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不要太有使命感:拯救世界的事,就留給其他人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法律人的視角來看,官僚系統中不意外卻又最不可思議的事實是,職級越高、權力越大的人,往往越不懂法律。這個詭譎的層級大概是:



  • 擁有最豐沛學識及熱忱的大學畢業生或碩、博士做為基層。
  • (理想的情況)具有實務經驗且深諳體系,負責審核、調和與折衝的單位主管。
  • 讓人懷疑是否識字的長官,口頭禪是「字太多了」、「這個我看不懂」,以及「你們再斟酌一下」(翻譯:把我毫無道理的點子,寫成有法理依據、邏輯順暢且淺顯易懂的文字,讓我當成政績宣揚)。

於是,這個法律體制運作起來會是這樣:西裝畢挺、為了一場簡報動員全單位人力假日加班的基層與中階主管,在會議上滿頭大汗的向著一臉懵懂或木然的長官,解釋刑法和民法的差別,或者說明「法官」和「檢察官」有哪裡不一樣。我們必須循循善誘地告訴這些長官,不能因為有人闖紅燈就不準他出售那輛汽車;如果對判決不服,應該是要上訴,而不是去對法官提告。

很難接受這些人不是正在學習把湯匙放進嘴巴而非鼻孔的小孩,而是出入有司機秘書接送、每年坐商務艙出國考察、享盡國家所能提供最優渥待遇的官員。

他們連幕僚以超大字體寫好、重點加粗的講稿都能念的顛三倒四,在談起人權、環保、正義等空泛的意識形態時卻又能滔滔不絕。

他們最愛說「那就修法啊!」彷彿法律可以用WORD修改再另存新檔就好(縱使這已是他們所能說出最「法律」的術語)。有的會說「你們說的法律專業我都尊重,但是(下略)」,看似比較有禮貌,其實也沒有。

他們可以在嚷著肚子餓了於是草草結束的會議之中、只惦記著要幕僚拍照和買土產的出差行程中,做出影響一個人,或是一群人命運的決策──絕大部分都是否定與抹煞所有的努力、名聲,以及各個領域經年累月積攢的微小成果。

所以,李茂生在FB靠北講稿被教育部思想審查、「餵藥案」連串違反所有法律原則的行政處分,看似荒腔走板,其實不過是體制下的理所當然

當你以為法治國家的決策,勢必是通過層層審查與把關生成,實際上正好相反,那是一個逐步摧毀專業的過程;而所謂的權力分立,是將權力瓜分給這些毫無思考能力、滿腦意識形態的人。

臺灣的法律有很大的問題嗎?最大的問題是根本沒有人在意法律。漠視技術官僚與無止境的酬庸才是癥結。國民法官、判決白話文、重刑死刑可教化,都是讓肥貓繼續高枕無憂的煙霧彈罷了。


入職之初,對於前輩諄諄傳授的求生之道嗤之以鼻,一段時間後才發現小丑竟是自己。一直聽到「就照他說的做吧」彷彿畢生的志業是取悅長官,直到這句話從自己口中溜出。

再充分的證據蒐集、正反辯證、內部討論、外部背書,都抵不過一句「我覺得」。面面相覷之餘,也只能一遍又一遍絞盡腦汁,將人生最精華的時光浸淫其中所取得的學識,用以美化、行銷,或收拾這些極其偏頗且毫無依據的靈光乍現。

並非不能理解上命下從的職場環境,但以上所述的不是一般營利企業的長官,而是擁有國家權力的長官。終於再一次意識到這個世界,是極少數人說了算。

雖知夢想、熱忱什麼的本來不能當飯吃,難免還是有種無法倖免的惆悵。曾以為在與「現實」的躲貓貓遊戲中,至少可以多撐一下子,或找到一個勉強可容身的防空避難處,沒想到被逮住的感覺是如此清晰,無從抵禦。

所以,還是不要太有使命感,每天準時上下班、等著每個月的精神慰撫金入帳就好。那些拯救世界的事,就留給其他人吧。


【(・∀・)つ來INSTAGRAM找我聊天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verly的沙龍
16會員
27內容數
Everl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22
〈超感八人組〉聚焦於角色如何在絕境中求生。他們既可愛又可恨,也曾絕望崩潰、自私任性,唯獨捨棄了LGBTQ作品往往容易淪為「世界都與我為敵」的地圖砲或顧影自憐。
Thumbnail
2023/11/22
〈超感八人組〉聚焦於角色如何在絕境中求生。他們既可愛又可恨,也曾絕望崩潰、自私任性,唯獨捨棄了LGBTQ作品往往容易淪為「世界都與我為敵」的地圖砲或顧影自憐。
Thumbnail
2023/11/13
「韋科慘案」是一樁發生於1993年,由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赴大衛教派營地查緝違法軍火,卻引爆衝突,一發不可收拾地演變為高達86人死亡的悲劇事件。
Thumbnail
2023/11/13
「韋科慘案」是一樁發生於1993年,由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赴大衛教派營地查緝違法軍火,卻引爆衝突,一發不可收拾地演變為高達86人死亡的悲劇事件。
Thumbnail
2023/10/08
以巴衝突從來不是「衝突」:衝突隱含著暫時與偶然性,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間的糾葛,卻可預見地永遠不會有盡頭。
Thumbnail
2023/10/08
以巴衝突從來不是「衝突」:衝突隱含著暫時與偶然性,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間的糾葛,卻可預見地永遠不會有盡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相信嗎?法律人最會坑殺法律人。 法律人的層級領域與意識形態相當多元化,並不是一般無知的,僅在台灣本土職業的傳統民刑訴土訴訟律師,認為法律人僅能是大學及研究所都是就讀法律系,才是正統的法律人。 在這目前多元開放的領域的全球化世代下,懂越多且跨領域專才者,才是市場潮流。 還有!以美國而言,完全不同
Thumbnail
相信嗎?法律人最會坑殺法律人。 法律人的層級領域與意識形態相當多元化,並不是一般無知的,僅在台灣本土職業的傳統民刑訴土訴訟律師,認為法律人僅能是大學及研究所都是就讀法律系,才是正統的法律人。 在這目前多元開放的領域的全球化世代下,懂越多且跨領域專才者,才是市場潮流。 還有!以美國而言,完全不同
Thumbnail
我不會刁難妳、我們這裡沒有加班費、妳能吃苦吧!妳是靠關係進來的、妳不是本科生、我講話妳聽不懂嗎?….。 這些都是進入基金會裡的法務室,才陸續發生的詭異情形,這才知道有著律師牌的中年土律師,不過是虛張聲勢,喜歡耍手段打壓跟咆哮下屬的人。 最近商周出版了篇電子報導:Z世代最討厭的遇到的3種主管類型�
Thumbnail
我不會刁難妳、我們這裡沒有加班費、妳能吃苦吧!妳是靠關係進來的、妳不是本科生、我講話妳聽不懂嗎?….。 這些都是進入基金會裡的法務室,才陸續發生的詭異情形,這才知道有著律師牌的中年土律師,不過是虛張聲勢,喜歡耍手段打壓跟咆哮下屬的人。 最近商周出版了篇電子報導:Z世代最討厭的遇到的3種主管類型�
Thumbnail
當行政最怕被老師罵。職位不同,思維自然也就不同,關注的重點就不一樣。
Thumbnail
當行政最怕被老師罵。職位不同,思維自然也就不同,關注的重點就不一樣。
Thumbnail
很難接受這些人不是正在學習把湯匙放進嘴巴而非鼻孔的小孩,而是出入有司機秘書接送、每年坐商務艙出國考察、享盡國家所能提供最優渥待遇的官員。
Thumbnail
很難接受這些人不是正在學習把湯匙放進嘴巴而非鼻孔的小孩,而是出入有司機秘書接送、每年坐商務艙出國考察、享盡國家所能提供最優渥待遇的官員。
Thumbnail
※此篇文章是介紹[太上]教育我們有關於面對各種財物、(男)女色、名利、食(嗜欲)等等邪惡的誘惑,自己起心動念要如何把持住道德良心,誓守國家律法,時時刻刻記住自己工作的初心及良善,使自己絕不越雷池一步。 若是為自身利益而同流合汙,或漠視自己造惡,人生後患無窮,災禍頻出!
Thumbnail
※此篇文章是介紹[太上]教育我們有關於面對各種財物、(男)女色、名利、食(嗜欲)等等邪惡的誘惑,自己起心動念要如何把持住道德良心,誓守國家律法,時時刻刻記住自己工作的初心及良善,使自己絕不越雷池一步。 若是為自身利益而同流合汙,或漠視自己造惡,人生後患無窮,災禍頻出!
Thumbnail
6月12日,No. 163,#我在成為紐約律師路上(八) 讓一部分人內心的理性,先亮起來
Thumbnail
6月12日,No. 163,#我在成為紐約律師路上(八) 讓一部分人內心的理性,先亮起來
Thumbnail
追作者的臉書好一陣子了,一直挺期待這本書的出版,身在公門除了好修行之外,還真的是很多諱莫如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作者點出系統的第一個問題。堆積如山的案件量,經常鴨的檢察官無法效率、品質兼顧。而匆促的辦案犧牲的有時不只被告的權益,甚至是對國家司法的戕害,致使人權、司法檢察品質
Thumbnail
追作者的臉書好一陣子了,一直挺期待這本書的出版,身在公門除了好修行之外,還真的是很多諱莫如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作者點出系統的第一個問題。堆積如山的案件量,經常鴨的檢察官無法效率、品質兼顧。而匆促的辦案犧牲的有時不只被告的權益,甚至是對國家司法的戕害,致使人權、司法檢察品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