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你是否得到假性親密症? ~看似需要關係,其實是十分害怕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我們還是小孩時,我們無法想像若是失去了主要照顧者,我們能怎麼活下去。就像是一個在大街上和父母家長走失的孩子,他的恐懼和驚嚇,還有無助的情緒,讓他真的好害怕自己被丟掉了,回不到父母身邊該怎麼辦?

這是一種依戀天性。我們需要這一份重要的連結關係,讓我們深信我們不會遭遇被丟棄和被遺忘,我們不會無家可歸,不會在這世界上和誰都沒有關係。

這也就是再怎麼糟糕的原生家庭,再怎麼可怕或無情的生長環境,孩童還是會依賴,還是得依附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依賴不良家庭功能給予的不良照顧。

但是不良的照顧環境,和照顧者不良及不健全的人格,將帶給依賴的孩子許多身心的創傷和發展上的阻礙,也讓孩童產生對自我的扭曲錯亂感覺;像是覺得自己不值得存在、不值得被愛、是麻煩或累贅、不該存在…等等扭曲的負面自我觀感。當然,如此便不利於孩童去發展正向的人際關係經驗,特別是和主要照顧者之間的負面關係經驗,將會被個體視為不可改變的命運及遭遇,而推演到後來的其他人際關係上。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16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時光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n-avatar-img
2020/07/06
如果有這樣的狀況,那該如何漸入佳境,相信愛?
蘇絢慧-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7/06
請為自己尋求實際的心理治療或關係諮商。
avatar-img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4.3K會員
220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2025/01/23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負責,但往往是「為別人負責」,而不是好好為自己負責。 好好為自己負責,是包括能妥善運用自己的身體資本、時間、能量,管理自己的資源,發展好自己的能力。這當中包括需要用幼年到成年期的成長時間,為自己學習如何在生存與生活中獲取平衡。 不僅是自己的體能、身心健康⋯⋯
Thumbnail
2025/01/23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負責,但往往是「為別人負責」,而不是好好為自己負責。 好好為自己負責,是包括能妥善運用自己的身體資本、時間、能量,管理自己的資源,發展好自己的能力。這當中包括需要用幼年到成年期的成長時間,為自己學習如何在生存與生活中獲取平衡。 不僅是自己的體能、身心健康⋯⋯
Thumbnail
2024/08/31
愛自己,是一切的基礎,特別是我們與外界他人的關係。不愛自己的人,或懷疑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即是容易陷入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尤其是被操縱和被羞辱的情感關係裡。不愛自己的人,基本內在核心設定是:「我不值得被愛」、「我是差的」、「我有很多不足和問題」
Thumbnail
2024/08/31
愛自己,是一切的基礎,特別是我們與外界他人的關係。不愛自己的人,或懷疑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即是容易陷入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尤其是被操縱和被羞辱的情感關係裡。不愛自己的人,基本內在核心設定是:「我不值得被愛」、「我是差的」、「我有很多不足和問題」
Thumbnail
2024/07/22
過去幼年時,你會收到許多大人給的訊息,你都會毫不考慮的接收下來,根本無法有自我的思考和見解。當有大人對你說:你長得這麼醜,帶你出門好丟臉,你不該這麼胖,不覺得這樣丟臉嗎? 當你這樣聽大人說,你無法辨識和過濾,就認定自己好丟臉,胖得讓周圍的大人難堪,也一定會被別人取笑。 然而,這是你誤解自己的開始。
Thumbnail
2024/07/22
過去幼年時,你會收到許多大人給的訊息,你都會毫不考慮的接收下來,根本無法有自我的思考和見解。當有大人對你說:你長得這麼醜,帶你出門好丟臉,你不該這麼胖,不覺得這樣丟臉嗎? 當你這樣聽大人說,你無法辨識和過濾,就認定自己好丟臉,胖得讓周圍的大人難堪,也一定會被別人取笑。 然而,這是你誤解自己的開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父母之間的關係,包括了夫妻間的關係及親子間的關係。雖然每個孩子出現的狀況,細節有所不同,但可以從許多家庭個案中看到 ​當孩子出現迷失的行為,例如不想學習,情緒不穩定,有牴觸性情緒時,他反應的很可能是父母間夫妻關係的失衡或模糊...
Thumbnail
父母之間的關係,包括了夫妻間的關係及親子間的關係。雖然每個孩子出現的狀況,細節有所不同,但可以從許多家庭個案中看到 ​當孩子出現迷失的行為,例如不想學習,情緒不穩定,有牴觸性情緒時,他反應的很可能是父母間夫妻關係的失衡或模糊...
Thumbnail
很多人對於創傷的概念,都是關於童年、青少年時期,甚至是成年時期所遭遇的深刻事件,而事實,上當母親還在懷胎時期,創傷就有可能發生了。 在創傷療癒的個案研究裡,發現羊膜穿刺、剖腹生產,都可能對嬰兒帶來影響,而當胎兒離開母親的子宮,從產道出來到剪斷臍帶,也有機會產生分離創傷...就此部分,國外近年來已有學
Thumbnail
很多人對於創傷的概念,都是關於童年、青少年時期,甚至是成年時期所遭遇的深刻事件,而事實,上當母親還在懷胎時期,創傷就有可能發生了。 在創傷療癒的個案研究裡,發現羊膜穿刺、剖腹生產,都可能對嬰兒帶來影響,而當胎兒離開母親的子宮,從產道出來到剪斷臍帶,也有機會產生分離創傷...就此部分,國外近年來已有學
Thumbnail
張愛玲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 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 問題是,花會開,也會謝。有時候,花就含苞不待放, 甚至是從此枯萎了。怎麼辦?
Thumbnail
張愛玲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 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 問題是,花會開,也會謝。有時候,花就含苞不待放, 甚至是從此枯萎了。怎麼辦?
Thumbnail
「積極接觸、內心孤獨」的假性親密 在過往的親密關係中,你可能有以下的經驗: 你很喜歡對方,但又害怕對方靠自己太近。 你努力地照顧對方,或是讓對方照顧你,但內心卻充滿著焦慮、不安與怨恨。 每當遇到衝突時,你們總是可以快速解決問題,卻沒有產生任何親密與踏實感。 你覺得這段關係並沒有豐富你的人生,但你也害
Thumbnail
「積極接觸、內心孤獨」的假性親密 在過往的親密關係中,你可能有以下的經驗: 你很喜歡對方,但又害怕對方靠自己太近。 你努力地照顧對方,或是讓對方照顧你,但內心卻充滿著焦慮、不安與怨恨。 每當遇到衝突時,你們總是可以快速解決問題,卻沒有產生任何親密與踏實感。 你覺得這段關係並沒有豐富你的人生,但你也害
Thumbnail
「依戀關係」是所有哺乳類動物都會進行的早年依附行為。小生命出生時,一定都要依靠、依附環境中的主要照顧者才能存活下來。一般情況是誕生時,就在我們身旁的母親。特殊情況下,可能必須仰賴其他出現的主要照顧者,來讓自己存活。如此也影響我們依戀關係的安全感品質...
Thumbnail
「依戀關係」是所有哺乳類動物都會進行的早年依附行為。小生命出生時,一定都要依靠、依附環境中的主要照顧者才能存活下來。一般情況是誕生時,就在我們身旁的母親。特殊情況下,可能必須仰賴其他出現的主要照顧者,來讓自己存活。如此也影響我們依戀關係的安全感品質...
Thumbnail
沒安全感是很常見的一種相處現象 常常讓關係中的兩個人愛得疲憊 但沒安全感或許不是個性問題 而是來自童年的一種「習慣」
Thumbnail
沒安全感是很常見的一種相處現象 常常讓關係中的兩個人愛得疲憊 但沒安全感或許不是個性問題 而是來自童年的一種「習慣」
Thumbnail
關於愛,不能不提哈洛愛的本質(The Nature of Love)實驗。哈洛囚禁初生恆河猴,並設計兩個假媽媽,一個全身鐵絲,卻綁有奶瓶的鐵絲媽媽,代表生存需求;另一端則是絨布包裹的假媽媽。研究顯示幼猴只會在飢餓時靠近鐵絲媽媽,大多數選擇依偎在布媽媽身側,打破有奶便是娘的說法;就算刻意驚嚇幼猴,幼猴
Thumbnail
關於愛,不能不提哈洛愛的本質(The Nature of Love)實驗。哈洛囚禁初生恆河猴,並設計兩個假媽媽,一個全身鐵絲,卻綁有奶瓶的鐵絲媽媽,代表生存需求;另一端則是絨布包裹的假媽媽。研究顯示幼猴只會在飢餓時靠近鐵絲媽媽,大多數選擇依偎在布媽媽身側,打破有奶便是娘的說法;就算刻意驚嚇幼猴,幼猴
Thumbnail
當我們還是小孩時,我們無法想像若是失去了主要照顧者,我們能怎麼活下去。就像是一個在大街上和父母家長走失的孩子,他的恐懼和驚嚇,還有無助的情緒,讓他真的好害怕自己被丟掉了,回不到父母身邊該怎麼辦? 這是一種依戀天性。我們需要這份重要的連結關係,讓我們深信我們不會遭遇被丟棄和被遺忘,我們不會無家可歸..
Thumbnail
當我們還是小孩時,我們無法想像若是失去了主要照顧者,我們能怎麼活下去。就像是一個在大街上和父母家長走失的孩子,他的恐懼和驚嚇,還有無助的情緒,讓他真的好害怕自己被丟掉了,回不到父母身邊該怎麼辦? 這是一種依戀天性。我們需要這份重要的連結關係,讓我們深信我們不會遭遇被丟棄和被遺忘,我們不會無家可歸..
Thumbnail
童年,從嬰兒時期開始,就會影響著我們內心的孤寂感。嬰兒時期,對於依戀的需求,亟需從和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關係中獲得。一個出生才三個月的孩子,就可以因為他呼喚母親(或主要照顧者)沒有得到關注、回應和同調(一種同樣頻率的互動)而出現沮喪、低落和不知怎麼辦的空洞反應...
Thumbnail
童年,從嬰兒時期開始,就會影響著我們內心的孤寂感。嬰兒時期,對於依戀的需求,亟需從和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關係中獲得。一個出生才三個月的孩子,就可以因為他呼喚母親(或主要照顧者)沒有得到關注、回應和同調(一種同樣頻率的互動)而出現沮喪、低落和不知怎麼辦的空洞反應...
Thumbnail
在親密關係中真實能親密的人,很少。 早年經驗的生存不安全感,以及和原生家庭及主要照顧者之間的愛恨糾葛,還有難以分化獨立的界線侵犯和控制⋯等等經驗,讓許多人,沒進親密關係沒事,一進親密關係就會很有事。 那是因為我們不自覺重複和上演,過往缺乏正向情感的關係經驗,總害怕一有關係,就會面臨被挑剔、否定...
Thumbnail
在親密關係中真實能親密的人,很少。 早年經驗的生存不安全感,以及和原生家庭及主要照顧者之間的愛恨糾葛,還有難以分化獨立的界線侵犯和控制⋯等等經驗,讓許多人,沒進親密關係沒事,一進親密關係就會很有事。 那是因為我們不自覺重複和上演,過往缺乏正向情感的關係經驗,總害怕一有關係,就會面臨被挑剔、否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