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採購的話都不可信?採購的真正價值和角色 (上) 我有提到後續會寫文章來談談壓力控管。不過我如果破題就講一些要區分壓力種類的不同,不要為無法控制的事物擔憂,大概率會被當成只是在寫心靈雞湯且與實務面脫節的流水帳。
所以我想先來談談擁抱失敗這件事。
成功前的狀態,或者說作為常態的「失敗」,大多數時候不會攤在陽光下。我們同意,歡笑收割前必得含淚播種,但唯獨歡笑收割的流血流淚,才被大眾認可,失敗者的血淚不值一提。
或許因為社會風氣的關係,越來越多人避免去談失敗的經驗,但事實上,在成功之前你總是得歷經數次的嘗試與失敗,甚至在你從偶然成功到真正掌握前都得如此。
試著回憶看看,在你成功走路之前,跌倒過多少次,拿掉輔助輪後,又歪歪扭扭的嘗試多少次,甚至有些人現在依然沒有學會在游泳過程中換氣。因為網路的便捷,我們太容易看到成功的案例,故忽視在成功的背後,有多少失敗的血淚和並未有機會被認識的人們。
過於結果論,導致成功人士過往的汗水被過份誇耀,甚至出現了「成功學」去總結他們過往的經驗,試圖找出一條快速通往成功的路徑,卻忽略即便按圖索驥,成功也不可複製。因為他往往是天時與人和,恰好滿足於特定情境中。
社會鼓吹正向思考、狼性,要求我們不要沉溺在挫折中,並不斷地對自己信心喊話,相信只要保持樂觀的心態最終會通往幸福美滿大結局,卻讓我們的內心更加空虛與匱乏,更容易被有心人欺騙、甚至自己掩耳盜鈴。
「失敗學」較廣為人知的提倡者是 Elizabeth Day,他在自己的podcast節目《How to fail》中,訪問各界名人一同分享失敗的經驗。她將每次的失敗視為生命系統升級的機會,藉由釐清自己為何失敗,來找尋成功之路。
從Elizabeth Day其提倡的面對失敗的「七大法則」,我總結出認為失敗學的精華。
只要去嘗試,就必然有失敗與成功兩種可能性,就像成功是一種狀態,失敗同樣是一種狀態,如果僅因為一次的成功就不再嘗試,未來依舊會失敗,如果不滿意現在「失敗」的結果,我們可以不斷嘗試去改變它。
在嘗試後我們會得到一些結果,重要的是記錄下來去總結這些經驗,而不是直接放棄或試圖遺忘。我曾經有幸看過年級學神的錯題集,裡頭滿滿是她曾經做錯過的題目,還有她的心得與補充,這些在練習時犯下的錯誤,才使她在考試時豪不猶豫寫下正確解答。
人都會有沮喪,充滿負面想法的時候,此時我們會格外仰賴他人的評價,但是每個人的觀點都會都會受到其既有知識與經驗影響,並不能夠充分符合當下,就如同算命塔羅僅是一個參考,不能盲目作為一切的人生準則。疲倦時,好好放鬆一下,感謝自己至今的所有努力,總結經驗再出發。
如果我們太過執著於成功,就容易陷入二分法,也會容易認為一段關係的結束,必然存在過錯方。但事實上,不論是友誼、親情或者是愛情,都會隨著生命而走向結束,所以重點不是關係是否永久存在,而是發自內心感謝並珍惜當下的時刻,那怕不在世上或者失去聯繫,感謝過往共同學習過的課題,讓彼此活在生命中。
承認自己有脆弱的時刻,擁抱那些曾有些羞恥的過往,這樣的你同樣是自己的一部分,才會感謝並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同時也會讓你更有同理心的去面對不完美的世界與體諒他人的失誤。
在年輕的時候,盡可能地多去嘗試,並培養好習慣。嘗試不同的工作型態、不同產業,多認識些人、多探索自己的需求,再從其中做出決定,在轉換成本低時作嘗試總比拖到中年才面臨存在危機好,慢慢培養好習慣,當開始累積複利時會快速滾動出驚人成果。
這世上有兩種極端人,一種是如果不完全照計畫走就會痛苦與茫然,另外一種人認為反正事情不可能如預想的發展,乾脆不要做計劃。
但如果你知道自己內心的渴望,應該就能規劃出中期與短期目標,但是當實務上運作時,總難免會發生意外,但只要長期目標不變,終究能走向預想的道路,只是旅途的風景會有些不同,思緒清楚的同時也要保留彈性。
只有成功才值得被肯定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氛圍,如果沒有成功,那怕為之付出百分百的努力都只是被貼上徒勞的標籤,但是只要努力過,即使結果不盡如人意也值得為自己驕傲並慶祝已經走了那麼長的路。
社會鼓勵我們展現的自己,是不完全的。
我們只能在社交軟體上看見彼此光鮮的面向,充滿汗水與傷口的後背是不能展現於世人,也沒人在乎,值到你功成名就時才能作為談資。
我們得跳脫這些框架,所有的失敗與成功都是我們的一部分,也同樣是生命的養料,藉由體驗不同面向,我們才得以完整的存在,藉由與同儕分享這些失敗的經驗,我們才能知道不同的可能性,總結經驗更快速的成長。
也只有不斷地嘗試,才能更快速的累積經驗,為不斷迎面而來、持續性的大大小小成功與失敗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