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譯尼采(上)│書摘分享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 書摘分享

▪ 觀察別人時,應該著眼於別人的優點

若只盯著別人的表面與低劣之處,證明你的狀態也不是很好。因為你希望藉由發現別人的缺點,逃避自己愚蠢又不努力的事實,欺騙自己還是高人一等。

而且,最好別和不願意發現別人優點的傢伙牽扯上關係,否則你就會和他一樣沒水準。


▪ 能夠控制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易怒、神經質的人,天生就是這種個性,很難改變。就像有句俗話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然而憤怒只是基於一時衝動,還是可以自由控制的。直接表達憤怒,容易給人急躁的印象,還是換個方式發洩情緒比較好,或是克制住怒氣,等待氣消。

不只怒氣可以控制,內心湧現的情感與情緒也是可以自由控制的,這和動手修整庭院裡的花草,採收果實的道理是一樣的。


▪ 沒有仔細思考,再多的體驗也沒用

體驗確實很重要,人總是在體驗中成長。但不要以為自己體驗的多,就比別人優秀。

體驗過後,要是沒有仔細思考,還是得不到任何收穫。不管是什麼樣的體驗,要是沒有深度思考,就像亂吃一通,只會一直鬧肚子疼罷了。無法從體驗中學習到任何東西,就無法掌握任何東西。

-

〔提醒:此書是以語錄方式集結成書,內容可能非尼采原意,因是日本作家白取春彥「超譯」作品。〕


思想的偏好反映出自己的內在狀態。

過度專注他人缺點、無法控制憤怒和過少的思考,或許代表著不安、急躁、缺乏自信的心理,然而,這樣不僅會陷入負面情緒和孤立之中,還可能容易帶來混亂,進而侷限了自己成長的彈性。


看待一件事的同時,試著從多方面向去觀察,先不急著下結論,不須花多少時間得來的結論通常是個人過去經驗的總和,但過去的經驗不等於現階段的處理方式,多花點時間反思和內化所學,如此才能真正從生活中獲得智慧和洞察力。

-

超譯尼采

作者│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白取春彥

譯者│楊明綺

出版│商周出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ᴘᴀɴɢ-ᴘᴀɴɢ • 閱讀筆記☁
25會員
89內容數
“了解得愈多,愈不易迷惘” 思想上的學習 VS. 內在裡的成長 文字帶來平靜;思考;成長☁ 這裡盡量週更,期待在這裡能為你帶來改變
2025/01/19
如果你為自己負責,你就會明白你可以自我掌權,也就會明白自己有力量改變你的處境,更重要的是,你有力量改變你自己。
Thumbnail
2025/01/19
如果你為自己負責,你就會明白你可以自我掌權,也就會明白自己有力量改變你的處境,更重要的是,你有力量改變你自己。
Thumbnail
2025/01/12
真正的愛需要以瞭解為前提;能瞭解,我們所愛的人必然會順利發展。當你瞭解時,心中自然有愛,無法動怒。如果我們心裡只想著自己,只知道自己的需求,不管對方的需求,我們就沒有愛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1/12
真正的愛需要以瞭解為前提;能瞭解,我們所愛的人必然會順利發展。當你瞭解時,心中自然有愛,無法動怒。如果我們心裡只想著自己,只知道自己的需求,不管對方的需求,我們就沒有愛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1/05
我們大多數時間都想得太多,而呼吸時正念分明,能幫助我們平靜、放鬆、安詳,幫助我們不要想那麼多,不要被過去的悲傷與未來的憂慮掌控;它讓我們能接觸生命——當下此刻美好的生命。
Thumbnail
2025/01/05
我們大多數時間都想得太多,而呼吸時正念分明,能幫助我們平靜、放鬆、安詳,幫助我們不要想那麼多,不要被過去的悲傷與未來的憂慮掌控;它讓我們能接觸生命——當下此刻美好的生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尼采說「痛苦是禮物」, 唯有學習成為「超人」、享受這份禮物,才能戰勝生命, 做到真正「愛自己」、「相信自己」, 成為自己唯一的主人。
Thumbnail
★尼采說「痛苦是禮物」, 唯有學習成為「超人」、享受這份禮物,才能戰勝生命, 做到真正「愛自己」、「相信自己」, 成為自己唯一的主人。
Thumbnail
當你忘了怎麼去愛,就會忘卻自己心中值得珍愛的東西,也就無法愛自己。
Thumbnail
當你忘了怎麼去愛,就會忘卻自己心中值得珍愛的東西,也就無法愛自己。
Thumbnail
不只怒氣可以控制,內心湧現的情感與情緒也是可以自由控制的,這和動手修整庭院裡的花草,採收果實的道理是一樣的。
Thumbnail
不只怒氣可以控制,內心湧現的情感與情緒也是可以自由控制的,這和動手修整庭院裡的花草,採收果實的道理是一樣的。
Thumbnail
原先以為可能像是一行禪師之類的心靈短篇小書,但我錯了,讀起來興味之處在於: 書裡描述了一個擁有財富跟頭銜的經濟學家,入森林成為僧侶,之後又如何回到塵世的,發表演講影響更多人,對於內心富足的追求。 讀完很從其中的思考方式獲益良多,甚至抄寫字句方便日後可反覆觀看。藉此分享三間值得學習的事:
Thumbnail
原先以為可能像是一行禪師之類的心靈短篇小書,但我錯了,讀起來興味之處在於: 書裡描述了一個擁有財富跟頭銜的經濟學家,入森林成為僧侶,之後又如何回到塵世的,發表演講影響更多人,對於內心富足的追求。 讀完很從其中的思考方式獲益良多,甚至抄寫字句方便日後可反覆觀看。藉此分享三間值得學習的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放下的幸福》─煩惱與愚癡: 「眾生都不知道自己的愚癡是假的,不是永恆的。然而就是因為眾生不知道愚癡是愚癡,才把苦當成樂,一直在愚癡顛倒中。所以,只要知道愚癡為何,就不會以苦為樂,而佛法就是當眾生遇到煩惱時,讓我們提高警覺的良方。」 學佛之後,知道因果輪迴,有因必有果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放下的幸福》─煩惱與愚癡: 「眾生都不知道自己的愚癡是假的,不是永恆的。然而就是因為眾生不知道愚癡是愚癡,才把苦當成樂,一直在愚癡顛倒中。所以,只要知道愚癡為何,就不會以苦為樂,而佛法就是當眾生遇到煩惱時,讓我們提高警覺的良方。」 學佛之後,知道因果輪迴,有因必有果
Thumbnail
「人道主義」是尼采蔑視、譏笑的觀念,因為它屬於奴隸道德的武器,而所謂的「人道」也不過是弱者的資本。然而,還是有另一種跟尼采的道德理論完全無干的人道觀念,不再涉及對死後懲罰的恐懼與救贖的期盼。一個人即使沒有這樣的「誘因」,還是可以規規矩矩做人。尼采事實上也明白什麼是有道德的行為,只不過在他的理論裡,它
Thumbnail
「人道主義」是尼采蔑視、譏笑的觀念,因為它屬於奴隸道德的武器,而所謂的「人道」也不過是弱者的資本。然而,還是有另一種跟尼采的道德理論完全無干的人道觀念,不再涉及對死後懲罰的恐懼與救贖的期盼。一個人即使沒有這樣的「誘因」,還是可以規規矩矩做人。尼采事實上也明白什麼是有道德的行為,只不過在他的理論裡,它
Thumbnail
我選了幾個篇章,我覺得有被治愈到吧!回想片刻,還覺得是...其實每一個篇章都很有意義,但我還挑些出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誰惹誰生氣 2. 一時激動鑄成大錯 3. 自己是做大的輸家 4. 不再生悶氣 5. 是不是很不舒服 6. 是好心還是壞心 7. 罵不到我
Thumbnail
我選了幾個篇章,我覺得有被治愈到吧!回想片刻,還覺得是...其實每一個篇章都很有意義,但我還挑些出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誰惹誰生氣 2. 一時激動鑄成大錯 3. 自己是做大的輸家 4. 不再生悶氣 5. 是不是很不舒服 6. 是好心還是壞心 7. 罵不到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