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快的年代是否遺漏背後的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what-我們求快是為了什麼?

所以到底什麼是“對於人民職業選擇自由之主觀條件限制”?

這是我今天的問題,很唐突,但其實是想討論對事情的快速理解態度
不論今天那個“到底什麼”-後面接了什麼都可以當作一個框架思考。

我們常常透過快速google別人的想法或者翻譯,而這些讓我們省略看原文、真實對話或文章的機會,也讓我們獲得快速有效的專有名詞對話,這樣的“快速”到底是好是壞?

回歸正題

最開始的我嘗試google,找遍所有能以夠白話的角度來解釋這件事的說法
查到最簡略的解釋是:可以靠後天努力的就是對主觀條件的限制,而不可靠後天努力的就是客觀條件限制。



求快乍看是日常,但你有思考過為何要求快嗎

求快乍看是日常,但你有思考過為何要求快嗎



how-如何實際操作?代入?


經由google後眾多的解釋中,我好像大略理解,但不懂的是如何代入到實際情況思考,於是我找了一題來鑑定我到底有沒有理解這個概念。

下列何者非屬對於人民職業選擇自由之主觀條件限制?
(A)禁止曾犯特定罪者駕駛計程車為業
(B)藥師執業處所應以一處為限
(C)經主管機關核准之證券投資顧問事業方得舉辦證券投資講習
(D)公務員於其離職後三年內,不得擔任與其離職前五年內之職務直接相關之營利事業董事、 監察人、經理、執行業務之股東或顧問

我們來實際代入:主觀就是可以靠後天努力,客觀就是非努力可達成的限制。

先了解問什麼?

題目中問的就是只有一個選項是客觀限制(無法靠努力達成),其他都應該是主觀限制
(A)也就是你犯特定罪就不能駕駛計程車,反之你可以靠“努力不去犯罪”就可以達到,所以是主觀條件(可透過後天努力達成)
(B)成為藥師後,只能在一處執業,先不論該規定合不合理,你成為藥師後,你再怎麼努力提升自己,你仍然只能在一處工作,不能多處執業-無法靠後天努力改變的事實
(C)需要經主管機關核可才可以舉辦證券投資講習,核可有一定的標準和程序,你只要“努力達成核可標準”,就可以舉辦講座。-所以是主觀條件
(D)公務員離職3年內,不可擔任與離職前5年職務相關的董事等職務,但你可以透過努力擔任非相關職務的董事或經理人-看起來解釋好像合理?-所以是主觀條件

到底是什麼不懂?

在代入的過程中,蠻常會頓一下覺得,我好像在自圓其說什麼
感覺很不踏實,如果問我那到底什麼是主觀條件限制?我只講出了可以靠後天努力達成時,乍看好像給了一個不錯的白話版解釋,但你又隱隱覺得其實你根本沒有理解這件事,當你困擾又找了個題目去確認時...

你發現:你還是不太理解這句話是什麼,你只是照著別人的解釋來解釋給別人聽
甚至你會害怕別人又重複問了一次,「那到底是什麼?我根本聽不懂你的意思。」

這個不懂,到底是哪裡有問題?



why-背後的理由是什麼?

在我透過寫下自己的不懂後理解-我還是不懂,我決定再去找一次原文來理解後,再寫下白話解釋給自己聽。

大法官於釋字649號解釋中對於主觀條件的原文:

人民選擇職業之自由,如屬應具備之主觀條件,乃指從事特定職業之個人本身所應具備之專業能力或資格,且該等能力或資格可經由訓練培養而獲得者,例如知識、學位、體能等,立法者欲對此加以限制,須有重要公共利益存在。
而人民選擇職業應具備之客觀條件,係指對從事特定職業之條件限制,非個人努力所可達成,例如行業獨占制度,則應以保護特別重要之公共利益始得為之。且不論何種情形之限制,所採之手段均須與比例原則無違。

經過自我理解和吸收後這兩段的意思是指:

所謂選擇工作的主觀條件限制,是指例如個人想當老師,而成為老師的資格(或能力、學識、體能等)是通過鑑定國考或者一定的大學畢業等等,而“國考和畢業程度”都是可以透過訓練培養的能力,進而達成。

客觀條件限制:所謂行業獨佔制度,例如計程車就是要漆黃色的才能開,這個漆黃色的部分跟你個人是否多努力成為計程車司機無關,即使個人多努力也無法改變這件事,又因為這件事的本質和個人無關,而是影響整個市場或者大眾利益。

再來,以上這些是所謂的限制條件,但條件是訂出來的,不一定所有條件都是合理,所以會再過一個篩網告訴你這些條件需要符合比例原則,才合理。

那什麼叫符合比例原則?
就是你限制別人的手段,和你想維護的公共利益,除了有相關外,也符合適當的手段(最小侵害)才是正當的,其中又可觀之要達到客觀條件限制需要有特別重要公共利益才能限制,可見審核的標準會比主觀條件嚴格。

被誤會的不懂?

在兜了一圈後,所以我靜下心來思考,我到底在不懂什麼?
我才想到,我一開始一直搜尋找尋別人的白話版解釋,而這個初衷是為了
1.不想浪費時間看原文
2.想透過別人的理解後得到快速的答案
3.懶得想,直接吸收別人的想法就可以假裝自己懂了

在我打下一字一句後,我才能真正看懂自己的這一番操作是這樣讓自己兜圈

而為何說兜圈?因為我在快速得到別人的答案後,無法真正代入理解和運用,所以一直隱隱覺得自己不懂,也不知道為何不懂。



所以不懂在哪?

其一的不懂在於-那是別人吸收後的東西得出來的結論,你不知道原文和結論之間到底正不正確,所以不懂。

其二的不懂在於-因為你只單純知道字表面的意思,而沒有理解為何對方做出這個結論,就拼命地想快速代入操作,所以一直在操作上卡關,所以不懂。

而這一切都是背後的那個why

當你沒有認真思考你獲得的資訊和知識,只是拼命快速想收集那些碎片般地專有名詞(what)、代入操作(how),也許應用的好在某些時刻你會獲得效率。
但總還是有翻車的時候,你也許可以思考或嘗試去理解

那個背後的why
又可以說這件事的真實本質是什麼?你自己是怎麼理解?或者別人是怎麼理解這件事而得到的產出?又為何別人可以設想的到這個產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伏甲烷的沙龍
15會員
58內容數
從寫作開始剖析自己,進而找到自己的天賦熱情,也用寫下來理解自己感受自己,而那些紀錄的過程更可以讓自己回顧,阿原來我成長不少。
三伏甲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7
每年都會找1對1加強自己化妝技巧 除了重災區已經去手術以外,其餘追求的就是臉部提亮有神、不累 2024的A老師強調遮瑕技巧(當時還沒處理眼袋,變成非常難搞的3D凸,所以遮半天都很氣餒),有花時間去學,也學到蠻特別的採光技巧。 2025的B老師這次倒沒特別學到什麼內容,於是乎1堂6000元的課算是體
2025/03/27
每年都會找1對1加強自己化妝技巧 除了重災區已經去手術以外,其餘追求的就是臉部提亮有神、不累 2024的A老師強調遮瑕技巧(當時還沒處理眼袋,變成非常難搞的3D凸,所以遮半天都很氣餒),有花時間去學,也學到蠻特別的採光技巧。 2025的B老師這次倒沒特別學到什麼內容,於是乎1堂6000元的課算是體
2025/03/26
我每天盡量挑一些新嘗試去做 不論他看起來多懶人多簡單,一開始我本來要挑一些好吃但稍微繁複的甜點來做(因為看起來漂亮)直到我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後 我就先挑最簡單的來讓自己嘗試 今天嘗試做看起來簡單到不行的減脂版鮪魚蛋沙拉吐司+蒜炒青菜就好 食材購買? 減脂版顧名思義就是用水煮鮪魚罐頭取代油
Thumbnail
2025/03/26
我每天盡量挑一些新嘗試去做 不論他看起來多懶人多簡單,一開始我本來要挑一些好吃但稍微繁複的甜點來做(因為看起來漂亮)直到我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後 我就先挑最簡單的來讓自己嘗試 今天嘗試做看起來簡單到不行的減脂版鮪魚蛋沙拉吐司+蒜炒青菜就好 食材購買? 減脂版顧名思義就是用水煮鮪魚罐頭取代油
Thumbnail
2025/03/22
今天有去開發周邊做臉新店 B家課程買一堂送一堂保濕課,我看了評論主打清粉刺為主,但有加強保濕類型 一堂1500保濕+超聲波,可以去嘗試。 畢竟之前有買過A家的10堂大約2萬左右,那時候嫌貴,後來使用完後就沒再持續,反而以自己買保養品為主。 直到這次體驗,才知道,那些課到底再貴什麼 先說環境
Thumbnail
2025/03/22
今天有去開發周邊做臉新店 B家課程買一堂送一堂保濕課,我看了評論主打清粉刺為主,但有加強保濕類型 一堂1500保濕+超聲波,可以去嘗試。 畢竟之前有買過A家的10堂大約2萬左右,那時候嫌貴,後來使用完後就沒再持續,反而以自己買保養品為主。 直到這次體驗,才知道,那些課到底再貴什麼 先說環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what-我們求快是為了什麼? 所以到底什麼是“對於人民職業選擇自由之主觀條件限制”? 這是我今天的問題,很唐突,但其實是想討論對事情的快速理解態度 不論今天那個“到底什麼”-後面接了什麼都可以當作一個框架思考。 我們常常透過快速google別人的想法或者翻譯,而這些讓我們省略看原文、真實對話或文章
Thumbnail
what-我們求快是為了什麼? 所以到底什麼是“對於人民職業選擇自由之主觀條件限制”? 這是我今天的問題,很唐突,但其實是想討論對事情的快速理解態度 不論今天那個“到底什麼”-後面接了什麼都可以當作一個框架思考。 我們常常透過快速google別人的想法或者翻譯,而這些讓我們省略看原文、真實對話或文章
Thumbnail
你有遇過讓你大呼不公平吧的事情嗎? 當下想必是憤恨難平,大多數的情況都是:「為什麼A有我沒有?為什麼B可以我不行?」 當我在這樣想的時候,從來沒去思考背後的依據和標準是什麼 也許會有人說:「這攸關老闆的心證啊,他就是偏心!」 也許事實真的是這樣沒錯,也比較好安慰自己,但如果告訴你真實的標準,並要透過
Thumbnail
你有遇過讓你大呼不公平吧的事情嗎? 當下想必是憤恨難平,大多數的情況都是:「為什麼A有我沒有?為什麼B可以我不行?」 當我在這樣想的時候,從來沒去思考背後的依據和標準是什麼 也許會有人說:「這攸關老闆的心證啊,他就是偏心!」 也許事實真的是這樣沒錯,也比較好安慰自己,但如果告訴你真實的標準,並要透過
Thumbnail
如果你不替自己的生活排定優先次序,別人就會代勞。 第一階段:當我們有明確的目標時,它能我們因為努力而成功。 第二階段:當我們功成名就,我們成為別人「請託」的對象。我們成了當你需要總是在哪兒的「老好人(請自行插入姓名),而且會有更多選項和機會上門。」 第三階段:當選項和機會增加,其實代表我們必須付出更
Thumbnail
如果你不替自己的生活排定優先次序,別人就會代勞。 第一階段:當我們有明確的目標時,它能我們因為努力而成功。 第二階段:當我們功成名就,我們成為別人「請託」的對象。我們成了當你需要總是在哪兒的「老好人(請自行插入姓名),而且會有更多選項和機會上門。」 第三階段:當選項和機會增加,其實代表我們必須付出更
Thumbnail
我一開始沒想過 有那麼多事情違反常理 我會發現是因為 我每次無聊在思考事情邏輯的時候 我發現...我好像 跟其他人想法 不是略有不同 是...不同 所以 我想來一項一項列出來 記錄下來 到底有多少邏輯 跟一般"常理"不同 我自己也很好奇 1. 想提升工作技能 未必代表"只"提升工作能力 我覺得這是一
Thumbnail
我一開始沒想過 有那麼多事情違反常理 我會發現是因為 我每次無聊在思考事情邏輯的時候 我發現...我好像 跟其他人想法 不是略有不同 是...不同 所以 我想來一項一項列出來 記錄下來 到底有多少邏輯 跟一般"常理"不同 我自己也很好奇 1. 想提升工作技能 未必代表"只"提升工作能力 我覺得這是一
Thumbnail
「好的,是。放心,我們會特別針對您的要求去做挑選。這真是太剛好了,您完全不用費心,交給二號觀察者就行了。」
Thumbnail
「好的,是。放心,我們會特別針對您的要求去做挑選。這真是太剛好了,您完全不用費心,交給二號觀察者就行了。」
Thumbnail
​日前在文中說到不求捷徑、只求不繞遠路的觀點,後續收到兩位年輕朋友的回饋與交流。談到選擇、平衡與看待問題的思路這些話題。試回想對話過程,將一些觀點整理紀錄。
Thumbnail
​日前在文中說到不求捷徑、只求不繞遠路的觀點,後續收到兩位年輕朋友的回饋與交流。談到選擇、平衡與看待問題的思路這些話題。試回想對話過程,將一些觀點整理紀錄。
Thumbnail
許多人嚮往在工作上,有著充分的自由與彈性。但真給你了又如何?你清楚自己要做些什麼嗎?想要獲得工作上的自由與彈性,得靠自己去創造機會,而不是等待別人給予機會的。大約在工作十年左右,我的體悟是:在完成分內工作之餘,有意識地挑選任務。
Thumbnail
許多人嚮往在工作上,有著充分的自由與彈性。但真給你了又如何?你清楚自己要做些什麼嗎?想要獲得工作上的自由與彈性,得靠自己去創造機會,而不是等待別人給予機會的。大約在工作十年左右,我的體悟是:在完成分內工作之餘,有意識地挑選任務。
Thumbnail
「選擇」是有能者的權利。這句話其實挺正確的。不妨想想那些哀怨、抱怨人生過頭的人,都是過著什麼樣的日子?
Thumbnail
「選擇」是有能者的權利。這句話其實挺正確的。不妨想想那些哀怨、抱怨人生過頭的人,都是過著什麼樣的日子?
Thumbnail
最近想了想,這或許是種需要訓練才有的習慣。*
Thumbnail
最近想了想,這或許是種需要訓練才有的習慣。*
Thumbnail
學生時期有固定的敵人,就是把成績搞好,要上台大、政大就是那個分數,目標很明確;出了社會以後,目標一樣在那裡,但是要考量的事變多了,資源分配、主管心情、團隊績效,面對的不再是單行道,大人要面對的是兩難問題。
Thumbnail
學生時期有固定的敵人,就是把成績搞好,要上台大、政大就是那個分數,目標很明確;出了社會以後,目標一樣在那裡,但是要考量的事變多了,資源分配、主管心情、團隊績效,面對的不再是單行道,大人要面對的是兩難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