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中的新手爸媽,你是屬於哪一類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相信在照顧小孩的期間大家都會有各自不同照顧小孩的習慣跟方式,有的是讓人覺得溫馨,有的是可愛的多麼想令人會心一笑,不管是哪一種方式,只要能讓小孩感受到被愛被呵護,都是每個父母對小孩最好的照顧

以下各類型家長是我對於我身邊家長的觀察,搭配上我電玩遊玩經驗來發想的,準備好我們就開始吧!

raw-image

放置型

現在市面上手機遊戲很流行推出放置型手遊,照字面上來解釋就是只要放著不用任何操作,手遊就可以自動打怪練等,而家長在育兒時,也常常會把小孩當放置型手遊來照顧,放置著簡單敷衍就開始做自己的事,享受著忙裡偷閒的美好時光。但這麼做偶爾可能還行,太常放置可能一回神小孩就從打怪的小可愛搖身一變,變成恐怖的大魔王了。

raw-image

課金型

玩遊戲不外乎少不了課金型的玩家,凡事能用錢解決的事都是小事,在育兒上也很多是課金型的家長(基本上養小孩都會需要課金,這邊是指跟比一般家長來比較),各式各樣的名牌服飾、推車、搖椅、玩具不說,連出門小孩都是坐著自己的賓利電動跑車出門,後頭還有貼身管家幫忙遙控輔助駕駛,這樣的生活體驗對大部份的小孩來說好像是在不同世界的感覺!

raw-image

共感型

指的是很容易被別人當下的情緒給渲染,由心中不自覺的產生滿滿同樣的情緒。這樣的家長很常看到的是當小孩哭得不可自拔時,會發現家長也跟著小孩一起放聲大哭,有時候小孩可能還覺得莫名其妙反而就傻眼不哭了。這樣的案例通常發生在媽媽身上,顧小孩的同時可能還要同時做家事、甚至為了生活還要想工作上的事,這時小孩止不住的哭聲可能就成為了情緒的引爆點,所以奉勸爸爸(媽媽)們照顧小孩的同時也要關心自己的另外一半,不然到時不要說我恐嚇你,下一個哭的可能就是你!

raw-image

策略型

不管是玩電玩還是桌遊,很多遊戲都很需要有策略性的玩法,才能從遊戲中獲取到最大的利益。這邊指得策略型家長就是提早規劃好每天要把小孩接送到不同人家給別人幫帶小孩,像是阿嬤家或是外婆家,換取父母寶貝的自由時間,同時也滿足了長輩含飴弄孫的慾望,可以說是兩全其美,創造雙贏的局面,只是要注意的是阿嬤都很怕小孩肚子餓,到時看到可能小孩會莫名的腫了一圈回來。

看完後如果你也是剛好正在育兒的,或是假想之後如果也身為家長的一員時,你會是屬於什麼類型的家長呢?如果沒有符合以上類型的可以留言跟我說,有機會可以再收錄成一集整理給大家。


raw-image

LoveFeeli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oveFeeling的沙龍
10會員
8內容數
大家好~ 我是LoveFeeling,我的創作會以我自身的經歷與閱歷為主,至於經歷閱歷是什麼,就請支持我的文章吧!希望能藉由文字,讓各位讀者能感受到愛的感覺,就如同我的暱稱一樣,一起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到處都充滿滿滿的愛♥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何跟孩子玩遊戲,其實最厲害最熟悉的當然就是父母或主要的照顧者,如果想要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玩遊戲一段時間,也就是所謂的特別時間或是精心時刻,我就來分享的是可以參考的原則。以下分成三個技巧、兩個態度、三個地雷,透過這樣的遊戲態度與技巧,為親子關係增溫。
Thumbnail
如何跟孩子玩遊戲,其實最厲害最熟悉的當然就是父母或主要的照顧者,如果想要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玩遊戲一段時間,也就是所謂的特別時間或是精心時刻,我就來分享的是可以參考的原則。以下分成三個技巧、兩個態度、三個地雷,透過這樣的遊戲態度與技巧,為親子關係增溫。
Thumbnail
曾經有個個案來諮商時告訴我,他的焦慮來源就是他家的小朋友,小朋友大約1-2歲,正值好動愛玩,一發生事情又會哭的呼天搶地的階段。 那發生什麼事呢?從沒有人陪著他玩,或他要的玩具不給他,或是不想要吃飯,剛睡起來等都會,好像任何點小事沒有順他的意,他就用哭來表達抗議。然後照顧的過程就是在抱起他、安撫、眼神
Thumbnail
曾經有個個案來諮商時告訴我,他的焦慮來源就是他家的小朋友,小朋友大約1-2歲,正值好動愛玩,一發生事情又會哭的呼天搶地的階段。 那發生什麼事呢?從沒有人陪著他玩,或他要的玩具不給他,或是不想要吃飯,剛睡起來等都會,好像任何點小事沒有順他的意,他就用哭來表達抗議。然後照顧的過程就是在抱起他、安撫、眼神
Thumbnail
不要小看小孩對父母的控制力,我家不到5歲的小孩,就很會指使我做很多事,例如:收玩具、陪玩、出門搭公車..等。 愛是建立在雙方身體、心理都健康,還有體力都充沛下進行,最常發生的狀態是有一方累了而硬撐,然後稍稍不如意時,小孩情緒就爆發大哭大鬧,而我早已經疲倦不已。 小茹以自己的親身經驗,就三個方面,來談
Thumbnail
不要小看小孩對父母的控制力,我家不到5歲的小孩,就很會指使我做很多事,例如:收玩具、陪玩、出門搭公車..等。 愛是建立在雙方身體、心理都健康,還有體力都充沛下進行,最常發生的狀態是有一方累了而硬撐,然後稍稍不如意時,小孩情緒就爆發大哭大鬧,而我早已經疲倦不已。 小茹以自己的親身經驗,就三個方面,來談
Thumbnail
經常聽到催眠個案會聊到原生家庭的議題,父母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很大,小孩許多的學習都來自於父母,然而父母有很多種,怎樣的父母叫失衡呢?簡單分成十二種類型: 一、權威型父母 所有一切都有孩子聽話照做,經常說的就是「這樣才是對的」「你必須要⋯」「你應該⋯」,小孩不必問,父母一定是對的 二、放縱型父母 無論孩
Thumbnail
經常聽到催眠個案會聊到原生家庭的議題,父母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很大,小孩許多的學習都來自於父母,然而父母有很多種,怎樣的父母叫失衡呢?簡單分成十二種類型: 一、權威型父母 所有一切都有孩子聽話照做,經常說的就是「這樣才是對的」「你必須要⋯」「你應該⋯」,小孩不必問,父母一定是對的 二、放縱型父母 無論孩
Thumbnail
孩子的言行舉止和三觀的培養,就是在每天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經由大大小小事件的影響、在這些過程中慢慢累積而長大…
Thumbnail
孩子的言行舉止和三觀的培養,就是在每天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經由大大小小事件的影響、在這些過程中慢慢累積而長大…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Thumbnail
「2.5歲的孩子在沙發上跳,我溫和地抱他下來,但他還是一直哭鬧,我試著陪孩子渡過情緒,但孩子堅持要爬到沙發上繼續跳…後來我老公來了,罵了小孩幾句,孩子就乖乖地不敢再吵,先生說『妳這愛的教育沒用啦,小孩就是要打要罵才會聽話!』,我也開始懷疑了,難得真的不能打罵小孩嗎?」 「愛的教育」似乎被多數父母誤解
Thumbnail
「2.5歲的孩子在沙發上跳,我溫和地抱他下來,但他還是一直哭鬧,我試著陪孩子渡過情緒,但孩子堅持要爬到沙發上繼續跳…後來我老公來了,罵了小孩幾句,孩子就乖乖地不敢再吵,先生說『妳這愛的教育沒用啦,小孩就是要打要罵才會聽話!』,我也開始懷疑了,難得真的不能打罵小孩嗎?」 「愛的教育」似乎被多數父母誤解
Thumbnail
要不要生小孩? 所有考慮為人父母的未來準爸媽們,以及爸媽們 可以一起思考這個問題: 對於孩子的教養,是否有強烈決心,會負起責任? 真的有,再孕育生命吧! 教養,不只有建立在和孩子的愛與情感上 父母更有義務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
Thumbnail
要不要生小孩? 所有考慮為人父母的未來準爸媽們,以及爸媽們 可以一起思考這個問題: 對於孩子的教養,是否有強烈決心,會負起責任? 真的有,再孕育生命吧! 教養,不只有建立在和孩子的愛與情感上 父母更有義務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