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心情|看見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面對情緒,始終在練習從第三人的角度看待,不陷在當局或許才能真正看的清楚。
記得我在帶第二屆導師班的時候,學生非常調皮、血氣方剛、不願配合等等問題,我得花很多的時間盯著他們、糾正他們的言行、處理他們在老師面前說一套背後做一套的各種事情⋯常常讓我身心俱疲。
當時,肚子裡的寶寶或許就是在這樣負能量爆表的情況下不到八週就就停止生長,當時我很茫然,我不知道自己做這麼多是為了什麼,同時身為一位媽媽也責怪著自己沒能將一個寶貴的生命好好保護。但也因為這個事件,再那之後我很少動怒了,因為動怒對我來說太傷了!
時過多年,就在這週某班級的課堂上,我罕見的動怒,當下我能感覺得到身體的不舒服,但情緒上的不快已經臨駕到理智之上,我無法理解好好上課為什麼這麼困難因而沒能忍住的讓理智線斷裂。
事情過後,很感謝身邊的好同事們都能互相傾聽跟幫助,但回到我自身,或許是因為持續書寫輸出的關係,我可以較站在第三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情緒變化,發現這股負面情緒停留在心裡大約兩天的時間,我才驚覺原來自己消化負面情緒的能力那麼差,這股不快的情緒在這兩天反覆出現在腦中,甚至影響到我對其他事情的感受,一不小心就會往負能量的方向走去。
現在寫出這些文字,是因為突然看到了這股負面情緒正盤據在腦海,過去的自己或許就是因為看不到而無法在短時間內將自己從負能量中抽離,也許當時的寶寶也是因為感受到尚未準備好的媽媽而決定再給媽媽一些時間。我想日後應該已經有能力可以讓自己在處理情緒時有一個S.O.P:以第三人稱視角正視自己的情緒,透過文字排解、清空腦袋。情緒會起伏難以避免,但要能練習讓起伏是可控的,仍要持續不間斷的修行!
謝謝你的閱讀,歡迎追蹤分享成長。
FB粉絲專頁:莫墨老師的療心說畫
Podcast頻道——聽聽老師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8會員
131內容數
閱讀——透過閱讀看到不同人的思維與觀點,藉由閱讀認識世界推敲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高三的唯一目標:考大學,但考完試到大學開學之間將近三個月的時間,又該以什麼為目標呢?
開始寫作到現在默默地已經是第65篇文章了,雖然數量不算多,但對自己來說已經是很大的突破,因為努力地將一件事持之以恆其實是多麼不容易。
時間過得好快,總覺得實習時的記憶都還在,怎麼已經成為帶了三屆高三畢業生的班導了?整整加起來九年就這麼過去了!
國中會考即將到來,這應可以算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也是第一次要面臨選擇將來的出路,該選普通科還是職業類科?至從身為高中班導以來,許多家長都會詢問這類的資訊,畢竟幫孩子選擇一所理想的高中是家中有孩子的父母很大的困惑吧!以下就職業類科的特色做簡單的介紹。 在我任
有沒有遇過一個狀況:疫情期間大家都得戴著口罩,突然拿掉口罩時突然覺得好陌生!?且這種陌生感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知不覺的也拉大了!
後疫情時代來臨,久違的出國熱潮終於復甦了!連假期間帶了兩個孩子到沖繩四日遊,大家都說沖繩是最好練習日本自駕的地方,孩子爹也在這四天成功解鎖了右駕技能,看來接下來我們可以到處挑戰自駕旅行了!
高三的唯一目標:考大學,但考完試到大學開學之間將近三個月的時間,又該以什麼為目標呢?
開始寫作到現在默默地已經是第65篇文章了,雖然數量不算多,但對自己來說已經是很大的突破,因為努力地將一件事持之以恆其實是多麼不容易。
時間過得好快,總覺得實習時的記憶都還在,怎麼已經成為帶了三屆高三畢業生的班導了?整整加起來九年就這麼過去了!
國中會考即將到來,這應可以算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也是第一次要面臨選擇將來的出路,該選普通科還是職業類科?至從身為高中班導以來,許多家長都會詢問這類的資訊,畢竟幫孩子選擇一所理想的高中是家中有孩子的父母很大的困惑吧!以下就職業類科的特色做簡單的介紹。 在我任
有沒有遇過一個狀況:疫情期間大家都得戴著口罩,突然拿掉口罩時突然覺得好陌生!?且這種陌生感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知不覺的也拉大了!
後疫情時代來臨,久違的出國熱潮終於復甦了!連假期間帶了兩個孩子到沖繩四日遊,大家都說沖繩是最好練習日本自駕的地方,孩子爹也在這四天成功解鎖了右駕技能,看來接下來我們可以到處挑戰自駕旅行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還記得在國小實習的那半年,或說是從開始決定考教程時,一直都認為是為了媽媽的擔心而去做的事情,等到開始實習後、遇到也許也是年輕力盛對班級經營還待增進的班導,讓我最後即便考取了教師證,我還是沒有選擇執教這條路。 可能是因為最後看到孩子純真的臉掛著狐疑的樣子,讓我覺得為難他們實在太難狠下心,或許為難自己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以下是一位師姐來信分享故事,來文照登:    在此概述自己本身感應,跟大家分享。小兒子從三年級開始在校情緒突然大失控,對於師長說的話完全不聽,只要一不高興就大吼大叫,使整班都不能上課,最後我就辭去工作,跟校陪讀,在他情緒上來時,我就安撫他,才不至於影響其他同學.......
Thumbnail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
Thumbnail
情緒調解為五步驟,需要『辨識--接受--理解--調解--行動』 案例是對父親感到生氣的大學女生 當事人說:「我知道在生氣,也可以少見面來應對,但為什麼還覺得悶悶不樂、時常恍神、提不起勁呢?好煩啊!」 其實這是還沒消化完的現象
Thumbnail
什麼是情緒防護罩? 1.人的情緒會影響身體的反應 比如生氣的時候你的手會握緊拳頭、身體可能會發抖、緊咬牙關之類的 2.生氣的背後都有一個情緒 當你開始覺察自己的情緒,可以先關照自己的身體和了解自己情緒背後的感受,當你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你就不容易被情緒帶著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還記得在國小實習的那半年,或說是從開始決定考教程時,一直都認為是為了媽媽的擔心而去做的事情,等到開始實習後、遇到也許也是年輕力盛對班級經營還待增進的班導,讓我最後即便考取了教師證,我還是沒有選擇執教這條路。 可能是因為最後看到孩子純真的臉掛著狐疑的樣子,讓我覺得為難他們實在太難狠下心,或許為難自己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以下是一位師姐來信分享故事,來文照登:    在此概述自己本身感應,跟大家分享。小兒子從三年級開始在校情緒突然大失控,對於師長說的話完全不聽,只要一不高興就大吼大叫,使整班都不能上課,最後我就辭去工作,跟校陪讀,在他情緒上來時,我就安撫他,才不至於影響其他同學.......
Thumbnail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
Thumbnail
情緒調解為五步驟,需要『辨識--接受--理解--調解--行動』 案例是對父親感到生氣的大學女生 當事人說:「我知道在生氣,也可以少見面來應對,但為什麼還覺得悶悶不樂、時常恍神、提不起勁呢?好煩啊!」 其實這是還沒消化完的現象
Thumbnail
什麼是情緒防護罩? 1.人的情緒會影響身體的反應 比如生氣的時候你的手會握緊拳頭、身體可能會發抖、緊咬牙關之類的 2.生氣的背後都有一個情緒 當你開始覺察自己的情緒,可以先關照自己的身體和了解自己情緒背後的感受,當你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你就不容易被情緒帶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