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靜默與微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7月6日是「小暑」的交節日,意指冬天與夏天氣溫變化有其程序,正值炎熱的小暑,適合帶個涼爽的活動,讓孩子除了可以在遊戲中了解意涵,也能一起品嚐當季水果的美味(西瓜)。

為了除去梅雨季節帶來濕氣,在小暑這天也可以帶孩子到戶外曬曬太陽,把自己的衣物和棉被,以及一些物品拿到太陽下晾曬。並在過程中告知孩子這麼做的目的及意涵。

節氣中有大小暑之分,象徵氣候之炎熱應有程序之分,若突然進入酷熱的氣候,作物則無法成長收穫,因為作物的成熟需要氣候因子相配合,供給必須之溫度、雨水等。台灣六月已完全脫離梅雨期,四週海域隨時有低氣壓形成,颱風從此說來就來。六月初六,相傳古代皇帝於此日曝晒龍袍,「六月六,曝龍袍」民間亦於此日將衣服、棉被、書籍、圖畫等拿出來晾晒,以除去梅雨季節的濕氣,富有衛生教育的意義。

【節氣活動日】安排活動說明:

1.在7/7(五)辦理半天的活動,於早會進行宣傳,可邀約家長一起參加。

2.7/6(四)學校準備西瓜,再請阿姨切適合孩子的大小,活動結束一起享用涼涼的西瓜

3.活動結束後,家長帶孩子完成假日任務,與孩子一起晾曬衣物、棉被或物品。

【節氣慶典】安排活動說明:7月7日

曬書囉~

1.矇眼打西瓜海灘球的遊戲

2.享用美味的西瓜

3.聽聽音樂,一起躺在野餐墊上,讓孩子在日光及微風下,享受優美的旋律及陽光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輕吹,蒲公英飛】《快樂的孩子,分享快樂》的沙龍
32會員
3.5K內容數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2025/04/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sg09d9CNo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YZVjxw3N-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lm7OEteas 這場運動會安排在下午時間,
Thumbnail
2025/04/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sg09d9CNo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YZVjxw3N-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lm7OEteas 這場運動會安排在下午時間,
Thumbnail
2025/04/07
穀雨節氣代表著雨水明顯增加,氣候逐漸潮濕。適合動動身體,去除身體的溼氣。 藉由穀雨的意涵,帶著孩子迎接春天的尾聲。 用親子遊戲運動會的方式,讓孩子與家長一起動一動,也感受愛的流動。 最後用這樣充滿愛與歡樂的氛圍 蒲公英家藝術幼兒園與2-4月壽星慶生 活動日期:114年4月18日(五)PM2
Thumbnail
2025/04/07
穀雨節氣代表著雨水明顯增加,氣候逐漸潮濕。適合動動身體,去除身體的溼氣。 藉由穀雨的意涵,帶著孩子迎接春天的尾聲。 用親子遊戲運動會的方式,讓孩子與家長一起動一動,也感受愛的流動。 最後用這樣充滿愛與歡樂的氛圍 蒲公英家藝術幼兒園與2-4月壽星慶生 活動日期:114年4月18日(五)PM2
Thumbnail
2025/03/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H9pxQ9eds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Mw8JFxVuy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l8gT-oOMvU 這一場演出真是太精了!
Thumbnail
2025/03/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H9pxQ9eds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Mw8JFxVuy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l8gT-oOMvU 這一場演出真是太精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小暑(國歷7月 6或7日) 國曆七月天氣日漸炎熱,水稻第二期作秧苗期,而一期稻作黃熟,所以有「小暑小禾黃」之諺語。而台灣六月已完全脫離梅雨期,四周海域隨時有低氣壓形成,颱風從此說來就來。
Thumbnail
小暑(國歷7月 6或7日) 國曆七月天氣日漸炎熱,水稻第二期作秧苗期,而一期稻作黃熟,所以有「小暑小禾黃」之諺語。而台灣六月已完全脫離梅雨期,四周海域隨時有低氣壓形成,颱風從此說來就來。
Thumbnail
《活動日期》7/6~7/8 在小暑節氣裡的目標是「靜默與微笑」。 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孩子討論透過書寫記錄在節氣手札裡。 天氣漸漸炎熱,水稻第二期作秧苗期,一期稻作黃熟,所以有「小暑小禾黃」之諺語。 節氣中有大小暑之分,象徵氣候之炎熱應有程序之分,若突然進入酷熱的氣候,作物則無法成長收穫,因爲作
Thumbnail
《活動日期》7/6~7/8 在小暑節氣裡的目標是「靜默與微笑」。 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孩子討論透過書寫記錄在節氣手札裡。 天氣漸漸炎熱,水稻第二期作秧苗期,一期稻作黃熟,所以有「小暑小禾黃」之諺語。 節氣中有大小暑之分,象徵氣候之炎熱應有程序之分,若突然進入酷熱的氣候,作物則無法成長收穫,因爲作
Thumbnail
真好玩的節氣活動,是「小暑」到囉。 我們要來好好的大玩特玩了~矇眼打西瓜,就是重頭戲了。 眼睛矇起來,什麼都看不到,就要夥伴來引路了, 拍拍手,說說話,讓矇眼的朋友,可以放心地交給自己。 真是一個很棒的合作活動。 打完西瓜,吃西瓜,在夏天聽到西瓜這兩個字,透清涼就出現了。 每一個吃西瓜的孩子,都是幸
Thumbnail
真好玩的節氣活動,是「小暑」到囉。 我們要來好好的大玩特玩了~矇眼打西瓜,就是重頭戲了。 眼睛矇起來,什麼都看不到,就要夥伴來引路了, 拍拍手,說說話,讓矇眼的朋友,可以放心地交給自己。 真是一個很棒的合作活動。 打完西瓜,吃西瓜,在夏天聽到西瓜這兩個字,透清涼就出現了。 每一個吃西瓜的孩子,都是幸
Thumbnail
2023/7/7 小暑 : 二十四節氣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 ☀️太陽到達黃經105°時開始 ✨意涵: 大暑前哨,氣溫持續攀升從微熱到大熱 🌥天氣: 熱浪來襲,颱風旺季即將到來,對流旺盛常有午後雷陣雨 說到小暑這兩句諺語完美體現了當下天氣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Thumbnail
2023/7/7 小暑 : 二十四節氣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 ☀️太陽到達黃經105°時開始 ✨意涵: 大暑前哨,氣溫持續攀升從微熱到大熱 🌥天氣: 熱浪來襲,颱風旺季即將到來,對流旺盛常有午後雷陣雨 說到小暑這兩句諺語完美體現了當下天氣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Thumbnail
2023/07/07申時小暑節氣 暑者,《說文》曰:“熱也。”《釋名》曰:“熱如煮物也”暑近濕如蒸,熱近燥如烘。 ​ 《池亭納涼》 明 朱高熾(明世宗) 夏日多炎熱,臨池憩午涼。雨滋槐葉翠,風過藕花香。 舞燕來青瑣,流鶯出建章。援琴彈雅操,民物樂時康。 ​ 皇帝消暑方,除了體感的炎熱,午間最熱時找個
Thumbnail
2023/07/07申時小暑節氣 暑者,《說文》曰:“熱也。”《釋名》曰:“熱如煮物也”暑近濕如蒸,熱近燥如烘。 ​ 《池亭納涼》 明 朱高熾(明世宗) 夏日多炎熱,臨池憩午涼。雨滋槐葉翠,風過藕花香。 舞燕來青瑣,流鶯出建章。援琴彈雅操,民物樂時康。 ​ 皇帝消暑方,除了體感的炎熱,午間最熱時找個
Thumbnail
7月6日是「小暑」的交節日,意指冬天與夏天氣溫變化有其程序,正值炎熱的小暑,適合帶個涼爽的活動,讓孩子除了可以在遊戲中了解意涵,也能一起品嚐當季水果的美味(西瓜)。 為了除去梅雨季節帶來濕氣,在小暑這天也可以帶孩子到戶外曬曬太陽,把自己的衣物和棉被,以及一些物品拿到太陽下晾曬。並在過程中告知孩子這麼
Thumbnail
7月6日是「小暑」的交節日,意指冬天與夏天氣溫變化有其程序,正值炎熱的小暑,適合帶個涼爽的活動,讓孩子除了可以在遊戲中了解意涵,也能一起品嚐當季水果的美味(西瓜)。 為了除去梅雨季節帶來濕氣,在小暑這天也可以帶孩子到戶外曬曬太陽,把自己的衣物和棉被,以及一些物品拿到太陽下晾曬。並在過程中告知孩子這麼
Thumbnail
活動日期:6月19日,20日 節氣慶典:6月21日(三) 「夏至」也代表著夏天正式開始,天氣也會日漸炎熱,同時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確立的節氣。「夏至」的節氣在傳統上被視為寒暑交替,因此在陰陽理論中,夏至是陽氣生發到極點意思,並開始收藏的節氣。此外冬至有吃湯圓的習俗,那夏至呢?答案是「冬至湯圓
Thumbnail
活動日期:6月19日,20日 節氣慶典:6月21日(三) 「夏至」也代表著夏天正式開始,天氣也會日漸炎熱,同時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確立的節氣。「夏至」的節氣在傳統上被視為寒暑交替,因此在陰陽理論中,夏至是陽氣生發到極點意思,並開始收藏的節氣。此外冬至有吃湯圓的習俗,那夏至呢?答案是「冬至湯圓
Thumbnail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過了小暑這一天,天氣就會一天比一天還要熱;所以現在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天還遠比你想像的長。
Thumbnail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過了小暑這一天,天氣就會一天比一天還要熱;所以現在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天還遠比你想像的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