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摘要 ]《重置人生》教你如何把個性弱勢轉變成人際優勢,成就一個全新的自己!

2023/08/0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真正的瞭解自己嗎?對於自己的個性與行為滿意嗎?有想過試著改變自己的性格嗎?如果你有以上的疑惑,那麼這本書很適合你閱讀。可以幫助你更了解自己人格的多面樣,還有可以協助你建議新的習慣,以及透過心理測略,讓你離理想的人格性格更加靠近!

圖片取自網路

圖片取自網路

人格的發展與影響

藉由弄清我們的性格隨著人生階段與狀況的不同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和反應,我們可以更認識自己,同時也可以事先預測好好利用這樣的改變能力。

一般來說,我們會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中有什麼樣的改變,而通常我們會逐漸成熟,在進入老年之後變得更加圓融。意識到這些變化能夠讓你預先做好準備,利用其中正面的部分,並且盡可能避免負面的的部分發生。

雖然人格並非絕對不變,但你早期的行為、想法,以及與世界連結的方式,還是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研究顯示,權威型爸媽的孩子比較能掌控自己的情緒,在學校表現也比較優秀。可以說這代表他們情緒不穩定性程度比較低,責任心和開放性則是較高。給予孩子高度支持的同時也會作出嚴格要求,敦促孩子達到目標(稱之為「智慧型教養」)的父母,他們所養出的孩子通常都會具備恆毅力這項特質。

雖然出生的先後順序與人格養成之間並沒有重要的關聯性,但手足之間的年紀差距可能就有關聯了。手足聯繫差距大,年紀小的那個,就可能擁有內向、情緒不穩定的人格。

孩子們會從他們最常一起玩的朋友身上學到類似的特質,尤其時對方所展現出的正面情緒,以及對方在玩耍與互動方式中所展現出(或沒有展現出)的規劃與控制衝動的能力。

同儕對我們人格的重要影響一直持續到進入青春期依然不變。在剛成年的時期也是一樣,研究顯示,在20幾歲時,人們傾向於尋求與朋友相同的特質。

 回溯這些幼年時期的朋友關係,有助於你更清楚自己今日的人格是如何成行:你朋友們的人格特質也在你傷上留下了痕跡。

人生事件與人格之間的相互關係並非全然是單向的,你的生活經歷固然會形塑你的人格特質,但於此同時,你的人格特質同樣也會影響你的生活方式。

「如果每起人生事件都是一顆星星,那我們的人生故事就是一個星座」心理學家塔莎・歐里西。

疾病對人格的改變

你或你認識的人會碰上某種導致人格改變的傷害或疾病的機會非常高,意思就是說,在人生路途中除了所謂的明槍暗箭之外,身體疾病與損傷等變化,也是人生故事中另一個形塑我們人格的關鍵。

你的人格會從你思考的習慣以及與他人連結的方式中表現出來,而這些都是臨床上憂鬱症和焦慮症會自我攻擊的部分,因為疾病會榨乾你的經歷,同時綁架你的心智,進而孵化出負面、恐懼的想法,也讓你排斥社交。

還有另外一種心理疾病叫做「躁鬱症」,躁鬱症不只會有憂鬱的心情低落狀況,同時也會出現精力旺盛興奮、分心或易怒的狂躁狀態。罹患躁鬱症的人會在憂鬱和狂躁兩種狀態中來回切換,就如同經歷一場劇烈的人格變化。

創傷性的人生經歷對於某些人來說,其實也可以觸發可喜的人格改變,並非只有負面的。這個過程被心理學家稱之為「創傷後成長」。

比起一般人來說,挺過越多創傷的人,在自身的想法和記憶方面,也擁有越高的心智控制能力(這也是責任心特質很重要的一部分)。

選擇改變的行為

成功改變人格的三大基本原則:

1.擁有改變行為的意志力和意願

2.相信人格的可塑性

3.能堅持自己在行為上的改變,直到它們變成習慣

最基礎的、最常識性的重點就是,除非你擁有清楚的目標想要改變那些跟你人格相關的行為,否則克力的人格改變就不會發生。習慣養成過程這個方式,來幫助大家隨著時間過去,還能繼續維持想要的行為改變,最後將之轉化成相對穩定且可以量化的特質改變。

降低你的情緒不穩定性

有非常說的習館性焦慮,基本上是被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心智注意力所引發,包括我們在任何時候的想法。

規律地寫下感恩的事物,根據研究,感恩能夠成為情緒的盔甲:越能感恩並表達出謝意的人,越不容易受到生活壓力的負面影響。

提升你的責任心

就從找到一份你認為真正有意義,並且能讓你投入的工作或是志工角色開始。研究顯示,感覺到自己投入在工作上,能夠隨著時間讓責任心增高,特別是當對這個角色的需求非常明顯時。

改變你的開放性

花時間去參加藝文活動,能夠在之後增加開放性。自信對開放性來說是關鍵,因為成為一個擁有開放心態的人,就表示你有意願而且也夠勇敢去思考不同的面向、新的地方,以及不同的體驗。

增加你的親和性

想要更了解他人的重要途徑是先多了解自己。試著花有意義的時間與「外人」相處,那些跟你來自不同文化或不同種族的人「正面的團體間接觸經驗可以提醒我們,與他們接觸是很重要的,這能幫助培養社交技巧,並且拓展一個人的社交視野」。

加強你的外向性

如果你成功地學回讓原本具有挑性的情境變得更有趣,你就會開始想要去尋求這些情境了,你就會變更外向了。

你想要的可能是讓現在的特質更突出,而不是改變他們。如果你想要變得不同,這個願望也是讓你之所以是「你」的真實部分,而滿足你想要改變的渴望。

如果改變你的人格能幫助你有更多時間和你想要再一起的人相處,讓你能去做你想做的事,那麼改變自己將會讓你離真正的自己更近。

重新打造人格的十個原則


一、改變若是為了更遠大的目標,成功機率就會更高

二、除非你能誠實評估自己,否則你無法成功改變

三、真正的改變從行動開始

四、開始改變很簡單,難的是要能持續下去

五、改變是個持續的進程,你需要時時關注它的發展

六、對於自己可能達到的改變程度,抱持實際的態度

七、在其他人的幫助之下,你比較有機會成功

八、生活會時時造成阻礙。訣竅就是預期到它的存在,並順其自然。

九、善意對待自己會比苛刻自己更容易帶來持續的改變

十、相信人格改變的潛力與持續性,這是一種生活哲學

結語

人格改變只會出現在想改變的人身上。如同這本書透過許多多真人真事的敘述以及學術研究探討,包括疾病、創傷等面去討論對人格的改變。藉由上述的作法及原則,依序執行,相信你的改變你想改變的地方。就如作者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改變自己的人格,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50會員
33內容數
紀錄所閱讀過的書籍,並經將書中精華寫成摘要,希望有助於大家對該書的快速的了解。更能迅速找到自己所喜愛的類型,用最簡短的時間了解作者欲傳達得意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