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愛,不分你我,與哪種款?】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天氣陰陰的,持續兩周的雨,就在孩子新生入學後適應的這段時間。

每一個孩子都盡力的,聽著老師的話,控制著自己想哭的情緒,

然後轉身之後就能開始安慰著身旁的朋友,雖然自己還掛著眼淚。

但自己也還不知道,原來安慰別人,卻有對自己極大的效用。

我想,孩子的學習是從自己開始的,他學習到原來我有能力安慰別人。

一點一滴,一天一天開始願意吃飯,也開始願意閉上眼睛跟著午休。

 

其實學習,不只是孩子,還有大人。

大人也在學習著勇敢、學習著觀察孩子和自己的反應。

洪仲清心理師在書中寫到「教養有一個悖論,如果我們做為父母,想要有所成長,先必須要注意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

在孩子適應的期間,父母常常會稍稍驚慌與擔憂,

「怎麼吃這麼少,是不是餐點不好吃?」

「怎麼都不睡,是不是做做惡夢?」

「問他學什麼,怎麼都說不知道?老師有教什麼嗎?」

「怎麼還在哭,是不是被欺負了,還是老師不夠愛他?」

有時候爸爸媽媽在反應各種況時,會忘了,孩子一直都在學習著應對這個世界,

他們需要時間,需要方法,需要等待,需要相信。

 

吃得少?有可能心情還沒開,可能還在適應食物,適應環境...;

都不睡?是還想撐著不想閉上眼,很可能之前沒有午睡的習慣,可能還要動得更多...;

怎麼還在哭?摸索、適應是大事,可能較為敏感,還沒朋友,分離焦慮.....;

以上這些都需要時間,總有一天吧~

 

從家裡到學校,從適應到快樂飛翔,有的孩子快,有的孩子需要長時間。

沒有對不對,好不好,每個孩子的樣貌,都在告訴我們「我是這個樣子,但我會進步,不過可能會很久,你要等我」。

能接受與不能接受,著急或擔憂,接納與放手,都在反映著父母自己的狀態。

 

一個班級,這麼多孩子,不會每個都文靜,柔軟,也不會都是熱情奔放。

有過動的,不專心的,畏縮膽怯的,強勢霸道的,懶惰的,熱情的,開朗正向的,需要被關注,有舞台可亮相的...

當然,一個班級裡面也可能有亞斯的,自閉的,注意力缺損過動的,發展遲緩的。

愛孩子的爸爸媽媽因為愛孩子,疼孩子,多麼希望,這個班級裡的每一種特質的樣子都最好符合我自己孩子的那款樣子的期待。

我的孩子害羞膽怯,那最好同學的都是文靜柔軟的,這樣才不會嚇到我的孩子,也可降低被欺負的機率...

我想,大人的愛無庸置疑。爸爸媽媽希望孩子安全無虞,其實老師更是希望,因為這樣最不會有問題,最不會有麻煩,

也最不需要花時間與精力去看見與解決真正的問題。

問題是,這個世界從來不是這麼安排的。

曾經一個班級裡,15個,3個女生,12個男生,老師很容易瘋掉。(應該都知道這個年齡層女生多是個福利)。

曾經一個班級裡,1個自閉,1個亞斯,一個注意力缺損。

曾經一個班級裡,一個控制力弱,一個霸王,幾個感覺統合失調,再來一個亞斯邊緣性格的。就除了瘋掉,還會想死掉。

曾經一個班級裡,一個會咬人一個會打人,兩個白目仔,...你就知道水深火熱。

幼教老師一隻章魚八隻腳不夠,還要有幾顆很強的心臟。

曾經有爸爸說怎麼不能把我的孩子都排安靜柔軟的?

我也在那時告訴他,學齡前能發生的問題都是好問題,

從這裡我們可以得知孩子害怕什麼?該教會他如何因應,透過團討,透過練習,該如何保護自己,

正因為這樣,凸顯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當你拿掉所有的挑戰,也就剝奪了孩子練習與因應的機會。

爸爸聽懂了,孩子適應了,問題解決了。

老師希望孩子安全、健康、快樂,這是最深的期待。

所以要教,要接納、要適應、要找方法。

 

每一個愛孩子的爸爸媽媽,在遇到孩子出現問題時,多麼想直接拿掉挑戰;

每一個老師多想都只教好教的,正常的,不用傷腦筋的。

但什麼是好教?什麼是正常?

直接拿掉挑戰孩子重從此幸福快樂?

其實,我們都是在挑戰中,才能明瞭與意識到,原來我是因為這個,才學會了那個。

所有錯的,都是對的,所有的不好的,都是好的。這是什麼亂七八糟的說法?但這是宇宙法則,卻錯不了。

我不斷的告訴老師,班級裡只要有一個,特殊狀況的孩子,不管他是什麼狀況,

老師與孩子一定都能從這當中得到更珍貴的秘密。

 

於是,有一天,這個老師說「我知道這個孩子是我生命中的貴人」,

當老師懂得愛孩子的一切,所有的孩子就會因老師的愛而一起愛那個孩子。

這個孩子可能是控制力弱,理解力慢,發展遲緩,自閉,固著,注意力缺損,過動.....

但....,

那個膽怯的,會挺起來勇敢的說出「你不可以再打我,因為我會對你生氣,我會去跟老師講」...然後他變勇敢了。

那個聰明的會去教導理解力慢的,動作慢的,會跟他說「我等你,你慢慢來」...然後他變得更也同理心了。

那些感覺統合失調的,自閉總是尖叫的,愛打人的,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每一個人學習到他應該要學習的,

包括孩子,家長,老師...與所有人....。

 

在蒲公英家每個老師都要有特教的概念,所以要上課,要學習,要感受,要接納。

因為,這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孩子。等著你來接納與教導。

 

曾經一個爸爸,因為小女兒被欺負,直衝學校,來到另一位女孩前面自己解決,

在我還來不及出手前,一個龐然大物站在小女孩面前說教,孩子嚇了,哭了,發抖了。

然候,雖然小女孩又玩在一起了,後來轉學了,當然我也在心裡開除了這樣的大人。

 

開學之初,當您的孩子開始上學,爸爸媽媽要認知到一件事。

孩子已經不是在家裡了,他進入社會了,開始展開一段社會化的旅程了。

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這個世界就變成了一片大森林,不會只有小白兔跳跳跳,小羊咩咩叫,

有小鳥,有長頸鹿,有河馬,但也有獅子,老虎,更有,狐狸與豺狼。

進到蒲公英家,是要讓孩子有方法去面對這些碰到的同伴,不要躲起來,也不要只是哭泣。

擦擦眼淚,肩膀硬起來,需要時間,但一定能做到,做到了之後,不是要你去拿榔頭報復,而是學著開始保護自己與保護他人。

從哭到不哭,到可以說,可以表達之間,這段距離,是共同努力的方向與目標。

 

當父母在教養孩子,往往會忘記,他們至少教養兩種對象:「孩子與自己。」

當父母因為孩子的不完美而糾結挫折的時候,正同時面對父母自己的不完美的時候。

孩子有恐懼害怕,也容易牽引出大人的恐懼與擔憂,在此同時,就會忘了,成長與發展是一條持續展的道路。

要記得問問自己,父母有沒有記得教養自己,更要理解與接納,在寧靜中療傷,

在溫暖時表達慈祥的去面對每一個孩子,與每一種狀態。

也不要忘了,我們每個人背後都有著強大的力量在推著我們走可能是學習,可能是經歷,可能是記憶,.....

拉喳喳說這麼多?不只是要老師去接納你的班級可能有這樣的孩子,或爸爸媽媽覺得怎麼班上同學有這款的,而覺得很倒楣。

而是在相信與信任中,持續的教導,持續地相信;持續地相信,更持續的教導。

一個班,什麼款都有,用著接納的心,去保護、去愛。

一個班,每一個都值得好好愛。

給老師,給家長。

by/魔女園長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輕吹,蒲公英飛】《快樂的孩子,分享快樂》的沙龍
33會員
3.5K內容數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2025/04/30
【敲一夏吧!】《立夏節氣/活出豐盛》 「立夏」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也就是代表夏天立即開始與到來之意。此時萬物繁茂,溫度明顯升高,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生長旺季,早植稻已將進入抽穗期,病蟲害也開始活動侵染了。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
Thumbnail
2025/04/30
【敲一夏吧!】《立夏節氣/活出豐盛》 「立夏」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也就是代表夏天立即開始與到來之意。此時萬物繁茂,溫度明顯升高,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生長旺季,早植稻已將進入抽穗期,病蟲害也開始活動侵染了。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
Thumbnail
2025/04/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4Au5q82kvc 巫婆蓁蓁的好朋友--巫婆阿妮,喜歡參與健身活動。 而阿妮的健身班裡會做很多有趣的運動, 來聽故事的孩子們也一起做起暖身,體驗巫婆阿妮的健身課活動。 而巫婆阿妮的健身班和隔壁村的健身班,
Thumbnail
2025/04/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4Au5q82kvc 巫婆蓁蓁的好朋友--巫婆阿妮,喜歡參與健身活動。 而阿妮的健身班裡會做很多有趣的運動, 來聽故事的孩子們也一起做起暖身,體驗巫婆阿妮的健身課活動。 而巫婆阿妮的健身班和隔壁村的健身班,
Thumbnail
2025/04/2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3_RM9qW-A大家都有做錯事的經驗,在面臨反應時,通常不是回嘴回去, 就是罵回去,不然就是揍下去。 而小男生似乎都有打架的經驗,問他們結果如何.... 當然,自己都知道答案。 比較難的應該就是控制力吧~ 做錯了,總
Thumbnail
2025/04/2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3_RM9qW-A大家都有做錯事的經驗,在面臨反應時,通常不是回嘴回去, 就是罵回去,不然就是揍下去。 而小男生似乎都有打架的經驗,問他們結果如何.... 當然,自己都知道答案。 比較難的應該就是控制力吧~ 做錯了,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掌握越多的育兒資訊,加入各種育兒社團,反而更加焦慮不安,有時還陷入一種不得不比較的新壓力。我相信大家在育兒的過程中一定也常會有這樣的時刻,育兒比天氣更加難以掌握。      懷孕時擔心肚子裡的寶寶,孩子出生後擔心他奶喝得不足、排便正不正常,還有沒有呼吸?再大一點擔心他的專注能力、行為,還有與同學
Thumbnail
掌握越多的育兒資訊,加入各種育兒社團,反而更加焦慮不安,有時還陷入一種不得不比較的新壓力。我相信大家在育兒的過程中一定也常會有這樣的時刻,育兒比天氣更加難以掌握。      懷孕時擔心肚子裡的寶寶,孩子出生後擔心他奶喝得不足、排便正不正常,還有沒有呼吸?再大一點擔心他的專注能力、行為,還有與同學
Thumbnail
下大雨的早晨,大家都辛苦了, 但似乎一切都很值得。 我們看著孩子長大,會有很多種角度, 從爸爸媽媽的,老師的,孩子自己的, 無論是哪一角度?哪一種樣貌, 都會讓人覺得「孩子就是孩子」, 在各種無法定義的狀態下都完全能接納。 因為,孩子~如此獨特與美麗的存在。 昨天的哭聲此起彼落,
Thumbnail
下大雨的早晨,大家都辛苦了, 但似乎一切都很值得。 我們看著孩子長大,會有很多種角度, 從爸爸媽媽的,老師的,孩子自己的, 無論是哪一角度?哪一種樣貌, 都會讓人覺得「孩子就是孩子」, 在各種無法定義的狀態下都完全能接納。 因為,孩子~如此獨特與美麗的存在。 昨天的哭聲此起彼落,
Thumbnail
曾經有個個案來諮商時告訴我,他的焦慮來源就是他家的小朋友,小朋友大約1-2歲,正值好動愛玩,一發生事情又會哭的呼天搶地的階段。 那發生什麼事呢?從沒有人陪著他玩,或他要的玩具不給他,或是不想要吃飯,剛睡起來等都會,好像任何點小事沒有順他的意,他就用哭來表達抗議。然後照顧的過程就是在抱起他、安撫、眼神
Thumbnail
曾經有個個案來諮商時告訴我,他的焦慮來源就是他家的小朋友,小朋友大約1-2歲,正值好動愛玩,一發生事情又會哭的呼天搶地的階段。 那發生什麼事呢?從沒有人陪著他玩,或他要的玩具不給他,或是不想要吃飯,剛睡起來等都會,好像任何點小事沒有順他的意,他就用哭來表達抗議。然後照顧的過程就是在抱起他、安撫、眼神
Thumbnail
(其實這是一篇於2020年8月7日發表在臉書社團的貼文,兩年來收到五百多位網友的讚及留言回覆,直至今日仍陸續收到反饋,於是選擇讓其以文章的形式呈現) NG問話: 1. 明天還要去上學嗎? (這不是擺明要孩子說不要嗎?) 2. 學校的飯菜好吃嗎?有吃完嗎? 3. 有很想爸爸媽媽嗎? 我的問話:
Thumbnail
(其實這是一篇於2020年8月7日發表在臉書社團的貼文,兩年來收到五百多位網友的讚及留言回覆,直至今日仍陸續收到反饋,於是選擇讓其以文章的形式呈現) NG問話: 1. 明天還要去上學嗎? (這不是擺明要孩子說不要嗎?) 2. 學校的飯菜好吃嗎?有吃完嗎? 3. 有很想爸爸媽媽嗎? 我的問話:
Thumbnail
陪著孩子上幼兒園的你/妳,是不是無法放下心中的焦慮呢?擔心孩子在學校遇到各種狀況,憂心孩子對於環境不適應而情緒失控?這都是正常的。因為是父母阿!
Thumbnail
陪著孩子上幼兒園的你/妳,是不是無法放下心中的焦慮呢?擔心孩子在學校遇到各種狀況,憂心孩子對於環境不適應而情緒失控?這都是正常的。因為是父母阿!
Thumbnail
在教養得過程中,我們發現要做得更多的是同理,先釐清自己的思緒、理解自己、再同理小孩。通常同理小孩得過程中,都伴隨著自己小時候的影子,有時候覺得,養小孩這件事情,其實也療癒了自己,那個曾經因為某些事情而受傷的自己,一點一點的,在養小孩的過程中,被治癒了。
Thumbnail
在教養得過程中,我們發現要做得更多的是同理,先釐清自己的思緒、理解自己、再同理小孩。通常同理小孩得過程中,都伴隨著自己小時候的影子,有時候覺得,養小孩這件事情,其實也療癒了自己,那個曾經因為某些事情而受傷的自己,一點一點的,在養小孩的過程中,被治癒了。
Thumbnail
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學習改變,享受改變,看到的事件、世界都將會不一樣~
Thumbnail
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學習改變,享受改變,看到的事件、世界都將會不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