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亡夫過世後出生,有遺產繼承權嗎?

更新於 2024/03/0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線上免費婚姻問題諮詢:https://lin.ee/q0M2iJV
  如果用民法上的定義來看,過世的死者與胎兒都不能算是民法上的「人」。
  會這樣定義也是合理的,胎兒還沒出生,就算取好了名字也沒辦法報戶口,甚麼事都沒辦法做。同樣的道理,死掉的人不管這個世界上發生任何事都對他完全沒有任何影響了,讓死者享受權利或負擔義務一點意義都沒有。
  但是也許有人會問,如果一名懷孕妻子的丈夫不幸過世,他們為一的孩子還沒出生,無法享受權利與負擔義務。那還未出世的孩子是否就沒有辦法繼承父親的遺產呢?
線上免費婚姻問題諮詢:https://lin.ee/q0M2iJV

胎兒在民法上的權利義務相關規定為何?沒出生就不能被當人嗎?

  在我國,死者的配偶可以繼承一半的遺產,剩下的一半就必須依照民法第1138條所規定的順位來繼承。在沒有子女的狀況下,繼承權就落到第二順位的父母身上。
  這樣聽起來胎兒好可憐,不但還沒出生就被迫成生長在單親家庭,還完全拿不到父親的任何遺產,只因為他還沒出生就不能被當作人來看待。
線上免費婚姻問題諮詢:https://lin.ee/q0M2iJV

只要有平安出生,胎兒依法規定可以繼承遺產!

  民法第7條就保護了胎兒的權利,只要那個孩子將來有平安出世(非死產),他應該享受的利益都會受到法律的保障。所以,只要孩子順利出生,就會被當作已經出生的情況來對待,同樣可以分得父親的遺產。
  這個法條不但保障了胎兒將來出生應該得到的權利,甚至強制規定胎兒的權利沒辦法被剝奪。比方說繼承遺產,父親在世時指定要將遺產全部送給某個朋友,那父親原來的繼承人最多只能得到民法所規定的特留分,胎兒卻是連原本應該繼承的額度都不能被剝奪,不會受到特留分規定的拘束。最高法院的民事判例66 年台上字第2759號也特別指出,胎兒也是有得到慰撫金的權利,甚至不能因為還只是胎兒就減少賠償額度。我們可以知道,法律對胎兒應該享有的權利是絕對保護,不用擔心因為還沒出世就被當作不存在。
線上免費婚姻問題諮詢:https://lin.ee/q0M2iJV

胎兒出生後想辦理繼承被亡夫家人拒絕,該怎麼辦?

  繼承本來就是權利,如果受到其他家屬阻攔,是可以依法提起訴訟來主張自身繼承權以及要求對方也讓自己繼承的。當然孩子剛出生根本沒表達能力,這訴訟得由母親或監護人來提。
  如果不想搞得這麼麻煩,和親戚鬧上法庭。可以請專業人士代為協商,讓遺產問題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並成功繼承。若是孩子大一點後才發現沒繼承到遺產,也能提起訴訟要求其他繼承人返還。
線上免費婚姻問題諮詢:https://lin.ee/q0M2iJV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想離婚其實一點都不難,但許多人總是在無意識中把框架侷限在死板的法律條文內,而疏於考量前因後果,導致自身會不小心做出錯誤的決定,弄得整個離婚過程都跌跌撞撞,還無法結束這段痛苦的婚姻。 讓律師從法律的角度來為您解析,到底整個離婚過程中是哪裡出了問題才無法離婚,又該用什麼方式來爭取對自身更有利的離婚條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了給家人和子女良好的生活,將大多時間都花在工作上,真正與孩子的相處機會少之又少。原本還不會太在意,想說孩子長大後應該會明白,沒想到在孩子長大前就面臨了離婚問題。法官在判監護權時,詢問孩子的意見,因為長期不親,不太願意和自己住在一起,監護權幾乎視同白白送給對方,這到底該怎麼辦?
這樣的狀況其實幾乎天天上演,律師與法官們都對其見怪不怪。唯一困難的地方在於「證據」,既然想主張對方申請保護令是錯的,自己根本沒家暴孩子,當然要提出適當管教的證明。但孩子年紀尚幼,有時候不太會分辨是非,只會覺得不會打人的大人才是真正對自己最好的,容易被洗腦「自己正在遭受家暴」。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血緣,而非一張離婚協議書。就算爸媽離婚,孩子依然有權利享有雙方照料直至成年。沒住在一起依然得支付扶養費、享有探視權,不用擔心離婚後再也見不到孩子。
如果撇開監護人只想著跟對方要錢而自己不養孩子的狀況,協議當時的規定是20歲,就應該要給到20歲。換個例子來思考,如果說十年前買房的房貸好不容易今年快繳完了,這幾天突然說因為房子漲價,差額的房貸也該負擔,您會作何感想呢?
為了給家人和子女良好的生活,將大多時間都花在工作上,真正與孩子的相處機會少之又少。原本還不會太在意,想說孩子長大後應該會明白,沒想到在孩子長大前就面臨了離婚問題。法官在判監護權時,詢問孩子的意見,因為長期不親,不太願意和自己住在一起,監護權幾乎視同白白送給對方,這到底該怎麼辦?
這樣的狀況其實幾乎天天上演,律師與法官們都對其見怪不怪。唯一困難的地方在於「證據」,既然想主張對方申請保護令是錯的,自己根本沒家暴孩子,當然要提出適當管教的證明。但孩子年紀尚幼,有時候不太會分辨是非,只會覺得不會打人的大人才是真正對自己最好的,容易被洗腦「自己正在遭受家暴」。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血緣,而非一張離婚協議書。就算爸媽離婚,孩子依然有權利享有雙方照料直至成年。沒住在一起依然得支付扶養費、享有探視權,不用擔心離婚後再也見不到孩子。
如果撇開監護人只想著跟對方要錢而自己不養孩子的狀況,協議當時的規定是20歲,就應該要給到20歲。換個例子來思考,如果說十年前買房的房貸好不容易今年快繳完了,這幾天突然說因為房子漲價,差額的房貸也該負擔,您會作何感想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寫於2021.2.19 荔枝5歲/蜜柑2歲半 今天是在鹿野最後一天,一早就是舒服的大太陽,家家說我來之前其實差不多都是這樣的天氣,洗曬了荔枝撈蝌蚪而弄濕的袖子,應孩子的要求,我們再次出發紅葉溫泉。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撿柴生火,聽著家家解釋粗木柴、細樹枝的功能分別是什麼,該怎麼擺才好生火,看著家家把火生
Thumbnail
在陪伴孩子生涯探索的路上,除了透過多元活動的體驗,還能進一步做什麼引導呢?如果能夠引導孩子整合自己的經驗,看見自己的亮點,知道自己發揮了哪些能力、如何運用這些能力,從中去發覺自己的興趣熱情,對於未來想培養哪些能力也逐漸會有想法。
Thumbnail
兩個月前的某一堂課下課後不久,一個媽媽傳訊息跟我說,女兒對於寫作產生極大的抗拒,上了第一堂課之後就不想上了,問我可不可以不要強制要求她繳交作業?我聽了滿頭霧水……
Thumbnail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不只是那位長輩,身邊一些家庭有離異的朋友,也或多或少透漏著這樣的心境:父母會離婚,是不是因為我不好?即便他們理智上明白不是,但感性上依然抱存著這樣的懷疑。因此,今天看劇吃瓜的我們,在看完熱鬧以後,是否有回頭想過,最可憐的其實是那三位孩子?我們是否又有想過,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在身邊的人身上,可以怎麼做
Thumbnail
運動好重要‼️ 幼兒園兒童節活動,健行來回1K,小貝成功達陣! 學前階段的孩子要學什麼? 在小貝剛出生時,就時常翻閱和爬文研究育兒資訊,想知道自己要如何陪伴孩子成長?要教她什麼?看到不少的資料,從兒童發展的角度,提到作息、飲食、依附關係、社會情緒發展、生理發展等,給我很棒的參考。不過上幼兒園是一個新
Thumbnail
 真心推薦,如果你周邊有剛從高中畢業的年輕人,可以找A寶這本書給他們看,若能激起他們從電腦前起身從線上回到真實世界,並且願意離開家門到廣大的世界探。如同A寶以作者角度在書上所題的字:「迷惘有如逐水飄流的浮萍,而勇氣,成為御風而行的蒲公英。」    帶著問號去旅行,在他人的生命中看見夢想的力量,往外
Thumbnail
我一直都很相信家庭規則的重要,在尊重孩子有其個人發展的空間時,我認為即使是嬰兒,都可以學會尊重父母,像是:母親親餵母乳時,寶寶咬了母親,母親可以停止哺乳,不需要在這時候繼續以孩子的飲食需求為優先,而是讓寶寶知道,這個動作是不被接受的。
Thumbnail
我的雙寶很愛閱讀。今天晚上弟弟說他運動完很累,累到沒有力氣可以馬上進去洗澡。於是我說那我先去洗,洗好再換他洗,並叫他好好休息一下。 在我轉身要進浴室前,我聽到他跟妹妹說:你可以把屁屁偵探拿給我嗎...
Thumbnail
讓我覺得困惑的是,紙條裡隱約透露出的歉疚感。為何人們應該要覺得未滿一歲的嬰兒,需要「控制好自己並維持理智」?甚至,要為他不能達到控制自己而感到抱歉? 「誰該體諒誰多一些」的糾結,真的有解嗎?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寫於2021.2.19 荔枝5歲/蜜柑2歲半 今天是在鹿野最後一天,一早就是舒服的大太陽,家家說我來之前其實差不多都是這樣的天氣,洗曬了荔枝撈蝌蚪而弄濕的袖子,應孩子的要求,我們再次出發紅葉溫泉。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撿柴生火,聽著家家解釋粗木柴、細樹枝的功能分別是什麼,該怎麼擺才好生火,看著家家把火生
Thumbnail
在陪伴孩子生涯探索的路上,除了透過多元活動的體驗,還能進一步做什麼引導呢?如果能夠引導孩子整合自己的經驗,看見自己的亮點,知道自己發揮了哪些能力、如何運用這些能力,從中去發覺自己的興趣熱情,對於未來想培養哪些能力也逐漸會有想法。
Thumbnail
兩個月前的某一堂課下課後不久,一個媽媽傳訊息跟我說,女兒對於寫作產生極大的抗拒,上了第一堂課之後就不想上了,問我可不可以不要強制要求她繳交作業?我聽了滿頭霧水……
Thumbnail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不只是那位長輩,身邊一些家庭有離異的朋友,也或多或少透漏著這樣的心境:父母會離婚,是不是因為我不好?即便他們理智上明白不是,但感性上依然抱存著這樣的懷疑。因此,今天看劇吃瓜的我們,在看完熱鬧以後,是否有回頭想過,最可憐的其實是那三位孩子?我們是否又有想過,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在身邊的人身上,可以怎麼做
Thumbnail
運動好重要‼️ 幼兒園兒童節活動,健行來回1K,小貝成功達陣! 學前階段的孩子要學什麼? 在小貝剛出生時,就時常翻閱和爬文研究育兒資訊,想知道自己要如何陪伴孩子成長?要教她什麼?看到不少的資料,從兒童發展的角度,提到作息、飲食、依附關係、社會情緒發展、生理發展等,給我很棒的參考。不過上幼兒園是一個新
Thumbnail
 真心推薦,如果你周邊有剛從高中畢業的年輕人,可以找A寶這本書給他們看,若能激起他們從電腦前起身從線上回到真實世界,並且願意離開家門到廣大的世界探。如同A寶以作者角度在書上所題的字:「迷惘有如逐水飄流的浮萍,而勇氣,成為御風而行的蒲公英。」    帶著問號去旅行,在他人的生命中看見夢想的力量,往外
Thumbnail
我一直都很相信家庭規則的重要,在尊重孩子有其個人發展的空間時,我認為即使是嬰兒,都可以學會尊重父母,像是:母親親餵母乳時,寶寶咬了母親,母親可以停止哺乳,不需要在這時候繼續以孩子的飲食需求為優先,而是讓寶寶知道,這個動作是不被接受的。
Thumbnail
我的雙寶很愛閱讀。今天晚上弟弟說他運動完很累,累到沒有力氣可以馬上進去洗澡。於是我說那我先去洗,洗好再換他洗,並叫他好好休息一下。 在我轉身要進浴室前,我聽到他跟妹妹說:你可以把屁屁偵探拿給我嗎...
Thumbnail
讓我覺得困惑的是,紙條裡隱約透露出的歉疚感。為何人們應該要覺得未滿一歲的嬰兒,需要「控制好自己並維持理智」?甚至,要為他不能達到控制自己而感到抱歉? 「誰該體諒誰多一些」的糾結,真的有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