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會莫名其妙心情很低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我先來介紹一個概念:精神內耗
精神內耗是什麼?
通俗地講,就是
自己內在的兩個小人在打架,內在衝突,心累得很。
曾經的我就是內耗本耗,所以當看到這個問題時,超級認真地翻找資料、整理、思考、總結,前後用了將近8小時才寫出了這份5000字的文章,希望你能慢慢看下去,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我認爲,內向的人,不一定精神內耗就很嚴重。
而是
高敏感、低自尊,對事高期待、對己嚴要求,表達能力和意願不強,又不敢爭取、懼怕衝突和鬥爭的人,精神內耗會很嚴重!
簡言之,
精神內耗是內在情緒和多重利益互相沖突的結果。
而精神內耗嚴重的人,有可能同時就是個內向的人,二者關係僅此而已。
那麼首先,我們來看看,如何正確理解「內向」。
很多人對內向的誤解是:某一刻看到一個人嘴巴笨拙、不善表達,或者沒怎麼開口說話,好像不喜歡說話,就斷定這是個內向的人。
其實不一定。
內向的正確理解是,一個人能更多地從獨處中獲得能量,我們就說他是個偏內向的人。相反地,外向就是一個人能更多地從各類人際交往的活動中獲得能量。可以說,內向者更擅長思考,而外向者更喜歡行動。
具體來說,內向表現爲:不管一個人獨處時是在發呆、睡覺、看電視,還是在一個「獨立空間」裏閱讀、學習或者寫作工作之類,只要當他不需要去跟其他人交際、溝通、妥協、面對面合作,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和當下評價,他就能逐步恢復身體疲勞和心理疲憊(獲得能量,提升能量值)。
我們就說這是一個相對內向的人。因爲內向也不是亙古不變的,它是人一段時間內的心理狀態,有時候人也有可能從內向轉變爲外向,也有外向的人轉變爲內向,因爲一些事情或是契機,或是自然而然的狀態流動,當然,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地比較少。總體來說,在性格圖譜中,你是偏內向還是偏外向,是一個比較穩定的的狀態。
而且,內向的人並不是不喜歡參加聚會和活動,並不是不能在人前侃侃而談,並不是不能進行公衆講話表達。
而是相對來說,在參加聚會、活動、公衆表達時,他是一種消耗能量的狀態,進行完這些活動後,他會感受到自身能量值降低了,他需要通過休息(獨處)來恢復。
所以一個內向的人,往往需要做到獨處時間比參加聚會活動表達的時間多,這樣他才能保證自己能量值充沛,讓自己處於一種精神相對輕鬆的狀態,也才能正常和諧地工作和生活。
精神內耗也叫心理內耗,指
人的自我控制
需要消耗心理資源,當心理資源不足時,個體就處於內耗狀態。
通俗地說,當你不是因爲幹體力活而身體勞累覺得疲勞,也不是因爲腦力工作、加班通宵這種客觀的勞累造成的疲勞,而是由於
心理上的一種主觀感受
,讓你覺得很累,那麼你就處於一種所謂內耗的狀態。
而長期的內耗會讓人覺得很疲憊。
比如說:經常覺得累,覺得壓力大,但客觀上其實也沒幹什麼;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或者說有時候清楚了自己想要什麼,有了努力方向,但都還沒怎麼行動呢,就累了。
以及,
跟人相處、人際交往或者親密關係中,當雙方遇到意見不一致或是矛盾衝突時,你容易猜疑臆測對方對你的看法、對事情的想法,不能心平氣和地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而更多地選擇生悶氣,而非溝通和行動解決矛盾衝突。
這些都是一種
對自我心理的消耗和磨損
不要小瞧這種主觀的損耗,它對我們的健康其實有很大影響。
小的方面,精神內耗會影響人的做事效率、睡眠質量,甚至讓人失眠,遇事裹足不前,畏畏縮縮猶猶豫豫不自信而錯失機會;
大的方面,高血壓、冠心病及腫瘤等疾病,雖然病理較爲複雜,但一般與精神心理有密切關係。
醫學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心理內耗長期存在,得不到疏導,會造成抑鬱情緒、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還會引發多種身心疾患。而常見的偏頭痛、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等疾病,也都與心理損耗有很大關係。
但由於這種損耗是一種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所以,又極易被人們忽視。正因此,有人將心理損耗稱作現代職場人的「隱性殺手」。
造成精神內耗的原因是複雜的,有內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以及內外多重因素互相影響造成,通過查資料以及個人體驗反思總結,得出以下最重要的5種原因:
自尊對於一個人的心理生存至關重要。自尊水平高的人,能對自己形成較爲正確的認識,並且能夠看到自身價值,很清楚是否喜歡這樣的自己,ta能活得較爲自洽和輕鬆。
低自尊,即自我價值感低,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評價較低,是一種對自己不認可、不接納的情緒,而不管這個人的外在成績有多麼醒目和讓人羨慕,或者,他本身就是默默無聞的普通人,總之內在的他很累,很矛盾,很容易產生
自我懷疑
自我否定
高敏感呢,是一個人的感官能力很強,他能「看見」身邊人和事微小的變化、波動,如果不對自己的敏感加以控制,一點小事就能牽動他的神經,
過度思慮
,造成精神內耗嚴重。
當高敏感撞上低自尊,就很容易讓人產生
自卑心理
,以及過分關注他人的眼光、過分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可能你會不自覺地思考「我剛纔的表現是不是不太好呢」、「他會喜歡我嗎」、「他會不會覺得我很差」、「我做的這個東西是不是不太好」、「我怎麼這麼差」之類,內在無時無刻不在衝突打架,造成心理損耗。
不知不覺我們就踏入了內卷時代,因爲總體資源就那麼多,來競爭的人卻高了好多倍,所以不是每個人都能搶到,窮人不再容易翻身,讀大學不意味着好工作,畢業即失業、工作三五年還月薪不到8000塊的人比比皆是,而你就在其中。
曾經同窗多年的同學朋友,已經升職加薪且買房了,而你還在爲快30歲了,會不會被辭退而恐懼,也爲已經適應不了996工作強度的身體而擔憂。
別說哪天能結婚了,戀愛都沒得談,也沒時間心思去想,畢竟當你看到海淀雞娃時就只覺得自己不配,如果給不了孩子一個設身處地你自己願意走一遭的人生,那還不如不帶ta出生,真不忍心害人害己,不如好好養育自己,多實現一點點人生可能性。
對於父母親戚的期待和催婚,對不起,你沒能力,只能離他們遠點,暫時應付過去。
自己的人生自己決定,結果好壞也只能自己承擔。
話雖這麼說,但仍然壓力山大,造成精神內耗。
當你接到一個有挑戰的工作任務,或者面對一個感興趣的領域想要學習時,你首先做的不是熟悉任務職責和了解領域基礎知識,分解挑戰,做階段性規劃,而是想這想那、患得患失,把本應用於初啓動的時間和精力全浪費在了緊張的空想中,各種擔憂結果,總認爲自己做不到、做不好。
這樣輾轉反側,左顧右盼,前怕狼後怕虎,不但對解決問題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還會自縛手腳,自設障礙,從而產生拖延心理,遲遲不行動,進而產生精神內耗。
精神內耗還會反向造成拖延,從而惡性循環,苦果難嘗。
同期進公司的同事升職了,而他乾的活沒我多,做的項目成績明明還沒有我的好,爲什麼領導偏愛他?
跟曖昧的男生表白了,但他拒絕了我,然而當初聊天好幾個月,感覺他對我有好感的,爲什麼呢?好傷心啊,他到底喜不喜歡我?我要不要再努力一下?
父母是真的愛我嗎?如果真的愛我,爲什麼不能理解我現在工作壓力很大、自顧不暇、也沒多少錢,卻只顧着催結婚催相親,好像只要結婚證一領,所有問題都自動消失似的,這怎麼可能呢!
老伴爲什麼只顧着自己瀟灑,看不到我每天做家務的辛苦,卻總挑刺我飯菜做得這不好那不好喫的?一點不合他意就找茬吵架,然後不喫飯,我真的很受傷,誰懂我!還要我低頭認錯般哄他喫飯,哎,可是又怕他餓壞了,就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我動不動失眠!
……
以上如此總總,讓人自己跟自己打架,造成精神內耗。
每天也沒閒着,也沒怎麼休息,但是就是沒什麼產出,很苦惱。
接受不了隨便做出來的東西,比如當你看到別人瞎幾把寫出的文章,裏邊主要信息不全面、觀點不可靠、舉例脫離現實、結論不嚴謹等等,你竟然會替作者臉紅,心想我寫的東西肯定比這個好,然而自己卻遲遲沒動筆。
簡直是拖延症晚期患者,因爲自身的完美主義傾向作祟,因爲對自己的期待很高,總是思考很多但行動很少,長此以往,造成嚴重的精神內耗。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被精神內耗困擾,從而影響工作和生活,痛苦不已,那麼怎麼做可以改善對自己的精神內耗呢?針對性的5種方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世人沒你想象中的那麼幸福或者不幸,你自己也沒有那麼糟糕或者多麼天賦異稟。
修正對於世界、他人和對自己的認知,系統思考,接納自己的特點,不管它是大衆眼中的優點或缺點,總之要改變自己長期錯誤的思維方式,正確認識自己,慢慢喜歡上自己,提升對自己的評價。
高敏感是一種天賦,不要把自己的「敏感」特性用於過度在意他人眼光和評價上,而要用在對事情的觀察和解決上,對自己某種能力的修煉上,比如高敏感的人對人和事的觀察比別人更細微和透徹,那麼用於寫作,或者分析諮詢相關的工作,豈不是更好?
鼓勵自己,肯定自己,提升自我價值感,善用敏感天賦,可以慢慢減少精神內耗。
要認識到大衆的追求不一定是你內心的真實追求,如果努力一把後夠不上大衆眼中優越的學校和工作,不如多看看自己的熱情在哪裏,只有實實在在的歡喜纔是自己的。
只掙一份能養活自己的薪水,但沒有上班焦慮而樂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也不失爲一種幸福。
總之,去尋找自己的工作熱情所在,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踏實在每天的一飯一蔬中,散個步、睡個好覺、做好今天手頭上的事,那就是好的生活。
至於父母抱怨你爲什麼還不結婚?
讓他們閉嘴吧,
「這是我自己的人生課題,請你們不要再指手畫腳,因爲你們不可能爲我人生負責的,只有我自己能爲自己負責。」
離父母遠點,孝,但請別盲目「順」,獨立生活,「爲自己負責」你要做到言行一致。
以及,
不跟他人比較,遠離同輩壓力,每天努力一點點,爭取比昨天的自己優秀就好了。
心理學上說,當人面對一個富有挑戰性的任務,你會去幻想任務完成時的美麗圖景,這對你實現任務是有些許動力加成的。然而,當你過度限於任務完成圖景、執念於結果時,卻是你開啓行動的最大阻力。
所以,用幾分鐘想象任務完成的美好圖景後,就立馬將心思拉回到任務過程吧。
面對挑戰性大的任務時,因爲踐行過程複雜,人會產生巨大壓力,便難以立即行動,
初始行動力很弱。
我們也有體驗,一旦事情被拖到最後,我們往往能集中注意力去做任務,儘管這時候可能時間不夠了,也做不到很好了,但在此之前,我們卻「動」不起來,白白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心理學家認爲,
人們只有在接近目標的期限時,才能集中注意力去完成,這被稱爲「期限效應」。 
因此,想要更高效高質量地完成一項任務時,
不妨先將任務拆解成階段性的小目標,這樣一來,每一個階段性小目標的「最後期限」將被提前,那麼我們行動的初始動力就會提升
,以促使我們積極行動,完成一個一個小目標,進而改善心理耗損。
當你討厭一個人的時候,不妨去找一些利己的理由,比如,去觀察一下他的優點,看能否學習,這樣做也許有利於自我的提高,也會讓你開始對他有所接納。同時,你的態度,很可能會得到他良好的回應,到最後,可能你與對方的關係真的和諧了。萬一對方就是不友好,繼續找你茬,那你就當他是空氣、是傻子,避不開的合作和溝通儘量好好進行,但不要有任何其他接觸,以免讓自己不舒服。 
而對於過分在意他人的想法和評價,如果有利益關係的領導,不如拿着自己的工作成績,開誠佈公地找他溝通,問自己離升職加薪有多遠,要敢於爭取;如果是一起生活的伴侶,那更要敢於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對他做法的看法、對他的期待,家務分工之類的事情,絕對需要你的鬥爭纔有可能走向合理。
最後,如何做到不過分在意他人眼光和看法?要
修煉「被討厭的勇氣」
,自己接納自己就夠了,他人的期待、評價、建議都只是參考而已,有用的吸收,過分的丟掉,總之不要太在意。
注意,修煉「被討厭的勇氣」
並不是說讓你故意去做讓別人不爽的事,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而是說,如果這是我想要做的事情,那麼就勇敢去做,而不要因過分在意社會及他人的眼光和可能的不好評價而畏縮和猶豫。
放棄思考不是一種選擇,逃避面對也不是解決問題的真實方法。
面對人生重大抉擇,或一項有挑戰的任務時,保持高期待是好的,對自己嚴要求也是沒錯的,但是當你深思熟慮做出理性選擇和行動步驟後,就不要再思慮其他,只專注於「做」就夠了。
行動,永遠是改善精神內耗的最佳方法,是一劑破解焦慮的良藥。
俗話說,三思而後行,其實比「思考」更重要地是思考過後的「行動」。與其思前想後,食無味、寢難眠,不如擼起袖子加油幹,因爲只有行動才能收穫一個接一個的踏實結果。
而越是恐慌越是怕,越是拖着不行動,精神內耗的漩渦就越滾越大。
所以,快快行動吧。
總之,「精神內耗」中的人是很辛苦的,內在衝突,自己跟自己打架,受傷的全是自己,想想都疼。
所以,希望以上方法能幫助你改善精神內耗、走出精神內耗,擁有更和諧自洽的內心世界,更幸福快樂的個人生活。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930內容數
所見所聞,皆是感悟,人來人往,萬物生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tte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放心吧遙遙,我們上週剛買的米麪油,家裏還有你外婆搞的泡菜和臘肉,夠喫一個月的。」 我稍稍安下心來,還是叮囑:「如果有問題,要第一時間告訴我。」 掛斷電話,我抬起頭,正好看到路對面,陸哲正挽着季瑤的胳膊站在那裏,定定看着我。 季瑤把留長的頭髮燙了卷,穿着一件奶咖色的細羊絨大衣,原本正仰頭和陸哲說說笑
我追了男朋友三年,終於得償所願。 直到有一天,我在他微博小號上看到了他和小青梅的吻照。 我去找他問清楚,他不禁毫不掩飾,還傲慢地羞辱我: 「你至少應該感激我,把你帶進過你本來永遠都進不去的世界,不是嗎?」 我深吸一口氣,正要說點什麼,身後忽然傳來一道冷然的聲音。 「什麼世界,爛人的世界嗎?」 1 第
後來,直到我婚禮前夕,他們也沒再來找過我麻煩,只是放話說,再也不認我這個女兒。 聽見這些時,我也只是笑笑。 那可真是太好了,因爲,做他們的女兒,實在是太累了。 如果不是江郅的出現,那些陰影,我恐怕要用一生去慢慢消化。 然而,就在我以爲可以安心地嫁給江郅時。 結婚前一夜,有人找到了我。 時延的那位女朋
16 大海很美。 我們在海邊玩了一天,從正午到太陽西下。 我和江郅肩並肩站在海邊看日落。 海風拂過,氣息略鹹澀,我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身旁的江郅。 他是一個很好看的男孩子。 從我的角度,剛好能夠看見他的側臉,餘暉落在他眼角眉梢,有種錯落分明的美感。 我驀地發現,原來認識了這麼久,我從來都沒有仔細注意過
所有人都知道,時延是我的三好男友。 但紀念日那天,他忽然官宣了前女友。 問起理由,他笑得散漫:「因爲她的腰……比你細吧。」 1 我的男朋友又有女朋友了。 他在朋友圈官宣新女友的前一分鐘,纔給我發了分手短信。 我還沒回過神,便看見了他新發的朋友圈: 「三年,對你只增不減。」 配圖是他和一個女生的合照,
16 大海很美。 我們在海邊玩了一天,從正午到太陽西下。 我和江郅肩並肩站在海邊看日落。 海風拂過,氣息略鹹澀,我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身旁的江郅。 他是一個很好看的男孩子。 從我的角度,剛好能夠看見他的側臉,餘暉落在他眼角眉梢,有種錯落分明的美感。 我驀地發現,原來認識了這麼久,我從來都沒有仔細注意過
「放心吧遙遙,我們上週剛買的米麪油,家裏還有你外婆搞的泡菜和臘肉,夠喫一個月的。」 我稍稍安下心來,還是叮囑:「如果有問題,要第一時間告訴我。」 掛斷電話,我抬起頭,正好看到路對面,陸哲正挽着季瑤的胳膊站在那裏,定定看着我。 季瑤把留長的頭髮燙了卷,穿着一件奶咖色的細羊絨大衣,原本正仰頭和陸哲說說笑
我追了男朋友三年,終於得償所願。 直到有一天,我在他微博小號上看到了他和小青梅的吻照。 我去找他問清楚,他不禁毫不掩飾,還傲慢地羞辱我: 「你至少應該感激我,把你帶進過你本來永遠都進不去的世界,不是嗎?」 我深吸一口氣,正要說點什麼,身後忽然傳來一道冷然的聲音。 「什麼世界,爛人的世界嗎?」 1 第
後來,直到我婚禮前夕,他們也沒再來找過我麻煩,只是放話說,再也不認我這個女兒。 聽見這些時,我也只是笑笑。 那可真是太好了,因爲,做他們的女兒,實在是太累了。 如果不是江郅的出現,那些陰影,我恐怕要用一生去慢慢消化。 然而,就在我以爲可以安心地嫁給江郅時。 結婚前一夜,有人找到了我。 時延的那位女朋
16 大海很美。 我們在海邊玩了一天,從正午到太陽西下。 我和江郅肩並肩站在海邊看日落。 海風拂過,氣息略鹹澀,我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身旁的江郅。 他是一個很好看的男孩子。 從我的角度,剛好能夠看見他的側臉,餘暉落在他眼角眉梢,有種錯落分明的美感。 我驀地發現,原來認識了這麼久,我從來都沒有仔細注意過
所有人都知道,時延是我的三好男友。 但紀念日那天,他忽然官宣了前女友。 問起理由,他笑得散漫:「因爲她的腰……比你細吧。」 1 我的男朋友又有女朋友了。 他在朋友圈官宣新女友的前一分鐘,纔給我發了分手短信。 我還沒回過神,便看見了他新發的朋友圈: 「三年,對你只增不減。」 配圖是他和一個女生的合照,
16 大海很美。 我們在海邊玩了一天,從正午到太陽西下。 我和江郅肩並肩站在海邊看日落。 海風拂過,氣息略鹹澀,我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身旁的江郅。 他是一個很好看的男孩子。 從我的角度,剛好能夠看見他的側臉,餘暉落在他眼角眉梢,有種錯落分明的美感。 我驀地發現,原來認識了這麼久,我從來都沒有仔細注意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耗型人格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到疲憊與困惑,源於無止盡的自我懷疑和對他人評價的過度關注。本文探討了內耗的特徵及其來源,提供了幾個策略幫助讀者重拾人生主導權,包括識別內耗陷阱、啟動思維重置、設立心理防禦和培養抗壓能力。通過這些實用建議,讀者將能更有效地管理內心的鬥爭,實現內心的和諧與穩定。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內耗」這個詞彙越來越常見。內耗,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過度消耗心理資源的狀態,常常伴隨著過度自省。那麼,過度自省到底是助力還是阻力呢?本文將探討內耗的成因、特徵以及如何有效地應對內耗。 什麼是內耗? 內耗,原本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指的是系統內部能量的消耗和轉換。在心理學和社會學中,內
Thumbnail
內耗是一個在個人生活中時常出現的問題,指的是自身因矛盾或分歧而造成的心情不和。 如果不及時應對,會帶來不少負面影響。 首先,內耗可能削弱個人的內心平衡。當我們對某些事情產生分歧或矛盾時,內心的專注力就容易偏离生活計畫,忽視了個人的目標,進而影響效率和決策能力。 其次,由於內耗會讓內心變得緊
Thumbnail
所謂內耗,大半指的是內心衝突或壓力而引發的精神消耗,常見的因素有以下幾個:自我期望過高、過度反思、缺乏自信或沒安全感、承受不住環境和人際關係的壓力、缺乏自我照護。
Thumbnail
許多人在生活中常常感到焦慮,擔心未來可能發生的不幸,這種杞人憂天思維模式會消耗大量精力和情感。許多人習慣性壓抑負面情緒,表面上保持陽光,但內心充滿矛盾與不安。這種情況下,不僅無法釋放情緒,還會因為隱藏真實感受而加重內心掙扎,產生矛盾。
這幾年關於內耗型人格的文章開始多了起來,內耗這一詞開始進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但大家真的知道什麼是內耗型人格嗎? 我想用一個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這個概念,曾經的我也是一個標準的內耗之人,而內耗久了真的會內傷呢,太容易陷入自己的泡泡漩渦裡,覺得天下最悲催之人是我吧? 人為什麼會內耗呢?簡單來說就是對自己
Thumbnail
“內耗”通常是指在一個組織、公司、團隊或個體內部因各種原因而造成的能量、資源、時間或金錢的損失或浪費,這種損失通常是由內部因素引起的,而不是外部因素,並且可能對組織或個體的效能和效率產生負面影響,在近期,內耗一詞似乎較常被使用在個人的精神或心理內耗上 精神內耗是指一個人在心理層面上因各種壓力、焦慮
內耗,是一個現代詞語,指一個人反覆陷在內心的漩渦裡。內耗型的人,有大部分也是高敏感型人,他們的情緒較為敏感,對事情和情緒的解讀稍微更多一點。內耗的人,很容易被環境事情和負面情緒影響,內心的小劇場豐富,會對過去的事情反覆糾結,也會預設未來,反覆演習。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耗型人格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到疲憊與困惑,源於無止盡的自我懷疑和對他人評價的過度關注。本文探討了內耗的特徵及其來源,提供了幾個策略幫助讀者重拾人生主導權,包括識別內耗陷阱、啟動思維重置、設立心理防禦和培養抗壓能力。通過這些實用建議,讀者將能更有效地管理內心的鬥爭,實現內心的和諧與穩定。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內耗」這個詞彙越來越常見。內耗,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過度消耗心理資源的狀態,常常伴隨著過度自省。那麼,過度自省到底是助力還是阻力呢?本文將探討內耗的成因、特徵以及如何有效地應對內耗。 什麼是內耗? 內耗,原本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指的是系統內部能量的消耗和轉換。在心理學和社會學中,內
Thumbnail
內耗是一個在個人生活中時常出現的問題,指的是自身因矛盾或分歧而造成的心情不和。 如果不及時應對,會帶來不少負面影響。 首先,內耗可能削弱個人的內心平衡。當我們對某些事情產生分歧或矛盾時,內心的專注力就容易偏离生活計畫,忽視了個人的目標,進而影響效率和決策能力。 其次,由於內耗會讓內心變得緊
Thumbnail
所謂內耗,大半指的是內心衝突或壓力而引發的精神消耗,常見的因素有以下幾個:自我期望過高、過度反思、缺乏自信或沒安全感、承受不住環境和人際關係的壓力、缺乏自我照護。
Thumbnail
許多人在生活中常常感到焦慮,擔心未來可能發生的不幸,這種杞人憂天思維模式會消耗大量精力和情感。許多人習慣性壓抑負面情緒,表面上保持陽光,但內心充滿矛盾與不安。這種情況下,不僅無法釋放情緒,還會因為隱藏真實感受而加重內心掙扎,產生矛盾。
這幾年關於內耗型人格的文章開始多了起來,內耗這一詞開始進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但大家真的知道什麼是內耗型人格嗎? 我想用一個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這個概念,曾經的我也是一個標準的內耗之人,而內耗久了真的會內傷呢,太容易陷入自己的泡泡漩渦裡,覺得天下最悲催之人是我吧? 人為什麼會內耗呢?簡單來說就是對自己
Thumbnail
“內耗”通常是指在一個組織、公司、團隊或個體內部因各種原因而造成的能量、資源、時間或金錢的損失或浪費,這種損失通常是由內部因素引起的,而不是外部因素,並且可能對組織或個體的效能和效率產生負面影響,在近期,內耗一詞似乎較常被使用在個人的精神或心理內耗上 精神內耗是指一個人在心理層面上因各種壓力、焦慮
內耗,是一個現代詞語,指一個人反覆陷在內心的漩渦裡。內耗型的人,有大部分也是高敏感型人,他們的情緒較為敏感,對事情和情緒的解讀稍微更多一點。內耗的人,很容易被環境事情和負面情緒影響,內心的小劇場豐富,會對過去的事情反覆糾結,也會預設未來,反覆演習。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