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轉職的最近,在臉書看到@ Spark Liang 張開亮 分享朋友嫁入豪門的經驗。如同許多職業婦女的困境,婚前無論事業多麼精彩和充實,孩子出生後,總是要面臨人生是否需要調整的選擇。其實,這不完全是職業婦女的困境,說實在話,在核心雙薪小家庭越來越普遍的狀態,父親分擔照顧責任的比重也越來越高,因此,面臨人生調整的,其實不只媽媽,也包含爸爸。
照顧孩子和維持家庭的運作,堆積如山的家事,監督孩子的作業,照顧孩子和家人的起居,本來就是扎扎實實的一份吃力的工作,無論哪一方,對自己本來的工作和生活,都很難不有所調整,除非另一半願意傾盡全力放棄原來的工作和成就,獨立維持家庭。這樣的人是有的,喜歡當家庭主婦或主夫的人或許會喜歡這樣的安排,但若是本來就事業有成,有自己的一片天的人,完全要其中一半犧牲,這樣不公平的取捨,就容易釀成婚姻衝突的因素。
我蠻訝異張開亮文章中,話鋒一轉,不討論是否爭執職業婦女要捍衛自己工作權的問題,反而跳到什麼選擇都好,但要繼續學習,不要放棄自我成長。確實,在親子關係裡,職業婦女姑且不論家人是否要我們改變工作型態,不要那麼忙碌,多照顧家人一些。有些時候,夜深人靜,想起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遠比加班的時間少,不免就會覺得內疚。往往忙到精疲力盡,回到家因為孩子可能一整天沒看到妳,撒嬌後又無理取鬧,對孩子生氣後,更覺得過意不去。在家庭與工作間拉扯,進而也影響到工作的表現。
這樣的事件太常見,常見到就算沒有人講,很多媽媽也會覺得,是不是應該為孩子調整一下自己,調整一下工作量和自己面對工作的要求和心態。調整的過程或許會有些取捨個痛,但或許也會有些不同的收穫。準備轉職的這個月,小女兒也準備開學,以往這些雜事都是老公一手包辦,加班後的我就如同一坨爛泥,常常連大女兒什麼時候返校日,學校有甚麼活動都搞不清楚。老公常常又好氣又好笑說他才是職業婦男,老師都聯絡錯人了。因為準備轉職有一些休假的空檔,大女兒的暑假作業和小女兒的準備就落在我身上了,整個暑假下來,老公鬆口氣說,還好我最近有假,不然兩個都要上小學了,加上他的工作量也在增加,真的會忙不過來。回想之前,確實常常在大女兒要開學前一天才在趕漏掉的作業和沒有買的東西,有時候,夫妻一忙,孩子也就常漏東漏西的。無怪乎大女兒還沒開學,老師打電話來劈頭就說:「你們醫生好像都很忙,比較沒有時間盯小朋友的樣子。」聽得我們夫妻都緊張起來,心想看來我們皮要繃緊一點!不能一開學就讓老師覺得爸爸媽媽很散!
決定轉職前,一直在掙扎是否會後悔,心態上最大的掙扎就是,我不要自己覺得是因為家庭犧牲而離開醫學中心。這樣的掙扎前前後後來去了好幾個月,自從老公發現我這樣的掙扎後,對於我要轉職這件事不再給任何建議,因為他也知道這是我自己的選擇,如果我是因為家人而覺得犧牲,這件事未來會成為另一個爭吵的和後悔的問題。最終權衡了自己身心靈狀況和可以負荷的工作量後,還是決定離開了,當然有很大部分是為了家人,但必須認清這是自己想要的選擇,不是犧牲。今天和兩個女兒一起離開鋼琴班成果發表的會場,母女三人一起上台表演後,我更認清了這一點,我喜歡我工作帶給我的成就感,但我也非常喜歡和女兒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時間。如果這個工作的成就感,需要吃掉我所有陪伴照顧家人的精力,和自己想要再精進其他實力的時間,包含我熱愛的寫作、跳舞、研究自己有興趣主題的時間,那這樣的投資,是否值得?
研究是我最難割捨的一塊,會回醫學中心,最大的期望就是可以深入研究,發展出一片天。但實際的狀況是,醫生真的很忙,尤其是如果想要好好地回答患者的每一個問題,那真的是光臨床就做不完了,每天拖著疲憊身軀回家的我,研究進度開始遲滯,引爆點大概是我發現連我最想去上的研究課程,都沒有辦法好好去上,一邊掛在線上一邊處理臨床問題,如果這個位置空有很多資源,我卻沒有體力和時間去運用,那佔著這個位置也是白搭,確實也有人可以把臨床教學和研究都做得很好,但實際上我光把臨床和教學做完就七八點才能離開醫院了,回家吃過飯頂多再看一下孩子的功課,我就沒有多餘的體力了,只能說太佩服那些等孩子睡著還可以跑回醫院實驗室做研究的前輩。
也因此,看到張開亮的文章時,有點感慨。這樣的處境和我目前狀況是相似的,轉職前,婆婆沒說,但我自己爸媽其實一直希望我換輕鬆點的工作,希望我多照顧家裡一點,不要讓自己太累。老公也不停發出他已經過載的訊號,尤其我一忙起來,除了回家睡覺吃飯,對家人就像蒸發一樣。有些網路上成功女強人的文章,或許會分享不要放棄事業,請個家庭幫傭或是長期到府管家的例子,但總覺得有些爸媽的工作,不是那麼簡單可以外包的,親子關係中,有些東西一旦外包,就不一樣了。
離職單丟出後,心情突然輕鬆許多,新工作還沒開始,但至少上班的時數大幅減少,看著空診的時間,想著自己出國旅行時蹩腳的英文,立馬安排了下個月英文課,認同文章裡的結論,成為媽媽後,不論選擇了家庭主婦還是職業婦女,還是因為家庭調整了工作型態,都不應該放棄學習。還有,學習是為了自己學習不是陪孩子學,但如果剛好可以跟孩子一起學,那也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