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心理師許皓宜曾提到,「後疫情時代的心靈挑戰是:”缺乏信念、缺乏未來、缺乏愛”,不自覺陷入”空心”狀態」,雖然她當時主要關注的對象是現代年輕人,但是,這種狀態其實有可能發生在各種年齡層

“空心”是一種失去活力和創造力的狀態,使用更多心智去應對生活,卻忽略了心靈與本能,失落了接觸真實情感、理解自我的能力,很多人可能陷入了”空心”的狀態,卻不自知

「活著,卻感受不到踏實的未來和生命的意義。
活著,有自我的形體,卻少了發自內心的自信。
活著,想要向人靠近,卻缺乏繫緊關係的能力。
當人們心中缺乏信念、缺乏未來、缺乏愛時,便會用個人獨特的方式,站在自我毀滅的邊緣,所以有時迷惘,有時孤單,有時討厭自己⋯⋯慢慢地,心便空了。
守不住心跳的溫度,成為一種空心的狀態。」

造成”空心人” 的原因可能是各式各樣的,通常涉及早期經驗、創傷、自我保護、社會因素…等,使得人們感覺難以建立深刻的情感聯繫,導致情感空虛和內在的孤立感

  • 早期經驗:有些人的成長經歷和早期的家庭環境,會在不知不覺中對其情感發展,造成極深遠影響,家庭中的冷漠、情感忽略、缺乏愛與支持…等,都可能使一個人在情感上變得過於保護或壓抑,進而導致情感空虛
  • 創傷經歷:身心創傷,如虐待、失去親人、災難事件…等,可能導致情感的逃避和麻木,一個人可能會不自覺地挖空情感層面,以避免進一步的傷害
  • 社會壓力: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和高競爭可能使人們感到疲憊和壓力,人們為了應對這些壓力,可能乾脆將情感封閉,保護自己,免於受到情感的困擾
  • 自我保護:有些人可能過去曾經受到傷害或背叛,因此在情感上變得過度小心謹慎,通常會選擇隱藏真實情感,以免再次受到傷害
  • 自我身份困惑:對於自己的價值觀、目標和身份的不確定,使人難以建立情感連結,也可能導致情感空虛
  • 科技和社交媒體:現代科技的發達和社交媒體的大量出現,使人們能夠在虛擬世界與他人互動,但這種互動往往缺乏真實的情感聯繫,過度使用甚至依賴科技,導致人們大幅減少現實世界中的情感互動,進而導致情感缺乏溫度

與時俱進的科技及AI,為人類的生活帶來許多以往無法想像的便利,卻也不可逆地大大減少人與人之間的親密往來,該如何面對和改善這種空虛、孤立和淡漠,對現代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議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情緒導護師Julie的沙龍
6會員
122內容數
希望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都不再迷失方向,而是能舒心自在,並且隨時都能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 Enjoy life!
2025/03/04
#Jan-Paul Sartre 曾說:"有時候,別人一句或者有意,或者無心的話,就會把我們搞得心煩意亂,久久無法懷,甚至陷入一種煩躁、憂鬱的情緒而無法自拔。" 這句話讓我想到另一個類似的觀點:"當你過度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輕易被他人的評價給左右時,很容易把日子活成了地獄。" 我們是不是常常因為
Thumbnail
2025/03/04
#Jan-Paul Sartre 曾說:"有時候,別人一句或者有意,或者無心的話,就會把我們搞得心煩意亂,久久無法懷,甚至陷入一種煩躁、憂鬱的情緒而無法自拔。" 這句話讓我想到另一個類似的觀點:"當你過度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輕易被他人的評價給左右時,很容易把日子活成了地獄。" 我們是不是常常因為
Thumbnail
2025/02/25
之前看到一部連續劇"不良執念清除師" ,內容講的是那些帶著執念死去的人,死得不甘心,靈魂還留在人間想辦法完成遺願的那份執著,不願輕易轉世…,這裡我們就不談靈異的部分,而是來聊聊"執念"這個概念 執念,其實就是一股非常強烈的決心,讓你對某個目標或想法一直堅持到底,這種執著可以帶來滿滿的動力,讓你在遇
Thumbnail
2025/02/25
之前看到一部連續劇"不良執念清除師" ,內容講的是那些帶著執念死去的人,死得不甘心,靈魂還留在人間想辦法完成遺願的那份執著,不願輕易轉世…,這裡我們就不談靈異的部分,而是來聊聊"執念"這個概念 執念,其實就是一股非常強烈的決心,讓你對某個目標或想法一直堅持到底,這種執著可以帶來滿滿的動力,讓你在遇
Thumbnail
2025/02/12
"執著於過去的失去,容易憂鬱;擔心未來的失去,容易焦慮。" #金雅拉 憂鬱和焦慮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對待失去的態度,假如過去曾失去珍貴的事物,就很容易憂鬱;倘若總是預想自己未來將失去珍貴的事物,就極可能陷入焦慮,換句話說,當心停留在無法挽回的過去時,就會產生憂鬱的情緒;當心漂浮在難以預測的未來時
Thumbnail
2025/02/12
"執著於過去的失去,容易憂鬱;擔心未來的失去,容易焦慮。" #金雅拉 憂鬱和焦慮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對待失去的態度,假如過去曾失去珍貴的事物,就很容易憂鬱;倘若總是預想自己未來將失去珍貴的事物,就極可能陷入焦慮,換句話說,當心停留在無法挽回的過去時,就會產生憂鬱的情緒;當心漂浮在難以預測的未來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靈荒蕪,有時候就像是迷了路一樣,在這個繁華的都市,壓力山大,我們總是被功課、工作、社交網絡淹沒,面對這樣的生活,心靈常常感到一片空虛。 大家都在忙碌地追逐著成功,追求的夢想卻總是在現實的迷霧中消失,年輕人的內心像是一片荒蕪的沙漠,渴望找到屬於自己的綠洲卻苦無方向。 社會期望、家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靈荒蕪,有時候就像是迷了路一樣,在這個繁華的都市,壓力山大,我們總是被功課、工作、社交網絡淹沒,面對這樣的生活,心靈常常感到一片空虛。 大家都在忙碌地追逐著成功,追求的夢想卻總是在現實的迷霧中消失,年輕人的內心像是一片荒蕪的沙漠,渴望找到屬於自己的綠洲卻苦無方向。 社會期望、家
Thumbnail
心理師許皓宜曾提到,「後疫情時代的心靈挑戰是:”缺乏信念、缺乏未來、缺乏愛”,不自覺陷入”空心”狀態」,雖然她當時主要關注的對象是現代年輕人,但是,這種狀態其實有可能發生在各種年齡層 “空心”是一種失去活力和創造力的狀態,使用更多心智去應對生活,卻忽略了心靈與本能,失落了接觸真實情感、理解自我的能
Thumbnail
心理師許皓宜曾提到,「後疫情時代的心靈挑戰是:”缺乏信念、缺乏未來、缺乏愛”,不自覺陷入”空心”狀態」,雖然她當時主要關注的對象是現代年輕人,但是,這種狀態其實有可能發生在各種年齡層 “空心”是一種失去活力和創造力的狀態,使用更多心智去應對生活,卻忽略了心靈與本能,失落了接觸真實情感、理解自我的能
Thumbnail
孤獨,這種現代情感疾病,如同一種情感上的麻風病,逐漸侵蝕著現代人的心靈。 它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還危及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它讓我們失去了與他人的聯繫,感受不到溫暖和關懷。根據統計,全球有超過10億人受到孤獨的困擾,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老年人。
Thumbnail
孤獨,這種現代情感疾病,如同一種情感上的麻風病,逐漸侵蝕著現代人的心靈。 它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還危及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它讓我們失去了與他人的聯繫,感受不到溫暖和關懷。根據統計,全球有超過10億人受到孤獨的困擾,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老年人。
Thumbnail
你是否曾突然感到一陣莫名的孤寂,就像是心室被抽了真空般的恐懼感? 你知道P世代是什麼嗎? 與600多年前的文藝復興又有何相似呢? 文章以自身經歷思考現代年輕人容易感到孤獨與無助的可能原因,以及可以如何擺脫困境。
Thumbnail
你是否曾突然感到一陣莫名的孤寂,就像是心室被抽了真空般的恐懼感? 你知道P世代是什麼嗎? 與600多年前的文藝復興又有何相似呢? 文章以自身經歷思考現代年輕人容易感到孤獨與無助的可能原因,以及可以如何擺脫困境。
Thumbnail
前幾天才看見一則新聞講述小學生與媽媽一同出門後又折返直奔住家頂樓一躍而下;也在另一則舊聞看見女兒因不願意陪同父親掃墓被賞了巴掌後自殺未遂,當我們得知這些令人不勝唏噓的事件時,第一個萌生的想法是什麼呢? 有些人或許會說這些孩子為了一點小事竟如此自私傷害父母的心,甚至以「不懂感恩」來責怪這些孩子,但我們
Thumbnail
前幾天才看見一則新聞講述小學生與媽媽一同出門後又折返直奔住家頂樓一躍而下;也在另一則舊聞看見女兒因不願意陪同父親掃墓被賞了巴掌後自殺未遂,當我們得知這些令人不勝唏噓的事件時,第一個萌生的想法是什麼呢? 有些人或許會說這些孩子為了一點小事竟如此自私傷害父母的心,甚至以「不懂感恩」來責怪這些孩子,但我們
Thumbnail
網友提問 13 : 空心病是什麼? 我是怎麼去解決空心病的? 網友在一篇文章底下留言: 「從物理和生理方面先著手嗎? 的確是不錯的建議,我因空心病困擾很久了, 雖然不到自殺或自殘的地步,但也覺得是不是做些什麼? 即使沒有什麼動力前進。」 另一位網友也在下面回覆: 「其實我也有相同問題。空心病。現在只
Thumbnail
網友提問 13 : 空心病是什麼? 我是怎麼去解決空心病的? 網友在一篇文章底下留言: 「從物理和生理方面先著手嗎? 的確是不錯的建議,我因空心病困擾很久了, 雖然不到自殺或自殘的地步,但也覺得是不是做些什麼? 即使沒有什麼動力前進。」 另一位網友也在下面回覆: 「其實我也有相同問題。空心病。現在只
Thumbnail
孤寂的成因,有一大部分不能排除社會環境和文化的影響,我們身處在社會中,社會影響我們,我們也共同建構社會。說到孤寂感,各國的孤寂感成因,都會因為文化因素而有所差異。 雖說孤寂有關的成因,有一定程度源自於天生基因,也就是遺傳的影響,但後天的不良社交經驗,像是長期孤立獨處、缺乏社會活動.....
Thumbnail
孤寂的成因,有一大部分不能排除社會環境和文化的影響,我們身處在社會中,社會影響我們,我們也共同建構社會。說到孤寂感,各國的孤寂感成因,都會因為文化因素而有所差異。 雖說孤寂有關的成因,有一定程度源自於天生基因,也就是遺傳的影響,但後天的不良社交經驗,像是長期孤立獨處、缺乏社會活動.....
Thumbnail
孤寂,是一種情感的斷連和人際空虛的寂寞感,因此解方就是要能提高對情感的靈敏度和人際連結度。 孤寂者可能太習慣孤寂(鮮少和人相處),也可能因為要自我保護,以防自己脆弱的自我遭受打擊。他們害怕擁有後卻失去的感覺,索性都不要去擁有了。對有些孤寂者來說,雖然孤寂,卻還是寧可選擇一個人....
Thumbnail
孤寂,是一種情感的斷連和人際空虛的寂寞感,因此解方就是要能提高對情感的靈敏度和人際連結度。 孤寂者可能太習慣孤寂(鮮少和人相處),也可能因為要自我保護,以防自己脆弱的自我遭受打擊。他們害怕擁有後卻失去的感覺,索性都不要去擁有了。對有些孤寂者來說,雖然孤寂,卻還是寧可選擇一個人....
Thumbnail
寧可選擇孤寂的人,以現代社會來說,大有人在。 當一個社會越多的壓迫和越多的不理解,而產生的衝突和對立,使人很難經驗到到連結和交流時,會越來越多人寧可選擇孤寂,也不願意主動的與人連結....
Thumbnail
寧可選擇孤寂的人,以現代社會來說,大有人在。 當一個社會越多的壓迫和越多的不理解,而產生的衝突和對立,使人很難經驗到到連結和交流時,會越來越多人寧可選擇孤寂,也不願意主動的與人連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