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幸福小組(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們談過幸福小組的拉人效果,的確就增加「新人」來說,這招還真有些效果,但也只有這種效果,但它不容易把人留下來,又容易把舊人趕走,實際上只是新興教會快速膨脹的手段而已,不是永續經營之道,但這都還只是以一個社團或公司層面在看待管理問題而已,與上帝的教會本質無關,再來我們看看它能否真正領人歸主。

領人歸主

領人歸主重要嗎?當然重要,請記住,你第一個該帶領的人,就是「你自己」

對,這是很多人搞不清楚的地方,尤其在懵懵懂懂的情況下就要出去變身為福音戰士,這真的很耍寶。

是的,傳福音其實層次很多,單純告訴大家信耶穌很好當然也是一種(而且當然也有一定效果),實際上,人有那麼多種,宣教方法當然也不能只有一種。我們當然看過那種有人在路上熱心發傳單然後就真有人進教會來而且獲得感動最後得救的案例,而且還不少,但我要強調,而且非常的強調,實際上,這正是聖靈的作為,「跟人沒什麼關係」。要知道,聖經也有強調,得救與否關乎上帝的旨意,而不是人的努力--至少不是你幫他,你幫好你自己就很了不起了。

正因為得救與否是上帝權柄,你在那邊標榜自己的業績,本身就是邪道,而且這也非常法利賽,在聖殿炫耀自己。

是的,如果真的可以幫人認識上帝,相信上帝,最後委身於上帝,這自然是好事一件,與業績無關,單純是因為我知道這樣比較好,我也希望大家都能有這樣的福份,但我「不會去盧你受洗」。

而我上面提到的其實是重點,也是幸福小組的根本問題,因為幸福小組其實沒有讓人認識上帝,卻要人家「相信某樣東西」,然後馬上要人家「委身於某樣東西」。

是的,哪怕你受洗,宣稱自己是基督徒,成為全國基督徒統計裡的分子部份,但實際上你依然沒有認識基督。

這是最有意思的一點,一堆人用「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來掩飾「因行為稱義」的錯誤觀念,然後又用那句「不要懷疑,只要信」來讓你不求甚解不要真正認識上帝的真理。

然後這樣你跟我說你是基督徒?呵呵。

實際上,所有基督徒最該認真自己拼命努力去做的事情,就是認識上帝,這是「極端理性與知性的事情」,別跟我唬爛什麼聖靈的感動,你那才不是聖靈,只是眼目情慾,聖靈的感動沒那麼廉價,真正智慧才能帶來真正聖靈的感動,這叫Eureka,因為所有的感動都跟你的知性、經驗、過去學習、當下處境有關連,而你的知性與感動才會推動你有進一步的行為--不是被迫的或機械性的。

你說聖靈感動?廢話,邪靈也會有感動,重點是你要去查考這份感動。

是的,我知道有人因為聖靈的感動而相信耶穌,進而受洗。這説這些其實是多餘的,「甘心自願受洗」的人誰不是受到感動的,感動當然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我就是在研究神學的歷程中領受強烈感動的。如果不是聖靈作工沒人會受洗,問題是受洗之後這個人怎麼了?有「更努力認識上帝」嗎?如果沒有,那倒不如不要受洗,免得成為那聽了道卻不去行的人--對,基督徒最該去做的行為就是努力認識上帝的真理,而不是「只有」那些做給別人看的事情。注意,不是說都不做,但那是次要的,只是一種「庶務」,除非這些庶務跟讓自己更加認識上帝有關係--你可以看成一種實習課程。

這正是幸福小組最大的問題,因為那些教材裡面沒有真理,只有「直接話術」(所以給你一堆填鴨的填空題,對聖經的理解完全去脈絡),一堆「一般論」(不外乎要你當個好人這種廢話,任何宗教都會說這種廢話,甚至不須是宗教,連黑道都跟你強調忠義勒!),整個教材裡面只是不斷在強調「你要繼續去拉人」,是的,你被找來上一種「叫你去找更多人來的課程」,那是個迴圈,然後騙你這樣可以獲得幸福……請問聖經裡哪裡說你拉更多人進來你就可以幸福?實際上除了約翰,其他使徒拉一堆人進來,「然後就死了」,而且死得很慘。

誰叫你吃吃喝喝唱跳跳?

對,如果不這樣好像很難宣教,那請問是誰造成這種「印象」的?誰跟你說進教會就會幸福快樂?這本身就是謊言,實際上耶穌從沒說進教會你就會風平浪靜爽爽過一輩子,錯了,基督教沒這麼廉價,因為追求真理你絕對會充滿苦惱、哀傷與憤怒,你會想跟世間的扭曲對抗,你所獲得的平安喜樂來自與智慧增長之後與歷代聖徒相通,並因此與上帝連結,有了合宜的關係。

認識上帝是救贖的開端。

如果去翻翻看福氣教會出版的那些課本,那真的會笑死,一堆節錄和合本片段的內容,去頭去尾沒有前後文,加上奇怪或片面的解釋……

是的,福氣教會創辦人楊牧師本身根本不是神學院出身的,是半路自學出家的那種。然後他拿著和合本聖經自己胡亂解讀,就突然變成權威了。

對了,國王的新衣故事知道吧!這就是同樣的狀況,反正只要宣稱自己這些解釋是獲得聖靈感動就好了,真的有夠方便,跟「全世界所有的邪教」一樣,最好聖靈是這樣讓你拿來宣稱的。

實際上他的說法根本經不起考驗,先不說和合本本身翻譯就有不少錯誤了,直接中文解釋二~四千年前的中東背景,你都不用去探究原文、理解當年時代背景與文化價值觀,更不用知道當年週邊文化又是怎樣的,當年的國際政治是怎樣的,你以為當基督徒很輕鬆喔?基督徒努力一輩子最大的任務就是「認識上帝」,是的,就這一點,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其他所有的善行都只是「連帶的」,這一點我要先說清楚,不是說善行沒必要,而是那不過是真正認識主之後自然會出現的行為,但前提永遠都是「正確認識上帝」,不然再多善行都沒意義。

對,我再說一次,基督徒一輩子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認識上帝,你說要愛上帝,要愛人如己?沒錯,是有這些要求,但這些要求的前提就是認識上帝、追求真理,因為「不正確知道,信就是假的,行為就是無益的」。

教會裡多得是受洗過的基督徒用拜媽祖拜佛祖的觀念在看待上帝的,這是完全的虛空、完全的徒勞,如果你對神學的認識是異教的,那你信的就不是上帝,如果你信錯的,又要如何因信稱義,你的行為也毫無意義。

還是你要說只要有善行就好……那你去信克蘇魯也無妨,只要有善行就好,反正你是因行為稱義。

是的,這是很基本的邏輯,只有當你信對了,你的信心,你的行為才有意義。我不會否認各種善行,這對世界是好的,也值得肯定。

對你沒有什麼好的,很抱歉,這是現實,只要信錯,行為多完美都沒意義,因為這是救贖的奧秘所在,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怎麼做都不會是完善的,我們做不到完全人的地步,因為我們對上帝的認識永遠都不夠--所以需要基督的拯救。

這正是幸福小組胡說八道的地方(其實成功神學、靈恩運動也都一樣),你傳遞的東西根本連上帝真理的皮毛都不是,而是享樂主義、功利主義,是單純交換論、因果論、功德論,這些全跟上帝的真理「相反」,是異教的玩意,少跟我說你是基督徒,雖然你或許可以算是好人,但好人跟基督徒可是有相當差距的,別以為分別為聖那麼簡單。

用這些招數增加的人數,只是標示你犯的罪有多大而已,根本笑不出來。

當然,得救看的是上帝的旨意,就算是這樣錯誤扭曲的手段,如果事後能「矯正」,那也是上帝的恩典。

至少我們該想辦法糾正這種錯誤

raw-image


avatar-img
197會員
936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幸福小組剛開始流行的時候,辦過一次大型宣傳活動,當年教會很多人報名參加,在高雄巨蛋上了幾天的課。 我也有參加。 雖然一開始聽到幸福小組的運作方式我就覺得很有問題,但既然牧師很有興趣,身為教會的一份子,想說不然去看看也好,反正我這個人超愛上課的。 上完之後更確定幸福小組不是好東西……或者至少要說
是這樣的,我做了一個夢,通常我不會做這種夢,沒有什麼故事情節的夢,而是反覆跳出質疑的話語,好像是催我說出答案一樣,但我實在沒辦法馬上回答,於是就醒過來了……  然後再也睡不著。 在夢中,有聲音問我:「禱告的時候,你求的是上帝幫你達成目標還是上帝告訴你如何達成目標?」 實際上更複雜一點,還包含更
希西家生病了,結果先知以賽亞跟他說你死定了⋯⋯ 是說,希西家是很難得的好國王耶!上帝居然直接說他死定了。 不過他哭一哭,上帝又幫他延壽15年⋯⋯ 但他之後又做了蠢事,巴比倫使者來訪⋯⋯不如說是來探虛實的,結果希西家居然把所有的寶貝給人家看,這根本擺明邀請人家來進犯啊! 之後會他兒子當王,但
話說在前頭,説這些話的人或許真的對神學有偏差認識,但也可能只是文字表達能力有侷限,因此我只是解釋為何這樣講不妥,如果你覺得沒問題,哪也不是我管得著的。 是這樣的,偶而會聽見基督徒,甚至牧者,說出一些讓人吐血的鬼話來,我指的不是一般對話,而是宗教言論,而且不是什麼單一個案,而是許多人會使用的宣教語言
好啦!我寫了一堆批評教會現況的文章,如果不提一下如何解決就變成單純抱怨了。 但我也要承認,我從來都不是教會決策單位的人,對各項行政規章條例其實也不大清楚,因此我講的東西或許會有點模糊,而且我也的確不完全知道如何解決,只能說說我自己的想法(或者偏好,這我承認),總之就是給大家參考。 話說在前頭,我
最近聽到有牧師在強調某超大型教會(數千人)的會眾平均年齡不到二十五歲。 對於明顯感受到教會聚會高齡化的人來說,聽到這個總會眼睛一亮,但如果你神智清楚的話,也應該會在幾秒內感覺到違和感。 這其實是很不正常的教會。 我覺得這個迷思現在相當程度的箝制了教會的發展路線,甚至製造更多問題。 簡單說,一
幸福小組剛開始流行的時候,辦過一次大型宣傳活動,當年教會很多人報名參加,在高雄巨蛋上了幾天的課。 我也有參加。 雖然一開始聽到幸福小組的運作方式我就覺得很有問題,但既然牧師很有興趣,身為教會的一份子,想說不然去看看也好,反正我這個人超愛上課的。 上完之後更確定幸福小組不是好東西……或者至少要說
是這樣的,我做了一個夢,通常我不會做這種夢,沒有什麼故事情節的夢,而是反覆跳出質疑的話語,好像是催我說出答案一樣,但我實在沒辦法馬上回答,於是就醒過來了……  然後再也睡不著。 在夢中,有聲音問我:「禱告的時候,你求的是上帝幫你達成目標還是上帝告訴你如何達成目標?」 實際上更複雜一點,還包含更
希西家生病了,結果先知以賽亞跟他說你死定了⋯⋯ 是說,希西家是很難得的好國王耶!上帝居然直接說他死定了。 不過他哭一哭,上帝又幫他延壽15年⋯⋯ 但他之後又做了蠢事,巴比倫使者來訪⋯⋯不如說是來探虛實的,結果希西家居然把所有的寶貝給人家看,這根本擺明邀請人家來進犯啊! 之後會他兒子當王,但
話說在前頭,説這些話的人或許真的對神學有偏差認識,但也可能只是文字表達能力有侷限,因此我只是解釋為何這樣講不妥,如果你覺得沒問題,哪也不是我管得著的。 是這樣的,偶而會聽見基督徒,甚至牧者,說出一些讓人吐血的鬼話來,我指的不是一般對話,而是宗教言論,而且不是什麼單一個案,而是許多人會使用的宣教語言
好啦!我寫了一堆批評教會現況的文章,如果不提一下如何解決就變成單純抱怨了。 但我也要承認,我從來都不是教會決策單位的人,對各項行政規章條例其實也不大清楚,因此我講的東西或許會有點模糊,而且我也的確不完全知道如何解決,只能說說我自己的想法(或者偏好,這我承認),總之就是給大家參考。 話說在前頭,我
最近聽到有牧師在強調某超大型教會(數千人)的會眾平均年齡不到二十五歲。 對於明顯感受到教會聚會高齡化的人來說,聽到這個總會眼睛一亮,但如果你神智清楚的話,也應該會在幾秒內感覺到違和感。 這其實是很不正常的教會。 我覺得這個迷思現在相當程度的箝制了教會的發展路線,甚至製造更多問題。 簡單說,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幸福快樂是普世的渴望。」(p.28) 對!我以為大家都想要幸福快樂。當我接觸信仰的時候,我對著想對我傳教的同學說「信耶穌可以讓我幸福快樂嗎?」因此我也對我的基督教輔導說她信主沒有想過是為了幸福快樂的說法,驚訝不已。 學習心理學的人很熟悉印象中疑似是阿德勒學派
Thumbnail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Thumbnail
參加了教會的生命成長營,終於稍微明白為何這麼多人的生命因著這個信仰而有巨大的轉變。 從一開始自我探索、生命根基的重建、生命清理,乃至自我價值認同,都在述說著一件最核心的概念:「神無條件愛著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按著神心中獨一無二美好的形象造的。」 凡人的愛有其極限與缺陷,但神的愛源源
Thumbnail
一個人可以很像基督徒,卻不是基督徒。 上教會不會使你成為基督徒。給奉獻、服事、在台上唱歌彈琴也不會。只要這個人的身分不是神的子民,任何行為都無法替自己爭取到這個身分。 如何成為神的子民(兒女)? 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上帝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羅馬書‬ ‭10:9‬
Thumbnail
豐盛和充滿冒險的人生聽起來是不是讓人覺得很興奮呢?神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放進祂獨特的計劃,大膽地活出豐盛的生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渴望。
Thumbnail
教會的組織架構,是為了達成教會所要達成的積極目標 。「傳統主義者」認為既成的教會組織無需改變。「強調靈恩者」,則認為「組織」是不屬靈的,凡事禱告求解即可。但是,如果視教會為一個「生命共同體」,則教會在不斷成長的過程,肯定必須作出功能性調整,也就是説教會的組織是可以彈性改變的。
Thumbnail
在閱讀了《雙翼展翅上騰的健康教會》〔全人關懷小組〕及〔以需要為本的佈道事工 〕兩個章節之後,我個人得到靈性的大幅成長,也使我的眼界大大開啟。 在〔全人關懷小組〕這一章,金牧師對小組的定義,簡單講就是「以耶穌為生命的家人聚會」,詳細的定義是:「以經歷耶穌基督的同在及能力為目標,使小組能持
Thumbnail
我從很小就進入到宗教中,或許是我想逃避當時困難的處境吧! 很多宗教都以家庭當包裝,缺少家庭溫暖、自信、肯定和支持的人就會被吸引,然後進入宗教過一個全新的生活,只要他一直沒有發現表裡不一的地方。 只要有名氣功勞,一定全是宗教的栽培功勞,一旦有了一些失敗失形象的事,那就一定是信徒個人的問題,而為了讓
Thumbnail
事實上平信徒來自各行各業,不少人其實都在各自的領域擁有傑出的才華和能力。韓國豐盛教會的最大「翻轉」,就是「主客異位」;將平信徒才華開掘出來,並把他們建造為「燦爛的服事者」,他們會自動從觀眾席走下來,在教會運動場擔當主角。豐盛教會正是如此展開的,這也是豐盛教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我深知:「知識的取得,不表示已落實在生命」,所以我們夫婦倆雖然界受過神學裝備,仍然加入養育班,而且是懷著戰兢的心理,絶不願虛應故事,敷衍了事。第一次拜讀金聖坤牧師《豐盛生命的故事》, 知悉〔豐盛教會〕不衹在韓國,就是世界各地,都公認是一所最健康的教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幸福快樂是普世的渴望。」(p.28) 對!我以為大家都想要幸福快樂。當我接觸信仰的時候,我對著想對我傳教的同學說「信耶穌可以讓我幸福快樂嗎?」因此我也對我的基督教輔導說她信主沒有想過是為了幸福快樂的說法,驚訝不已。 學習心理學的人很熟悉印象中疑似是阿德勒學派
Thumbnail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Thumbnail
參加了教會的生命成長營,終於稍微明白為何這麼多人的生命因著這個信仰而有巨大的轉變。 從一開始自我探索、生命根基的重建、生命清理,乃至自我價值認同,都在述說著一件最核心的概念:「神無條件愛著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按著神心中獨一無二美好的形象造的。」 凡人的愛有其極限與缺陷,但神的愛源源
Thumbnail
一個人可以很像基督徒,卻不是基督徒。 上教會不會使你成為基督徒。給奉獻、服事、在台上唱歌彈琴也不會。只要這個人的身分不是神的子民,任何行為都無法替自己爭取到這個身分。 如何成為神的子民(兒女)? 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上帝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羅馬書‬ ‭10:9‬
Thumbnail
豐盛和充滿冒險的人生聽起來是不是讓人覺得很興奮呢?神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放進祂獨特的計劃,大膽地活出豐盛的生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渴望。
Thumbnail
教會的組織架構,是為了達成教會所要達成的積極目標 。「傳統主義者」認為既成的教會組織無需改變。「強調靈恩者」,則認為「組織」是不屬靈的,凡事禱告求解即可。但是,如果視教會為一個「生命共同體」,則教會在不斷成長的過程,肯定必須作出功能性調整,也就是説教會的組織是可以彈性改變的。
Thumbnail
在閱讀了《雙翼展翅上騰的健康教會》〔全人關懷小組〕及〔以需要為本的佈道事工 〕兩個章節之後,我個人得到靈性的大幅成長,也使我的眼界大大開啟。 在〔全人關懷小組〕這一章,金牧師對小組的定義,簡單講就是「以耶穌為生命的家人聚會」,詳細的定義是:「以經歷耶穌基督的同在及能力為目標,使小組能持
Thumbnail
我從很小就進入到宗教中,或許是我想逃避當時困難的處境吧! 很多宗教都以家庭當包裝,缺少家庭溫暖、自信、肯定和支持的人就會被吸引,然後進入宗教過一個全新的生活,只要他一直沒有發現表裡不一的地方。 只要有名氣功勞,一定全是宗教的栽培功勞,一旦有了一些失敗失形象的事,那就一定是信徒個人的問題,而為了讓
Thumbnail
事實上平信徒來自各行各業,不少人其實都在各自的領域擁有傑出的才華和能力。韓國豐盛教會的最大「翻轉」,就是「主客異位」;將平信徒才華開掘出來,並把他們建造為「燦爛的服事者」,他們會自動從觀眾席走下來,在教會運動場擔當主角。豐盛教會正是如此展開的,這也是豐盛教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我深知:「知識的取得,不表示已落實在生命」,所以我們夫婦倆雖然界受過神學裝備,仍然加入養育班,而且是懷著戰兢的心理,絶不願虛應故事,敷衍了事。第一次拜讀金聖坤牧師《豐盛生命的故事》, 知悉〔豐盛教會〕不衹在韓國,就是世界各地,都公認是一所最健康的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