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43】暨大社工|因為暨大社工,讓他得以看見、相信並且成為更好的自己

2023/09/04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照片來源:陳忠沅)

(照片來源:陳忠沅)

陳忠沅

畢業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暨社會工作學系,並以推甄方式錄取政治大學社工所,預計在9月開始就讀。

神秘的暨南大學

對於身為北部人的忠沅來說,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是一個很陌生的存在,在真正抵達這裡以前,他完全摸不著頭緒。

一開始到暨南大學時,他感覺一切都很慢,悠悠淡淡的。在逐漸和這裡的環境有更多接觸後,他才開始有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領悟。他表示,這裡可以很慢,什麼都不做;也可以很滿,什麼都再也做不了。暨南大概就是這樣一個很自由,很看個人意願的地方。

校景(照片來源:陳忠沅)

校景(照片來源:陳忠沅)

社會政策暨社會工作系學什麼?

忠沅告訴我們,社工系的課程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分別是社會工作專業知能以及各領域專業選修。首先,社會工作專業知能就是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具有專業視野的助人工作者。課程部份圍繞五大面向:個案工作、團體工作、社區工作、行政、研究,在畢業前也會有兩次實習的要求,第一次是到機構進行兩個月的實習,了解機構的運作。第二次則是方案實習,由小組自行發想方案活動,並找到相關單位機構進行合作以推展方案。不過他認為,系上的課程非常強調要「先認識自己」,因此在許多課程中,學生都在練習如何自我覺察。

至於各領域專業選修,即是往各種不同的社工領域延伸學習,像是兒童、青少年、學校、諮商、家庭、家庭暴力、婦女、老人、觀護、身障、醫療、精神、個案管理、讀夢、心理衛生等。

從社工系畢業後,若想要學以致用的話,最常見的就是擔任「社工」。同學基本上在畢業後就會先去考社工師的證照,之後再依個人興趣,選擇在公部門、非營利組織、學校、醫院、監獄等不同地方進行社會工作。

大學並不是職業培訓所

不過忠沅還是想提醒大家,大學並不是「職業培訓所」。他認為大家是進入一個科系,並學習這個科系解決問題的模式與系統。也因此除了社工以外,許多系上的同學也會去精進不同方面領域的研究所,例如人類學、犯罪防治、教育、諮商心理、人力資源、地方創生等,此外也有人會投入其他的產業。即使日後的職涯發展不是社會工作方面,他也認為這一門「與人有連結」的學問可以在各領域派上用場。

在社工系學習的感觸,為何他說「助人者需先自助」?

忠沅說,在實際進入社工系後才感受到所謂的「助人者需先自助」

在系上的課程中,會時常聽到教授或學長姐說到像是新聞裡常見的「人倫悲劇-父親殺害重度身心障礙兒,22年照顧壓力終於放下」或是「長照悲歌-80歲老翁與臥病在床妻子於家中燒炭自殺」等。而他自己也曾在機構工作,因此接觸到一群有過創傷經驗,相對敏感的兒少。

他覺得自己就像煤油燈一樣。穿梭在社會較陰暗與邊緣的角落時,稍有不注意,可能很快就會被生活壓力、工作失落感、懷疑自己無法幫助他們的無力感、聽聞他們生命故事的衝擊,以及服務對象的負面情緒等,把自己這盞燈給捻熄了,也很難再有能量去幫助他們。

所以他們必須先點亮自己,才可以照亮他人!不過,他也特別強調,他提到的點亮,比較不像是燃燒自己,而是讓自己持續保有能量。

如何在諸多負面情緒中調適自己?他給出1建議

而在諸多壓力及負面情緒中,他也公開了自己調適情緒的方法。

在一個情緒出現時,先去覺察情緒背後的原因,甚至找出為什麼會因為這個原因,而出現這樣的情緒。他舉例:假設弟弟今天考試沒有進步,我自己有一點生氣。原因可能是因為我認為昨晚花了很多時間教弟弟,覺得是因為弟弟不夠認真使然。所以我可能是因為不覺得自己的教法有問題而生氣,或者認為我已經夠努力了,但是弟弟不配合而生氣。

接著,如果是自己的問題,像是教學方式、教材使用、練習方式、休息調配等,可以直接改善。但如果不是自己的問題、自己改變不了的,例如弟弟可能身體不舒服、心情不好、考試時分神等,就要分離出去,不自我譴責。

他告訴我們,不要停止思考。找個時間,自己一個人好好想一想;找個對象,讓他聽聽看,有沒有自己的盲點;寫日記,透過書寫來看見自己。這就是他調適的方法。

除了學業以外,他也參加這些活動!

在繁忙的課業之餘,他不僅擔任TA、RA,也參加了系學會。他表示,當時的他想要接幹部,但又不想被其他不信任的人管理,於是他便站出來,擔任系學會會長。

照片來源:陳忠沅

照片來源:陳忠沅

在系學會中,他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學會團隊溝通。尤其是系學會內部,或是跨系的活動籌辦、與系辦溝通/協力,都會用到這個技能。在這裡,他學到最多的便是「消失的自己」。他認為做為一名擁有實質權力的人,反而更應該時刻反思自己的權力,並承擔更多責任。在討論時不僅要讓每位幹部的角色出現,更要讓他們能夠各司其職。出現狀況時,也要能夠將個人情緒抽離後再去處理。

除了系學會,他也參與了許多校外的活動。

大二時,他接觸到了良顯堂社會福利基金會。在那裡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分別是兒少中心以及兒少家園。大二下時他先接觸到了兒少中心當中的青少年組以及家庭組。在青少年組主要就會和一般的社區兒少或是基金會社工的服務對象們互動。

在那裡,他主要會管理空間、帶領團體以及主題活動。主題活動即是透過活動(像是密室逃脫、闖關活動等)包裝核心概念(如親密關係、正向特質等)的傳遞。不過在這裡最重要的還是陪伴,他表示,透過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穩定的環境,讓兒少不會進入曝險環境(像是黑道),也可以提供兒少一個能增進課業以外能力的對象。他們也會和兒少談就學、情緒、家庭、感情等,在陪伴的過程中,順便置入一些正向價值。

大三時,他便進到了兒少家園,也就是安置機構。這裡的兒少有兩種來源,一種是因家庭功能有問題且其他親屬可協助教養,像是入監、施虐、性侵害與性剝削等家庭中的兒少,另一種則是犯了本刑四年以下罪行的少年。而他們也特別強調,不要以兒少的行為和表徵去認識他,畢竟他們也都是受傷的靈魂。忠沅在這裡的工作雖然叫做課輔老師,但實際上更多的比較像是在進行創傷後的陪伴。在每天90分鐘左右的陪伴中,忠沅會和他們聊聊學校、課業、職業,聽兒少們說著那些他無法想像的過去,並陪伴他們規劃現在的生活,一起想未來的樣貌應該是什麼樣子。

忠沅表示,兒少們的世界,是他以為只存在於電影劇情之中的。他也沒想到,原來這些事情離自己這麼近。他也感慨地說道,或許自己之所以得以成長為一名所謂的「正常人」,更多的時候是一次次的運氣與幸運。

學長有話要說!他建議大家可以朝兩個方向努力

忠沅說,每次被問到讀這個校系的心得時,他總會說「因為暨大社工,讓我得以看見、相信並且成為更好的自己」。看見自己是誰、喜歡自己的好、相信自己還會更好,並且逐漸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是他對於暨大社工最大的感謝。

因為暨大社工,讓我得以看見、相信並且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前面,忠沅有提到「照亮別人之前,要先點亮自己」,他也希望大家可以朝兩個方向前進,並且不論是否要當社工他都覺得很適用。

  1. 成為溫暖又有力量的人:學會換位思考的同理能力,在批評之前稍微想過如果「我是他」難道可以做得更好嗎?不過他也提醒到,要記得思辨能力與批判性思考的重要,言之有物絕對是一種值得培養的能力,在看待每一件事時也別忘了脈絡的重要性,要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再進行評斷。
  2. 永遠都要去想、去找「我到底是誰」:忠沅說,人生是一場追尋自我的旅程 ,在這途中永遠都要去想、去找「我到底是誰?」我的情緒從哪裡來?我現在這個行為背後的需求是什麼?過去的我還好嗎?喜歡現在的自己嗎?對於未來的期待是什麼?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調節方式、做出自己能夠負責的選擇,跟過去的自己和解,與現在的自己合作,共創並攜手走向喜歡的心中所向。


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暨社會工作學系有興趣嗎?直接看看相關資訊吧!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暨社會工作學系官網:請點此

感謝 陳忠沅 接受我們的專訪及提供照片

採訪撰文|邱伊辰
校稿潤稿|葉冠霆


28會員
51內容數
我們將在這個專題中,採訪各式各樣的大學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