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職場冷漠症候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是否在職場中,常常覺得需要提防同事而覺得心很累呢?好像都找不到什麼可以一起奮鬥的人。如果有這種情形,那你可能就有職場冷漠症候群了。這個名詞其實是我自己發明的,目前還沒有發現什麼比較好的形容詞。

raw-image

因為我在離職之後回想,在前公司好像有這一個情形,而這可能也是我離開的主因。我也發現一段關係需要在結束之後,才能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離開這段關係,因為身在其中的時候不會有很清楚的感覺,但就是有一個趨勢會迫使自己離開。

當離開之後這種感覺就很明顯了,前公司雖然不是公家機關,但因為沒有真正的老闆,所以如果沒有犯大錯的話,不會隨便開除人。導致這家公司跟公家單位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雖然不可否認,我在這家公司真的學到非常多東西,而且可能是改變我人生最大的一個歷程,但總是有一些我過不去的點。

因為我本來是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情來工作,想說自己會不會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喜歡上這個工作的性質。又因為我是一個很認真的人,所以在工作上我也很認真學習,所以也學到了很多。

但志向這件事是不能夠勉強的,在工作了將近五年之後,終於證明了我對這個工作類型真的沒有興趣。因為能力提升之後,工作效率增加,每天不用做很長時間就可以把事情做完,也就是進入了一個無限循環裡面,每天只剩下剩下上班跟下班。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樣子很好,工作穩定,沒有什麼需要思考的,確實這個工作跟一般人比起來薪水高很多,但我的人生好像失去了方向。我本來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並且很喜歡挑戰高難度的事情,而且做這些高難度事情會讓我廢寢忘食。

但我發現我,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已經忘記了這種感覺,取而代之的是我對於工作的冷漠以及同事的冷漠。我開始變成那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人,其實我在工作上的好表現是有有目共睹的,因為我花很多時間在想該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也因為我的專業知識很足夠,在看事情的時候很能夠直指核心。

但我回想起來自己並不快樂,因為我好像沒辦法投入在這個工作的本質上面,久而久之感覺自己好像生病了,除了冷漠這個心理因素之外,身體也出現了變化,我開始會失眠,以及我每天都會感到焦慮。可能也是我對自己的期許太大了,但我覺得問題的關鍵還是來自於我不夠熱愛這個工作,我把重心都放在表現上面,所以會患得患失。

再來因為大公司大組織的關係,感覺同事之間都是自掃門前雪,只要把自己的東西顧好,自己的考績能拿到最高就好,而且考績的評估標準還不是個人的業績,大多數是主管的好惡決定。雖然主管也大多數會給表現好的人好的考績,但總覺得偏離了市場經濟的本質,我個人是不太喜歡這種制度,因為我比較喜歡憑自己的本事來領薪水,這樣我可能會非常認真而且情願地工作,因為做越多領越多,實力越強領越多。

當然我打這篇文章並不是要說前公司有什麼問題,而是要提醒大家,如果感覺到你身在一個冷漠的職場中,然後自己也被影響的話,可能這個職場是不適合你的。這種冷漠的感覺會越來越明顯,導致你的身心都會受到影響,這時候最好離開這個環境,找到一個你真正有熱情的領域,然後開始投入時間學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破除職場迷思及提升個人價值
107會員
251內容數
這個專題是專門寫給剛進入職場的新人看的,剛進入職場懵懵懂懂的,搞不清楚該學習那些技能嗎?是不是常常跟同事相處不順利?常常無法達到主管的期待?沒關係,這個專題都有解答。 你可以在這個沙龍發文討論以及交流。
2025/03/19
如果你是一個剛剛創業或是一個新的部門的經理,最容易讓你遇到困難的事情應該就是班底的培養 請人是需要成本的,如果沒有妥善安排以及培養,請人就會造成自己的負擔,除了請到適當的人之外,人才的養成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個新人要能發揮價值,需要至少達到以下一項門檻,能夠做符合他薪水的案件量,或是能夠處理
Thumbnail
2025/03/19
如果你是一個剛剛創業或是一個新的部門的經理,最容易讓你遇到困難的事情應該就是班底的培養 請人是需要成本的,如果沒有妥善安排以及培養,請人就會造成自己的負擔,除了請到適當的人之外,人才的養成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個新人要能發揮價值,需要至少達到以下一項門檻,能夠做符合他薪水的案件量,或是能夠處理
Thumbnail
2025/03/18
疫情之後,很多人都已經接受了遠端工作的模式,本來大家都覺得遠端工作或是會議沒有成效,於是不敢嘗試。但在疫情時,所有人都被逼迫著要遠端處理事情。 我覺得如果都要見面討論事情的話,在現代社會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情,就目前我的工作來說,案件分布在中南部地區還有東部,不太可能以到處跑的方式來管理各個工作。
Thumbnail
2025/03/18
疫情之後,很多人都已經接受了遠端工作的模式,本來大家都覺得遠端工作或是會議沒有成效,於是不敢嘗試。但在疫情時,所有人都被逼迫著要遠端處理事情。 我覺得如果都要見面討論事情的話,在現代社會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情,就目前我的工作來說,案件分布在中南部地區還有東部,不太可能以到處跑的方式來管理各個工作。
Thumbnail
2024/04/14
在職場中,被當作是一個自動自發的人其實很重要,因為我們應該都不想要每天被老闆盯著,那是上班時最痛苦的感覺,如果沒有了這種討厭的感覺,或許上班會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很多人覺得自己很主動做事情,但卻只是自以為而已,做的事情沒有在老闆畫的重點上。所以應該要適時地表現出我們有抓到重點,讓老闆知道自己很自
Thumbnail
2024/04/14
在職場中,被當作是一個自動自發的人其實很重要,因為我們應該都不想要每天被老闆盯著,那是上班時最痛苦的感覺,如果沒有了這種討厭的感覺,或許上班會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很多人覺得自己很主動做事情,但卻只是自以為而已,做的事情沒有在老闆畫的重點上。所以應該要適時地表現出我們有抓到重點,讓老闆知道自己很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嚴格說起來,我是一個職場速換者,而我的家人是傳統職場觀念者,在他們的觀念裡,履歷時間的長短,攸關一個人的穩定性與專業,甚至也可能動搖下一份工作雇用者對你的觀感。而曾經我也是這麼被灌溉這樣的觀念著。
Thumbnail
嚴格說起來,我是一個職場速換者,而我的家人是傳統職場觀念者,在他們的觀念裡,履歷時間的長短,攸關一個人的穩定性與專業,甚至也可能動搖下一份工作雇用者對你的觀感。而曾經我也是這麼被灌溉這樣的觀念著。
Thumbnail
檢視自己為什麼會不想上班? 工作內容不滿意 可能解方:你是否有方法或管道能重新調整工作內容? 與主管溝通:表達自己的問題和需求,主管可能會調整工作內容或者協助轉調到其他部門。 優化工作流程:例如嘗試使用自動化工具、優化工作方式、增強自己的技能和知識等 ------------------------
Thumbnail
檢視自己為什麼會不想上班? 工作內容不滿意 可能解方:你是否有方法或管道能重新調整工作內容? 與主管溝通:表達自己的問題和需求,主管可能會調整工作內容或者協助轉調到其他部門。 優化工作流程:例如嘗試使用自動化工具、優化工作方式、增強自己的技能和知識等 ------------------------
Thumbnail
許多的職場工作者遇到與管理者間相處的挫敗與工作倦怠時,極有可能採取所謂的「安靜離職」,我只選擇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不想多做或是超越自我,這跟主管希望下屬要做到”當責”有著不小的落差,而不少管理者也會採取一些措施故意讓員工日子不好過,像是變相阻斷你職涯發展的機會、不加薪、對你的溝通冷淡的回應,甚至處處
Thumbnail
許多的職場工作者遇到與管理者間相處的挫敗與工作倦怠時,極有可能採取所謂的「安靜離職」,我只選擇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不想多做或是超越自我,這跟主管希望下屬要做到”當責”有著不小的落差,而不少管理者也會採取一些措施故意讓員工日子不好過,像是變相阻斷你職涯發展的機會、不加薪、對你的溝通冷淡的回應,甚至處處
Thumbnail
一直耐煩解決問題的人,在一路解決了所有的問題之後,在後面等著他的,就是成功。
Thumbnail
一直耐煩解決問題的人,在一路解決了所有的問題之後,在後面等著他的,就是成功。
Thumbnail
你已不再是社會新鮮人,別再抱著美好幻想看待職場—出社會工作了數年,越來越了解自己實在不適合做上班族,但是又鼓不起勇氣離開,為什麼人一但習慣了環境、習慣了安逸、習慣了每個月有固定薪水入帳的日子,一切就該這樣安定下來,似乎每天都在走與不走之間徘徊,你知道自己是該離開了,但是又被現實給打敗,也許你該重新思
Thumbnail
你已不再是社會新鮮人,別再抱著美好幻想看待職場—出社會工作了數年,越來越了解自己實在不適合做上班族,但是又鼓不起勇氣離開,為什麼人一但習慣了環境、習慣了安逸、習慣了每個月有固定薪水入帳的日子,一切就該這樣安定下來,似乎每天都在走與不走之間徘徊,你知道自己是該離開了,但是又被現實給打敗,也許你該重新思
Thumbnail
到新的工作單位也即將滿一年,想起剛轉職時的前半年,只能苦笑帶過。並不是遇上太難的業務,也不是同事不好相處,更沒有瘋狂的加班,那麼那些苦是不是自找的?
Thumbnail
到新的工作單位也即將滿一年,想起剛轉職時的前半年,只能苦笑帶過。並不是遇上太難的業務,也不是同事不好相處,更沒有瘋狂的加班,那麼那些苦是不是自找的?
Thumbnail
剛剛看完了一本書離職吧!再撐也不會變好:逃離黑心企業的血淚真實見聞,開除慣老闆,到下一間公司笑著工作,雖然已經離開職場幾年,看了還是覺得心有戚戚焉,也深感於職場黑暗對人類身心健康的危害。
Thumbnail
剛剛看完了一本書離職吧!再撐也不會變好:逃離黑心企業的血淚真實見聞,開除慣老闆,到下一間公司笑著工作,雖然已經離開職場幾年,看了還是覺得心有戚戚焉,也深感於職場黑暗對人類身心健康的危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