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到困難時,你會找人協助嗎?為什麼互相幫忙能建立友情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富蘭克林效應是什麼呢

在遇到困難時,你會願意找人求助嗎?如果不會的話,是什麼阻擋你的求助呢?如果會的話,又是什麼讓你鼓起勇氣求助呢?不管原因為何,其實開口求助,不只能增加獲得幫助的機會,還有可能因此建立友情。

華人社會中,老一代的長輩常常這樣說:「不要欠別人人情。」因此養成我們多半不太喜歡麻煩別人的個性。凡事都喜歡自己來,以免日後被他人藉此威脅或勒索,但這可能是造成我們與他人距離疏遠的原因之一。

根據富蘭克林效應:比起被你幫忙過的人,曾經幫忙過你的人,反而會比較喜歡你這個人,而且在日後還願意再幫忙你。這樣的思維,是不是有點打破我們傳統的觀念呢?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人性呢?

在接下來解釋可能性之前,請容許我先分享一個人生中的故事。

從過去的經驗學到的事

記得在從事第一份工作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因為印刷品出了差錯,除了被主管嚴厲責備之外,也使得自己需要加班,把所有出錯的印刷品,都用立可帶塗改完成後才能下班。

那時候的自己,因為工作壓力與疲乏,那陣子時常在工作上出錯,大則像上述的印錯資料,小則可能是一些文件中的錯字。

那一天發現印錯已經裝訂的資料時,已經是下班前十五分鐘,因為某一個同事的告知,才發現自己犯了錯誤。除了回報給主管以外,我趕緊借了當時在場所有同事的立可帶,開始一個一個自己塗改。

試著自己開口求助他人

但是因為數量實在太多,所以我一邊塗改,一邊在內心不斷的崩潰與咆哮著,心想今天究竟何時能夠下班。當時的我是職場菜鳥,心裡其實相當的恐懼與害怕,加上已經是下班時間,眼看著同事一個個下班,也不好意思再請求別人幫忙,深怕耽誤到他人的休息時間。

另一方面,當時的我,也抱持著一個錯誤的觀念:如果別人看到我有需求,應該會主動來幫我吧?應該不用自己開口吧?

但在塗改了十幾本資料,回頭卻發現同事人獸鳥散後,我終於鼓起勇氣走向一位,看起來還沒有要下班的同事,加上她平常就是比較隨和的人,所以我開口向她求助:

「XXX,請問你可以幫我一起塗改資料嗎?」

「好啊,我還想說你怎麼都沒有開口求救。」

在聽到這句話之後,我突然理解自己不應該這樣思考:假設性的認為,他人應該會在看到需求時,就主動來協助你。

後來,我和那位同事,一起在一個小時內完成了塗改,過程中同事看起來都滿開心的,也沒有一句抱怨,事後也沒有來和我要過任何人情,因此我一直在想:到底為什麼,他會幫忙得這麼開心呢?而且似乎因為這樣,兩人的關係變得親近一些,這難道是什麼魔法嗎?

大腦對行為的自動解釋

可能的原因很多,不過最常用來解釋此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大腦會自動解釋我們所做出的行為,並且將內心的態度與行為調整到一致與合理。因此當我們幫助他人時,即使一開始可能對這個人沒有特別的想法,卻因為做出幫忙的行為,使大腦將其詮釋為「因為我們喜歡這個人,所以我幫忙他。」

有時候,甚至對於討厭的人,也會有此效果。當你幫忙一個討厭的人之後,內心會產生一種衝突感,於是大腦又會開始進行解釋,把原因歸咎於喜歡這個人所以願意相助,如此一來就會開始對討厭的人改觀,甚至是拉近距離。

除了科學上的解釋,也想用自己的觀點來詮釋一下。

(此文章中所謂的喜歡都是指一般友好的喜歡)

連結感與價值感的建立

我認為在助人的過程中,所產生的「連結感&價值感」,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因為我們在幫助他人的過程裡,會產生一種被需要的感覺,這是一種我們與生俱來,就已經存在的自我認同的方式,讓我們覺得自身活在世界上,是有意義且能帶給社會美好與正向的發展。

而且被幫助的人,多半會對於幫助者表達感謝之情,讓對方知道,自己因為協助而獲得了改善,幫助者則從這些改變與感謝裡,看見自己善良的一面,而對自我產生更大的認同,這些互動中,也讓雙方有了更多的連結

記得多向他人表達謝意

多次累積之後,雙方自然而然就能建立起更深厚的友誼,所以中國知名心理學家武志紅才會在他的著作《巨嬰國》說到:「很多人怕麻煩別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

能夠適時的求助他人,在幫助他人後表達感激與回饋,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是在幫助對方,讓他感受到更多價值與意義感,意識到自己的善良特質。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從小都被教導:「要多跟他人說謝謝。」那是因為道謝本身就是一件能讓社會邁向正向循環的事情。

因此,只要我們不將他人的協助視為理所當然,也不是提出過分的請求,並且在他人下次需要協助時適時報恩,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很願意協助他人的人,畢竟做一些小事,就能讓自己換到大大的快樂,和樂何不為呢?

(PS.最近會稍微休息一陣子,如果沒看到我上架文章別太擔心喔~)




avatar-img
86會員
147內容數
覺得這個社會上有好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卻礙於文章發文無法即時討論的受限,而讓這個平台一直比較像是「我說你聽」的狀態。但是,其實比起單方面輸出,一直以來我更喜歡和別人討論想法,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不斷吸收不同觀點以後,最後淬鍊成自身獨有的價值觀,我想這是創辦此處最大的意義,所以各位親愛的朋友們,請友善地留下寶貴的想法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溫曉風聊聊天 的其他內容
今天早上,看到唐綺陽老師的一則貼文,其中一段如下: 金停滯的主角就是「金星們」,那些「看來過得很好、有才華、光鮮亮麗、富有、懂享受、居高位之人」,簡單講就是我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原來,也有「實則不然」的另一面(因為目前也還籠罩在土海「拆掉包裝」的能量下) 突然讓我想起,自己常遇到看似陽光,實際…
「好想忍著不用手機,可是好難真的做不到。」 「十分鐘不用手機,就像是要了自己的命一樣,萬般難受。」 「平常生活好焦慮,必須常常用手機轉移注意力,才能遺忘心理的擔憂。」 「一開始用了手機後,感覺瞬間快樂許多,但漸漸地帶來的滿足也變小了。」 上面這些情況,是否有哪句說中你的心聲呢? 如果有的話,不妨點進
最近看到一篇關於藝人婚姻的新聞,是昔日《大學生了沒》固定班底的成員蘿莉塔,要求準老公簽訂一個「外遇就賠償三百萬」的合約,但因為對方對於金額有疑慮,所以還在考慮而沒去登記結婚的內容。有許多人甚至是兩性專家,紛紛出來指責彼此沒信任感,實在不應該結婚……而在關係裡,你是否也常常有許多擔憂呢?
依照人的習性,通常一開始都會相當有熱忱,廢寢忘食的學習,只是好景不常,多半大概在第四天、第五天,生活一忙碌起來後,就會把這一事忘得一乾二淨,或者在想起來時,又被自己的懶惰心驅使,心想:「休息一天應該沒關係吧?」然後又在隔天無止盡的懊悔,後悔昨天怎麼沒有繼續努力,而害自己的計畫破功。
什麼樣的人適合心理系? 心理系學習的內容有哪些? 如何知道心理系學習的內容? 讀完後通常都考心理師嗎? 共感能力強的人適合當心理師嗎? 為什麼要寫這麼多,是因為你的問題是「是否適合」,所以我希望能盡量讓你看見整個環境是什麼狀況,只有在你對產業的認識是足夠的前提下,談「是否適合」才有意義,如果……
2022年的聖誕節前,托104人力銀行的福,去了一趟位在高雄的楠梓高中,與學生們做科系分享。對於第一次做科系分享的我,自然是有點緊張,不但要一次分享兩場,而且每一場的人數都將近八、九十位,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會把演講初體驗搞砸。 雖然表面上我是giver,但實際上總覺得自己才是taker,為什麼呢?
今天早上,看到唐綺陽老師的一則貼文,其中一段如下: 金停滯的主角就是「金星們」,那些「看來過得很好、有才華、光鮮亮麗、富有、懂享受、居高位之人」,簡單講就是我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原來,也有「實則不然」的另一面(因為目前也還籠罩在土海「拆掉包裝」的能量下) 突然讓我想起,自己常遇到看似陽光,實際…
「好想忍著不用手機,可是好難真的做不到。」 「十分鐘不用手機,就像是要了自己的命一樣,萬般難受。」 「平常生活好焦慮,必須常常用手機轉移注意力,才能遺忘心理的擔憂。」 「一開始用了手機後,感覺瞬間快樂許多,但漸漸地帶來的滿足也變小了。」 上面這些情況,是否有哪句說中你的心聲呢? 如果有的話,不妨點進
最近看到一篇關於藝人婚姻的新聞,是昔日《大學生了沒》固定班底的成員蘿莉塔,要求準老公簽訂一個「外遇就賠償三百萬」的合約,但因為對方對於金額有疑慮,所以還在考慮而沒去登記結婚的內容。有許多人甚至是兩性專家,紛紛出來指責彼此沒信任感,實在不應該結婚……而在關係裡,你是否也常常有許多擔憂呢?
依照人的習性,通常一開始都會相當有熱忱,廢寢忘食的學習,只是好景不常,多半大概在第四天、第五天,生活一忙碌起來後,就會把這一事忘得一乾二淨,或者在想起來時,又被自己的懶惰心驅使,心想:「休息一天應該沒關係吧?」然後又在隔天無止盡的懊悔,後悔昨天怎麼沒有繼續努力,而害自己的計畫破功。
什麼樣的人適合心理系? 心理系學習的內容有哪些? 如何知道心理系學習的內容? 讀完後通常都考心理師嗎? 共感能力強的人適合當心理師嗎? 為什麼要寫這麼多,是因為你的問題是「是否適合」,所以我希望能盡量讓你看見整個環境是什麼狀況,只有在你對產業的認識是足夠的前提下,談「是否適合」才有意義,如果……
2022年的聖誕節前,托104人力銀行的福,去了一趟位在高雄的楠梓高中,與學生們做科系分享。對於第一次做科系分享的我,自然是有點緊張,不但要一次分享兩場,而且每一場的人數都將近八、九十位,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會把演講初體驗搞砸。 雖然表面上我是giver,但實際上總覺得自己才是taker,為什麼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富蘭克林效應在業務和銷售領域的應用。透過適當請求他人的幫助,反而能加深彼此之間的關係,增強對方的好感,進而提升銷售能力。文章詳述該效應的心理學原理及在實際業務中的具體應用方法,如從小請求開始,適度麻煩對方以及建立真誠情感連結等,幫助業務人員有效拓展人脈,提升銷售成效。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文化中,我們常常被灌輸「助人為快樂之本」的觀念。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過度幫助他人可能會成為自己職涯發展的絆腳石?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為什麼「幫助人是情分,不幫是本分」這句話在職場中如此重要。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R她特別不能接受別人遲到,可就在我深知這事並特別關注不要遲到的情形下,跟她的邀約總會出現各種原因讓我遲到,比如塞車、前面活動延後、修路改道…。
Thumbnail
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助人為快樂之本」,但如果一味奔波幫助他人,卻忽略了自我,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本文分享了幫助他人的代價,並提出了三點建議:明白助人的真正意義、學會拒絕和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幫助他人的力量和關鍵,作者通過個人經驗分享了幫助他人的力量,提到執行自己說過的話有多徹底的重要性,並分享了自我改變的過程以及對於別人能量共鳴的感受。鼓勵讀者先修練自己,成為樹一樣紮根在土地上、充滿生命力,然後再把這股能量貢獻出去。
只要自己產生意念或與人意念頻率交涉,都會產生能量碰撞及波動,而波動即是創造業力的基礎。 當我發出一個慈悲心想幫助他人,我自己以及被我協助的人是否也會產生多種情緒意念呢?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富蘭克林效應在業務和銷售領域的應用。透過適當請求他人的幫助,反而能加深彼此之間的關係,增強對方的好感,進而提升銷售能力。文章詳述該效應的心理學原理及在實際業務中的具體應用方法,如從小請求開始,適度麻煩對方以及建立真誠情感連結等,幫助業務人員有效拓展人脈,提升銷售成效。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文化中,我們常常被灌輸「助人為快樂之本」的觀念。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過度幫助他人可能會成為自己職涯發展的絆腳石?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為什麼「幫助人是情分,不幫是本分」這句話在職場中如此重要。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R她特別不能接受別人遲到,可就在我深知這事並特別關注不要遲到的情形下,跟她的邀約總會出現各種原因讓我遲到,比如塞車、前面活動延後、修路改道…。
Thumbnail
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助人為快樂之本」,但如果一味奔波幫助他人,卻忽略了自我,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本文分享了幫助他人的代價,並提出了三點建議:明白助人的真正意義、學會拒絕和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幫助他人的力量和關鍵,作者通過個人經驗分享了幫助他人的力量,提到執行自己說過的話有多徹底的重要性,並分享了自我改變的過程以及對於別人能量共鳴的感受。鼓勵讀者先修練自己,成為樹一樣紮根在土地上、充滿生命力,然後再把這股能量貢獻出去。
只要自己產生意念或與人意念頻率交涉,都會產生能量碰撞及波動,而波動即是創造業力的基礎。 當我發出一個慈悲心想幫助他人,我自己以及被我協助的人是否也會產生多種情緒意念呢?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