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記__明知山有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2.02.26 14:46 消費者觀點
工作中能找出無所求的部份嗎?
我想做的想完成的...這一部份我無所求...我確實連自己的步調都可以讓步...
還有...平衡不良的氣氛...這是要盡力出現以抗衡的...
但我有時自己受傷與氣餒...面對想離職(而我也欣賞希望一起共事)的同事...感到有點喪氣...也想溜了...不...我更要提醒自己...做為一枚良幣能夠挺住的重要性...
不是因為我能力強...而是我帶來的平衡與溫暖...

Paul提到我一直以消費者觀點在看事業...所以我也許是我站在教師與學員的立場大於行政人員的立場的原因...投資者的營利收支平衡...我過去缺乏訓練...沒把這個放在心上...



2012.02.25 17:14 無所求
上天要我們人間彼此眷顧...

我對某事真的無所求嗎?
求薪資高.求讚賞.求認同吧.

我對某事真的無所求嗎?
只求事情圓滿...成就...夢想實現...
看來似乎是如此...
可是當被批評要求該達到什麼時...卻又會反彈嚇一跳...因為喜歡隨自己的步調走...
所以隱含一種隨性的步調...自主即興的內在頻率...這也是一種要求...
只要外在不能讓我這樣做...就會起煩惱...

嗯...

到底還有什麼事我可以無所求?
起碼達成第2種情況 : 看來似乎真的是無所求...

第2種情況下...還有種信任與溫暖存在...

還有一點收獲...
發現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立足點出發...
你到了哪裏就成長就會找到一些不同的挑戰...
挫折與挑戰...
只能往前走往上走...
而且只在自己的點上成長
煩惱此時沒啥不好...
因為不同的點有不同的煩惱
那些完全不同的轉成菩提的挑戰...
使我們苦的...
正是會使我們成長的沃土或者要素...

雖然有時惱得很...
怎麼那麼苦...那麼執著...那麼看不見...那麼不清明...


我個人在職場上的苦惱起點過低...因此放眼望去...一堆別人都不苦的事...我兀自苦著...
而團務上面則有小小突破...
以及個人音樂上面也有微小的突破...

職場上有更多預設與慣性要突破的...

2012.02.25 5:41

明知山有虎...我真的知道嗎?
此時他人與我還有很多認知上面的差距?
隨是年齡與經驗...帶給我的是弱勢或是資產?
被虧待的我開始感覺老天爺不公平...可是我明明又受到眷顧...到底這前者的感覺怎麼來?
我以有限的眼光認為被虧待...確實也被虧待...認為天該出手...ㄟ...怎麼出手?
我想要什麼?我需要什麼?我感覺什麼?
3萬元的同薪?加薪?

如果人家把我當中齡就業...我接受嗎?不過一開始任用並未擺明如此...而是以這機構沒錢需要人幫忙...
如果那就是社會的眼光...我又怎麼超脫...?
人們是專家顧問...我是小妹?
我要怎麼往前走...怎麼往上走...活出我的光采?
而不是乞憐抱怨停頓而已...我不能重覆老問題老現象...



獨立思考、自我覺察與自由。熱愛民主自由價值,靈性修行爲志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中的焦慮與自我懷疑,並提出寬恕自己、放下焦慮、專注在未來成長的觀念,適合想要釋放職涯中不安情緒的人。作者分享了自身成長歷程,並勉勵讀者要對自己好一點,不要受情緒左右,集中精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我們全都可以自行決定事業在自己人生的比重,答案沒有對錯。
Thumbnail
聚焦你能聚焦、預判你能預判;何不承認,你其實很不會賺錢,而非人家不給。
從小到大我是一名對於人事物有著高度敏感者,我很喜歡觀察身邊的人事物,我很喜歡幫助別人,我很喜歡被稱讚,我很喜歡注重每個環節的價值,我很喜歡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一切看似美好,卻好像給自己帶來很多壓力。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近期思考職涯的主因,不太正面,主要是不太喜歡聒噪的同事, 這樣的出發點,而讓我非常困擾與覺得這個環境不是我想要的, 讓我每天出發上班都相當不舒服。而目前看起來,我應該謝謝自己發現這個困難點。 所以跟先生也開始討論,我真的適合做什麼? 也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專業,專業的定義是,老闆願意高薪聘請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中的焦慮與自我懷疑,並提出寬恕自己、放下焦慮、專注在未來成長的觀念,適合想要釋放職涯中不安情緒的人。作者分享了自身成長歷程,並勉勵讀者要對自己好一點,不要受情緒左右,集中精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我們全都可以自行決定事業在自己人生的比重,答案沒有對錯。
Thumbnail
聚焦你能聚焦、預判你能預判;何不承認,你其實很不會賺錢,而非人家不給。
從小到大我是一名對於人事物有著高度敏感者,我很喜歡觀察身邊的人事物,我很喜歡幫助別人,我很喜歡被稱讚,我很喜歡注重每個環節的價值,我很喜歡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一切看似美好,卻好像給自己帶來很多壓力。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近期思考職涯的主因,不太正面,主要是不太喜歡聒噪的同事, 這樣的出發點,而讓我非常困擾與覺得這個環境不是我想要的, 讓我每天出發上班都相當不舒服。而目前看起來,我應該謝謝自己發現這個困難點。 所以跟先生也開始討論,我真的適合做什麼? 也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專業,專業的定義是,老闆願意高薪聘請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