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教權與受教權,來自教師自助的勇氣!

綠園嬿語-avatar-img
發佈於教育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南韓教育部112.08.17發佈《關於教師學生生活指導的告示》,以保障教師的教權和學生的受教權。

該法案規範自九月新學期起,若小學生上課時使用手機,在提醒兩次無效後,老師可以沒收其手機;如有學生妨礙上課,教師可以要求該學生離開教室、到走廊罰站、寫反省文等;當發生學生對同學或教師有危害之行為,教師可出手進行物理性制止。

南韓教育部頒佈此法案是為了保護老師,避免老師因為阻止學生施暴卻被反控虐待兒童。(註1)

看到南韓教育部公告此措施,我國的老師可能會相當羨慕;畢竟,近年來,台灣教育環境的惡劣程度應該不輸給南韓。

我國教師被恐龍家長到處投訴的案例越來越多,舉凡:

老師對家長三更半夜給的奪命連環line未立即回應、

老師給孩子關愛的眼神未達家長需求、

老師因材施教被家長主觀認定為差別待遇、、、、、、

都可能被家長舉報為:教學不利、管教不當、罷凌、、、等等。

以上列舉之狀況,導致老師被投訴、進入調查、被停聘甚至解聘的案件日益增加;再加上,大多數的老師遇到教育環境中的種種不合理,多半選擇忍氣吞聲、逆來順受、自怨自艾、、、私下相互取暖,抱怨老師是「弱勢」,期待「別人」站出來主持公道的處事態度,更讓我國教師族群的處境雪上加霜。

其實,我國的老師不用羨慕南韓老師,因為南韓教育部所頒佈的管教措施,並非因為政府發現「老師是弱勢」或良心發現替老師主持公道,而是來自南韓的教師族群自己站出來為那位老師討公道。(註2)

在這位南韓老師輕生之後,首爾教育廳一開始也企圖粉飾太平,宣稱未發現教師因家長投訴而飽受壓力等證據,(註3)結果引起教師團體的怒火,於是,南韓教師分別在7月22日和29日,發起兩場抗議活動。

這兩場抗議活動有超過3萬5000人參加,他們要求相關部門不僅要查清該位老師輕生的真相,更要全國正視老師教權嚴重受損的問題。(註4)

換言之,如果南韓教師沒有勇氣為自己站出來,這位老師的輕生極可能最後被粉飾掉,而南韓教師仍要繼續承受恐龍家長的騷擾及動輒被控虐童的威脅。

不過,由於南韓教師勇敢地站出來,讓社會大眾瞭解恐龍家長之禍如何威脅教育,如何危害全體孩子的受教權,才讓他們得到能保護自己和全體學生的《關於教師學生生活指導的告示》。

從南韓教師的例子可以得知,改變自己的環境要從自己開始。如果老師不自助,外界又為何要幫助老師?當越來越多的好老師因為教學環境不好而離開,受到影響的就是所有孩子的教育和社會。

因此,為了讓孩子擁有更好的師資,享有更好的教育環境與品質;老師必須有勇氣為自己發聲,並結合明智理性家長的力量,才能終止恐龍家長繼續危害全體學生,讓親師生都能享有最優質的、正能量的「教、學」環境。

註1:摘自「一名女教師輕生之後…南韓教育部下令保障教權 中小學生課堂禁用手機」(太報)

註2:摘自「首爾年輕女老師疑遭家長『霸凌』輕生!千人上街追討真相」(TVBS)

註3:摘自「一名女教師輕生之後…南韓教育部下令保障教權 中小學生課堂禁用手機」(太報)

註4:摘自「首爾年輕女老師疑遭家長『霸凌』輕生!千人上街追討真相」(TVBS)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園嬿語的沙龍
97會員
185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綠園嬿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8
新竹縣教師已逾一年無法在校外線上請假,縣府以資安問題為由,引起教師們質疑。文章探討此問題並非技術問題,而是學校行政人員與校長的心態,呼籲保障教師請假權益。
Thumbnail
2025/04/08
新竹縣教師已逾一年無法在校外線上請假,縣府以資安問題為由,引起教師們質疑。文章探討此問題並非技術問題,而是學校行政人員與校長的心態,呼籲保障教師請假權益。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章探討一起老師因學生課堂行為產生肢體衝突,最後被判無罪的案例。文中詳細描述案件經過、各審級判決結果以及法官的判決理由,並分析此案例在教育調查和法律程序上的啟示。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章探討一起老師因學生課堂行為產生肢體衝突,最後被判無罪的案例。文中詳細描述案件經過、各審級判決結果以及法官的判決理由,並分析此案例在教育調查和法律程序上的啟示。
Thumbnail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教育是良心事業,良心低下至少會受到自我內心的譴責,但發生太過於有良心,反而卻遭到社會的譴責時,該如何調適內心衝突?   教育是良心事業這句話從我入行以來,我的解讀都是身為教師,受到的監督管轄比較小,也很難有個具體的考核,而自己可以掌握的部分卻相當大,自己對於孩子們所付出的努力程度都是操之在己。
Thumbnail
  教育是良心事業,良心低下至少會受到自我內心的譴責,但發生太過於有良心,反而卻遭到社會的譴責時,該如何調適內心衝突?   教育是良心事業這句話從我入行以來,我的解讀都是身為教師,受到的監督管轄比較小,也很難有個具體的考核,而自己可以掌握的部分卻相當大,自己對於孩子們所付出的努力程度都是操之在己。
Thumbnail
當社會濫用「受教權」的同時,它也成為不少情障特教生的保護傘。不少情障特教生在「受教權」的保護傘下,對老師和同學實施肢體和語言暴力,讓校園內充滿恐懼。希望教育部能正視情障特教生所造成的教育問題,並提出有效解決之道。
Thumbnail
當社會濫用「受教權」的同時,它也成為不少情障特教生的保護傘。不少情障特教生在「受教權」的保護傘下,對老師和同學實施肢體和語言暴力,讓校園內充滿恐懼。希望教育部能正視情障特教生所造成的教育問題,並提出有效解決之道。
Thumbnail
過去這幾年,許多人過度渲染和扭曲老師對學生的「權力不對等」,導致許多老師在導正學生偏差行為上動輒得咎,讓老師越來越不敢管教行為偏差學生,進而導致校園內絕大多數的老師和學生被行為偏差生綁架,生活在恐懼中。因此,重新釐清「權力」的定義,讓校園回歸秩序,才能讓學生安心學習,讓老師有效教學。
Thumbnail
過去這幾年,許多人過度渲染和扭曲老師對學生的「權力不對等」,導致許多老師在導正學生偏差行為上動輒得咎,讓老師越來越不敢管教行為偏差學生,進而導致校園內絕大多數的老師和學生被行為偏差生綁架,生活在恐懼中。因此,重新釐清「權力」的定義,讓校園回歸秩序,才能讓學生安心學習,讓老師有效教學。
Thumbnail
很多人以為不適任教師是主要危害教育品質的人,事實上,不適任校長的危害更大。這篇文章探討一種將校長一職視為校園土皇帝對孩子、老師和教育的危害。
Thumbnail
很多人以為不適任教師是主要危害教育品質的人,事實上,不適任校長的危害更大。這篇文章探討一種將校長一職視為校園土皇帝對孩子、老師和教育的危害。
Thumbnail
恐龍家長的橫行不是某個單一老師的事,而是國安危機,因為它所引發的寒蟬效應,讓孩子未來越來越難得到好老師的指導。在這篇文章中,除了具體說明恐龍家長的行為樣態外,也明確指出如何扭轉局勢,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教育品質和未來。
Thumbnail
恐龍家長的橫行不是某個單一老師的事,而是國安危機,因為它所引發的寒蟬效應,讓孩子未來越來越難得到好老師的指導。在這篇文章中,除了具體說明恐龍家長的行為樣態外,也明確指出如何扭轉局勢,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教育品質和未來。
Thumbnail
我國教師長期以來在追求「穩定」的狀況下,早已失去保護自己的能力,當自己面對不公平的待遇時,往往以「抱怨」和「當駝鳥」的方式面對。事實上,這種做法只會讓外界認為老師是好欺負的族群,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處事態度將難以處理校園霸凌問題。因此,老師應學會保護自己,才能教會學生如何反霸凌。
Thumbnail
我國教師長期以來在追求「穩定」的狀況下,早已失去保護自己的能力,當自己面對不公平的待遇時,往往以「抱怨」和「當駝鳥」的方式面對。事實上,這種做法只會讓外界認為老師是好欺負的族群,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處事態度將難以處理校園霸凌問題。因此,老師應學會保護自己,才能教會學生如何反霸凌。
Thumbnail
韓國七月底在光化門廣場發起萬人教師上街頭表達訴求的事件,起因於七月中一位小學老師因孩子(小學一年級)間發生的小衝突,老師在處理的過程中引發家長的不滿,接連著家長們不分晝夜的電話騷擾、以及言語的侮辱,最終讓這位年僅20幾歲的老師,正值最熱血時期的老師以最極端的方式結束了生命…
Thumbnail
韓國七月底在光化門廣場發起萬人教師上街頭表達訴求的事件,起因於七月中一位小學老師因孩子(小學一年級)間發生的小衝突,老師在處理的過程中引發家長的不滿,接連著家長們不分晝夜的電話騷擾、以及言語的侮辱,最終讓這位年僅20幾歲的老師,正值最熱血時期的老師以最極端的方式結束了生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