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靡雙週報〉第53期

2023/07/03
主編:邊圓人
本期雙週報摘選兩篇好文:

一、在 Metoo 浪潮中,我們可以做什麼?

近期的 Metoo 運動,讓大家發現性暴力無所不在,甚至身邊就有倖存者。除了每天焦慮地關注議題動態,我們能夠在生活中實際上做些什麼呢?
郝柏瑋心理師的〈如何支持與陪伴性暴力倖存者〉一文給了我們重要的指引,推薦讀者點進連結一讀。本處僅節錄部分段落:
「你能說的就是你做得到的,包含你什麼時間有空、你可以提供怎麼樣的支持。你不需要承擔超出你範圍的事情,也不需要因為接不住而自責,因為這不是你的責任,造成這些苦痛是加害方、行為人造成的,不是你。如果你現在不能完全承擔這個,也沒關係。保守自己的心,作為當事人穩定持續的支持,才是最安穩的陪伴。沒準備好就說沒準備好,可以提供多少實體陪伴或時間就說多少。如果評估自己沒辦法做到陪伴或支持,無論是因為關係沒有那麼靠近,或是自己心力有限,感謝當事人的信任,協助他/她找到合適的資源或求助管道也是很大的幫助。衡量自己的能力是保護雙方很重要的一步。」
——> 懶人包好讀版(作者:彩虹樹心理治療所)

二、那些被忽視的角落,都有他們在關注:訪報導者團隊談《島國毒癮紀事》/林欣誼

「曹馥年與陳潔談及採訪中最大的衝擊,不約而同表示是醫師的諄諄提點:「成癮,其實是一種需要治療的慢性病。」毒與藥只有一線之隔,從罪犯到病患也是,當界線模糊,就是記者的工作著力之處。
因此不論走訪戒癮機構,或接觸用藥者,《報導者》團隊最想寫出的,就是每個施用者背後的故事——他們可能是從事高勞力工作,為了提神而用安非他命的卡車司機;可能是家庭失能,渴求同儕認同而用K他命的年輕人;或者只是因為好奇,以為不會成癮結果徹底失控的業務員。
『以前刻板印象覺得他們是被帶壞、沒有意志力啦,但接觸後我明確感受到,他們生命中有很多無法緩解的痛。』陳潔表示,就連陪伴他們的醫師、心理師,也常因個案反覆戒毒不成而感到挫折。『但也是這些醫療和社福工作者的付出,讓我在沉重的議題裡感到希望。』曹馥年則說,因為採訪而走進一小片受訪者的生命故事,打破了她過去認為用『重刑』解決毒品問題的想法。」
---
〈瘋靡雙週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服務對象: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20:30
▹電話專線:02-2230-8830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