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養雞場,廠長會在小雞長大成為公雞的第100天,將雞隻宰殺販賣。
對於這隻小雞來說,從他出生的第一天開始,主人會餵食牠飼料。
從第1天到第99天,這隻雞每天都有飼料可以吃。
在第100天時,牠自然地認為「因為之前的99天都有飼料,所以第100天也會有飼料可以吃」,然而正當牠靠近主人準備吃食飼料,卻被主人一把抓住,送去宰殺販賣。
這隻雞的思考方式被稱為「公雞歸納法」,也就是「不完全歸納法」。
這種推論方式,容易落入思維的陷阱。
例如,有個女孩在愛情中被一個渣男傷透了心,便認為所有男人都是渣男,從此不敢再談戀愛。又或者,有間店鋪遭小偷,店鋪老闆發現小偷的身上有刺青,從此便對所有街上所有刺青的人加以堤防警戒。
難道所有男人都是渣男嗎 ?
難道所有刺青的人都是小偷 ?
當然不是。
我們可以從經驗中去學習、成長,但不等於那些經驗就足以代表整個世界。
公雞只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沒有跳脫自己的思維,嘗試用更全面的角度去看見整個世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當我們只用自己的濾鏡去看別人,容易只看見自己所想見的世界。
用憤怒的眼光看待他人,就只會看見對方不順眼的缺點,而忽略這個人的整體全面。
用愛慕的眼光看待他人,就只會看見對方的優點,一樣也忽略了這個人的整體全面。
當我們嘗試用各種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才有可能更貼近事情的整體,發現真相的面貌。
歸納法,是一種數學的邏輯論證方法,但並不是唯一的法則。
當我們想要針對某個人、事、物做出評論之前,或許,可以再多想一想,自己是否落入公雞的思維陷阱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