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亞幣『Chia』的新鮮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兩年前的某天晚上,同學傳給我 Ptt 上現在正在討論的事件,奇亞幣所造成的硬碟缺貨事件,引起我的好奇心。

加入動機

以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都需要用高運算能力來獲得,雖然之前一直聽到有人在炒幣,而且先前唸 MBA 時,也有同學在這個圈子中,但卻因為不了解它的實際商業價值而興致缺缺。
相對於比特幣,奇亞幣是以硬碟空間及時間來獲得,不需要高運算能力,因此耗能程度相對應該較小。
重點是,進入門檻低多了,我把家中的閒置電腦整理一下,就可以跟著一起種幣。
為何叫種幣不是挖幣呢?
因為是用空間跟時間計算,感覺很像我們是農夫,硬碟空間是農田,隨著時間過去,作物是奇亞幣。這跟比特幣的礦工、挖礦工具及礦池其實都是一樣的說法。

疑慮

不過昨晚我也在思考加密貨幣到底有何商業上的價值,雖然 Coinbase (加密貨幣交易所) 在美國成功上市,似乎為加密貨幣的前景掛了保證,加密貨幣間也可以互換或是換成實際貨幣如美元。
但我還是不甚明白其背後的邏輯,感覺更像是台灣以前的老鼠會,也就是所謂的「龐式騙局」。

觀點

因此,我嘗試著用不同的觀點來詮釋其背後的商業邏輯,希望更能說服自己加入種幣體驗潮流。
第一個觀點,像現在的 「Line points」 或「街口幣」,說是點數但因為能實際做消費折扣,因此我們認為它是有效力的。
它背後的邏輯應是發行商後台會跟商家做消費結算,因此消費者跟商家都認同這個虛擬貨幣或點數,它的存在價值是依賴發行商的擔保。
但加密貨幣是去中心化的貨幣,利用區塊鏈技術讓其主權歸屬所有參與者,但該如何讓消費者跟商家信賴應該還是要透過實體貨幣的轉換才對。
目前有交易所可以進行加密貨幣跟實體貨幣的轉換,卻很少商家直接接受加密貨幣直接消費,我在思考是否為信任或交割上的問題。
第二個觀點,以前總說淘金熱最賺錢的不是挖礦的人,而是賣挖礦工具的商家。
同樣道理,除了交易所賺錢外,就是賣礦機或是挖礦相關工具的公司大賺錢,像比特大陸、顯卡廠商跟 GPU 廠商。
這次奇亞幣又把硬碟廠商拉進來,讓人不禁猜想,是否整個生態鏈的構成,就是由工具廠商將部份行銷費用轉為交易加密貨幣,有出海口,來帶動整個體系的運作。
當加密貨幣有實際的貨幣價值,才能帶動農夫加入,然後想辦法搶農田,讓農田價格上升,農田主再透過當中的部份獲利購買農作物,直到農作物可以被農夫以外的人接受為止。

討論

以上的論述都是基於貨幣擔保的想法出發,像是新台幣價值的擔保就是台灣,美元就是美國,國家所發行的貨幣由該國主權擔保,因此其他國家是認同才能進行交易。
不過,像台灣是用美元外匯存底來做為新台幣發行的擔保品,那為何美元可以當作擔保品呢?
歷史上是如何從「金本位」逐漸變成現代的「美元本位」? 這我還得去了解一下貨幣史,因為非科班出身,我的論點可能有誤,但確實是當下所認知的架構,希望後續能更有系統地,去理解這背後形成的邏輯。
閱讀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來獲得別人經驗,培養閱讀能力,一生受益。但要記住,別只讓自己的大腦永遠處於「輸入狀態」,要適當地「輸出」自己的想法。透過閱讀輸入,再利用寫作輸出,就像「費曼學習法」說的一樣,教授到別人能夠了解,自己才算是領悟了這門學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