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與「不盯」之間

2023/05/1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不盯孩子練琴和寫作業,一直以來倒也運作順暢,不過最近我對這個堅持有了新的想法。
孩子學校的鋼琴表演會前甄選即將到來。我暗自衡量了孩子的練習進度、果效、表演經驗值,以及甄選會的規模與要求,認為挑戰與風險不小,我覺得孩子需要幫助。考慮再三後,我開始提醒增加練琴次數、明確指出需要重複練習之處、設立標準、親自示範。我的經驗是,當孩子看見我彈得樂在其中時,他們自然想跟上。最後,定期驗收成果。
我不知道這算是「盯」還是「不盯」,不過我想起前陣子看到一份有關「領導」的資料,提到幾種不同的領導風格。我當時想,應該沒有哪種領導風格是絕對的好與壞,而是按著對方的現況、需要、目標和當下的情境作調整為佳。
我從小不需要人盯我練琴,或許這是我隱藏在心、無用的自豪;我覺得孩子應該和我一樣,這是我不切實際、忽略差異、自我中心的期待;堅持「不盯」的原則,若只為證明我的孩子總能自動自發、達成目標,那這是驕傲。
在「盯」與「不盯」之間,我依然沒有標準答案,也許還有其他選擇。但經過這次深思,我覺得自己的心多了些自由,也更清楚焦點是什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是平凡的二寶媽、基督徒。婚後的備孕之路遠比想像的艱難與漫長,因著上帝的恩典,我分別在38歲及41歲時生了兒子和女兒,開始了高齡育兒之路。 願和您分享我和孩子、先生及上帝一起成長的小故事,讓人生不只是「過生活」,更像是「讀生活」。 歡迎您來逛逛,一起發現生活中的小故事、小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