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熱情的火炬能讓我們穿越失望的幽谷。」——《一隅有花 Withering Calendar》
「你可不可以直接說你自己的委屈就好了?當你扯到其他人的時候,我會覺得你在指責我沒做好,但我其實很努力、也盡力在做了⋯」週一一大早,夥伴有點生氣的說,這是第一次,我們合作以來,因為觀點不同有了爭執,而這也是第一次我感受到他比較強烈的情緒。
他一向是冷靜又穩定的人,平時我們一起工作,我是很舒服的,原因是我自己的情緒很多,因此過去在公職與同樣情緒多的主管共事時,我非常辛苦,常常對某件事情的情緒還沒消化完,主管又因為其他事件有了情緒。到後期我甚至搞不清楚,這些情緒的源頭究竟是什麼,而來不及消化的情緒累積,最終也導致我的身體出狀況⋯後來我選擇離職、更換工作場域,碰到情緒穩定的工作夥伴,我發現自己可以更聚焦在想做的事情上,而非花大量時間消化莫名的情緒,其實我是很感激的。
不過這一次,他也有了情緒,我們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想法,且先前我們已經溝通過三、四次,卻始終沒有共識。等到週一再溝通時,我有我的委屈跟挫折,覺得自己不管怎麼表達都不被理解,而他也有他的生氣與受傷,認為他的辛苦努力不被看見或在乎,就這樣我們卡住了⋯⋯
而這樣的場景,也是你熟悉的嗎?明明想溝通,讓事情往更好的方向前進、或是期待透過溝通能找到共好的方案,但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錯,最終導致事與願違。難道觀點不同就無法合作或取得共識嗎?
「你先等我一下,我需要讓情緒跑一下。」夥伴說,他意識到生氣的語言已經偏離他心中真正想表達的方向,因此喊暫停。「你需要我掛電話,還是我在線上等你?」我確認他的狀態,「你在線上等我一下就好。」他回。就這樣,隔著電話我們沈默了將近一分鐘,他又回到平時冷靜的狀態,我們再繼續嘗試溝通。而透過這一來一回的表達,我們漸漸釐清彼此觀點不同底下的期待與渴望。
我期待夥伴的理解與公平對待每個成員;而他則期待我能給出更多彈性空間。繼續往下探索後發現,我期待底下真正渴望的是,我的學習需要能獲得滿足跟重視;而他的渴望是,我更清晰表達自己,而非偏離談話主題。就這樣,我們透過一次次溝通、澄清與表達,更清楚彼此不同的觀點底下,真正想滿足的渴望是什麼。而當可以清楚雙方的渴望,我們也就不需要在觀點或想法層次上拉扯與互相傷害,也更有空間彈性,創造出不同的可能。
但我想溝通的難就難在,當兩人都有情緒下,我們很難說清楚自己,且人有情緒時,內在空間也是有限的,當場更難聽懂對方想傳達的訊息。因此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絕對是有效溝通的第一步。
「你喜歡自己在面對跟夥伴意見不合時,溝通的應對方式是什麼?」我在事件剛開始,情緒還很滿時,找了一起學習敘事的朋友對話,他這樣問我。「不放棄、就算有情緒還是嘗試冷靜溝通,以及在乎關係和他這個人吧!」我回。「那根據你們過去的溝通經驗,有哪些時刻是這樣溝通的嗎?」他繼續幫我豐厚支線故事。而我好感謝他的提問,因為他的提問,喚起我們過去共事近一年的美好溝通經驗。此刻的我因為溝通的挫折而痛苦,且卡在情緒中的我忽略其實我們大部分的溝通經驗都是好的。
「但是我們觀點差這麼多還能合作嗎?」我雖然想起了過去的美好經驗,還是有很多害怕與對未來的焦慮,因此我不死心地繼續追問朋友,好想從他人那裡聽到一些答案。「我想,等你安頓好自己就會知道,合作與不合作之間,一定還有其他可能性,不會是只有這樣二選一的選擇。」朋友回。而另外一個朋友面對相同的問題,回應我的是:「我想重要的不是能不能合作,而是這段時間你是否快樂?我是指長時間的感受,而非短期的。」可惡我的朋友們怎麼都這麼有智慧,聽完我無話可說。冷靜下來的我,當然知道答案。
「好感謝認識你們,接觸到了敘事,讓我可以更溫柔的對待身邊的人。」我不只一次聽見來參加<幸福魔法團體>(按我了解團體資訊)的夥伴這麼說,而且很神奇的是,每次都剛好出現在我很累、很想放棄的時刻。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有一種感覺是,老天在我自我懷疑嚴重且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時,派小天使來告訴我答案。當我聽著夥伴們的這些回饋,看著他們不僅自己活出渴望的樣子,也同時帶給身邊的人更多幸福地可能,我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而因為這份意義感,似乎再苦都可以撐下去。
就這樣,我安頓好自己,並帶著那個不放棄、且記得把「人」擺在「事情」前面、重視關係的我,再度嘗試與夥伴第五次溝通,而這一次可喜可賀的是,我們終於順利取得共識。神奇的是,觀點上我們依然不同,但往彼此的渴望討論而非在觀點上爭執對錯,彷彿打開更多可能,也順利找到我們都能接受的共好方案。「當你用你不要什麼來表達,而非你要的是什麼,我很容易會因為一直被否定而感到更不知所措。」夥伴說,「所以下次我會需要你的幫忙是,直接告訴我,你需要什麼,並且同時明白這個是可以有討論空間與彈性的。」在這次溝通完,我們順便討論了下次如何可以更有效率地讓對方聽懂我們的需要。
如果此刻你也正在面對溝通難題,記得有情緒時先暫停,回頭照顧好自己,並嘗試釐清觀點底下的期待與渴望。往往我們會容易卡在觀點上爭是非對錯,卻忘記了觀點底下,我們真正想滿足的可能是連結、是在乎、或是愛。而當我們可以看得更清晰,嘗試往自己的渴望與需要來表達並溝通,就越容易想出彈性的解法或方案,來達到共好的可能。
而我感謝自己學習敘事,打開了與以往不同的視野與世界觀。接觸敘事後,我的人生不是從此沒有困難,而是我更能看見並聚焦在有力量的支線故事上,如同這次朋友幫我喚醒過去美好的溝通點滴。而帶著這樣的成功經驗,回過頭來陪伴此刻溝通卡關中的我,我又有力量再帶自己移動一小步,往自己想要的方向靠近並活得幸福。
也想釐清自己的渴望,與他人有效溝通,並活出有選擇的幸福人生嗎? 有心理學者研究指出,決定一個人幸福感的原因有50%跟家族基因有關、10%跟環境有關、剩下的40%則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的。如果你也想活得更幸福,歡迎預約<一對一增能晤談>,透過深度探索幫自己找到內心真正的渴望並活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