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研究篇:研究設計的錯配 (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是一名研究員,從事學術和應用層面的研究多年。在我的研究生涯中,曾在不同的智庫和社福機構工作,參與過許多政策研究項目。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其中一個有趣的觀察:即這些機構的政策建議與研究結果之間大多缺乏連接。每當與大專院校任職的教職員或研究員討論研究時,大家都有個刻板印象,認為智庫和社福機構的研究大多是自說自話,缺乏嚴謹性。這個印象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我的觀察。當然,很多被他們批評的研究,實際上都是智庫或社福機構花大錢向大專院校購買的研究服務所得的結果。簡而言之,不論是應用型或學術型的研究員,在處理智庫和社福機構的政策研究時,都有面對共同的問題。

智庫和社福機構的政策研究旨在推動政策改變,這本身並無問題,問題在於採用了不對的研究設計。關於研究,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了解社會現象,例如暸解疫後社會的就業或貧窮新趨勢,並發掘和定義當中新出現的社會問題。第二類則集中於政策本身的研究,例如探討作為失業援助的不同可行方案。至於第三類,則是將第一類和第二類的研究連結起來,例如探討職津對減低工作貧窮的效用。然而,智庫和社福機構不論其政策研究的題目為何,都只是使用第一類的研究方式。在這裡我先不嘗試去解釋導致這現象的原因,而集中分享一下這現象所構成的問題。

我曾在一間機構(故意不說明是智庫還是社福機構)任職,當時的管理層希望了解香港職業教育的問題,並探討推動職業教育是否能夠改善青年人的出路,從而促進向上流動。理論上,為了達到這個研究目標,應該採用我上述所說的第三類研究設計(了解一下香港職場對某些工種的需求、這些工作能否提升青年人的向上流動、香港的職業教育能否連接這些職場需求,然後了解一下現時教育制度的升學和轉軌道等的問題,並以外國制度作為參考等)。當時的機構聘請了某大專院校的研究團隊,花費港幣一百多萬,進行了電話抽樣調查和多場聚焦小組討論,以了解適齡年青人對職業教育的看法。一定程度上,研究團隊採用了我所提及的第一類設計,我不否認了解青年意見的重要性,但竟然沒有分撥資源去了解市場狀況,更遑論探討制度的問題,顯然這樣的設計並不能回應當初的研究問題。

經過近一年的資料收集,研究團隊所得到的資料,都只是問卷所產生的數據表和聚焦小組所收集到的討論摘要,內容都是關於年青人如何看待和推動職業教育的意見。當時,大專院校的研究團隊在撰寫報告時,沒有提出任何政策建議。我記得首席研究員說:「在政策倡議方面,你們機構才是專家!」

有趣的是,管理層接受了這一說法,然後憑著自己的「經驗」和想像提供了一系列建議。這些建議基於問卷數據,認為香港職業教育的問題在於家長普遍對職業教育存有偏見,導致他們阻撓子女選讀職業教育,結果導致青年出路變得單一,未能向上流動。因此,管理層建議將職業教育改名為專才教育,以期改變大眾對職業教育的觀念,從而令青年的出路變得多元。

這個經歷絕非孤例。在不同的研究項目中,我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然而,由於篇幅所限,我無法深入探討構成這些事件的因素,以及我未能阻止它們發生的原因。此外,我需要補充的是,智庫和社福機構都是很好的研究平台。前者通常資金充裕,後者則更容易接觸到相關持份者。在未來的文章中,我將探討如何善用這些平台進行具有影響力的研究。

至於上述提及的研究設計,建議大家不妨看看以下的參考資料。

MOST, B. A., & STARR, H. (2015). BASIC LOGIC AND RESEARCH DESIGN: Conceptualization, Case Selection, and the Form of Relationships. In Inquiry, Logic,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With a New Preface by Harvey Starr (pp. 47–67).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https://doi.org/10.2307/j.ctv6wgjzn.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科研者的沙龍
2會員
6內容數
社科研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1
本文會借鑒英國最新的貧窮量度方法及其他先進經濟體的量度方法,以說明以收入作為量度指標仍是先進經濟體的主流,仍未過時。
Thumbnail
2025/02/01
本文會借鑒英國最新的貧窮量度方法及其他先進經濟體的量度方法,以說明以收入作為量度指標仍是先進經濟體的主流,仍未過時。
Thumbnail
2025/02/01
特區政府持續面臨財政赤字,削減公共開支成為近日的熱話。失業綜援一直備受關注,現在自然成為討論焦點之一。作為失業綜援下實踐責任福利(的「就業支援服務」,被批評為欠缺成效,並要求提出改變。本文將簡述近日有關進一步收緊責任福利的措施和討論,並剖析當中的理據及失焦之處。
Thumbnail
2025/02/01
特區政府持續面臨財政赤字,削減公共開支成為近日的熱話。失業綜援一直備受關注,現在自然成為討論焦點之一。作為失業綜援下實踐責任福利(的「就業支援服務」,被批評為欠缺成效,並要求提出改變。本文將簡述近日有關進一步收緊責任福利的措施和討論,並剖析當中的理據及失焦之處。
Thumbnail
2024/12/28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has announced that it will replace the Employment Support Services (EmSS) under the Comprehensive Social Security Assistance.
Thumbnail
2024/12/28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has announced that it will replace the Employment Support Services (EmSS) under the Comprehensive Social Security Assistanc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
Thumbnail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
Thumbnail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
Thumbnail
建築領域是職業訓練所還是素養教育?我想這個大哉問與建築界的實習課程中,學生到底是不是勞工頗有互文的交織,經過了好幾次正式與非正式的交流之後,我想很直接的留下明確的紀錄。 不是,它不是職業訓練所,來自產業的惡意請閉嘴,你們並未給予教育界任何貢獻,而且十分卑劣。
Thumbnail
建築領域是職業訓練所還是素養教育?我想這個大哉問與建築界的實習課程中,學生到底是不是勞工頗有互文的交織,經過了好幾次正式與非正式的交流之後,我想很直接的留下明確的紀錄。 不是,它不是職業訓練所,來自產業的惡意請閉嘴,你們並未給予教育界任何貢獻,而且十分卑劣。
Thumbnail
一個高中念文組的畢業生,如何選擇念社會學?又為何念統計相關研究所成為資料分析師?
Thumbnail
一個高中念文組的畢業生,如何選擇念社會學?又為何念統計相關研究所成為資料分析師?
Thumbnail
這個問題就算你拿來問現在的我,仍然是個大哉問,不過,我能以過來人的經驗來分享,如果先選擇工作對我的人生產生怎樣的變化。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個容易想很多的人,從大學剛入學的第一天就不斷在想:我畢業後該先就業還是升學,為了分析利弊,就學期間我參加許多校內舉辦的職涯講座,甚至還付費去校外聽演講,
Thumbnail
這個問題就算你拿來問現在的我,仍然是個大哉問,不過,我能以過來人的經驗來分享,如果先選擇工作對我的人生產生怎樣的變化。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個容易想很多的人,從大學剛入學的第一天就不斷在想:我畢業後該先就業還是升學,為了分析利弊,就學期間我參加許多校內舉辦的職涯講座,甚至還付費去校外聽演講,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讀研究所也快滿兩年,身邊碩二的同學也被迫要開始思考畢業後的下一步。 誠如我在國考系列文章中提到,許多人唸研究所的最大動機是延後做決定的時點,包含當年大五的我(雖然後來沒考上)。與其說這是不負責任,我更傾向認為是整體教育環境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讀研究所也快滿兩年,身邊碩二的同學也被迫要開始思考畢業後的下一步。 誠如我在國考系列文章中提到,許多人唸研究所的最大動機是延後做決定的時點,包含當年大五的我(雖然後來沒考上)。與其說這是不負責任,我更傾向認為是整體教育環境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會講述大專生研究計畫的基本介紹,不涉及科系和專業。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會講述大專生研究計畫的基本介紹,不涉及科系和專業。
Thumbnail
很多人問我:我大學所學的不是我的興趣,我可以做什麼? 四年大學的修練,沒有打造出興趣,但至少建造了你的專業知識,立訂了職涯的方向後,才能開始進入規劃的行動。
Thumbnail
很多人問我:我大學所學的不是我的興趣,我可以做什麼? 四年大學的修練,沒有打造出興趣,但至少建造了你的專業知識,立訂了職涯的方向後,才能開始進入規劃的行動。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不容觸及的紅線和底線,要怎麼做,都是一種選擇。而事實上,我們也都可以有所選擇。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不容觸及的紅線和底線,要怎麼做,都是一種選擇。而事實上,我們也都可以有所選擇。
Thumbnail
多數人認為,大學是通才教育,研究所是菁英教育,可惜那是歐美的情況。
Thumbnail
多數人認為,大學是通才教育,研究所是菁英教育,可惜那是歐美的情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