很聰明的存有了,所以這麼聰明的自己怎可以繼續抓著這麼蠢又沒邏輯的信念不放!?


而當你在進一步挖掘這些限制性信念時,這類型基於恐懼的信念,小我因為深信不疑,會希望你不要想透它們,所以總會在腦海裡浮現一些讓你能夠分心不去想透它們的念頭。

如果此時你真心受夠了被這些基於恐懼與匱乏的信念騷擾,那麼你就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好好揪住它將它們想透;

如果你還沒受夠,此時你的心智小我可能會浮出一個雞排的畫面,你就會被帶走了~啊!不然我等下去買個雞排吃好了啦!


如果上述你不太了解我在說什麼,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

曾經我覺得「只能藉由工作來獲得金錢」、「人必須得工作」等等信念,所以每當我的父母問我:「你什麼時候要去找工作?」,我就會感到有些煩躁。

某天我決定好好的挖掘我的情緒來源,才發現我生氣的是理智上也認為這些信念有點荒謬,但更荒謬的是我還是默默認同了,所以我其實氣的是自己甩不掉這些荒謬信念。

然後我開始去觀察那些自由工作者、任何不是藉由上班獲得收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能夠獲得收入的人,任何我會很樂意體驗的人我都去觀察,

漸漸地,我發現當自己關注什麼,宇宙就會為你吸引更多你所關注的,我自己也漸漸開始能夠體驗到:

「基於造物者不會創造出沒有價值的萬物原則下,所以只要你活著的一天,你就有最基本的"你存在"這個價值,那麼宇宙就會無條件支持你活下去」。


文章的最後,還是回歸到:外在實相是你內在的投射,如果你對於外在感到有情緒,這會是個很好的機會點去挖掘,

如果你沒有情緒(基本上若沒有情緒通常就會直接忽略完全不會放在心上),那麼這就是對方自己內在狀態的投射,他們其實只是在演一齣給自己看的戲,幫助自己能夠「看見」自己的限制性信念。


最後,祝福各位都能活出最高興奮的自己 ❤

感謝你的閱讀,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訂閱追蹤。

若以上的內容與觀點有疏漏或者與你的認知解讀有不同也請多多包涵,選擇讓你感到最舒服的觀點才是最重要的 : )

如果你喜歡我所分享的文章想給予我能量回饋或者想支持我持續無憂無慮的創作,歡迎大家隨喜打賞,感恩,祝福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ntern Human 的沙龍
151會員
116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沙龍,平台主要紀錄我致力於身心靈領域至今所體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分享我的洞見,將這些豐沛的思想轉化為文字創作。
Intern Human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06
大約從2020年左右開始吧!我意識到我越來越難以「理解」我的生命到底正在發生什麼,生命越來越「無法被我預料與掌控」,我觀察到,當我開始不執著定義每件事的發生,才正是讓靈魂可以大展身手的好時機,這促使生命在無形當中少了許多「阻力」,讓事情的發展得以用對靈魂而言,最好的方式進展來發揮。
Thumbnail
2023/10/06
大約從2020年左右開始吧!我意識到我越來越難以「理解」我的生命到底正在發生什麼,生命越來越「無法被我預料與掌控」,我觀察到,當我開始不執著定義每件事的發生,才正是讓靈魂可以大展身手的好時機,這促使生命在無形當中少了許多「阻力」,讓事情的發展得以用對靈魂而言,最好的方式進展來發揮。
Thumbnail
2023/09/28
在實踐豐盛人生實驗的初期,我最想知道的就是:「如果我堅持只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不考慮生存問題,那麼我會不會餓死?」,從2019年實驗至今也有4年多了,我還在這裡打文章,每天吃飽睡飽的,顯然的我對宇宙拋出的疑惑,祂給予我的答覆是:「你真的不會餓死。」
Thumbnail
2023/09/28
在實踐豐盛人生實驗的初期,我最想知道的就是:「如果我堅持只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不考慮生存問題,那麼我會不會餓死?」,從2019年實驗至今也有4年多了,我還在這裡打文章,每天吃飽睡飽的,顯然的我對宇宙拋出的疑惑,祂給予我的答覆是:「你真的不會餓死。」
Thumbnail
2023/09/22
在實行豐盛實驗這段期間,多虧了因為存款見底的體驗,我有超級豐盛的生命體悟,其中更是擴展了許多,在我以前我認為需要有「金錢」作為媒介才能辦到的許多事。我才發現人們常說「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力」,這才體驗到原來萬物還真是皆為中立,這句話同時也可以是「有錢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Thumbnail
2023/09/22
在實行豐盛實驗這段期間,多虧了因為存款見底的體驗,我有超級豐盛的生命體悟,其中更是擴展了許多,在我以前我認為需要有「金錢」作為媒介才能辦到的許多事。我才發現人們常說「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力」,這才體驗到原來萬物還真是皆為中立,這句話同時也可以是「有錢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我曾經在網路上讀到一段有趣的敘述:「不上班除了錢少了點,剩下都很好。」 在我自身經歷與觀察中,雖然我並不認為不上班,錢就會少了點,因為我也遇過挺多人不上班時的收入抑或者說「你能存起來的積蓄」是遠多於上班時期。 上班與不上班,只要任何適合你的,那麼都是「好的」。
Thumbnail
我曾經在網路上讀到一段有趣的敘述:「不上班除了錢少了點,剩下都很好。」 在我自身經歷與觀察中,雖然我並不認為不上班,錢就會少了點,因為我也遇過挺多人不上班時的收入抑或者說「你能存起來的積蓄」是遠多於上班時期。 上班與不上班,只要任何適合你的,那麼都是「好的」。
Thumbnail
這是我對自己經驗累計所做的判斷:我不能不工作,再怎麼樣也不能沒有基本的工作。如果,我就把自己此封鎖在房間裡面,我就會化身成啃老族、尼特族、穴居族,每天讓擔心又無奈的父母往你房間門口送三餐,如果他們試圖要跟你溝通,你會毫不猶豫地切下自己的一截小指,放在餐盤上給他們,用最偏激的方式表達『不要再逼我了』。
Thumbnail
這是我對自己經驗累計所做的判斷:我不能不工作,再怎麼樣也不能沒有基本的工作。如果,我就把自己此封鎖在房間裡面,我就會化身成啃老族、尼特族、穴居族,每天讓擔心又無奈的父母往你房間門口送三餐,如果他們試圖要跟你溝通,你會毫不猶豫地切下自己的一截小指,放在餐盤上給他們,用最偏激的方式表達『不要再逼我了』。
Thumbnail
這篇是分享給:倘若你跟我一樣,讓自己感到最快樂的事就是不用工作啊!然後你又很恰巧跟我一樣,身邊圍繞著較多老舊傳統思維,認為不工作就是大逆不道諸如此類的恐懼思維的人,那麼這篇的分享或許會滿適合你的;而如果你身邊是充滿愛與支持的人,那麼我也真心的為你感到開心,這篇你就當作一個看別人玩他們的人生遊戲的視角
Thumbnail
這篇是分享給:倘若你跟我一樣,讓自己感到最快樂的事就是不用工作啊!然後你又很恰巧跟我一樣,身邊圍繞著較多老舊傳統思維,認為不工作就是大逆不道諸如此類的恐懼思維的人,那麼這篇的分享或許會滿適合你的;而如果你身邊是充滿愛與支持的人,那麼我也真心的為你感到開心,這篇你就當作一個看別人玩他們的人生遊戲的視角
Thumbnail
或者,我該問的不是「一年休半年的工作方式你要不要?」而是「你喜歡你現在的生活、工作模式嗎?」如果不是太不喜歡的,就不要羨慕別人了!要好好的在其中過自己想過的日子!
Thumbnail
或者,我該問的不是「一年休半年的工作方式你要不要?」而是「你喜歡你現在的生活、工作模式嗎?」如果不是太不喜歡的,就不要羨慕別人了!要好好的在其中過自己想過的日子!
Thumbnail
這是我的奔三計畫,奔向30歲的這一年,什麼準備都沒有,練習自由、創造自己願意一生奉獻、認同的意義。
Thumbnail
這是我的奔三計畫,奔向30歲的這一年,什麼準備都沒有,練習自由、創造自己願意一生奉獻、認同的意義。
Thumbnail
有開啟一天的感覺:出門、趕車、買早餐、進入辦公室、打開電腦、裝水、聽到老闆的聲音等等的一連串動作,屬於我的一天就這麼開始了,腦袋也比較清楚! 痛苦會過去,錢錢會進來 上班的好處還是多過於無所事事待在家裡,換言之,其實還是要有自制力,自己要會規劃,也會抓好時間執行跟反省、調整。
Thumbnail
有開啟一天的感覺:出門、趕車、買早餐、進入辦公室、打開電腦、裝水、聽到老闆的聲音等等的一連串動作,屬於我的一天就這麼開始了,腦袋也比較清楚! 痛苦會過去,錢錢會進來 上班的好處還是多過於無所事事待在家裡,換言之,其實還是要有自制力,自己要會規劃,也會抓好時間執行跟反省、調整。
Thumbnail
又到了每週寫作的時間。 自從開始寫東西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話這麼多(誤),也才第一次真正把這些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這些社會現象,整理輸出成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覺就迎來2021年年末,對我來說,這一年過得飛快且充滿了挑戰。 在疫情未見和緩的當下,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我會在此時此刻下如此決定。
Thumbnail
又到了每週寫作的時間。 自從開始寫東西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話這麼多(誤),也才第一次真正把這些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這些社會現象,整理輸出成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覺就迎來2021年年末,對我來說,這一年過得飛快且充滿了挑戰。 在疫情未見和緩的當下,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我會在此時此刻下如此決定。
Thumbnail
相較起上周「熬」到周五的感覺,本周的時間顯得飛快,也許是接近年底大家消耗特休假的關係,加上大家輪流注射疫苗 ,所以每天總有同仁缺席,扣除掉特殊目的休假(婚喪喜慶、疫苗假),以及例行性的休假(週休二日),你都怎麼安排休假?休假的重點其實不是「假」,而是「休」的心態。別當個身在休假心在工作的人。
Thumbnail
相較起上周「熬」到周五的感覺,本周的時間顯得飛快,也許是接近年底大家消耗特休假的關係,加上大家輪流注射疫苗 ,所以每天總有同仁缺席,扣除掉特殊目的休假(婚喪喜慶、疫苗假),以及例行性的休假(週休二日),你都怎麼安排休假?休假的重點其實不是「假」,而是「休」的心態。別當個身在休假心在工作的人。
Thumbnail
將工作與生活像麵團那樣揉在一塊,在工作中可以休息,在休息中也可以工作(我覺得這是最高境界),並不會特別設下一個工作與休息的界線,而且工作也暫卻生命中很重要一部分,失去這部分人生會顯得沒有意義。 不知為何在看這一段時,突然想起來日本職人那種濃厚感, 熱愛自己堅持做的事,
Thumbnail
將工作與生活像麵團那樣揉在一塊,在工作中可以休息,在休息中也可以工作(我覺得這是最高境界),並不會特別設下一個工作與休息的界線,而且工作也暫卻生命中很重要一部分,失去這部分人生會顯得沒有意義。 不知為何在看這一段時,突然想起來日本職人那種濃厚感, 熱愛自己堅持做的事,
Thumbnail
人,每天上班在大盒子裡,下班苦等小盒子載人回家,家是另一種打著小方格子的空間,床不只是平面方形,電視叫做立體方形,等那中午好不容易松一口氣可以品嘗薪水變為食物的辛酸,還是面對一個便當盒──這就突然明
Thumbnail
人,每天上班在大盒子裡,下班苦等小盒子載人回家,家是另一種打著小方格子的空間,床不只是平面方形,電視叫做立體方形,等那中午好不容易松一口氣可以品嘗薪水變為食物的辛酸,還是面對一個便當盒──這就突然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