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倒世界的力量0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何使自己有高EQ

 

我們所處的社會,是個「積極向上」的成就導向社會。然而,絕大多數的人是含辛茹苦的過了一生,無臭無味的出現又消失在這個世界。每個人如何有個具價值又有尊嚴的人生呢?被稱為「先知」的拿撒勒人耶穌,以一位默默無名的鄉下人,遊走周遭小城鎮,宣揚他生活理念。由於他的「人生定向方案」,擄獲了貧苦的廣大基層老百姓,轟動了西元一世紀羅馬行省猶太自治區,讓猶太自治政府受到威脅,處決了這「麻煩製造者」。但是耶穌的「人生定向方案」卻無法被處決。不用武力,而用和平軟實力征服羅馬帝國的耶穌「人生定向方案」是什麼呢?

 

猶太人自古即以有智慧見稱。在他們信仰的經卷中說到「忿怒為殘忍,怒氣為狂瀾」又說「愚昧人把怒氣盡情發洩,智慧人卻抑制怒氣。」這些都是針對一個人在生活中,應對外界刺激時的EQ反應。人的情緒固然有多種,但被歸於負面且會造成直接傷害的,恐怕以「發怒」為最吧!耶穌在第一世紀巴勒斯坦的加利利地區開始他的「生活講座」時,第一個講的就是這發怒的EQ問題。他說:「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殺人』;又說:『凡殺人的難免受審判。』只是我告訴你們,凡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判;凡罵弟兄是拉加的,難免公會的審斷;凡罵弟兄是魔利的,難免地獄的火。」 

這句耶穌演說的話,我們現代台灣人可能摸不著頭緒,它牽涉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河流)和語言翻譯等問題。我們就站在耶穌聽眾的一世紀猶太鄉下人的立場,來跟他們一樣清楚耶穌在說什麼。作為聽眾的猶太人,他們來跟我們分享這句話時,會說:「我們猶太信仰核心就是妥拉經卷,妥拉經卷中的大憲法就是摩西十誡,而摩西十誡中有關世界人際生活的法規第一條就是『不可殺人』。在我們刑事民事法條的妥拉申命記中,說到殺人要受地方法院的審判,是重罪。但耶穌說,向別人發怒的人,也要像殺人一樣受審判,因為發怒可能成為殺人的動機,許多兇殺案件就是起因一個人生氣發怒,怒氣不斷累積,最後就會殺人。所以說,怒氣難免導致殺人以至於受審判。」 

加利利鄉下猶太人還會繼續跟我們分享:「耶穌說的發怒,是有一些特定言語可露出端倪,比如他說罵別人是『拉加』,我翻譯這亞蘭文給你知,就是如果我罵你是『蠢材』、『飯桶』、『笨蛋』、『白癡』的話,我應該要被送到『公會』——猶太人自治區最高司法行政廳——受審判,雖然這有點超過,但耶穌先看到憤怒引起兇殺的動機了。而罵別人是『魔利』這希伯來文,你要知道就是罵他是個『愚頑人』、『不敬神的傢伙』、『罪大惡極』、『背逆』的傢伙,這也是出於怒氣才謾罵。這樣的人,要遭到『地獄的火』——耶路撒冷城外有個叫『欣嫩』的山谷,是焚燒垃圾的地方。那地方的火日夜不停的燒著,所以被用來表示上帝要施懲罰的地方。希伯來文『欣嫩』音譯成希臘文,意義就是『地獄』,——也就是末日要受審判。」 

耶穌講的這段話,也太可怕了,或說標準太高了。每個人的生氣憤怒指數不同,跟個性和生活情境都有關,如果用心統計,哪個人一天工作下來或一天的家庭生活會一直都不發怒啊??這個世道能令人不發怒也太難了!!夫妻相處會生氣,兒女教養會發怒,職場常見怒氣,社會讓人不爽之處比比皆是,連出遊露營也常會令人氣憤。於是,整個人生似乎就如怒氣的火山,隨侍會爆發。一個人的怒氣發作,肯定不會有良善的循環,必然導致反彈與傷害,這些讓自己受傷的反彈,似乎就像遭到審判了! 

所以,為了避免被「審判」,就要避免生氣,不要暴怒。這,就是EQ管理的藝術所在。「要如何才能不生氣?」這類生活心理主題的書如過江之鯽,YouTube也很多影片,重點是我們願不願受教?舉個最普遍的做法:當我們有股怒氣想爆出時,馬上深呼吸,吸~~~吐~~~吸~~~吐~~~吸~~~吐~~~,如此三五次,保證見效;然而即使如此簡單避免生氣的方法,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為什麼?因為太生氣沒時間思考了!於是,為了爭取時間,還有個方法,是思想立刻告訴自己:「離開這裡!」不論是心思的離開或身體的離開,都有幫助免於怒氣發作。不要生氣的作法百百種,我們只要擇其一,就可避免生氣帶來的不良後果——人際破裂,心思苦惱,生理受損,物質破壞,傷害他人,更有甚者上警局或法院。 

做個高EQ的人,學習不發怒、不做怒氣的奴隸吧!這是一個功課,也是一種練習,需要時間,需要刻意,需要謙卑;但若能練好不發怒不生氣的功夫,對自己對他人必有大大益處。在這個到處氣噴噴的社會,我們可以用不發怒的作為來回應,盡我們自己一份力量,讓社會「氣憤溫度」降低,顛覆這世界會以為人人都必然要生氣的結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莫測小築-avatar-img
2023/10/15
感覺熱情磨滅,不對事物感到在意,也可以做到不動怒的「高EQ」表現。
不發怒,不生氣,太難了。說一個個人經驗,2020 剛封城時,我在高中群組抱怨了一下,馬上招來正能量魔人同學的開導。如果可以的話,真地很想駡句髒話。我受不了一天到晚要人高EQ,要人正能量,要人不能生氣。會不會現代社會對我們的喜怒哀樂規範太多了,導致愈來愈多人心理出了狀況?
avatar-img
生命之間的種種
59會員
557內容數
嘆不盡的日子,在時光隧道流逝。只有回憶,方可重現。
生命之間的種種的其他內容
2023/11/28
堅持自己的信念  
Thumbnail
2023/11/28
堅持自己的信念  
Thumbnail
2023/11/18
人兩腳,錢四腳  
Thumbnail
2023/11/18
人兩腳,錢四腳  
Thumbnail
2023/11/09
2023/11/09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恨意+權力慾望-->走火入魔 📖 人類之所以緊緊抓住仇恨不放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察覺到,一旦仇恨不再,他們必須處理的就是痛苦。這句話出自美國小說家詹姆斯·鮑爾頓,他認為人類對仇恨的執著是一種對未解決痛苦的逃避,讓人不願面對內心深處的傷痛。 仇恨讓人感覺到權力感與強大,而無須去感受到自己的脆弱
Thumbnail
恨意+權力慾望-->走火入魔 📖 人類之所以緊緊抓住仇恨不放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察覺到,一旦仇恨不再,他們必須處理的就是痛苦。這句話出自美國小說家詹姆斯·鮑爾頓,他認為人類對仇恨的執著是一種對未解決痛苦的逃避,讓人不願面對內心深處的傷痛。 仇恨讓人感覺到權力感與強大,而無須去感受到自己的脆弱
Thumbnail
原來他告訴我們,我們的心房為什麼要讓這種人居留呢?而不換一批你最愛的人呢?
Thumbnail
原來他告訴我們,我們的心房為什麼要讓這種人居留呢?而不換一批你最愛的人呢?
Thumbnail
有些朋友不曉得何謂「無明」,無明就是我們的心被貪瞋癡障蔽,事情看不清楚,道理也讀不明白,換句話說貪瞋癡主宰了我們的心性,以致於無法斷惡修善,惡念不止。 有一個人善良也孝順,平時也都有行善積德,是人人眼中的善知識。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此人一旦發起脾氣,家裡的人都懼怕,因為他暴怒起來會砸鍋摔碗甩門
Thumbnail
有些朋友不曉得何謂「無明」,無明就是我們的心被貪瞋癡障蔽,事情看不清楚,道理也讀不明白,換句話說貪瞋癡主宰了我們的心性,以致於無法斷惡修善,惡念不止。 有一個人善良也孝順,平時也都有行善積德,是人人眼中的善知識。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此人一旦發起脾氣,家裡的人都懼怕,因為他暴怒起來會砸鍋摔碗甩門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
Thumbnail
   負面情緒在反覆不停地刺激下,不但得不到發洩,反而會變得更為激烈,我們應該要採取的第一個動作是「踩煞車」,不教事情發展到難以收拾的地步。第二個動作是「拒收」,拒收不是先收再退,是不論對方隨口送來什麼,我們都笑笑的回絕說:「不好意思,您送錯地方了,這裡没有這個人。」
Thumbnail
   負面情緒在反覆不停地刺激下,不但得不到發洩,反而會變得更為激烈,我們應該要採取的第一個動作是「踩煞車」,不教事情發展到難以收拾的地步。第二個動作是「拒收」,拒收不是先收再退,是不論對方隨口送來什麼,我們都笑笑的回絕說:「不好意思,您送錯地方了,這裡没有這個人。」
Thumbnail
這書幫我什麼忙-《被討厭的勇氣》 暴怒情緒是為達目標的一種手段,而且是可以控制的,當你知道後,就不該太常讓它跑出來見人。
Thumbnail
這書幫我什麼忙-《被討厭的勇氣》 暴怒情緒是為達目標的一種手段,而且是可以控制的,當你知道後,就不該太常讓它跑出來見人。
Thumbnail
最近看到格子友發佈文章,都是談及一些『弱勢人士』心中的意念與 苦情。文筆簡潔優美,內容卻又沉鬱哀愁,我才發現了更多人的內心 世界,好像與我們所認知的假設相去甚遠,甚至遠得難以想像。 儘管格子友裡面不乏律師法官,但我相信提出自己在這方面的觀念, 可以讓這些專業人士多了一些角度,去看『審判』應有的面貌。
Thumbnail
最近看到格子友發佈文章,都是談及一些『弱勢人士』心中的意念與 苦情。文筆簡潔優美,內容卻又沉鬱哀愁,我才發現了更多人的內心 世界,好像與我們所認知的假設相去甚遠,甚至遠得難以想像。 儘管格子友裡面不乏律師法官,但我相信提出自己在這方面的觀念, 可以讓這些專業人士多了一些角度,去看『審判』應有的面貌。
Thumbnail
再來要討論非常麻煩的一個題目,超級大哉問的第六誡: 不可殺人 各位或許會覺得這題目有什麼問題,不就又是一句「理所當然的廢話」嗎? 才怪,這題目麻煩的要死,同樣不是表象那麼單純,畢竟聖經裡面殺人無數,才沒那麼容易解釋。 殺害人命這件事情,當然我們可以很反射性的理解這是「錯誤的」,甚至是「邪惡的」(錯誤
Thumbnail
再來要討論非常麻煩的一個題目,超級大哉問的第六誡: 不可殺人 各位或許會覺得這題目有什麼問題,不就又是一句「理所當然的廢話」嗎? 才怪,這題目麻煩的要死,同樣不是表象那麼單純,畢竟聖經裡面殺人無數,才沒那麼容易解釋。 殺害人命這件事情,當然我們可以很反射性的理解這是「錯誤的」,甚至是「邪惡的」(錯誤
Thumbnail
道德納粹之所以有病,是因為他們將手段視為目的,把「糾正」看得比「改正」更重要,並且堅持這世界上存在道德的標準答案,而這答案正是他心中的那一個。
Thumbnail
道德納粹之所以有病,是因為他們將手段視為目的,把「糾正」看得比「改正」更重要,並且堅持這世界上存在道德的標準答案,而這答案正是他心中的那一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